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飞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哲学部,西安710061)
关于以人为本的几个问题
曹飞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哲学部,西安710061)
以人为本在不同关系上有不同的涵义,从归根究底的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准。它不是本体论命题,也不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本命题。它只是体现世界观和历史观的重要方面的价值观命题,在不同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和要求。
以人为本;本体论;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
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的涵义。与其他任何概念一样,“人”这一概念在不同关系上有不同的涵义。就人和自身的关系而言,“人”就是指的自己,即作为个体的自己,亦即某个人。就人和他人的关系而言,“人”就是指的个人,即作为个体的人,亦即相互关系中的每个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而言,“人”就是指的人群,亦即作为群体的人。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分裂开来,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先进阶级代表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落后阶级则相反。在阶级社会中,所有先进阶级构成的群体,就是人民群众,在人和社会关系上的以人为本是且只能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在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所有社会成员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在人和社会关系上的以人为本就是指以所有社会成员为本;就人和自然的关系而言,“人”就是指的人类,亦即具有类属性的人。于是,对“以什么人为本”相应地可以有四种回答:其一是,以自己为本,亦即以某个人为本,这适用于人和自身的关系;其二是,以作为个体的人为本,亦即以每个人为本,这适用于人和他人的关系;其三是,以作为群体的人为本,即以某个人群为本,亦即以人民群众或以所有社会成员为本,这适用于人和社会的关系;其四是,以具有类属性的人为本,亦即以人类为本,这适用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这四种回答在各自的范围内都是合理的,超出其适用范围则不合理,四者综合起来就是对“以什么人为本”比较全面的回答。
这个问题需要与第一个问题“以什么人为本”联系起来回答。
在人和自身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以自己为本。以自己为本,也就是以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为价值归宿。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德性。因此,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以自己的能力和德性为本。
在人和他人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以每个人为本。以每个人为本,也就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价值归宿。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每个人都当作目的,赋予每个人作为人的权利,尊重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以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为本。
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或所有社会成员为本。以人民群众或所有社会成员为本,也就是以人民群众或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发展为价值归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人民群众或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因此,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或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为本。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类为本。以人类为本,也就是以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为价值归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因此,这种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本。
由上述分析可见,以人为本是协调人和自身、人和他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诸关系的原则,离开了人和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等关系,以人为本就无从谈起。众所周知,人和自身、他人、社会、自然等关系都是人们变革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内含的关系,都是人的世界内含的关系,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离开了人的世界,这些关系便无从发生。这些关系相互中介、相互作用、融为一体的动态过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亦即人的世界的生成过程。因此,可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之本。
这里的问题在于,人在何种意义上能成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之本呢?我们知道,人是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的主体,这就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最终是属人和为人的,决定了人在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准的意义上能成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之本,这也就是说,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准。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就其现实形态而言,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并非都是属人和为人的,例如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就不是属人和为人的活动,资本主义世界对于生活于其中的工人来说也不是属人和为人的世界。然而,就其终极意义而言,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是属人和为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亦即扬弃异化增强人的主体性——的无止境的过程。使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成为属人和为人的,就是使人成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之本,亦即使人成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和根本标准。
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和人的精神活动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能动因素和观念表现。在人的变革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中,人和自身、人和他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等关系实际地发生着;在人的精神活动中,上述关系只是观念地发生着。因此,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否以人为本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在人的精神活动中,是否以人为本的问题,只是一个观念问题。以人为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世界之本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就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理论界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多数学者认为以人为本只是一个价值观命题,而不是本体论命题,但也有学者认为以人为本不仅是一个价值观命题,而且是一个本体论命题。这就不仅涉及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问题,还涉及如何理解本体论和价值观及其关系问题。
对于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前文已经作了初步的探讨。这里只着重指出一点,以人为本只是人们处理问题或做事情的原则,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原理,它回答的是“应如何”的问题,而不是“是什么”的问题;它解决的是“做”的问题,而不是“是”的问题。众所周知,本体论是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哲学理论,其基本问题是“世界是什么”。在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对这一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一种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另一种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前者就是物质本体论的基本观点,亦即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后者则是精神本体论的基本观点,亦即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从世界观的角度看,以人为本并没有回答“世界是什么”,它只是回答了“世界应该如何”,即世界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亦即人应当是人的世界的根本。从现实性层面看,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未必是属人的和为人的,资本主义世界就是一个普遍异化的非人的世界,要全面彻底地贯彻和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10从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2]443这就是说,以人为本是当然之则,而不是必然之理,是价值观的原则,而不是本体论的原理。
需要指出的是,价值观与本体论虽然是不同的领域,但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任何价值观都有其本体论的基础,任何本体论都必然派生相应的价值观念。从世界观的角度看,本体论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价值观解决“世界应如何”的问题,前者只是解释世界,后者则进入到改变世界的领域。在马克思哲学产生之前,不论是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都只是在解释世界,而忽视了改变世界,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9马克思哲学产生之前的旧哲学,将世界观与本体论等同起来,似乎世界观只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回答“世界应如何”的问题。而马克思哲学作为世界观,不仅解释世界,更强调改变世界;不仅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回答了“世界应如何”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世界观不仅包含本体论,也包含价值观,是本体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看,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人的世界的根本,其中“人”究竟指什么,究竟以什么样的人为本依赖于人们对“世界是什么”的回答。从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世界是物质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在一定的现实条件下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亦即现实的人为本,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唯心主义的观点看,世界是精神的,以人为本就是以脱离现实条件的抽象的人为本,实现以人为本往往是从抽象的个人出发。这就是说,以人为本虽然只是一个价值观命题,而不是本体论命题,但以人为本与本体论有着内在的关系,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与唯心主义的以人为本,无论是内涵上还是现实要求上都是根本不同的。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历史观?历史观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人类社会历史是实然和应然相统一的过程。因而,历史观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本体论方面,它回答“人类社会历史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是人类物质活动的历史呢,还是精神活动的历史?肯定前者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肯定后者就是历史唯心主义;其二是价值观方面,它回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应如何”的问题。其中,本体论是历史观的基础,价值观体现历史观的作用。以人为本虽然没有回答本体论问题,但它回答了作为历史观一个重要方面的价值观问题,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应当如何”的问题,它的回答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应当以人为本”。这就是说,以人为本是一个历史观命题,但它不是历史观的基本命题。
那么,从历史观角度看,以人为本能否成立呢?对这一问题,不能笼统地回答,问题的关键是,在不同的历史观中,以人为本具有不同的涵义和要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是人类物质资料生产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应当以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为本,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是精神活动的历史。唯心主义历史观又有神学史观和理性史观两种历史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神学史观占统治地位,神学史观必然产生以神为本的价值观念。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潮是以理性史观为基础的。理性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人类精神活动——亦即人类理性活动——的历史,历史是少数天才人物或英雄人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的。因而,在理性史观那里,以人为本必然被理解为以脱离现实条件的抽象的个人为本。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是能够成立的,而建立在唯心主义历史观基础上的“以人为本”,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和人本身的双重曲解,因而是不能成立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黎峰]
C 912
A
1002-7408(2010)10-0044-02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08 X K S 010)的中期成果。
曹飞(1965-),男,安徽望江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价值哲学与逻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