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2010-12-27 11:15颖,袁
关键词:山西省问卷消费

田 颖,袁 辉

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田 颖,袁 辉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山西省10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健全与完善;山西省大学生渡过闲暇时间的方式——体育活动仅占少部分;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随意性与茫然性;山西省大学生可支配的经费抑制着体育消费的行为;价格、质量是消费群体的关注点;山西省大学生在体育消费项目、消费支付方式上有所改变。就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内隐;外显

0 引 言

体育消费作为日常生活中日渐增多的一种消费,正逐步走向大众。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体育消费及体育市场的走向,受社会、经济、家庭收入状况、体育意识强弱、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体育产业、体育市场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值得深入研究[1]。因此,本文试图在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两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探讨其参加体育消费活动的现状以及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合理地引导现代高校大学生开展科学的、健康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这一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10所普通高校(山西大同大学、忻州学院、吕梁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太原大学、太原师范学院、运城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的1000名在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关于体育消费现状的随机调查。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主要文献资料有:各体育学院学报以及有关体育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论文;体育经济学概论、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产业学导论、体育测量与评价、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书籍;互联网上检索到的相关资料等。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百度网(www.baidu.com)、中国知网(www.cnk i.net)、万方数据网(www.ilib.cn)、中国体育经济网(www.ty2008.net)、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等。

1.2.2 访谈法

为了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资料,笔者走访了山西省体育商业机构,并且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了解了高校学生的日常消费及体育消费支出情况;在体育方面花钱是否值得;钱都花在了哪些方面;高校学生的体育态度;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及日常活动情况等。对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构建出引导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理论框架,并就这一内容向山西大同大学、忻州学院、吕梁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太原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访问与讨论,集中专家意见,收集了一些问卷中无法了解的资料信息,为问卷的设计与补充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为本论文撰写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3 问卷调查法

制作问卷时,笔者查阅了大量与体育消费相关的文献资料,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拟定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遵循社会学制定问卷的原理和要求,确定调查对象;本调查研究采用综合型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发放《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问卷根据随机抽样原理,采用不重复抽样发放的方式。

1)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本文调查问卷经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等单位的9位专家审阅,其内容效度符合要求。问卷可行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说明此次问卷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表1 问卷可行性评价结果表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在2008年2月~2008年6月之间进行。共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4份,其中男生415份,女生569份,回收率为98.4%,回收有效率为98.4%(见表2)。经统计整理,本次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符合社会调查统计的标准和要求。

表2 问卷发放与回收一览表

2 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现状调查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消费内隐行为的分析

2.1.1 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

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消费观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超前消费相对认同。从表3中可以看到,赞成超前消费的比例为89.6%,其中非常赞成的为23.9%,仅有10.4%的同学不赞成超前消费。另外,在表3中还发现,在被调查的山西省在校大学生当中,62.8%的学生偶尔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24.9%的学生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只有12.3%的学生从来没有出现过入不敷出的情况。由此可见,超前消费是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误区之一。

调查还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我国高校层面上的具有经济性的体育事物,在意识上尚有较大的差距。如在表3中,35.2%的大学生在学校收取费用时同意自己花钱进行体育锻炼;40.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无偿服务,即免费提供场地、器材;24.3%的大学生认为投资比例可以共同承担,即个人适当地进行花费,以学校提供场地、器材为主。虽然在调查中学生对超前消费持赞成态度,但是事实上不少大学生就不是完全情愿地进行体育消费(如租场地、租器材),他们的体育消费意识并没有完全树立起来。

表3 山西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一览表 N=984

2.1.2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

表4 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调查表 N=984

在表4中不难看出,消遣娱乐、健身需求、审美追求是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消遣娱乐是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首要动机,这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的全面发展身体的作用。健身需求位于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第二位,这最直观地体现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较为容易被大学生接受。

2.1.3 大学生体育消费态度

表5 山西省高校大学生闲暇活动调查表 N=984

从表5中可以看出,上网是大学生在闲暇时间首选的一项活动,这表明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参与体育活动比例不高,有近一半的学生宁愿睡觉也不愿参与体育活动,说明大学生对待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性不高,也从侧面反应出大学生对待体育消费的态度。体育消费态度的形成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体育影响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态度,是在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下和在家庭及社会体育氛围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2]。

2.1.4 学生在消费时的参考指标

表6 山西省大学生消费参考指标调查表 N=984

从表6中可以看出,价格与质量是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中首先考虑的因素。虽然大学生渴望自由地消费,但由于其掌握的资金有限,因而在消费中首先会考虑到价格。而质量也是他们不会忽略的一大要素,没有哪个大学生愿意使用质量差的物品,这一特征不仅是大学生所有,当前消费中普遍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质量相当时,大学生更愿意多花钱购买名牌。有38.2%的学生在消费时追求时髦新潮、个性化,这些都反映了大学生对名牌的一种追慕心理。

2.2 大学生体育消费外显行为的分析

2.2.1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经济来源

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的支持,一部分是学校发的助学金和打工所得。家庭经济条件好,学生的可支配经费就高;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学生的可支配经费就少。大学生作为没有收入或收入低下的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要避免一些不良的消费行为,逐渐形成一种理性的消费方式,消费时应考虑个体自身的需求和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

2.2.2 大学生体育消费方式

表7 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方式调查表 N=984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如表7),山西省大学生在与同伴同时进行体育消费时的主要付款方式是AA制,有53.6%的学生选择。“一人搞定,轮流付款”的选择者占24.2%,选不确定者为13.1%,选“完全由经济条件好者承担”的占10.1%。这些数据表明:AA制在大学校园的流行顺应了社会时尚,值得肯定。

2.2.3 大学生体育消费项目

明确大学生的体育投资项目,对将来的场地建设、器械生产、师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山西省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如表8),男生中选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的人数最多,占12.23%,选羽毛球的人数占12.23%;女生选择三大球的人数极少,为1.79%,选得最多的是羽毛球,占11.83%,其次是乒乓球,占8.24%,选游泳的占6.74%。低年级学生选择三大球者远多于高年级学生,男、女学生选健身健美的都极少[3]。许多学生反映高校小球场地、篮足球场地较少,开设的小球选项课比较少,满足不了要求,要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表8 山西省大学生消费项目调查表 N=984

2.2.4 大学生体育消费场所

表9 山西省大学生消费场所统计表 N=984

调查表明(表9),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场所依次是:学校免费场地占34.35%,学校收费场地占23.18%,公园或群众性体育场所为19.13%,社会上纯营利性场所占12.43%,某些单位福利性场地占8.62%,其他占2.3%。学生们反映在校学习期间,运动场所以校园为主,主要的体育消费也发生在校园内。不同年级中,高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地选择收费场地,低年级学生选免费场地者远多于选收费场地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过两三年的大学生活,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浓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山西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健全与完善

很多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持积极肯定态度。说明健康消费已经深入学生的思想,但是他们也受到了一些新的开放的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如对超前消费就十分宽容,甚至赞成。

3.1.2 山西省大学生渡过闲暇时间的方式——体育活动仅占少部分

尽管山西省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在结构上相对而言有较大的改善,但是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引起教育行业的重视。

3.1.3 山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存在随意性与茫然性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存在着非理性消费,对自身消费的需求不确定,在消费过程中易受心情、氛围以及促销广告的影响。这些非理性的消费使其经费支配出现了不合理性。

3.1.4 山西省大学生可支配的经费抑制着体育消费的行为

大多数学生的主要经费来源于家庭给予,微不足道的奖学金或打工收入并不能给学生带来生活消费的改观。在调查中发现,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用于体育消费的经费所占比例相应增多。如何合理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消费,避免其在消费的过程中出现畸形消费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3.1.5 价格、质量是消费群体的关注点

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更愿意把价格、质量放在投入计划的首要位置,传统的节俭消费观逐渐淡出了学生的思想。

3.1.6 山西省大学生在体育消费项目、消费支付方式上有所改变

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山西省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侧重于球类运动,而且小球类的运动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活动的形式由个人活动转向了集体。消费支付方式上由过去传统的轮流付费转向了AA制支付方式。这表明现代大学生在经济管理上更趋于独立,在人际交往上更趋向协作与互助。

3.2 建 议

3.2.1 培养大学生体育消费新观念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引导更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将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育福利消费引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投资的消费观念,灌输“健康第一”和为健康投资的理念,培养其终身体育的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科学的体育消费行为[4]。

3.2.2 使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体育消费协调一致

加强消费教育,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和层次,并使之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协调一致。学校的主管部门要大胆改革、创新、研究、制定组织高校体育的有关措施制度,积极对现有的运动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氛围等进行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力扶持和建立学生体育俱乐部,它是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场所[5]。

3.2.3 体育锻炼场所应满足学生需求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是高校急待解决的问题。各级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学校也要在现有的条件下,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地,整合社区内体育资源,在高效益、少投入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扩建和改建,并适当开发有偿的体育活动场所和适合大学生消费的体育项目,以引导学生的消费动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健身效果。

3.2.4 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大学生的理性消费

充分利用高校宣传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体的作用,宣传体育的知识和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意义,逐步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从而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优化大学生的消费结构[6]。

3.2.5 学校、商业界、家庭构建全方位消费网络

校园体育消费的需求与供给,主流上应以公益性为主,在利用市场手段的同时,应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消费单位,它的文化、社会地位、生命阶段、投资意愿等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7]。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生涯的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经济水平发展从侧面制约了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此,要改变传统观念,提升家庭体育认可程度,积极营造科学、合理的体育消费氛围。只有构建全方位的消费网络,才能达到共赢。

[1]胡学莲,成协祥,欧阳柳青.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2(5):42-44.

[2]段鹏,肖德,赵汉华.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以湖北为例[J].体育科学,2007(3):36-40.

[3]谢小龙,季浏.女性体育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市场营销策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92.

[4]邹师.大学生余暇体育行为与健身模式类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1(3):57-60.

[5]杜国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经济行为与策略[J].体育科研,2001(4):44-45.

[6]俞世军.试论大学生体育消费特征及其消费动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2-225+234.

[7]宋亨国.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其模式的确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4):68-72.

Investig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E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Shanxi Province

TIANY ing,YUAN Hu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 037009,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invest gate sport consumption's inner and outer behaviors in t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nxi Province.The result shows that students have formed sport consumption consciousness,yet unsound and incomplete, that students spend less time to go on athletic sports in their spare time, that there exists randomness in sport consumption,that governable spending restrains sport consumption behavior,that price and quality are the focus of consumption,and that sport consumption items and modes of payment have changed.Some relativ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college students in Shanxip rovince;consumption behavior;inner;outer

G819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0.03.023

1673-1646(2010)03-0090-05

2009-12-13

田 颖(1971-),女,讲师,硕士,从事专业: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山西省问卷消费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40年消费流变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问卷网
新消费ABC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