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发展港口物流的对策分析

2010-11-24 06:40:48郭华春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物流业宁波港口

郭华春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港口管理分院,浙江 舟山 316000)

1 港口城市与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近代以来,港口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工业社会加快发展的近100年中,港口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以及对国际经济政治力量的全球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地出现了以港兴市、以港兴国的发展模式。当今世界上35个国际化大都市中有31个是以港兴市发展起来的[1],这充分证明了港口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港口城市的一个重要自然资源就是深水良港和运输码头,港口资源本身是一种绿色资源,不会随时间而衰竭。而通过往来港口的物流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产业驱动力十分明显。

从世界港口发展历程来看,与世界工业化所经历的工业化前期、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中后期3个发展阶段相对应,港口发展也经历了三代发展阶段[2]:第一代是以运输枢纽、货物装卸与储存为主要功能特点;第二代是以运输枢纽、货物中转、工业与商贸中心、增值中心与商业服务为主要特点;而第三代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才逐渐出现和形成,它以多式联运与物流中心、货物及信息流动与分配、多层次物流活动为主要特点,也就是目前主流的高增值综合物流服务。

港口物流也是最近几年才频频出现的新名词。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业也从早期以港口码头装卸为主要经济活动行为的点式物流服务发展到集疏运连接的装卸运输一体化线式物流服务,再发展到以各项增值服务和物流平台为网络的面式物流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港口物流业的经营方式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对港口城市区域经济的渗透力不断增强。可以预期,未来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世界范围经济融合度的不断提高,大的港口城市物流发展所带动的将是国际范围的资本、信息、文化、技术、人才等各层次的经济活动,并与诸多社会发展经济要素一起形成空间的物流服务体系。

2 我国目前的物流业发展背景

2.1 国家政策层面对物流的大力支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十一五规划”正式确立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整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也是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有关物流业的专题文件,物流业被列入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这也极大地振奋了业内人士的信心,提高了物流业的普遍关注,引起了各地方、各部门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

国家提出,到2011年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

2.2 物流业的产业布局

国家提出要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其中与舟山相关的有: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是全国九大物流区域之一;上海、杭州、宁波被列入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中。

许多地方政府也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物流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曾说,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涉及的领域广,吸纳的就业人数多,不仅促进生产、且拉动消费作用大。前不久在南宁举行的2010中国物流发展论坛上,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的徐寿波院士认为,物流已经成为继投入、生产和消费之后国民经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而且是一个支柱产业群。历史事实证明,各国经济的发展除了依靠第一支柱产业群 “投入”、第二支柱产业群 “生产”、第三支柱产业群“消费”三个大支柱产业群以外,“物流”自然是依靠的第四大支柱产业群。因此加快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对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浙江省提出海洋经济带建设和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中大力发展港口物流意义重大。

3 舟山市在发展港口物流方面的优势

3.1 近年舟山港口物流的发展及区域优势

舟山市处于中国海岸线的中部,拥有国内最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战略地位及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桥头堡。去年底通车的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横跨东海,把舟山与宁波相连,对舟山市与长三角地区诸城市间的要素资源流向和经济发展格局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舟山也将由此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跨入崭新的大桥经济时代。舟山近年来依托港口资源,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GDP增幅一直位列浙江省首位,宁波—舟山港经过几年的港口一体化开发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t,超过上海港,跃居全世界各个海港之首,其中舟山港域全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93亿t,占三分之一。如表1所示,宁波-舟山港的吞吐量和GDP总量近4年来高速发展,且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港口物流对舟山市的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与舟山相关临港工业相辅相成,发展迅速。

表1 宁波—舟山港年吞吐量与两市GDP增长情况

舟山毗邻宁波,靠近杭州,在海域上与上海相连,在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交通发展的格局来说,北临上海,东接宁波,处于浙江经济最发达的三驾马车杭州、宁波、温州的东部中心位置,是长三角和华东地区的物流辐射区域,物流发展的要素前景优越。可直接受多个全国性物流节点的辐射,凭借丰富的港口资源,舟山在国家物流区域布局中将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3.2 舟山港口物流的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要提高港口物流发展的区位优势,应从提高港口对腹地的吸引力,优化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系统,降低集疏运系统阻抗等方面着手[4]。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的基本条件。按照货物的主要流向及物流发展的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和深水港口设施建设,完善综合疏运网络布局,可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

从内部基础设施条件来看,在港口建设方面,舟山的金塘港区正在规划建设的大浦口等码头将达到1430万TEU集装箱和5000万t货物的吞吐能力。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为包括金塘在内的北部港区发展多式联运和扩展集疏运体系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发展陆海联运、海海中转,实现物流的“无缝对接”提供了交通保障。舟山南部的六横港区也正在规划建设大型物流产业,建设多个大型散货和集装箱码头,未来将建成的六横跨海大桥将把六横、梅山港区与宁波大陆连成一体,也将大大改善整个港区的物流交通条件。如图1所示。

图1 宁波-舟山港区分布及疏港公路布局

交通方面,浙江省提出的加强运输通道和枢纽建设,“两纵”(沿海和沪浙赣通道)、“三横”(浙北、杭甬舟和浙南通道)、“双枢纽”(杭州以客为主、宁波以货为主)、多节点的综合运输网络已逐渐形成。与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相连的宁波绕城高速东段也将在2010年建成,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与浙北、上海及江苏的交通将更加便捷。按国家铁路网规划,甬台温铁路专线、温福 (温州-福州)铁路专线、杭甬铁路城际专线的陆续建成将使宁波逐渐成为全国性的铁路枢纽。今后,舟山经宁波的对外交通物流更为灵活,将为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带来大量的联运物流量,在外部环境上大大改善了舟山对外交通的通畅性和兼容性,为舟山与省内外的点到点运输能力的提升和集疏运体系的开拓创造了有利条件。

4 舟山发展港口物流的几点建议

舟山发展港口物流业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还是浙江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大产业建设的战略部署看都十分有利,另外,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也历史性地得到了很大改变,可是说,港口物流发展的时机非常好。同时,舟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有如何处理好与上海港、宁波港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如何应对自身物流产业体系龙头企业缺乏、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何应对发展高端物流产业的资金缺乏问题;如何解决一直困扰物流产业向高水平发展的人才短缺问题等等。结合舟山拥有的港口资源的优势和区位特点,发展港口物流业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借力发展,以临港工业为突破口,高起点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应采取以下对策。

4.1 依托优势,开拓特色物流市场

舟山在发展港口物流产业中要有战略性规划,不应仅仅满足于跟随上海和宁波的步伐,应该有走在前面的信心和勇气。如在港口物流发展中,可充分利用深水岸线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利用大宗资源性物资的储备、中转、加工配送,努力开拓国际物流通道。在可开展增值服务的高附加值箱源和货物运输上下功夫,多开发能带动物流产业链延伸的输送货源市场,如为国际大型机械设备和电子设备提供运输、基地组装和配送等服务,带动建立设备组装生产基地等等。这样一方面可避免与上海港等其他港口城市在争夺货源数量上竞争的不利条件,也为未来必将出现的世界范围内运输量下降,货源不足问题提前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4.2 瞄准先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

国内物流产业的市场整体上看还是个新兴市场,但能仅仅完成运输配送的低端市场已有逐渐饱和的趋势,而能结合信息、电子商务、金融等多种要素完成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的高端市场还远没有开发出来,物流产业链还太短。这个高端市场还需要政府出面扶持和培育,如要学习汉堡港、新加坡港[5]等国际知名港口的物流发展先进经验,要与UPS、DPWN、Expeditors等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引进分部中心。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培育高度物流市场。加快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的发展需要,引导涉港产业和块状经济区域实施共同配送工程,发展面向行业的集成化配送,从而降低成本,实现双赢。

4.3 以大项目、大企业为平台,开拓多方投资渠道,并吸引和培养物流产业人才

以港口建设为依托,以土地、税费等优惠政策引进大项目和大企业,解决舟山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重点支持几个大项目和骨干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发达的多元物流产业一定要有金融体系为支撑,因此要争取二级市场和国债专项资金的支持,并引导浙江民间资本、银行资金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进入物流产业,培育出几个服务水平高、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端物流企业。并可依托这个产业平台,引进一些高水平、复合型专业管理人才,并在企业发展中培养一支稳定的行业人才队伍。从而形成港口物流产业要素的集聚效应。

5 结 语

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将更为广泛。现代港口功能在不断地以港口为中心向内陆扩展,为客户提供方便的运输、商业和金融服务。可以看出,依托完备的基础设施、强大的金融体系、丰富的专业人才和智能化高新技术等发展要素,港口物流正在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从要素的角度看,舟山港口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金融体系、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还有待结合港口物流相关的大项目和大平台的建设不断集聚和培养。未来,高端的 “大物流”、“增值物流”、“智能港”是舟山港口物流发展的目标和趋势。

[1]刘重.借鉴日本横滨发展经验建设天津国际港口城市[J].城市,2007,(4):11-13.

[2]真虹.港口发展与城市兴盛[J].上海科学生活,2003,(9):28-33.

[3]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9.

[4]孙伟,段征宇,陈川.基于港口区位论的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9,(3):4-7.

[5]徐剑韭.上海和新加坡的港口物流运作效率、成本与环境比较[J].中国港口,2004,(3):37-39.

猜你喜欢
物流业宁波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22
一图读懂宁波
港口上的笑脸
当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
拖起明天的希望
北方音乐(2019年13期)2019-08-21 02:14:32
聚焦·宁波
物 流 业
江苏年鉴(2018年0期)2018-02-12 04:22:17
惠东港口
海洋世界(2016年12期)2017-01-03 11:33:00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制笔(2016年1期)2016-12-01 06:47:30
喜相迎
艺海(2014年1期)2014-09-03 2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