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之反思

2010-12-07 18:17张志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预设

张志成

(吉林农业大学军事体育教研部,吉林长春130118)

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之反思

张志成

(吉林农业大学军事体育教研部,吉林长春130118)

当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后,以理性为核心、以张扬理性精神为标志的现代性就遭到了猛烈批判。后现代的兴起正是对现代性在给西方带来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的禁锢、对个性的压抑以及对生活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的一种矫枉过正的反应。因此,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并对西方社会及全世界极具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和挑战。我国教育理论界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一种崇尚后现代性倾向的理念,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后现代性的批判态度来审视。原本以西方学校体育为参照系就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现代化的基本思路,再加上教育上这种倾向的影响,体育理论界也开始以后现代的视角来审视、解释、理解、批判和探讨体育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看待后现代课程观在我国基础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合理性与危害、如何看待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就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1 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的兴起与引进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相当广泛而又模糊不清的概念,正如“美国著名的学者伊哈布·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一书的导论中所言,没有人会满意一种‘较为准确的后现代主义的定义’,这是因为后现代主义本身如同历史上的运动一样,是一种‘文化运动的复合体’(a complex of culture actions),而组成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复合体之间也相互抗衡,具有极大的岐义性,甚至每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表现都可能在历史上其他年代和运动中找到它的先驱者,这使得人们要对后现代主义下定义备感困惑。”“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并没有一道铁幕(Iron Curtain)或中国的万里长城与之相隔,因为历史是一张羊皮纸(palimpsest),而文化则渗透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中,我觉得,我们都带有维多利亚、现代和后现代的印记。”尽管对后现代主义的争论很多,但后现代主义最为核心的概念是肯定“多”而否定“一”,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就是多元主义。

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代表,对以泰勒为代表的现代课程与教学原理进行了“批判”,多尔对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技术理性、目标的预设性和外在性、无视学生的差异性、淡漠人的主体性进行了批判。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多尔阐述了自己的基本主张:强调课程的动态性、过程性、生成性、多元性,否定了课程的预定性、静态性。多尔把课程视为开放的系统,不是事先设定好的静止物,也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是在教师带领下师生转变和发展的通道,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结果,学习者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地使课程得到充实和完善。

对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使后现代课程的研究更加趋向于微观层面的体现。如杨文轩和陈琦在《全民健身与体育课程建设》一文中认为当前国内外体育课程目标发展的共同趋势是“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重视传授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健身文化素养;重视培养学生的终生健身的意义和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对健身的爱好和习惯。”刘夫力和洪毅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发展趋势的表现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从体育学科的特殊功能,学生及社会的需要将其作为体育的第一目标;②体育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的传递在体育课程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③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情感目标,培养兴趣比发展身体素质更难也更有意义,要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④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打破原来的“整体划一”,朝尊重和丰富个性的方向发展。因为课程目标是整个体育课程体系的核心,贯穿整个体系的始终,因此,诸如上述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化的认识,为我国从后现代的视角审视体育课程与教学开启了大门,此后,基于后现代的视角对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中的内容、评价、师生关系等的否定与批判的文章不断涌现。

2 对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的质疑

学科中心倾向是传统理性主义在课程理论方面的表现,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主要观点则是对此予以反对,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的课程。后现代主义者要求在课程组织上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后现代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的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不可更改的,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在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那里,体育课程变成了过程、情境,强调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生成性和体验性。应当说这种课程与教学观的积极意义在于体现了体育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但这种课程观又使体育课程具有某种虚幻性、模糊性。结果导致体育教师陷入困惑与迷茫之中。在课堂上不知道怎么教,教学形式流于表面的热闹。应该说,体育课程与教学不仅是生成的过程,也是预设的过程。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是“传授”知识的行为准备,“生成”是建构知识的活动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果没有精心的预设,就难以有精彩的生成。相反,如果不重视教学的生成性,那么教学预设必然是被动、封闭的过程。不少有价值的生成是对预设的背离甚至是否定,也有一些生成如随机的神来之笔,是对预设的升华和强化。因此,本文无意于将教学的生成性与预设性对立起来,只是体育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好的预设,只注重生成是行不通的。

反基础、反中心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后现代主义主张以差异、多元取代统一、普遍,以模糊性取代确定性。具体表现是教学目标的多元、师生角色的多元、评价的多元。一些后现代主义者提出,所有那些被奉为神圣的所谓基础的东西,从根本上说都是出于某种主观任意的虚构,甚至宣称,“为存在和知识提供基础的事业……已经灾难性地失败了”。通过反基础,才能实现反对中心、反对统一性。这种反对,在反对教师和知识的绝对权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方面有积极意义。教师不再作为知识、技术和技能权威的代言人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而更多地以指导者、协调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不再是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感知、探索和体验都被纳入到形成中的体育课程体系中,成为课程的积极参与者。这种对教师和知识技能的反对,可以提供多个中心,但中心失去的同时,判断的标准也失去了。而没有了标准,就会让体育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另外,体育课程与教学是以身体运动的方式这一特点承担着传递体育文化的主要功能。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却忽视了教学过程所具有的传承体育文化、延续体育文化的内在价值,忽视了人类群体在体育实践中不断积累、建构起来的经验的掌握。学生的体育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体育教育,通过精心选择和加工过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实现的。虽然传统的观点将体育课程看作教学科目,因过于强调学校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未免失之偏颇,但这恰恰说明了知识和技能在体育课程中的基础性与重要性。基于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后现代体育课程与教学观在指导我国基础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适切性。

3 应确立具有本土意识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观

我国的现代体育课程最初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实施文化侵略的产物,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将西方的体育照搬进了教会学校和新式学堂中,《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使体育正式进入了中国学校教育体系之中。新中国成立前,体育课程先从日本的军国民主义体育思想到欧美的实用主义体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先学苏联、又学日本、欧美,可以说体育课程就是西方体育的“克隆”。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国外体育课程新理念的引进,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符合国情的借鉴也促进了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我们在引进、借鉴过程中,也存在着盲目照抄、照搬的现象,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具有本土意识的体育课程观都是落后的,我国自身的体育教育传统是阻碍体育课程发展的根本羁绊。

我们强调体育课程与教学观要确立本土意识,并不是拒绝全球化的教育理论成果。在日益强调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要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办学经验,逐步引入其合理的教学理念。值得注意的是,合理的借鉴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理论体系重新构造,以形成自己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体系。长期以来,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探索,我国从指导思想、目标、内容等方面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体育课程体系。如在体育课程内容方面,从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发展到今天的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健康体育为主线的内容体系,体育课程目标从20世纪60—80年代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到今天的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健康问题和体育意识与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概括地说,就是较为注重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系统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品质等一直都是我国基础体育课程所注重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学生主体性不强、创新意识薄弱之类的弊病,但不能因此说抓基础就错了。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对日本的快乐体育的实验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有理解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脱离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应该说,我国体育课程几经改革,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外先进教学体系的引进与借鉴对提高体育教学实践确实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目标教学法、主题目教学法、创设情景法等,这些改革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但绝不是不顾实际,忽视我国的国情。

总之,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与诘难,并不意味着其与现代主义完全决裂。正如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所指出的,“我们并不接受那种认为历史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断裂,需要用全新的理论模式去解释的后现代假设,……尽管我们同意后现代对现代性和现代理论的某些批判,但我们并不打算全盘抛弃过去的理论和方法,……。我们既不当后现代话语的辩护士和颂扬者,也不对之仅抱以轻蔑和鄙夷,相反地,我们将敞开胸怀,既接受它的挑战和批判,同时对它的某些夸大和表达方式不实之处提出置疑。”

责任编辑:乔艳春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预设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90后现代病症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解构视野中的后现代文论——以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为例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试论后现代主义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