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影响
——基于HS分类商品的实证分析(1995—2009)

2010-11-24 06:22:20黄万阳
关键词:总量汇率人民币

黄万阳

(东北财经大学 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影响
——基于HS分类商品的实证分析(1995—2009)

黄万阳

(东北财经大学 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基于HS分类商品,采用一个修正的出口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韩国出口收入效应较弱,价格效应较弱,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应较强,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效应存在。其政策含义是:避免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策略性地要求韩国政府放松或取消对中国产品出口韩国的贸易限制。

人民币汇率;HS分类商品;中国;韩国;出口

一、引 言

2010年来自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高涨。人民币升值会不会导致中国与美国之外其他国家贸易收支严重恶化?本文拟对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韩出口的影响进行研究,从人民币汇率第三国出口效应的角度对此问题作出初步回答。之所以选择韩国,是因为2009年韩国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对象国。

关于中韩双边贸易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李盾[1]研究了1986—2005年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孙霄罛和宋逢明[2]利用1995年1月至2006年9月的月度数据,在模型中引入时间趋势项,研究发现中国对韩出口收入效应不显著,出口价格弹性系数为1.36,出口汇率波动弹性系数为0.02。陈睿和黄冠钥[3]利用1995年1月至2006年8月的月度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对韩出口收入弹性系数、价格弹性系数、汇率波动弹性系数分别为3.59、9.54、178.66。叶静怡和王沛[4]利用1992—2003年度数据,运用比重法、RCA指数法、IIT指数法从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角度研究中国对韩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李辉和侯铁珊[5]利用1992—2006年度数据,研究发现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促进中韩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发展。李恒[6]研究表明中国对韩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是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所引致的非一体化贸易转向。

以上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1)对中国对韩出口总量进行的研究没有基于HS分类商品,不能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韩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2)没有考虑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影响;(3)样本数据截至2006年,不能研究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本文基于HS分类商品,利用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在出口模型中通过引入虚拟变量进行修正,研究中国对韩总量和HS分类商品出口的收入效应、价格效应、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应、出口商品结构变动效应,以期对上述研究的局限有所突破。

二、基本统计分析

表1为出口的商品构成(HS分类)。

表1 出口的商品构成(HS分类)

1995年中国对韩出口前十类商品(占总量的比重)依次是:十一类(23.92%)、十五类(21.14%)、五类(12.65%)、十六类(9.05%)、六类(8.53%)、二类(3.79%)、四类(3.78%)、八类(3.02%)、十二类(2.65%)、一类(2.42%),占比合计为90.95%。2009年中国对韩出口前十类商品(占总量的比重)依次是:十六类(45.26%)、十五类(14.04%)、十一类(7.61%)、六类(6.48%)、五类(4.58%)、十七类(3.72%)、十八类(3.62%)、十三类(2.75%)、二十类(2.20%)、四类(1.85%),占比合计为92.11%。中国对韩出口集中度很高,且有提高趋势。中国对韩出口前十类商品类别有较大变化,二类、八类、十二类、一类退出前十,十七类、十八类、十三类、二十类进入前十。中国对韩出口前十类商品位次有较大变化,十六类从1995年第四位上升为2009年第一位,十一类从1995年第一位下降为2009年第三位。中国对韩出口前十类商品占比有较大变化,十六类占比大幅度上升,从1995年9.05%上升为2009年45.26%,十一类、十五类、五类占比大幅度下降,从1995年23.92%、21.14%、12.65%分别下降为2009年7.61%、14.04%、4.58%。中国对韩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提升。

由于HS分类商品类别多达22种,在以下的研究中,不考虑没有出现在1995年和2009年中国对韩出口前十类商品中的商品类:三类、七类、九类、十类、十四类、十九类、二十一类、二十二类。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国内外学者对出口决定的实证研究模型主要分为4种: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局部均衡模型、一般均衡模型、二元选择模型。引力模型将国外GDP和距离作为出口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考察双边协议、共同边界、共同语言等因素对出口的影响。局部均衡模型分两种思路。一种思路假设出口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均衡出口由出口需求决定,出口需求建立在国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微观基础上,出口的决定因素是国外GDP和相对价格,在模型中加入汇率波动研究出口的汇率波动效应。另一种思路假设出口需求具有无限弹性,均衡出口由出口供给决定,出口供给建立在国内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微观基础上,出口的决定因素是国内GDP和相对成本,在模型中加入出口退税、出口补贴等研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出口效应。一般均衡模型有凯恩斯宏观联立方程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新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模型3种模型框架,出口的决定方程包括在模型中。二元选择模型通过企业样本研究影响企业参与出口的决定因素。鉴于本文基于HS分类商品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对韩出口的影响,故采用局部均衡模型的第一种思路*卢向前和戴国强[7]、封思贤[8-9]对这种模型的推导作了简要介绍。。由于没有中韩HS分类商品双边贸易价格指数,模型被解释变量是出口额而不是出口量,模型中不加入汇率波动研究出口的汇率波动效应。为了考察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对韩出口的影响,引入虚拟变量。采用的模型如下:

XIt=b0I+b1IGDPt+b2IRERt+b3ID052t+εIt

(1)

式中:XI、X分别表示第I类商品中国对韩出口额美元值、中国对韩总量出口额美元值;GDP表示韩国实际GDP;RER表示人民币对韩元实际汇率,RER=NER×CPI*/CPI,NER表示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对韩元名义汇率,CPI*、CPI分别表示韩国、中国消费物价指数;D052表示反映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虚拟变量,2005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取值为1,其余为0;εI表示出口模型I的随机误差项。理论上b1I的符号不确定,如果经济增长由进口替代部门增长主导,符号为负,反之为正。由于被解释变量是出口额美元值,b2I并不是通常意义上以出口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出口价格弹性,b2I的符号是不确定的,出口富有价格弹性时符号为正,出口缺乏价格弹性时符号为负,出口单位价格弹性时接近0。b3I的符号有待检验。

由于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出现重大变化,选取样本为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XI、X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GDP、NER、CPI*、CPI数据来源于OECD数据库。XI、X、GDP数据采用乘法模型的移动平均法进行了季节调整,XI、X、GDP、RER值取了自然对数。

四、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用ADF和PP两种检验方法对模型(1)包含的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都是单整序列,可以对这些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对包含多个解释变量模型的协整检验,由于能检验协整关系个数,因此较多的研究选择Johansen方法。但对Johansen方法的VAR估计,小样本是个严重的问题。Monte Carlo模拟研究表明:Johansen方法在小样本下生成肥尾(fat tail)估计,有实质性的均值偏差,与E-G两步法相比,对滞后阶数的不恰当设定和模型中的序列相关更不稳健。[10]而E-G两步法关于系数的估计是超一致的,以样本容量而不是样本容量的平方根的速度逼近真实参数,即使在模型解释变量不满足弱外生性的情况下,系数的估计仍然是一致的。[11]由于估计的系数值对本文研究结论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E-G两步法。

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表2的最后一列给出了中国对韩出口模型回归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的ADF和PP统计量值,表明残差都是平稳序列,模型(1)包含的所有模型协整关系成立。

2.中国对韩出口模型分析

表2给出了中国对韩总量和HS分类商品出口模型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ADJ-R2值都大于0.61,模型解释力较强,用修正的出口模型说明我国对韩总量和HS分类商品出口是恰当的。所有出口模型中GDP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韩国的经济增长不是由进口替代部门增长主导。我国对韩总量出口对GDP的弹性系数为3.74,我国对韩HS分类商品出口对GDP的弹性系数在2.07~6.67之间。出口商品类型差异不影响收入效应存在性和方向的判断,而影响强弱的判断。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通过收入效应的差异可以影响中国对韩总量出口,以及我国对韩总量出口应对韩国需求变化冲击的能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能够扩大中国对韩总量出口,但却降低了中国对韩总量出口应对韩国需求变化冲击的能力。

二类出口模型中RER的系数不显著,说明我国对韩二类出口接近单位价格弹性。而我国对韩总量出口和其他HS分类商品出口模型中RER的系数韩总量和第I类HS分类商品出口。③b0I,b1I,b2I,b3I分别表示与被解释变量模型对应的回归系数的估计值。t表示显著。我国对韩总量出口、一类、四类~六类、八类、十一类~十三类、十五类、十八类、二十类出口模型中RER的系数符号为正,说明我国对韩总量出口、一类、四类~六类、八类、十一类~十三类、十五类、十八类、二十类出口富有价格弹性。十六类、十七类出口模型中RER的系数符号为负,说明我国对韩十六类、十七类出口缺乏价格弹性。对RER的弹性系数正值在0.27~1.23之间,八类、十五类的弹性系数最高,为1.23,二十类的弹性系数最低,为0.27,最高的是最低的大约4倍,不考虑商品类型差异影响价格效应存在性、方向、强弱的判断,人民币对韩元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对韩出口总量影响显著,对我国对韩HS分类商品出口存在显著差异,对我国对韩出口商品结构影响显著,但影响的方向不确定。

表2 中国对韩总量和HS分类商品出口模型回归结果

注:①*,**,***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②X,XI分别表示模型(1)中被解释变量是中国对与回归系数对应的t统计量值。④ADF和PP分别表示与被解释变量模型对应的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的ADF和PP统计量的检验值。

我国对韩二类、八类、十二类出口模型中D052的系数不显著,而我国对韩总量出口和其他HS分类商品出口模型中D052的系数显著。一类、十一类、十三类出口模型中D052的系数符号为负,其余显著的系数符号为正。2005年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促进了我国对韩总量出口和这些对韩HS分类商品出口,数值存在较大差异,总量出口系数为0.31,HS分类商品出口系数在0.16~0.89之间。十五类的系数最高,为0.89,十六类的系数最低,为0.16,最高的是最低的大约5倍。不考虑商品类型差异影响汇率制度变化效应存在性、方向、强弱的判断,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通过汇率制度变化效应的差异可以影响中国对韩出口。我国任何一项重大的制度改革举措一般都会有相应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对我国对韩HS分类商品出口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效果是积极的。2005年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影响了中国对韩出口商品结构,但影响的方向不确定。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HS分类商品,利用1995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在出口模型中通过引入虚拟变量进行修正,研究中国对韩总量和HS分类商品出口的收入效应、价格效应、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应,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总量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出口收入弹性为3.74,出口收入效应较弱。从HS分类商品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出口收入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出口收入弹性在2.07~6.67之间,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收入效应的差异影响中国对韩出口,出口商品结构升级能够扩大中国对韩总量出口,但降低了中国对韩总量出口应对韩国需求冲击的能力。第二,从总量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出口价格效应存在,出口价格弹性为0.27。从HS分类商品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出口价格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可以通过价格效应的差异影响中国对韩出口商品结构,但影响的方向不确定。第三,从总量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出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应存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促进中国对韩出口增长31%。从HS分类商品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出口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可以通过价格效应和汇率制度改革效应的差异影响中国对韩出口商品结构,但影响的方向不确定。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避免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会对中国对韩总量出口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中国对韩HS分类商品四类、八类、十三类、十五类商品出口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并不能促成中国对韩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中国对韩总量出口,缩小中国对韩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人民币汇率经常性双向变化,避免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持续恶化,形成人民币汇率“超调”的压力和风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能够避免对中国政府操纵汇率的指控。第三,策略性地要求韩国政府放松或取消对中国产品出口韩国的贸易限制。1995—2009年中国对韩贸易逆差额分别为36、50、57、88、94、119、109、131、231、344、418、453、479、383、489亿美元,占中国对韩出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4%、66%、63%、140%、120%、106%、87%、84%、115%、124%、119%、102%、85%、52%、91%,占中国对韩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35%、40%、39%、58%、55%、51%、46%、46%、53%、55%、54%、50%、46%、34%、48%。中韩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中国政府应该利用自身所处的逆差国的地位,策略性地要求韩国政府放松或取消对中国产品出口韩国的贸易限制,提高中国对韩总量出口的收入弹性,扩大中国对韩出口总量,将中韩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中韩双边贸易可持续发展。

[1]李 盾.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4):49-54.

[2]孙霄罛,宋逢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贸易影响的评估[J].国际贸易问题,2008(1):87-97.

[3]陈 睿,黄冠钥.影响中国对韩国出口的若干宏观因素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7(4):55-59.

[4]叶静怡,王 沛.中韩贸易逆差探析[J].经济科学,2005(1):115-126.

[5]李 辉,侯铁珊.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韩进出口关系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10):44-52.

[6]李 恒.中韩贸易中的非一体化贸易转向:机制、过程与结果[J].国际贸易问题,2007(6):68-73.

[7]卢向前,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J].经济研究,2005(5):31-39.

[8]封思贤.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3-13.

[9]封思贤,吴 玮.汇率变化对不同类商品进出口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106-117.

[10]HARGREAVES C. A review of methods of estimating cointegrating relationships[M]//HARGREAVES C.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analysis and cointergr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1]BANERJEE A, DOLADO J J, GALBRAITH J W, et al. Co-integration, error-correction, and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dat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InfluenceofRMB’srealexchangerateonChina’sexporttoKorea—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HS classified exports (1995-2009)

HUANG Wan-ya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Quantitative Economics, Dongbei Univ.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China)

Based on HS classified exports, the paper built a rectified export model to empirically study the influence of RMB’s real exchange rate on China’s export to Korea. The results show: the income effect on China’s export to Korea is weaker,the price effect on China’s export to Korea is weaker as well, but the effect of 2005 reform of RMB’s exchange rate regime on China’s export to Korea is stronger. Variation of export structure influences China’s export to Korea. The conclusion implies in policy: RMB/US exchange rate cannot appreciate strongly.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he reform of marketing organism of RMB’s exchange rate actively and steadily, and tactfully ask for Korea government to relax or take off trade barrier on China’s export to Korea.

RMB’s exchange rate; HS classified exports; China; Korea; export

1671-7041(2010)04-0001-05

F830.7

A*

2010-05-10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WJ2010028);大连市社科院项目(10DLSK249)

黄万阳(1965-),男,湖北孝昌人,博士,教授;E-mailhuangwanyang@yahoo.com.cn

猜你喜欢
总量汇率人民币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中国外汇(2019年17期)2019-11-16 09:31:04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38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中国外汇(2019年11期)2019-08-27 02:06:30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6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