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医院(阿克苏 843000)
类风湿关节炎是目前中西医公认的疑难病及难治性疾病。本病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肿痛,晨僵,关节功能障碍甚则骨质破坏、关节功能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未明,至今尚无根治办法。笔者采用顽痹通合七情散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近年门诊及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18~64岁,平均(49.84±11.67)岁;病程(69±46)个月。对照组50例,男性12例,女性38例;年龄18~64岁,平均(43.16±13.36)岁;病程(58±49)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及功能障碍,血沉>40mm/h。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正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排除以下情况: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合并有心脑心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持续服用激素3月以上;晚期严重关节破损、畸形、丧失劳动能力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顽痹通:桂枝15g,白芍45g,制附子 15g,黄芪 30g,熟地黄 24g,当归 15g,鸡血藤 30g,甘草 10g,知母 10g,雷公藤 30g,青风藤 30g,威灵仙30g,独活15g,蓁艽15g。受凉疼痛,甚者加川、草乌各4.5g;关节肿者加防己10g,薏苡仁30g,土茯苓15g。每日1剂,水煎日服2次。另予七情散:土鳖虫30g,僵蚕 30g,地龙 30g,乌梢蛇 45g,蜈蚣 30g,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服5g。对照组给予双氯灭痛每次50mg,每日3次口服;风湿骨痛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1.4 观察指标 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关节疼痛、肿胀改善情况及血沉降低情况。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理化检验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或反而加重。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沉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治疗后血沉均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沉比较(mm/h,)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沉比较(mm/h,)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27.72±4.91*△40.79±4.23 n 50 50治疗前48.2±4.21 48.7±5.26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顽痹”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或后天腠理不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故本虚标实为本病之病机特点。本虚为气血、阴阳、脏腑亏损,标实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日久则内生痰浊瘀血之患,深入骨骱,胶着不解,引起全身关节痛楚、肿胀、僵硬、畸形、活动受限。所以我们治疗以祛风除湿散寒、养血活血通络为主。顽痹通方以桂枝、秦艽、独活、附子、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散寒通阳,黄芪、白术、甘草、白芍、当归、熟地黄、鸡血藤益气养血扶正,知母滋阴清热,制约附子辛热之性;其中雷公藤作为抗风湿主要药物,其免疫抑制作用已被许多研究证实[3],对类风湿患者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血管翳形成,骨质破坏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其能使部分患者白细胞减少,故方中配鸡血藤不但能养血通络止痛,还能使白细胞升高,减少雷公藤的不良反应;青风藤含有青藤碱,为吗啡结构类药物,具有吗啡药物相似的药理作用,镇痛作用明显,但无成瘾性,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4]。七情散取其善行之力,攻坚破积、通络散结,使风寒湿痰浊俱去,经络得通,络通则痛止。诸药相合,共奏祛风散寒除湿、养血活血通络止痛、扶正固本之功,故能使痹证顽疾得以康复。目前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消炎镇痛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合用,有一定治疗效果[5]。但我们以顽痹通合七情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不良反应少,说明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1]周翠英,孙素芹,傅新莉,等.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41~2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10~214.
[3]施桂芙,主编.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92 ~293.
[4]尹培达,余步云,主编.风湿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431.
[5]董怡.面向21世纪的我国风湿病学[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