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承华
《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故事据民间艺术家们的研究,可将它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说齐国大将杞梁伐莒(jǚ)阵亡,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调情)哭城而死是故事的源头。所谓“孟姜”一词早在《诗经》中已出现,如《诗·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等。都说明孟姜一词是古代女子的通称,并非一个人名。到了西汉时期,已有“杞梁之妻悲苦,而人称咏”的记载(《韩诗外传》)。可见当时已有关于杞梁妻哭城的歌谣产生。隋唐时代才有“孟姜女”这一人名出现,如《敦煌曲子词·捣练子》中“孟姜女寻夫送寒衣”等,其背景已是秦始皇筑长城,范(万)杞(喜)梁(良)被征筑城而死,其妻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滴血认骨、计辱始皇、愤堕东海而死。由一个宣扬封建礼法的小故事演变为反抗暴政,一吐民怨的千古绝唱。
青海各族人民中也流传着许许多多《孟姜女》的歌谣,其中以小调形式出现的《孟姜女》曲调约有十多个谱例。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中都有民族民俗化了的《孟姜女》曲调、曲词出现。其故事的内容传承相同,曲调各具特色,民俗现象迥异。在青海这块多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孟姜女》开出了多彩多姿的花朵。这种现象,除了证明《孟姜女=》故事高度的人民性和艺术性之外,也足以说明民间文艺学传承变异规律研究中最丰富、最有趣的问题。显然,它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发展和共同创造的一个例证。
青海各地《孟姜女》小调中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特点,很引人注目,都是以“十二月”手法来起兴的。如河湟一带普遍流行的这一首:
正月里到了说孟姜,孟姜女十二上招范郎,把范郎招上着三年整,秦始皇调上打长城。
二月里到了龙抬头,一龙抬头万户愁,年年盼着书信到,书信上范郎的寒苦多。
三月里到了三清明,家家户户去上坟,人家们上坟成双对,孟姜女上坟独一人。
四月里到了四月八,娘娘的庙里把香插,人家们插香求儿女,孟姜女盼郎早回家。
五月里到了五端阳,杨柳梢儿挂门窗,手扳门框泪汪汪,沙蜜枣糕给谁尝?
六月里到了热难挡,清水河儿里浆衣裳,人家们浆衣人穿戴,孟姜女浆衣压柜箱。
七月里到了秋风凉。大麦不黄小麦黄,人家们割黄不割绿,孟姜女黄绿都割上。
八月里到了月正圆,碌碡连枷场上转,孟姜女昼夜把场打,为给范郎带盘缠。
九月里到了九月九,家家熬下的菊花酒。望着边关奠一杯,孟姜女登高诉苦愁。
十月里到了十月一,麻浮包儿送寒衣。扬风夹雪千里路,只怕冻煞范郎夫。
十一月里水成冰,孟姜女来到边关上,筑城的人儿尸如山,哭了声范郎在哪厢?
十二月到了整一年,哭裂长城九里三,咬指滴血认尸骨,孟姜女寻夫万古传。
这首《孟姜女》唱词中不时闪现着地方时令和本地民俗的色彩,如“麻浮包儿送寒衣”一句中,“麻浮包儿”即苎麻籽捣烂加调料做的包子,经久不坏,是当地一种特色食品,还有什么七月八月收麦打场等时令即景。
这种以“十二月”手法起兴的《孟姜女》调,从传承关系,音乐家何昌林等认为源于明代初年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春调》,这是当时江南产生的一种以月份与相应时令共名起兴的四旬头山歌的曲调。只不过内容是演唱《孟姜女》故事的,就叫做《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春调》,又叫《孟姜女调》。用这种《十二月花名春调》也可以编唱其它故事或即兴唱词。“十二月花名春调”的产生又起源于苏州一带传统“唱春”活动的“春调”。所谓唱春民俗,即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唱花佬”
(民间艺人)一人执一锣或二人各执一锣一鼓,挨家串户编唱吉祥如意颂词,以示祝福的节日娱乐活动。“唱春”也有坐唱的,坐唱以专门演唱大段故事为主,所以将“唱春”也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归于曲艺的一种。从“春调”演变为专为演唱孟姜女故事的《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春调》,并能在当时就能广泛流传,文艺家们认为与明朝建立初期的一段历史事实有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68年后的24年间,大兴土木,扩建“应天旧城”,又建“应天新城”(即南京城),后又在他的故乡安徽凤阳修建中都城,其间大量征调江南民工筑城。繁重的劳役,苛酷的赋徭,激起了漫漫民怨。另外,在历代官方筑城的仪规中,每筑城都要象征性地筑人一个传说中的“万杞梁”石像,以避邪煞,祈愿城墙的坚牢。这样,万杞梁筑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说故事与江南建筑,以及南京城的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牢牢地粘连在了一起,每日筑城的间歇,老百姓就以家乡的“春调”来编唱孟姜女故事,借古喻今抒发对修筑南京城的不满与愤慨。《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春调》的词曲就这样产生了,并被逐渐定格流传下来。何昌林先生曾举例明代万历年间金陵富春堂刊本所收《筑城墙》山歌来佐证:
也有夫死城墙里,也有妻子投长江。杞良有个贤妻子,孟姜女可怜千里送衣裳;寻夫不见墙哭倒,谁人怜念范杞良,几时能够转回乡!说明《盂姜女》提到的是修筑在长江边的南京城,不是山海关的长城;历史学家顾颉刚也谈到1910年上海扩建马路拆除城墙时,曾挖出一个明代嘉靖31年(1553年)的石棺石人,上面刻有“万杞良”三字,说明了明代筑城的民俗仪规。
以上两例的出处虽是明代后期,但歌谣是明初传下来的,城墙里筑石人的习俗也是当时的传统。所以,它表明的历史背景和缘由对《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春调》(孟姜女调)的产生是一个可信的注脚。何昌林先生还以现代记录到的一首田歌式“春调”说:春调是一首短小的江南民歌,有四个乐句,各句的落音是Re、Sol。La,Sol成起承转合的格局“征调式”。并说明春调作为山歌至今也还有各种流变的谱例,现在全国流传,基本定格的孟姜女调、扬调、凤阳歌、五更调、十杯酒、十爱、十送、十恨、美女调、八仙上寿歌、四平调、梳妆台等十二个小调,经研究对比,也是“春调”流变来的。不仅如此,“春调”二百年前经扬州向全国流播开去,逐渐发展为至少二十四个曲种、十六个剧目、十六个剧种、十四个歌舞乐种的基本腔或主要曲牌,也就是说在我国的曲艺、戏剧、歌舞音乐中产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春调”腔系(《扬州、扬琴、扬调》)。这就是一首短小优美的民歌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繁衍生息的强大生命力的显示。我们还认为,它在我国大西北许多民族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繁衍了许多民族、民俗化的“春调”派系。如上所举青海河湟地区土族、回族、汉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等民族中传统的二十多个《孟姜女》小调,从十二月起兴的表现手法,通用汉语演唱的惯例,到现今江南《春调》和《孟姜女》调的曲调轮廓的传承对比等,都清楚地说明青海各民族中的《孟姜女》调,也是明代江南“春调”——“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春调”(孟姜女调)流变的实例之一。其所以能流传、流变,重要的是《孟姜女=》这样的故事内容决定了它流传的永恒价值;它所表达的反压迫精神、悲怆的情愫,是历史上备受压迫和苦难的各族人民都可以认同的;形式上音乐和民俗文化的美感更赋予了它千古流芳的艺术魅力。
另外,我们认为青海的《孟姜女》调也为历史和地方志研究中汉民族的迁徙,历代政治的实施(如:明代的“移民实边”、军屯、建制;各时代民间的交际,商业的发展等等)提供了活的民俗事象依据,也为民间文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进而为研究各民族文化史和发展史,对认识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发扬整个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