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韬
(作者系贵州民族报责任编辑)
张之洞是晚清名臣,后期洋务派的杰出代表。他早年中举,中年封疆,晚年入阁,观其一生为维护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鞠躬尽瘁。而他生前口碑却不很好,时人也颇多诟病,其“罪状”之一便是自命清高、张狂傲慢。但是,张之洞的识才与用人之能,却值得称道,是一个被毛泽东称为“不该被忘记的人物”。
张之洞性情高傲不假,早年便是朝中“清流派”的代表,《清史稿·张之洞传》说他“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为大言”。而遇到真才实学,能为其所用之人,张之洞从来都礼贤下士。故作狂放只是张之洞识人的一张“面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摒除虚与委蛇的应付,开门见山地去考量对方的才识。
当梁启超拜访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时,刚一见面,张之洞毫不客气,出了个上联考考这个光绪帝的红人:“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来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梁启超对出下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对得工整而又不卑不亢。为此张之洞盛情接待梁启超并最终同意资助康梁发起的“强学会”。
而孙中山第一次求见张之洞时呈上名片,写道“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阅后随即回帖:“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兄竟敢称兄弟”。孙文回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张之洞看毕文字后又好生惊喜,马上恭请入衙,好生招待。
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张之洞待人的原则——他喜欢有才有学之人。不学无术之人,那就抱歉了,不待见。
虽然梁启超与孙中山,在政见上都与张之洞代表的洋务派格格不入,尤其是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应该说与维护清王朝的张之洞完全站在对立面上,而张之洞尚可依其才而罢成见,这就十分难得,没有这种识人气度,张之洞也很难在其40多年的官宦生涯始终屹立不倒。
张之洞识人讲究务实,他认为检验人才的方法在于“试其言之效与不效,以为用不用之权衡”。
在他1863年任浙江乡试副考官时,更是身体力行地实践上述方法,综合阅看士子们的科试文章为国家选拔人材。这一年浙江乡试上榜者,就有清末外交家袁昶、两广总督的陶模、著名教育家孙诒让等等。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由于糯玉米对除草剂敏感,如果前茬种植大豆,最好能了解前茬施用的除草剂种类及有效用量,若不能明确就需要检测土壤中除草剂残留,方法一是发芽实验,方法二是仪器检测。
此后张之洞先后出任湖北学政与四川学政,为了能选拔真才,对陈规进行了改革,听凭士子发挥擅长,平日里具有著作者,也可随卷送呈。张之洞辨人识才新举得到曾国藩称赞。
出任封疆大吏后,张之洞在招募幕僚用人上也特别注意对实干人才的收罗。张謇高中状元前,张之洞就认定其为人才,张謇所写《朝鲜善后六策》等文章惊动朝野,故而张之洞很多次邀其入幕,并向朝廷力荐。
富有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黄遵宪也被张之洞的“火眼金睛“相中。因为他一直强烈反对李鸿章消极对待日本企图吞并琉球,后来又对创办炼铁局提出见解和建议。张之洞断定他“才识闳远”,举荐达五六次之多。而这些经由他发掘、赏识的人才无一不对近代中国做出了贡献,这充分说明他的眼力过人。
当然,光听一个人说什么,尚不足以排除“纸上谈兵”的嫌疑,故而通过听言发现人才后,还要通过“观行”进行考察。这也是张之洞刻意留心的地方。凡是通不过实践检验的,那就得承责。
有一次,张之洞来到武昌的洋务局视察,见到负责铸造火炮的官员表情慵散,漫不经心,随口问他:“铸造一门炮需多少铁?”该官员心中并无答案,却以为总督大人也不可能事必躬亲,样样知晓,随口便答:“大炮需铁五六十磅,小炮需二三十磅。”张闻之大怒,说“此等量岂可铸炮,只能制些铁锅瓢盆而已”,继而检验所铸成品,果然多不合格,次日该官员便被革职查办了。身为总督,张之洞确是不能每事每人都亲历考核,但发现问题毫不姑息,也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人才发现了,挖来了,如何使他们的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又是一个问题。每个人性情各异,而官员又有政见门第之分,有时囿于各种成见也会积怨颇深。一个强干的领导人必须善于把握部属心理,使他们集结在自己的指挥棒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张之洞深谙此道。
光绪十年,两粤边境战云密布,法国殖民势力在占领越南南部以后便逐步向驻守清军挑衅,中法战事日紧。
张之洞心系边境,临危受命两广总督,督办两广边务。然而,张之洞虽然读过兵书,但毕竟是一介文儒,毫无作战经验,且无幕僚可供咨询,基本上就是光杆司令。
主持广东防务的彭玉麟与张树声由于湘淮派系之争,矛盾由来已久。两人关系极为紧张,便自然谈不上和衷共济。张之洞虽对主战的湘系将领引为同调,却也要考虑如何处理与张树声的关系,以防后院起火。
此际刚好有人参劾张树声任情徇私,玩视边防,贻误地方,而清廷下旨令张之洞并彭玉麟查明复奏。
张之洞眼见所参各条基本属实,若据实复奏,张树声必倒无疑,但势必累及其僚属与部众,不利军心稳定。
为了消除矛盾,张之洞说服彭玉麟同意对张树声稍加回护,奏复“(张树声)素行廉谨”,所参各节多为同僚“妄生猜忌”,如此张树声自然感激不尽,终于表示捐弃前嫌,在张之洞的统筹下与彭帅和衷共济,激励部属,专心筹防。
不久张树声病死于广州,而他的僚属旧部多感激于张之洞的大度,皆愿听命效力,没有任何派系背景的张之洞却取得了各方力量的拥护与支持,为日后的抗法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张之洞的识才与用人之能,值得称道,是一个被毛泽东称为“不该被忘记的人物”。
不会用人,或者用错了方向,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张之洞在《边防实效全在得人折》中就提出用人须破格,选用人才要做到因时而宜,因地而宜。
在中法战争中,军事为重,有将才的官员就特别为张之洞所看重。他荐举刘铭传称“虽其性情颇傲,而将略实优”,而鲍超“虽其纪律稍逊,然长处实多”,甚至任用曾反抗过清政府的刘永福来抗法救国。
张之洞督鄂之际大办洋务苦于缺钱,便至上海招官商盛宣怀帮办鄂省洋务,成功地使武汉成为中国重工业基地。
由此可见,张之洞之所以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其洋务事业取得如此成就,都与他所选拔、荐举和使用的人才都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怎样发现、选用、使用人才等问题,张之洞也有相当系统和独到的看法,并在实践中体现出高超的用人艺术。对此,我们也应当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