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硏究所,北京 1O0732)
需求、供给与均衡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开放系统,应该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的要求。开展供求关系分析的目旳,是为发展马克思经济学尽微薄之力。
需求、供给与均衡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涉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许多问题。在商品与服务(包括投资品和原材料)市场上,供求决定价格和数量。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决定工资,劳动供给超过需求,表现为失业。在金融市场上,货币供求决定利率和信贷规模,货币供给超过需求,表现为通货膨胀;反之,则表现为通货紧缩。在外贸市场上,两国货币的币值决定汇率,影响进出口规模和外资流动。经济波动和周期的原因,有货币供过于求或者相反、投资供大于求或者相反、储蓄超过投资或者相反、消费品和农产品供过于求或者相反等解释。在分析市场失灵时,也离不开供求关系。垄断企业减少产量,在需求不变时,可以提高价格,牟取超额利润。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由于产品具有共享性,人人可以免费获得,需求不受限制,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甚至外部性通过间接途径也可以与供求拉上关系。在正外部性条件下,当需求和其他情况不变时,个人的收益(供给)小于他应得的收益,例如科硏成果,除硏究者获得利益外,还有溢出效应,使他人和社会也可以从中受益。负外部性刚好相反,当需求和其他条件不变时,个人收益(供给)大于他应得的收益,例如一家企业产生污染,本应将部分生产资源用于治污,但它免费向外排污,供给与收益增加;被污染企业和社会要将部分生产资源用于治污,供给和收益减少。
如果说西方经济学家过度重视供求和均衡的硏究,忽视生产关系、经济规律和阶级关系的分析,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刚好相反,高度重视生产关系、经济规律和阶级关系的硏究,很不重视供求和均衡的分析。翻开任何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资本主义部分,主要内容是商品与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社会再生产与流通、剩余价值的分割、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危机等等,很少涉及供求和均衡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供求和均衡理论,可以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份,它们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既可以用来硏究资本主义经济,也可以用来硏究社会主义经济。
西方经济学家对供求和均衡的硏究并非十全十美,如果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许多缺陷,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克鲁格曼和韦尔斯 (以下简称为克氏和韦氏)认为,均衡是一个点。在他们看来,供求“两条曲线的交点就是均衡价格:使供给数量等于需求数量的价格”[1](P88)。他们旳说法只是供求关系旳一种情况,马克思认为均衡是一个过程。“如果对这种产品来说,需求超过了供给,那么,在一定限度内,一个买者就会比另一个买者出更高的价钱,这样就使这种商品对全体买者来说都昂贵起来,提高到市场价值以上;另一方面,卖者却会共同努力,力图按照高昂的市场价格来出售。相反,如果供给超过了需求,那么,一个人开始廉价抛售,其他的人不得不跟着干,而买者却会共同努力,力图把市场价格压到尽量低于市场价值”[2](P216)。马克思旳论述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2.在许多情况下,市场价格是在供求不确定时事先决定旳。例如我国粮食收购价格由政府决定,年初公布,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价格是事先确定旳,市场就不可能出清,供求不可能达到均衡。以粮食为例,政府决定的价格有激励作用,农民可以把全部余粮卖出,可以出清,但政府的粮仓储存大批粮食,大部分卖给粮食加工厂,小部分作为国家储备。在开放厂商下乡收粮后,它们的粮仓也会储存很多粮食,全部出清只是特例。
3.供求和均衡同产品的属性有密切关系。如果产品是耐腐品,如粮食、石油、煤炭、钢材等,国家一定要储备一定的数量,防止市场出现短缺,稳定物价。即使像肉类这样的易腐产品,也要用冷库储藏。事实上,当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时,厂商纷纷降价促销。
4.在西方经济学家对供求和均衡的分析中,不仅把价值逐出了家门,就连成本也退到了非常次要的地位。常识告诉我们,商品价值决定供求关系,成本决定价格的下限,低于成本出售商品,必然亏损,厂商一般是不干的。供求调节的是利润,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利润增加,反之亦然。
5.“在商品的供求关系上再现了下列关系:第一,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买者和卖者的关系;笫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尽管二者可以由第三者即商人来代表”[2](P215)。短短数语,就把供求所涉及的各种关系讲得一清二楚。
6.商品与服务的价格、数量,工资与失业,利率与信贷规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外贸规模和外资流动等,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经济波动与周期、市场失灵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供求关系来解释,尽管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吸收的内容,但从经济分析的层次来看,都是表面现象。深入上述问题的本质,揭示供求关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7.决定供求关系的因素是:“调节需求原则的东西,本质上是由不同阶级的互相关系和他们各自的经济价值地位決定,因而也就是,第一是由全部剩余价值和工资的比率决定的,第二是由剩价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润、利息、地租、赋稅等等)的比率决定的。”[2](P203)这些生产要素的收入形成了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从供给方面看,厂商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前,要雇用员工,使用机器和其他固定资本,消耗原料和辅助材料。决定供求关系的因素不仅很多,而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供求均衡是偶然现象,供求失衡才是常态。
8.均衡的本质是经济波动的平均值。“虽然在任何一定的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不平衡会这样接连发生,……,以致就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不过这种一致只是作为过去的变动的平均,并且只是作为它们的矛盾的不断运动的结果。”[2](P212)
以上分析说明,西方经济学家对供求与均衡的硏究涉及面很宽,但深度不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的硏究涉及的面较窄,但较深刻。如果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把供求和均衡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克氏和韦氏在《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留下了4个不确定问题。在经济学教枓书中留下不确定问题不是件好事,使学生和其他读者无所适从。克氏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提出的问题很难。本文对这4个问题的所有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了使方案简单明了,使用了数字例子。数字例子不是唯一的,只要把供求、数量和价格按照同一比例扩大或缩小,方案仍然成立。
克氏和韦氏留下的前两个问题是:“当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价格上升,但是均衡数量的变化则不确定;当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時,价格下降,但是均衡数量的变化则不确定”[1](P95)。
分析发现,这两个问题与经济系统在供求变化前的状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变化前供求处于均衡状态,那么随着供求增减和价格升降,无论供求数量如何变化,也不可能使生产者与消费者按照一种价格和一个数量进行交换。只有假设经济系统在供求变化前处于非均衡状态,才能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众所周知,非均衡分为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两种情况,它们都有9个方案。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4个方案是供求双方的数量和价格增加、相等或供给的数量减少而供求价格相等、供求的数量相等而供给价格下降,都与供大于求发生矛盾而不能成立;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4个方案是供求双方的数量和价格增加、相等或供给的数量增加而供求价格相等、供求的数量相等而供给价格下降,都与供小于求发生矛盾而不能成立。
表1 供过于求时的数量变化
先讨论供过于求的状况,见表1。
表内供需数据采取四舍五入,下同。
供给原有方案6是数量和价格均小于需求,不可能存在供大于求,方案不能成立。
对上面的分析作几点说明:
第一,需求可以理解为需求方(消费者)愿意按照一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供给有两种理解:一是供给方(生产者)愿意按照一定的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二是生产者拥有一定数量的商品与服务,根据对需求的估计确定了价格,只是沒有与消费者进行实际交换。
第二,供给原有5个方案都大于需求,是5种原因造成的。方案1是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方案2是供给价格高于需求;方案3是供给数量和价格均大于需求;方案4是供给数量小于需求,但价格比需求高很多;方案5是供给价格比需求低,数量比需求大很多。
第三,现有5个方案都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交换,供求价格相同,供求数量一致。与原有5个方案相比,现有5个方案的需求都是增加的,供给都是减少的,供求价格都是上升的,符合问题的要求。
第四,需求5个方案的数量沒有变化,无规律可言;在供给5个方案中,与原有方案相比,数量都是减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问题要求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只有供给数量减少才能达到供求均衡。
再说供不应求。由于问题要求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与供不应求发生矛盾,任何方案都不能成立。
与第一个问题一样,也要假定经济系统在供求变化前处于非均衡状态,分为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两种情况。供过于求与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的要求发生冲突,不能成立。
现在讨论供不应求时的情形,见表2。
像第一个问题一样,造成供小于求的原因有五,不一一分析。现有5个方案都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交换,供求价格相同,数量一致。与原有5个方案相比,需求都是减少旳,供给都是增加的,供求价格都是下降旳,符合问题的要求;与原有方案相比,5个方案的供给数量是增加的。
表2 供不应求时的数量变化
克氏和韦氏留下的后两个问题是:“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均衡数量会上升,但是价格的变化则不确定;当需求和供给都下降时,均衡数量会下降,但是价格的变化则不确定。”[1](P96)
如果需求和供给按同一比例增减,数量按同一比例升降,价格不变,这两个问题就毫无硏究的价值。只有假设经济系统在供求变化前处于非均衡状态,在供求及其数量的变化过程中观察价格变化的规律,才是这两个问题的本意。
先讨论供小于求时的状况,见表3。
原有5个方案都是供不应求,现有5个方案的供求及其数量、价格都是相同的,说明它们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交换。在5个方案中,与原有方案相比,供求及其数量都是增加的,符合问题的要求。在需求方面,5个方案的价格都是上升的;在供给方面,前3个方案的价格是上升的,后两个方案的价格是下降的。
表3 供小于求时的价格变化
再讨论供大于求时的情形。在第一个问题中,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价格上升,与供不应求矛盾;相反,在第二个问题中,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与供不应求矛盾。后两个问题与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不矛盾,前者已有分析,在供不应求中,假设原有方案旳需求数量为100,价格为10,合计1000;供给数量为99,价格为 9.9,合计为980.1,供小于求。现有供求方案都是110×10=1100。供求从980.1和1000增加到了1100,供求数量从99和100增加到了110。其他方案照此类推。
表4 供大于求时的价格变化
先讨论供大于求时的状况,见表4。
在原有5个方案中,都是供大于求;在现有5个方案中,供求及其数量和价格都相同,说明它们都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交换;与原有5个方案相比,现有5个方案的供求及其数量都是减少的,符合问题的要求;与原有方案相比,需求4个方案的价格是上升的,只有第5个方案的价格是下降的;供给的两个方案的价格是上升旳,3个方案的价格是下降的。
再讨论供不应求时的情形。供求及其数量减少与供不应求沒有矛盾,可以成立。
通过上面的分析,把克氏和韦氏认为供求关系中有关数量和价格的4个不确定问题确定下来了,对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是一个经济学沒有硏究过的问题,这里作些初步的分析。
像其他西方经济学家一样,克氏和韦氏也很重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硏究,前者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实际价格,少支出的部分就是剩余;后者是指生产者愿意销售产品的价格低于实际价格,多收入的部分就是剩余。
造成剩余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分析三种情况:
第一,消费者对供不应求的状况估计过头,为了买到急需的商品,宁愿出高价;生产者对供过于求的状况估计过头,宁愿把价格压到成本甚至成本以下抛售产品。
第二,技术进步的作用。它能大幅度降低成本,虽然商品的价格低于原来的价格,但厂商可以增加收益;由于商品旳新价低于原有的价格,消费者受益。
笫三,劳动分工和贸易可以增加福利。假设美国和中国沒有分工,都生产A、B两种产品。美国A产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是1000,B产品500;中国A产品的生产量与消费量是500,B产品是1000;A、B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合计都是1500。中美两国分工,美国生产A产品,产量为2000,国内消费1250,向中国出囗750;中国生产B产品,产量为2000,国内消费1250,向美国出囗750。通过分工与贸易,中美两国A、B产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从1500增加到2000,增加了 500。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存在,说明经济活动是双赢的。这个理论是斯密首先证明的,他认为在“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能够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这种激励相容理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对一个人有利,对另一个人也有利;二是对个人有利,对集体也有利;三是对一个集体有利,对另一个集体也有利。
激励不相容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损;二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损。
第一大类可以划分为8种情况:一是对一个人有利,对另一个人无损;二是对一个人有损,对另一个人无损;三是对个人有利,对集体无损;四是对个人有损,对集体无损;五是对集体有利,对个人无损;六是对集体有损,对个人无损;七是对一个集体有利,对另一个集体无损;八是对一个集体有损,对另一个集体无损。这8种情况都属于帕累托改进,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教育。
第二大类激励不相容是零和博弈,可分为以下4种情况:一是对一个人有利,对另一个人有损;二是对个人有利,对集体有损;三是对集体有利,对个人有损;四是对一个集体有利,对另一个集体有损。上面就激励相容和不相容列出了15种情况,它们与供求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农业改革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旳发展,增加了农产品的供给,满足了国家对它们的需求,在供求均衡的基础上达到了激励相容。
以网络教育为例来说明帕累托改进。教育的任务是传播知识,知识具有共享性。网络教育能使知识的供给无限,需求增加不会损害供方的利益,例如一个学生上网学习,可以增加利益,但不会损害网络系统、别的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利益。
可以用价格黏性来说明零和博弈。当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时,厂商应该降低价格,但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降低价格,厂商的收益建立在消费者损失的基础上。除价格黏性外,还有工资黏性,当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供大于求时,厂商应该降低工资,但他们为了保留技术熟练员工,不降低工资。厂商有两种应对策略:一是降低价格,减少利润;二是维持原价,将工资黏性造成的损失转嫁给消费者。
本文的分析说明,发展马克思主义供求和均衡理论的途径有三:
1.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科学的部分。西方经济学家对供求与均衡研究涉及的面很宽,包括商品和服务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和外贸市场以及经济波动与周期、市场失灵,这些可供我们借鉴,但他们的研究脱离实际,也不深刻,本文从8个方面指出了他们的缺陷。
2.对于西方经济学家不能解释的问题作出解释。本文对克鲁格曼和韦尔斯就供求与均衡4个不确定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把它们确定下来了,这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3.用供求关系对激励相容、帕累托改进与零和博弈进行解释,扩大供求和均衡理论的应用范围。
[1]克鲁格曼,韦尔斯.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