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茂 黄新宇
天琴艺术的传承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黄尚茂 黄新宇
天琴是壮族布傣族群的民间弹拨乐器,是该族群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态。天琴艺术是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在乡土社会中传承,近年来又在都市社会中传播并进入学校课堂。对天琴艺术的传承方式和传播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事业的发展。
天琴艺术;传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进入 21世纪以来,在高科技的推波助澜以及全球化浪潮的巨大推动下,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相似性在增加,多样性又在逐渐消失,特别在文化与文明领域,趋同性、同一性在增强。全球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于各民族多样文化之间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双向对话与互补,就此意义而言,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成为人类传承文明与开拓创新的重要前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是建立在追求文化多样性的理想之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顺理成章地成为与之相关学科的重要课题,更是“无可争议地成为民俗学界进入 21世纪之后第一重要的学科话题。”[1]
在此背景下,民俗学者纷纷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论文。有从概念到实践的探讨,[2]有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3]有研究中国民俗学在这场运动中的思路与出路问题。[4]总之,中国民俗学界在这场运动中表现出积极参与到其中各个环节的活跃姿态。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立足民俗学学科理论,从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比较少。笔者运用民俗学学科理论和方法,从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天琴艺术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发表看法,借以抛砖引玉。
天琴为壮族支系布傣族群的民间弹拨乐器,是该族群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态,主要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中方一侧的龙州、凭祥、防城、宁明等地。龙州县因此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天琴艺术之乡”,是重要的天琴艺术传承地。笔者于 2009年 12月深入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和贵平村板烟屯对天琴艺术的传承情况进行田野调查,次年 2月再次到龙州县金龙镇民建村板送屯对该屯侬峒节庆进行实地考察。之所以选择这三个地方作为天琴艺术传承的田野点,乃是因为这三个屯都靠近中越边境,为布傣人世代聚居村落,全为布傣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独特性。在田野调查中,笔者除了制作调查问卷外,还重点对这三个屯重要的天琴艺术传承人进行田野访谈。访谈对象包括目前住在县城以制作天琴为生,获得首届“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的龙州天琴制作师秦华北先生;板池屯天琴艺术重要传承人李金政和李绍伟师徒,两人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有人请做法事或参加各种集体祭祀仪式时,他们就带上天琴举行相关活动,天琴为其传家法器。笔者访谈的还有板烟屯的马汉伟和马贵益两位先生。马汉伟不仅传承天琴艺术,而且还成立板烟屯“花凤舞”队,经常在各布傣村屯的重要节日期间演出;马贵益则是道公,村民有红白喜事都会请他带上天琴和经书举行相关的法事或仪式。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对天琴艺术的传承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做如下思考。
在乡土社会中,民间艺术与民众生活是一体的,而非游离于生活之外。“它的创作和传承主要为满足乡民的精神需求,并与民众的各种交往活动紧密联系。”[5](P167)
(一)天琴艺术在信仰民俗活动中传承。在乡土社会众多的民俗事象中,信仰民俗与民间艺术活动之间最为接近,这使其艺术时空弥漫浓重的民俗氛围。信仰民俗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中,从民众生活世界自发产生、长期积淀而成、形态各异的神灵崇拜观念与仪式规制。信仰民俗显然以民间信仰活动为基础,这些活动包括对于神灵鬼怪的祭祀、祈禳、巫咒、禁忌等,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5](P168)布傣族群的信仰民俗包括花神信仰、祖先崇拜、求务、祈福消灾等。在这些信仰民俗的各种仪式中都可看到天琴艺术的身影。
对民族始祖“花神”的普遍认同与信仰,是壮民族在族源生成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之一。在壮族人民的神话宇宙观中,花婆是专司生育、保护儿童健康的女神。人生前死后都是花神婆婆花园里的一朵花,人的生命由“花”而来,死后又复归于“花”。对“花神”的认同与信仰产生了与之相关的信仰民俗,如架桥求花保花,向花神婆婆“求生育子女”并保护子女健康。在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在龙州县金龙镇布傣族群的求花保花习俗中,道公喃唱的经书有《娘解架桥度迎花求嗣科》、《密锁桥科》等,喃唱过程全由天琴伴奏。
除求花保花习俗外,金龙布傣族群在祖宗祭祀、婴儿满月、婴儿过桥、新居上梁、迎接新娘、入住新房、安龙、度戒、供玉皇、带花入房,以及驱邪赶魔、封村封寨等多种信仰民俗仪式中都是由道公在天琴伴奏下喃唱相关经书。据历史文献记载,龙州天琴一直伴随当地民众的民俗生活出现:“泥墙竹户近溪边,风雨寒暄四月天。男女无声听咒病,白婆夷语拨三弦。”[6]“有一种女巫,多散布于边防各县,名曰 ‘鬼婆’。以匏为乐器,状如胡琴,其名曰 ‘鼎’。以铁或铜为链,手持而掷诸床(牀),使其有声,其名曰‘马’。凡病患之家延其作法,则手弹其所谓 ‘鼎’者,而口唱鄙俚之词,杂以安南之音。置中间则掷铁链,谓之‘行马’。”[7]此处的 “三弦”和 “鼎”指的就是天琴。可见,在乡土社会中,包括天琴艺术在内的民间艺术早已融于民俗之中,它与民众的民俗生活融为一体,只是尚未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众多艺术因素是依附于形形色色的信仰民俗活动而得以传承。
(二)天琴艺术在节庆民俗中传承。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岁时节令的划定和由此派生的民俗事象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岁时节令以时间为表象,并蕴含超出时间表象之外的丰富内涵。布傣族群的节日除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中秋等外,还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如侬峒 [noη2stoη6]节。
关于侬峒节的起源,民间有相关的传说,龙州自善小学农瑞群老师讲述的故事情节梗概如下:
1.远古时期,岭南一带曾经发生连续三年大旱灾。
2.旱灾导致生灵涂炭。
3.住在金龙峒里的一位老妇人,在洞里长跪三天三夜,口念心语祈求上天降雨。
4.第三天,老妇人在昏迷中得到老仙翁的指点,醒来后便用老仙翁留下的寿杖、葫芦、胡须做成“鼎”,即如今的天琴。
5.老妇人弹天琴,念心语,果然天降大雨,生灵获救。
6.远近各峒的峒民每年都到老妇人居住的峒里参加祭祀求天活动,祈求上天保佑。
7.后来,随着参加的人增多,人们移到山下较开阔的地方举行祭祀活动,当地人把这种祭祀活动称为 “侬峒 ”。①
该传说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或探讨布傣族群天琴与侬峒节俗的关系,以及天琴和天琴艺人的文化身份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于天琴与侬峒节的产生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民间有多种不同的说法,除了该传说之外,还有说是为了纪念某对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婚恋生活的。究竟哪种说法更为可靠?我们不得而知。农瑞群老师讲述的传说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天琴和侬峒节的缘起提供了新的依据。通过该传说,我们可以得到几点认识。一、“侬峒”缘于人们的求雨活动。壮族是农耕民族,正月正是春耕时节,此时民众对雨水的祈求可想而知。二、传说中的主人公老妇人具有巫的气质。在原始思维的作用下,在远古人类的宇宙观中,人们认为,巫觋具有“过阴”即“由灵魂去找鬼神”的超常能力。[8]传说中的老妇人在昏迷状态下得到老仙翁的指点,说明在人们看来老妇人的灵魂此时可以上天入地,交通神灵,并且在老仙翁的指点下制作天琴,弹琴念咒,天便降雨。可见老妇人具有巫的气质和特性。三、在“侬峒”上弹奏天琴娱神,天琴与“侬峒”紧密关联。据此,笔者认为:侬峒节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的求雨活动,布傣族群早期的天琴艺人很可能是具有巫身份的女子,而天琴是她们借以交通神灵的法器,弹奏天琴这种“跳天”、“唱天”活动具有以歌娱神的性质。由此可见,侬峒节起源于纪念某对青年男女的说法可能是不成立的。总之,就该传说来看,在侬峒节弹奏天琴的节俗很可能是起源于古代布傣人以弹奏天琴交通神灵,乐神娱神,求雨和消灾祈福的需要。
“风俗习惯往往保持了许多世纪,它们甚至常常被曲解,补充了相反的意义,或者用新的意义来替换那种已经不再能理解的东西。”[9]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态发生变迁,民众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侬峒节俗也发生了一定的变迁。但是在侬峒节上弹奏天琴以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民俗活动和文化心理则是在节庆民俗中生生不息地传承着。因此,节庆民俗是天琴艺术传承的一条重要途径。
由于学者、官方、群众的共同推动,龙州县成立天琴女子组合,并于 2003年 11月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标志着天琴艺术已经突破乡土,渗透入都市社会,由民间艺术走到国际艺术舞台当中。此后,龙州天琴女子组合六次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文艺活动并获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 60周年国庆庆典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广西彩车上也有天琴展示。显然,天琴艺术已经被现代都市社会认可和接纳,成为一种大众审美对象,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的标识。值得注意的是,天琴艺术在都市新语境中发生了艺术上的新变。
天琴艺术弹唱主体方面,龙州天琴女子组合由 15名青春靓丽的少女组成,她们在表演时身着布傣族群传统盛装。在弹唱技法上做了创新,在原来基础上融入琵琶弹奏技巧。天琴乐器方面,龙州民间天琴制作师秦华北在民族音乐家范西姆的指点下从琴头、琴杆、音高、音域、发音孔等方面数次改造天琴。弹唱曲目方面,以范西姆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家从龙州壮族民歌中加以整理和提炼,创作出旋律优美,风格浓郁、充满时代气息和族群地域特色的天琴弹唱歌曲。如《唱天谣》、《美女泉边美女村》、《侬峒欢歌》、《三月木棉开满坡》、《壮乡丽江情》、《弹起天琴唱新谣》等。通过这些艺术新变,天琴音乐和弹奏的内容及形式的美学品质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具有较高的现代审美意蕴。现代审美是在隔离现实功用的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得以实现的。天琴女子组合由本民族青春靓丽的少女组成,其着装是族群传统盛装,改良后的天琴乐声优美动听,内涵丰富。这是天琴艺术作为审美对象通过“形”、“色”、“声”的感官形式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
天琴艺术展现给受众的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感官趣味。其在都市语境下以“俗”为“雅”的展演是通过获得广泛认同的形式美感来表达本土经验,以期实现本土经验的世界化,同时这种艺术新变也蕴含着将人类共同的审美经验,共同的文化心理纳入本民族的艺术之中予以深层意义的关注,从而让世界经验得到本土化表达,体现了文化表达的多样性。
目前,全国共有包括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张艺谋艺术学校等在内的一些大中专院校开设天琴艺术课程。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于 2007年成立“梦之莺”天琴艺术团,现有团员 50人,年龄 9岁左右。该团多次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接待演出,还曾应邀到香港、上海和澳大利亚悉尼市演出。在天琴艺术传承的本土龙州县,龙州民族中学、龙州镇新华小学也开设天琴艺术兴趣班。龙州民族中学天琴艺术兴趣班于 2004年成立,目前共有 3个班,每个班 40名学生。该兴趣班部分学生还曾应邀到香港和澳门进行学习交流活动。这体现了当地政府从教育的层面对天琴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对天琴艺术作为一种民族民间艺术给予认可和扶持,有利于天琴艺术新的传播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天琴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天琴艺术是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的传承经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民俗生活中传承。“民俗生活是民俗主体把自己的生命投入民俗模式而构成的活动过程。它是人生的基本内容:婚丧、起居、休养生息,民俗组成了人生的活动基础。民俗生活是生活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成员按既定方式对生活文化的参与。”[10]非物质文化遗产“经由文化主体代际性的传承行为得以不断书写和建构,从而包蕴着浓厚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历史经验。”[11]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具有民俗集体性、传承性和区域性特征,民俗生活是它展演的时空场所,乃其传承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区域内文化主体现实实践和内心世界的反映,与地域的文化生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地域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质两重性,因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其在民俗生活中的真实状况,承认它在不同地域时空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使其自身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体现出尊重文化主体的意愿,尊重文化多样性、真实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使包括天琴艺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生活中生生不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新语境中传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产生于传统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形态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与传统社会截然不同的现代社会新语境。现代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标准化、传媒大众化。在此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要主动关注时代话语,关注人们观念的变化,自觉将其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求生存。天琴艺术从乡土社会传播到都市社会,从国内传播到国外,展演是其在创新中获得发展的成功个案。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空间平面上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就要在本体内容和展演形式上融入时代因素。同时在传播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在继承自然传播方式的同时,注重技术传播。报纸、期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传播的方式,这些传播方式的运用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语境下自觉关注时代话语,因应时代潮流,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里继续发展的一种具体体现。
(三)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的保护与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得到代代传承、广泛传播就要重视对传播者的保护与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一种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盛衰与传播者的消长休戚相关。“从长远战略来看,建立一种民族的新文化主要在于民族自身的参与和创造性传承,外在手段只是条件,自身如何去发展才是根本之路。”[12]。目前,由于文化生态的变迁,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出现断代的现象。年轻一代离开故土,留守的多是老人与儿童,从而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的减少与流失,严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要解决这个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就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传承人,同时培养新的继承人,使民族文化传承人从小“了解本民族历史来源、文化传承、民族风俗、人生信仰、价值取向等,使他们从小就沐浴在本民族的文化氛围中,在血脉中浸润本民族文化的遗传基因,在心灵深处热爱本民族文化,培植民族自豪感。有了本民族文化负载者自觉主动地保护自己祖先开创并流传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才真正使本民族文化得以在急剧变迁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12]这方面,天琴艺术的经验是对民间天琴艺人造册登记,给予认可和援助;其次是把天琴艺术引进校园,向青少年一代传播天琴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的保护与培养可以激发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唤起文化自觉,从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与“传”的问题。
天琴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和艺术魅力在乡土社会中传承,在都市社会中播布,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延绵、传播、丰富和发展。深入探索其传承方式和传播现状,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
注释:
①该传说为 2009年 12月 15日龙州县文联民间文学艺术协会秘书长,龙州自善小学高级教师农瑞群先生在龙州县给笔者讲述,
“侬峒”意为从山上下到山脚开阔的“峒”中来。
[1]施爱东.学术运动对于常规科学的负面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9,(3):10-14.
[2]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民族艺术,2008,(1):6-17.
[3]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25-34.
[4]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J].河南社会科学,2007,(2):1-6.
[5]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6]潘木岚、曹军.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J].中国音乐.2005,(2):76-79.
[7]刘锡蕃.岭表纪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82.
[8]胡万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6.
[9][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0.
[10]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45.
[11]黄静华.民俗学视野中非遗文本的特征、形态与意义[J].民族艺术,2009,(3):6-12.
[12]黄新宇.谈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理念——以金牙乡改革开放以来正月习俗的变迁为背景[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50-54.
The Inheritance of Tian Qin Folk Art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Protection
Huang Shangmao,Huang Xinyu
Tian Qin,a folk plucked instrument of Budai ethnic group of Zhuang,is a folk artistic for m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is ethnic group.The art of Tian Qin is a preservation programm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protection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al rank.Over hundreds of years,itwas inherited in the rural society.And it has been trans mitted in the urban society and taught in the class in recent years.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inheritingmode and trans mission situation about Tian Qin folk art can offer a feasible case study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hertance and transmiss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t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heritance and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ian Qin folk art;Inheritance and trans mission;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protection
【作 者】黄尚茂,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2008级硕士研究生,南宁市,530006;黄新宇,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龙州县,532400
G05
A
1004-454X(2010)04-0188-005
*本文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边疆问题研究”专项课题 (XWSKYB2010016)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