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及其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2010-12-08 04:36林文弢徐国琴翁锡全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尿蛋白组学尿液

林文弢,徐国琴,翁锡全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500)

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及其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

林文弢,徐国琴,翁锡全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500)

尿蛋白组份是反映运动负荷的一项灵敏指标,但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尿液蛋白质组份研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出现为尿蛋白组份在运动训练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综述了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为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尿液;蛋白质组学;体育科学

尿液是人体检查中最容易获取的体液,取样方便,无损伤,可重复取材,容易被被试者所接受,因此,无论在医学检验还是在运动训练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运动训练中,尿液生化指标如尿蛋白、尿潜血和尿肌酐等已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中运动负荷强度、运动员身体机能以及运动训练效果等方面。但由于尿液成分复杂,许多尿液生化指标含量微量而难以检测,个体差异大,因而在运动训练中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等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已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已在揭示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疾病诊断、病程监控、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作用。在后基因组时代的今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正逐渐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21世纪蛋白质组学将成为生命科学中最热门的学科。而在体育科学领域中,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也有望发挥其广泛作用,成为运动训练中寻找方便取样,无损伤检测指标的有效工具。本研究拟对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及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展望作一综述,为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发展提供依据。

1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

蛋白质组学是以基因组编码的所有蛋白为研究对象,高通量地从细胞及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功能的新兴学科,以了解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份、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规律[1]。通过对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发挥功能的特定的蛋白质组群进行研究,进而在蛋白质的水平上探索其作用模式、功能机理、调节调控以及蛋白质组群内的相互作用,从而为新陈代谢途径研究、病理研究、临床诊断、药物筛选、新药开发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包括组成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构蛋白质组学)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两个方面,其中组成蛋白质组学研究类似基因组学的研究,即建立生物体蛋白质或亚蛋白质组及其蛋白质组连锁群的一种全景式的蛋白组学研究,从而获得对有机体生命活动的全景式认识,力图“查清”人类大约3万到4万多基因编码的所有蛋白质,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是以重要生命过程或人类重大疾病为对象,进行重要生理、病理体系过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参与不同生理病理过程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比较,寻找重要生理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和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标志性蛋白,作为疾病诊断的分子标记、治疗和药物开发的靶标,以揭示疾病过程中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活动规律,细胞生理和病理状态的进程,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途径,以及细胞调控机制,为疾病的发病机理的阐明、病程监控、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方面提供理论根据和解决途径。

1.2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蛋白质组学研究比较复杂,包括样品制备、样品分离、样品蛋白质分析鉴定、生物信息学技术等过程,将样品蛋白质分离后,采用质谱(MS)分析对样品蛋白质进行分析鉴定,再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检索SWISS-PROT等蛋白质组数据库,明确所分离蛋白质的名称。在整个蛋白质组学研究过程中,样品蛋白质分离是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首先进行样品预分级,根据蛋白质溶解性和蛋白质在细胞中不同的细胞器定位进行分级,如专门分离出细胞核、线粒体或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蛋白质成分,从而提高低丰度蛋白质的上样量和检测,并针对某一细胞器的蛋白质组进行研究。常规蛋白质分离方法为双向凝胶电泳(2-DE),是利用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不同进行分离蛋白质,但其过程繁琐,分辨率及重复性较低,难以有效分离极酸、极碱性蛋白质、疏水性蛋白质、极大蛋白质、极小蛋白质以及低丰度蛋白质。液相色谱法(LC)、毛细管电泳技术(CE)等非凝胶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弥补了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缺陷,实现了高分辨率、高通量、高峰容量的分离,同时又可与质谱联用实现自动化,是2-DE技术路线的有效补充[2]。蛋白质混合物直接通过液相色谱分离以代替2-DE的分离,然后进入MS系统获得肽段分子量,再通过串联MS技术,得到部分序列信息,最后通过计算机联网查询、鉴定蛋白质。Link等[3]利用蛋白质复合物直接分析(DALPC)方法对酵母80S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分离鉴定,其含有的78个蛋白质中的71个得到准确分离和鉴定,而在相同条件下,2-DE只得到了56个蛋白质。Washburn等[4]在多维LC-MS/MS的基础上又应用一种多维蛋白质鉴定技术成功分离和鉴定出酵母的1484种蛋白质,特别包括了一些在2-DE胶中难以获得的低丰度蛋白质。但目前多维LC-MS/ MS技术主要作为2-DE-MS技术的补充,尚不能取代2-DE在分离蛋白质中的核心地位。

2 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尿液中的蛋白质成份复杂,包括由血浆成分、肾小球滤过屏障以及近端小管的改变所生成的尿蛋白,可反映机体整体代谢状态,与血清等其他体液样本相比,其获取无创、收集便利,易于分析。尿液蛋白质组学是诠释蛋白所携带信息的最有效方法[5],是寻找疾病生物学标志物的重要手段[6],国内外学者目前热衷于对生理和疾病状态下的尿液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获得了正常尿液标准蛋白图谱[7],研究了疾病状态下尿蛋白的变化[8],并已应用于糖尿病、肿瘤、肾脏疾患等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研究。

2.1 正常人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建立健康者的尿液蛋白质图谱是运用尿液蛋白质组学筛选疾病标志蛋白的第一步。2001年Spahr等[9]最早通过液相色谱联合质谱(LC-MS)方法,将收集的尿液样本以胰蛋白酶消化后,测出了124种蛋白质。后来Thongboonkerd等[10](2002)分别用“丙酮沉淀”和“超速离心”法分离正常成人尿液蛋白成分,通过质谱检测建立了第一份尿液蛋白质组图谱,鉴定出47种蛋白分子,包括转运蛋白、受体、粘附分子、信号转导蛋白、酶及细胞骨架蛋白等。随着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到2006年Adachi等[11]在健康者尿液中测出近1500种蛋白质及其片段,囊括了绝大部分以往研究中鉴定到的蛋白,进一步揭示了尿蛋白质组拥有出人意料的复杂性,并展示出它能够成为生物标志物丰富来源的巨大潜力;2004年韩国Oh等[12]对韩国20-30岁健康40例成年人(男女各半)的尿液多次透析,三氯乙酸沉淀后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除了性别决定蛋白外,男女尿蛋白2-DE胶上蛋白点几乎一致,可以用作尿液2-DE标准蛋白图谱,此项研究为今后分析及寻找疾病新的特异生物标志奠定了基础。我国学者雷婷等[13]为建立适合常规检验人群尿样处理的尿液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选择重复性好、独立清晰的蛋白质位点进行质谱鉴定,多点全方位同时分析正常尿蛋白基本组成,建立了正常人尿液28个蛋白质图谱,为疾病的比较做正常参照体系以分析尿液差异性改变,有利于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尿蛋白图谱进行鉴定、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这些蛋白分子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和意义奠定了基础。

2.2 疾病人群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尿液是经泌尿系排出来的体液,尿液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携带着肾脏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各种重要信息,且不易降解[14],故尿蛋白质组学研究常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更敏感的检测手段来研究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鉴别诊断[15]、动态监测、预后评估及寻找治疗的新靶点[16,17]。阳梅等[18]为探索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早期、敏感的SRNS尿液标志物,成功筛选出4个差异明显的生物标志物,为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新药开发提供了治疗靶点;贾雄飞等[19]选择尿液作为寻找排斥反应标志物的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筛选出肾移植患者尿液中3个差异蛋白(AACT、gp96和ZAG)标志物来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指标。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尿液中蛋白表达差异显著,为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充分治疗提供了可能;黄艳军等[20]应用双向电泳相关技术结合基质辅助激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技术成功地得到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尿蛋白双向电泳图谱,研究出儿童微小病变型激素耐药与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的尿中14个差异蛋白质表达,对激素耐药治疗靶位和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临床依据;赵旭宏等[21]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从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尿液中获得前列腺增生差异蛋白质点,为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此外,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也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发挥了较强的作用。Meier等[22]应用CE联合质谱技术对44例5年以上病程的T1DM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尿蛋白质组学进行了分析,发现了1000多种多肽,其中55种仅在T1DM患者尿中存在,另有88种多肽在早期DN患者尿中的表达与正常对照有差异,认为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应用,有利于将来能更早、更准确地把DN高危个体从DM人群中筛选出来。然而,对不同疾病状态下尿液蛋白质组分析还缺乏充分的标准图谱,有关尿液蛋白质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等[23],因而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广泛应用还需要一定的过程。

2.3 尿液蛋白质组学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的研究现状

运动后尿蛋白质含量的分析是评定运动量特别是运动强度和身体机能状态的重要指标,因其取样方便,无损伤,容易被教练员和运动员接受,在运动训练中有着较强的实用价值。目前在运动性蛋白尿的研究中,研究尿蛋白组份的文献不多,且仅局限在白蛋白、β2微球蛋白、NAG酶等几个指标。冯炜权等[24](1988)对足球训练和比赛时尿蛋白总量和β2微球蛋白的变化进行研究发现,尿白蛋白与β2微球蛋白的排出量的变化比单独用尿总蛋白排出量的变化更灵敏,认为尿β2微球蛋白排泄量可能是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和承受运动强度的灵敏指标,并且其灵敏度高于尿总蛋白。王健等[25](1989)研究了大、中和小强度跑台间歇运动时尿总蛋白、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淀粉酶、乳酸脱氢酶、尿乳酸和肌酐的排泄率变化规律和特点,发现大强度运动后产生的运动性尿蛋白主要是肾小球-肾小管混合型的,并分析了应用上述指标评价运动强度的可行性,认为应用尿溶菌酶排泄评价大强度运动是既简便而又灵敏和可靠的生化指标。罗侃等[26](1993)对万米长跑运动后即刻的尿蛋白组份进行定量电泳分析后将尿蛋白电泳图谱分为Ⅰ型(THP组份<20%Alb组份>40%)和Ⅱ型(THP组份>20%Alb组份<40%)两种类型,并认为Ⅰ型蛋白尿主要来自训练强度较大、技能发挥比较好的运动员。反映运动员在紧张费力的长跑训练中,体内理化因素的改变,引起肾小球滤过膜静电屏障作用的降低;而Ⅱ型尿样主要来自运动强度较小或对长跑训练适应较好的运动员,提示运动员的潜力尚待发挥。袁延年等[27](1999)对比研究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新入伍战士尿生化指标时发现,高原缺氧引起的高原性蛋白尿可通过测定尿蛋白组份判断尿蛋白的类型,尤其是肾脏早期损害的灵敏指标,并认为尿液生化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血液生化指标能更敏感地反应机体产生应激的程度。李江华等[28](2008)对参加2006年多哈亚运会短距离游泳比赛的部分男运动员的尿液样本采用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决赛运动员们尿液中甲基尼克酰胺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非决赛运动员(P<0.01);而糖蛋白和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则明显低于非决赛运动员(p<0.01),如天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认为运动员尿液中包含了与运动员竞技水平相关的信息。

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仅有尿蛋白总量的变化而且存在尿蛋白组份的异常,并且尿液蛋白质谱的改变可能早于症状的出现。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尿液蛋白质组份研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出现为尿蛋白组份在运动训练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它涉及庞大的蛋白质网络,能提供丰富的尿液生理及不同方式、不同负荷训练及不同身体机能状态下的蛋白质表达谱。通过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尿液蛋白质组份,并从其中找出特征性的蛋白质作为训练监控的新指标及运动性过度疲劳早期诊断性标志物,有望利用尿液中的标志蛋白的检测来了解运动员的负荷强度、训练水平、训练中疲劳程度,预测运动成绩,科学评定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负荷。Kohler等[29](2010)采用2D-PAGE方法建立了优秀耐力运动员的尿液蛋白质组学图谱,并比较了马拉松比赛后、耐力运动员休息期间和健康成年人的尿液蛋白质组学图谱,发现马拉松比赛后尿液中血红素结合蛋白、白蛋白、血清类粘蛋白-1、转铁蛋白和碳酸酐酶-1显著提高,而耐力运动员休息期间尿液蛋白质组图谱则和健康成年人无明显差别;另一项研究中Kohler比较了跑步与自行车项目不同运动负荷强度及不同运动时间情况下运动员尿液蛋白质组图谱变化后,认为尿液蛋白质组图谱可反映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负荷运动后及运动员安静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可用来监测运动员训练及比赛过程中的机能状态,同时还可用于兴奋剂检测。当然,尿液蛋白质组在个体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由于锻炼、饮食、生理节奏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体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天的相同时间段内的尿蛋白质组有明显改变。且个体间较个体内存在更明显的差异。因此,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还需限定制定一个可行性的标准化的测试方法。

3 尿液蛋白质组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展望

运动生化指标的测试与监控,可诊断运动员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能力,能准确、及时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合理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减少运动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成绩。寻找无创、快速、准确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的生化新指标一直是体育科研中的重点研究内容。尿液是最容易获取的体液,采样方便、无损伤,可重复取材,不影响正常训练的进行,是运动负荷及身体机能评定中的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生化指标。通过尿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有望揭开运动训练中尿液蛋白质的神秘面纱,发挥尿液蛋白质研究的广泛作用,展示不同运动状态下尿液蛋白质图谱,建立各种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的蛋白质组数据库,揭示不同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及运动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并通过不同运动项目和运动负荷的标志性蛋白质,为运动训练中运动负荷及身体机能的评定提供直接线索,同时在运动健身中为建立科学的个人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30],及时监控健身者机能状态和调整健身运动计划。根据目前体育科学的研究热点,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有望在以下几个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1)运动负荷及身体机能评定。由于不同身体机能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有不同的变化,通过建立不同运动负荷及不同身体机能状态下的蛋白质组学图谱,找出其特异的蛋白质标志物,进而科学评定运动负荷及身体机能状态。

(2)运动选材。不同专项的运动员,其尿液部分蛋白质呈现明显的上调,有的则较正常生理过程出现缺失或明显下调,因此可把这些与运动能力相关的特异性蛋白质作为生物标志物,为运动选材新指标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3)运动成绩预测和运动训练效果判断。蛋白质组学能够动态、整体、定量地考察运动训练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及数量的改变,有助于寻找运动负荷评定和预测运动成绩或训练效果的特异性标志物。根据尿液特征蛋白质标志物在运动训练中的变化或在不同身体机能中的变化,从而判断身体机能状况和竞技能力程度等。

(4)兴奋剂检测。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不同兴奋剂引起的尿液特征蛋白质标志物,从而检测使用兴奋剂。

(5)提供运动处方或创新式运动训练方法开发的依据。通过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最佳运动健身的尿液蛋白质组份特征,进而确定运动作用靶点,开发创新式运动训练方法,根据身体机能状况选择运动的时机,指导运动训练与运动健身。

(6)利用尿液蛋白质组分的研究成果,制作成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芯片,使各种实验操作更为简便。如在尿液蛋白质组分中筛选出运动性疲劳的标志物(酶类或多肽),然后制作成受体芯片或酶芯片,将采集的运动员尿液样品进行标记后与这种芯片反应,即可在同一时间内对疲劳标志物进行高通量的并行检测,用于判断运动员疲劳或恢复的程度,及时调控训练计划。也可根据兴奋剂引起尿蛋白组分的排泄特点研发的兴奋剂检测芯片[31],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检测范围广泛,连“基因兴奋剂”也难逃其“慧眼”[32]。

相信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尿液蛋白质组分在运动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1]特怀曼著;王恒樑等译.蛋白质组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

[2]White CN,Chan DW ,Zhang Z.Bioinformatica strategies for proteornic profiling[J].Clin Biochem,2004;37(7):636-641

[3]Link A J,Yates JR,Schieltz D.Direct analysis of proteins in mixtures.Application to protein complexes[J].Nat Biotechnol,1999,17:676-682

[4]Washburn M P,Wolters D A,Yates JR.Large 2 scale analysis of the yeast proteome via multidimensional protei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J].Nat Biotechnol,2001,19:242-247

[5]Decramer S.,Gonzalez A.P.,Breuil B.,et al.Urine in Clinical Proteomics[J].Molecular&Cellular Proteomics,2008; 7:1850–1862

[6]Veenstra TD,Conrads TP,Hood BL,et al.Biomarkers:mining the biofluid proteome[J].Mol Cell Proteomics 2005;4: 409-18

[7]THONGBOONKERD V,SEMANGOEN T,CHUTIPONGTANATE S.Enrichment of the basic/cationic urina~ proteome using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batch adsorption[J].J Protcome Res,2007,6(3):1209-1214

[8]MAGISTRONI R,LIGABUE G,LUPO V,et al Proteomie analysis of urine from proteinurie patients shows a proteolitic activity directed against albumin[J]2009,24(5):1672-1681

[9]Spahr CS,Davis MT,Mcginley MD,et a1.Towards defining the urimry proteome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Profiling an unfractionated tryptic digest[J].Proteomics.2001:93-107

[10]Thongboonkerd V.Mcleish K R.Arthur J M.Proteomic analysis of normal human urinary proteins isolated by acetone precipitation or ultracentrifugation[J].Kidney Int,2002,62: 1461-1469

[11]Adachi J,Kumar C,Zhang Y,et a1.The human urinary proteome contains more than 1500 proteins including a large proportion of membranes proteins[J].Genome Boil 2006,7(9): R80

[12]Oh J,Pyo JH,Jo EH,et al.Establishment of a near-standard two-dimensional human urine proteomic map[J].Proteomics,2004,4(11):3485-3497

[13]雷婷,赵旭宏,张曼.正常人尿蛋白质组学研究[J].广东医学,2010,31(3):300-302

[14]Theodoreseu D,Fliser D,Wittke S,et a1.Pilot study of capillary electmphoresis coupled to mass spectrometry as a tool to define potential prostate cancer biomarkers in urine[J].Electrophoresis,2005,26(14):2797-2808

[15]周华,邢昌赢.肾小球疾病的尿蛋白质组学诊断[J].医学综述,2008,14(20):3061-3064

[16]Varghese SA,Powell TB,Budisavljevic MN,et a1.Urine biomarkers predict the cause of glomemlar disease[J].J Am Soc Nephrol,2007,18(3):913-922

[17]林钐,邓跃毅.尿液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5):465-467

[18]阳梅,刘文君,郭渠莲,等.应用SELDI-TOF-MS筛选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尿液生物标志物[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2):183-186

[19]贾雄飞,贺伟峰,罗高兴,等.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 (24):2267-2271

[20]黄艳军,黄松明,张爱华.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和敏感的比较尿蛋白质组学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0):1507-1510

[21]赵旭宏,田野,靳胜,等.前列腺增生的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30(3):277-281

[22]Meier M,Kaiser T,Herrrnann A,et a1.Identification of urinary protein pattern in type 1 diabetic adolescents with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a novel combined proteome analysis[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5;19:223-232

[23]Thongboonkerd V.Malasit P.Renal and urinary proteomics: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J].Proteomics,2005;5 (4):1033-1042

[24]冯美云,冯炜权,王民享.足球训练和比赛时尿蛋白总量和β2微球蛋白的变化[J].体育科学,1988,2

[25]王健,华明,陈佳亮,毛一平.应用尿液检体评价运动强度可行性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89,4

[26]罗侃,王平,崔有宏.万米长跑后尿蛋白组份的定量电泳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3,12(2):100-101

[27]袁延年,马全福,屈宽运,等.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新入伍战士尿生化指标的对比性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1998,8(3):35-37

[28]李江华,刘承宜,徐晓阳,等.2006年多哈亚运会短距离游泳男运动员代谢组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2): 42-46

[29]Kohler M.,Walpurgis K.,Thomas A.,et al.Effects of endurance exercise on the urinary proteome analyzed by 2-D PAGE and Orbitrap MS[J].Proteomics Clin.Appl.2010; 4:568–576

[30]熊正英,杨瑾.蛋白质组技术及其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展望[J].体育科学,2005,4(25):66-70

[31]杜冠华,周勇.兴奋剂检测芯片的设计原理与技术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5,15(3):77-82

[32]马巍然,柯杰兵.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在运动人体科学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 (23):4618-4621

Research of Urine Prote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ports Science

LIN Wen-tao1,XU Guo-qin1,WENG Xi-quan1
(Guangzhou Sports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The urinary protein component is a reflection of a sensitive index of exercise load.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the application of urine protein components in sports training has been at a standstill,the emergence of proteomics technology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of the urinary protein component in the training.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urine proteomics and prospect of a urine proteomics applications in sports science,which provide ideas for urine proteomics applications in sports science.

urine;proteomics;Sports Science

G804.7

A

1007-323X(2010)06-0072-05

2010-10-10

林文弢(1957-),男,广东惠来人,教授

研究方向:运动负荷生化评定

国家体育总局课题(10B036)

猜你喜欢
尿蛋白组学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影像组学在肾上腺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东莨菪碱中毒大鼠的代谢组学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跟踪导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