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视野的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2010-12-23 00:36:18赵瀚清
关键词:风能风力风电

赵瀚清

(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纽约 10003)

基于全球视野的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赵瀚清

(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纽约 10003)

阐述了风电产业发展的全球背景和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态势,针对我国发展风电产业面临的挑战、存在的不足,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作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全球视野;中国风电产业;战略措施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当下全球各国的普遍选择。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首选,已成为各国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我国是风电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风电大国。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低技术水平、低综合效益扩张带来的无序和浪费急需有效地调控。发达国家在发展风电产业上所采取的政策、科技、方法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根据我国实际,如何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科学技术、企业管理不断创新,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风电产业发展道路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实现我国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从全球视角正确选择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是全球的共同选择

(一)解决全球环境、能源问题呼唤风能资源的开发

自工业革命以来,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如何科学地安排能源活动并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一个涉及环境、经济、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风能理事会的报告指出,全球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 40%。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2009—2010》,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积累,超出了自然界自身的平衡能力,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这种积累会对全球变暖形成长期且深远的影响[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清楚地表明,要想有 50%的机率将全球气温的上升控制在 2℃以内,工业化国家必须在 2020年前至少减少 25%—4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根据 1990年的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也需要比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减少15%—30%。

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难以避免的,且能源消耗的峰值将在 2020—2030年之间到来。全球经济长期依赖传统能源,我们面临着非可持续发展、环境恶化和全球变暖的威胁,因此必须在电力生产和消耗的方式方法上做出彻底的转变,才能在这场气候变化的斗争中胜出。2005年,美国理查德斯莫利博士总结出美国总统应该处理的三个核心问题,均与能源发展有关:“激励美国下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发出替代日益减少的化石燃料资源;并提出一个全球变暖的解决方案。”[2]此外,较高且日益不稳定的化石燃料价格对能源供应和能源自给自足的安全提出了问题,许多国家已将提高本土可再生能源的注入列为国家战略,并承诺对可再生能源立法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随着全球电力需求的急剧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成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可再生能源技术必须尽快为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推出零排放的可再生电力。面对这一形势,各国普遍把风力发电作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首选。

(二)风力发电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安装在特定角度下的风力发电机,利用尽可能多的主流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将风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也已从一个新兴的能源进而成为了许多国家重要和主要的能量来源。

价格优势突出。风电价格现在被认为与许多传统能源具有同等的竞争力。美国风能协会(AWEA)指出,一架风力发电机有 10%的时间在最高额定功率产出水平下运转,60%—80%的时间在产能。风力发电的成本取决于风电场的规模大小、风电场所在位置的风速以及风力发电机的装机成本。总的来说,风电场规模越大、风电场所在位置的风速越大、风电机组装机成本越少,其产出的电能成本也就越低。美国风能协会指出,过去 20年来,具有使用规模的风力系统发电成本已下降了 80%以上[3]。

图 1 2003年各能源发电相对成本比较

风能资源丰厚。根据世界风能协会《全球风能展望 2008》,世界风能资源能产出的电力足以满足甚至超出全球能源的总需求。报告指出,如仅使用潜在风能资源的 20%,风能发电就能满足全世界在2000年电力需求的 7倍之多。现已有超过 14万台风电机在世界 70多个国家运转,其中包括在欧洲、非洲、亚洲北部、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的风电场,以及许多运转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沙漠、雪地、高海拔地区和海上的风电机组。风力发电场无需等到所有风电机装机完毕后才能开始运转,当第一个风力发电机安装完成并入电网时,这个风电场就可以发挥功效。

无环境污染。此外,风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且无污染的能源形式,风力发电机不排放二氧化碳或其它空气污染物;生产和安装一台风力发电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可在其运行 3—6个月内被抵消,在接下来的 20年运转中碳排放量几乎为零,也基本不需要任何维修。在 2008年底,全球风力发电能力已达到了 1.2亿千瓦,电力产出 2 600亿千瓦时,降低约 1.58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风力发电正按计划发展以供应 2020年全球电力需求的 10%—12%,这将减少 1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远超越其它任何能源技术。因此,风力发电将在达到 2020年排放量降低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最坏影响中发挥关键作用。

二、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喜中有忧

凭借着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中国具有非常丰富的风能资源。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潜在的陆地三级风能 (平均风力密度 >300瓦/平方米)总储量约为23.8亿千瓦,四级风能 (平均风力密度 >400瓦/平方米)总储量约为 11.3亿千瓦,潜在的近海风能储量约为 2亿千瓦。

(一)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风电大国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的战略意义。中国对风电产业的政策支持起步较早,且力度越来越大,支持的范围越来越成体系,从促进发电转向扶持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使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迅猛发展。随着中国国产风机设备的自主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将越来越大。根据世界风能协会的报告,中国于 2008年底累计风电装机达到了 1 202万千瓦;2009年的新装机量达到 1 380.3万千瓦,中国新装机容量已连续五年增长率超过 100%。中国在 2009年底累计装机量达到 2 580.5万千瓦,从而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风电大国,仅次于美国。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预测,随着诸多风力发电项目的迅速建设,中国的风电装机总容量将在 2015年达到 5 000万千瓦。到 2025年,中国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将消耗全球 15%的能源。对此,2009年 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提到,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把非化石能源在总体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近一倍——从 2006年的 8%到在 2020年的 15%。正如我国政府承诺的,在 2020年之前,中国的碳密度将减少 40%—50%。大力发展风电将成为中国政府兑现承诺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一,宏观调控问题。目前,由于宏观调控不及,在许多技术瓶颈尚未突破的情况下,中国风电产业呈现出众多企业一拥而上的现象,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相对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从 2004年 6家猛增至 2009年底的 80多家,企业数量增长 10余倍;风电装机容量从 2000年的 34.6万千瓦,迅速发展到 2009年底的 2 580.5万千瓦,十年增长了近 75倍。中国风电装机的需求约为 1 000万千瓦,而 8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 3 500万千瓦。不仅如此,根据国家电监会 2009年 7月公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由于风电输出困难等原因,目前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亏损,还有近 1/3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这表明,我国风电产业虽发展迅猛,但发展速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问题突出,无序、超常规扩张明显,缺乏有效调控和精准规划,从而导致产业发展失范,企业低水平、低效益运行。

第二,政策衔接问题。发展风电产业关键要解决主体动力问题。目前,电力生产企业与电力输配供的电网公司是两个利益主体,在风电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的情况下,电网公司收购风电的动力不足,致使风力发电面临并网难、费用分摊难、电价审批难等问题,企业主体投资风险较大。尽管中国政府已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明确了电网收购风电的义务;国家采取了诸如风电特许权等各类激励政策,包括强制性或指令性政策、贴息或低息贷款、价格优惠、各种形式的补贴、税收减免等,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利益主体多元性、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中介服务、社会环境等问题,很多政策得不到充分落实,风电产业发展中各种利益主体间相互制肘现象严重,制约了风电产业的发展。

第三,技术依赖问题。目前的中国风电企业在技术上仍处于劣势。企业自主研发团队实力不足,很少掌握风电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许多企业主要依靠高价购买国外技术应用于生产。一张国外的图纸卖四五千万是常有的,而同一张图纸卖给好几家企业也是很普遍的[4]。对风电产业的发展而言,技术创新是关键。技术上的创新已成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的规模化、高效化和成本降低的瓶颈。我国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风电制造企业也不多,虽然兆瓦级以下的零部件均已达到批量生产,但关键零件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另外,技术不足还导致了风能发电的高成本。海关数据显示,仅 2009年上半年,风电设备进口金额就近 1亿美元,进口的主要就是关键零部件[5]。技术创新的瓶颈使中国风电企业在全球风电领域处于尴尬的低端市场。

三、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中国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面对中国风电产业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风电产业的经验,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在宏观规划、政策引导、科技创新、企业管理、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进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加强政府宏观规划和政策的引导

强化政府宏观规划是实现中国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的前提。对风力发电这样的新兴产业,我国政府已在宏观规划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等,发挥了“有形之手”的作用,使中国风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的来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目前,我国尚缺乏风电产业发展的专门规划,风电产业发展的很多重大目标、原则、战略问题尚未明确。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是规范我国风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应明确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战略重心,战略方针,战略措施等,并且在市场准入标准、行业质量标准、地区发展规模、企业主体作用、融资渠道、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规划。

同时,要强化政策引导,创新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产业扶持政策既要有力度,又要具有配套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政府提出“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超过 70%”的目标要求的同时,应在开展国际风电技术研发与合作上加大投资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高级人才的引进,并出台规范我国风电产业的管理条例等,引导企业向完整产业链结构发展,从而尽早自主研发出创新技术,使国产设备真正达到高质量高效益的国际化水平。再如,在执行风电特许权政策过程中实行的“最低价中标法”已造成了过低价竞标的现象,致使中标后无法顺利履行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因此,最低限价理念应引入风电特许权竞标过程之中。

美国为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出台的生产税收抵扣(PTC)和投资税收抵扣(ITC)政策值得我们借鉴。财政部以税收抵扣的方式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投资,生产如风能、太阳能、地热和闭环生物能源的企业能够在运营的头十年获得生产税收抵扣——2.1美分每千瓦时税收抵扣。同时,企业和个人可通过对风能、生物能源、地热能和太阳能项目的投资获得高达 30%财产总值的投资税收抵扣。这项措施对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中、短期发展起了关键作用,在经济低谷时期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增加了新的激励。

虽然我国已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但还需进一步细化,风电领域相关的法规、政策和行业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明确风力发电产业链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行业监管组织。随着《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管理办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的即将出台,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环境必将得到新的改观。

(二)努力抢占风电技术制高点

摆脱对国外风电技术的依赖,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掌握风电核心技术,这是确保中国风电产业高水平高效益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并充分发挥“国家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的先导作用,创建公共风电研发和检测平台,突破风电核心技术,产出领先成果,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努力占领国际风电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对于投资大、风险高的新技术研发,应以国家投入为主、企业及其它社会力量为辅,并积极引入风险投资。风电企业应成为风电产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调整研发方向和重点以适应特定的市场需求,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创新技术研发推广流程。

积极谋划建立政、产、学、研、金五位一体的风电技术研发平台,以股份制、合作制等模式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共赢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为骨干、金融机构为保障的合作优势。当前,要注意抓住研发重点。一是风电设备制造技术。既要加速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又要强化自主创新,力争制造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一流的风电设备。二是电网配套问题。电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这里既有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技术问题。因此,要把电网与风电发展配套等相关技术作为研发的重点来抓。

(三)创新风电企业商业模式

在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正确的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建立在深刻洞察中国产业经济特点的基础上。中国风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制约的因素很多。宏观政策的不细致性使企业做任何事都需要“协调”与“沟通”,多头管理与干预迫使企业必须“八面玲珑”,风电产业链衔接不畅要求企业拓展功能。面对现实,中国风电企业必须创新商业模式,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基点,尽可能整合与自身运行相关的内外各要素,形成一个完整、高效、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通过最佳方式,实现企业持续赢利、科学发展的整体方案。

紧扣“客户价值最大化”这个基点。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既是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风电企业“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客观追求。选择风电产业不仅可以体现大义,也可以获得经济效益。风电企业的收益率基本取决于风电上网价格、温室气体认证减排量(CER)价格、风电场设备成本及所处位置风能的优劣。一方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有关规定,电价由国家控制,即受政府法规和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碳信用的市场价格及销售也会受国际市场的供需影响。风电企业可以通过保留清洁发展机制 (CDM)项目中积累的碳信用额,使企业最大限度地接触到新兴的碳市场,加强企业市场影响力、树立品牌声誉。

实施多元经营发展战略。在风能产业迅速增长的情况下,风电企业也必须同时考虑如何面对市场残酷竞争、供需不平衡、产能过剩的危机导致价格下降、甚至风电业务亏损的问题。在风电项目上,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创造收益,如自主知识产权经营、风电咨询服务、风电特许权的利用等等。除此之外,中国风电也应积极参与到其它能源业务中去,如太阳能、生物能源、地热能、潮汐能源等。

构建高效率的企业管理模式。高效率是企业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盈利能力的关键。第一,要建立共同远景,形成全员核心价值观和共同使命感,为企业生存、成长提供精神动力;第二,建立并执行科学、实用的运营和管理系统,增强企业系统决策、计划、组织、协同和约束能力;第三,完善激励机制,与员工分享企业的成长果实,增强企业发展的向心力。

(四)加强企业间战略合作以促进风电产业链纵向延伸

面对当前风电企业运行遇到的产业链断条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为有能力的风电主导企业在产业链中实施战略合作创造条件,进而完善风电系统整体功能,实现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风电主导企业主动通过并购、合作实施纵向延伸,实现产业链的自我衔接。在风电产业运营中,常常会出现上游供应商因资金、技术问题不能按期交货,影响发电企业的正常运转;下游发电企业不能如期支付上游企业的供货费用,致使上游企业无法实现再生产,给产业链各环节的商家均造成了损失。面临这些问题,风电主导企业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收购不失为可选择的发展战略,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优质和高效益,并占有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份额。风机制造类企业可在同行业间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做好风险管理;风力发电企业在发展中整合供应链,可与多家设备供应商建立稳固供货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应注重发展风力发电项目的特许运营权,并对周边地区缺乏财政支持和相关运营知识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以增强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

(五)抓住机遇拓展风电产业融资渠道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指出,在 20009初全球对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政府和企业研发投资除外)相比 2008年同期的最高峰值降低了 50%。尽管资本市场总体环境已有所缓和,但贷款仍然很难拿到,甚至成本比金融危机之前还高。一些金融机构,比如欧洲投资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 fW)、巴西开发银行(BNDES)等的介入对市场起到了一定帮助,同时各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也将在未来四年里继续拉动金融业为新能源产业注入资本。各国在对清洁能源产业 (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电网、低炭汽车)的刺激投资方面,美国投入 660亿美元资金位居首位,中国投入 470亿美元,欧盟和韩国分别为 311亿和 160亿美元。我国风电企业应抓住机遇,有效地利用国家现有的刺激政策和项目基金,利用外国政府、联合国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等的贷款、赠款,以及其他融资方式获得有效投资。政府可通过实行更优惠的财税政策,如“三年免,三年半”的税收政策等,吸引社会其它行业的资金投向风电产业,鼓励私人股权投资介入风电产业的经营和发展,既为私人股权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也为风电企业发展提供多元融资选择。

[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人民大学.2010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 来 [OL]. http://wenku. baidu. com/view/fdcbbe956bec0975f465e28f.h tml,2010-04-09.

[2] Richard E.Smalley.Future Global Energy Prosperity:The Terawatt Challenge[J].MRS Bulletin,2005,30(6):412 -417.

[3] W ind R&D Cuts Are“PennyW ise&Pound?Foolish,”SaysW ind Energy Group[N].AWEA News Release,http://www.awea.org/news/news010409bud.h tml,2001 -04-09.

[4] 调查显示:外国图纸将拖垮中国风电企业 [OL].http://www.chinanews.com.cn/cj/news/2009/09-07/ 1854483.shtml,2009-09-07.

[5] 2009年我国风电设备市场深度调研报告[OL].http:// wenku.baidu.com/view/6b22703e0912a21614792943.h tml, 2009-09-21.

Analysis of China's wind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ZHAO Han-q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 ew York University, N ew York10003,U.S.A)

The article described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ind power industry and the trend of China's wind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Facing the challenges and shortcomings of China's wind power industry, the paper drew on the advanced practices of other countries,especially developed countries,and proposed strategi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wind power industry.

global perspective;China's wind power industry;strategies

F426

A

1009-8976(2010)03-0039-05

2010-09-10

赵瀚清(1985—),女(汉),长春,硕士主要研究技术管理、管理思想。

猜你喜欢
风能风力风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走进风力发电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能源(2018年6期)2018-08-01 03:42:00
分散式风电破“局”
能源(2018年6期)2018-08-01 03:41:56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能源(2018年8期)2018-01-15 19:18:24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为什么风能变成电?
重齿风电
风能(2016年12期)2016-02-25 08: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