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生体验式阅读的心理形成过程

2010-11-18 21:28许中明
江西教育C 2015年3期
关键词:体验阅读心理

许中明

摘   要:体验式阅读是一次奇妙的心理旅程,在教师牵引下,唤醒了学生记忆深处的经历,与文本产生了共鸣;初尝甘苦,便已怡情动心;而后调集所有智慧,全情投入,感作者之所发,思作者之未发;再往后,反复品读,咀嚼回味,内化而外显,使文中之言若出己口,故而乐在其中。

关键词:体验    阅读    心理

教师的引导如同阅读中的一缕东风,抚平学生微蹙的眉头,浸润学生干涸的双眸,如同一只温暖的手,牵引学生领略文字丛林的道道风景。当学生回眸凝望时,才发觉一路浸心,一路沉醉,体味到文章中的酸甜苦辣,回味无穷;领悟到人生之路,千回百转。这一路风景,唯有用心,才能看到风光的旖旎、色彩的斑斓。当阅读由“教”转向“引”,由“学”转向“悟”,体验也随之产生了。

一、东风既来,诱知遣兴

在阅读教学中,课前导入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唤醒学生阅读欲望的风铃,是奠定解读基调的提纲总领。而引导是教学的根基,是教师摆脱“师本位”关键性的角色转换,是使学生开启体验式阅读大门的钥匙。

1.唤醒诱知。诱知,是运用感官刺激和心灵刺激等多种手段,唤醒学生潜藏的亲历,为阅读内容奠定产生共鸣的基础。为什么要用“唤醒”的手法呢?很多教师拥有惯性思维定式,一味觉得小学生生活阅历尚浅,不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尤其在阅读写景的文章时,往往忽略学生曾有的亲历。其实,亲历并非指学生一定要到过课文所写的景点浏览过,只要类似的浏览经历足矣。如《三亚的落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学生未必都去过三亚,但落日都见过,即使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学生,在高楼大厦的夹缝中,也一定见过美丽的落日,那便是“亲历”。在课前导入中,教师大胆问出:“同学们见过美丽的落日吗?”随即,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事先编辑好的落日图片,最后一张播放三亚美丽的沙滩,进而引出正题:“今天我们来领略三亚美丽的落日。”

2.遣兴引导。遣兴,是杂糅音乐、视频、故事等多种方式,启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欲望。在上面的案例中,当教师点出主题后,便播放起关于三亚的特色歌曲,在多媒体屏幕上切换“天涯”“海角”的巨石照片,包括三亚风景区的照片,使学生沉浸在三亚旖旎的自然风光中,最后切换成三亚的日落照片,点出文章的正题“三亚落日”,帮助学生酝酿阅读的情感。可以说,遣兴引导是唤醒诱知的延伸。诱知,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而遣兴,使学生的好奇心变成兴趣,变成阅读的欲望。

二、初尝体味,怡情动心

经历了诱知、遣兴的铺垫,接下来便步入阅读的正题了。教师的范读、学生的初读,除了解生字、新词外,更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观感,浅尝之,体味文中甘苦,粗掠文中景致;心有所感,而后情随心动。

小学生处于感性思维阶段,对事物的感知主要来自于感官刺激。而阅读这样强调心、脑、眼合一的活动,更需要由感官刺激开始。如前面所提《三亚的落日》,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已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了关于三亚自然风光的图片和视频剪辑,为学生阅读课文奠定了强烈的代入感,也使学生对三亚的蓝天、白云、沙滩、海鸥等热带风光形成了视觉印象。接下来,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在悠扬的乐曲中,范读课文,语速配合着音乐的节拍,尽量放缓,在课堂中营造一种沉醉感。学生在声音刺激下,刚才所见的蓝天、白云、沙滩、海鸥等景象,悉数浮现在脑海中,增强了对文字的感知体味。

学生在经受感官刺激后,心理处于活跃状态,内心情感也会随着课文的内容有所起伏,喜文中人物之所喜,悲文中人物之所悲。这时学生便融入到文本世界中,实现了与作者的初次心灵触碰。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入情太深,影响身心发育。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通过向学生交代作者、作品的背景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控制融入文本世界的“度”,及时返回个人的主观情感世界中,使阅读及时“生情”,也及时“移情”,协助学生避免过度沉浸,使负面情绪破坏了课堂教学气氛。如上文在阅读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初读,由于有一定的情感酝酿,蓝天、白云、沙滩、海鸥等景致突然变得立体、鲜活起来,给学生一种身处三亚之感。

三、解其微末,思其未表

好文章不仅要大气,更重要的是以小见大,以毫厘之言展现朴素的情怀。因此,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察字里行间的细微之处,一个动词、一句质朴的对白,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当文字的表现到达一定境界时,便遵循“尽言之,不如善言之”的手法,在文字背后隐藏一些细腻的情感,给读者留下自行探究的空间。当然学生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情感,必得教师鼎力启发。

学生经过遣兴诱知、怡情动心的情感积淀,已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深层次的剖析。此时,摒弃之前的整体感官,转而向文字的细微之处进行解读探究。如《三亚的落日》中,作者写海鸥于低空盘旋时,用了“担心”和“蘸”两个词,写得惟妙惟肖。“担心”表现了海鸥飞得极低,而“蘸”字用得更妙,既写出了海水蓝如颜料,又写出了海鸥翅膀之白、盘旋之低。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探究文字所描绘的画面,那是一幅夕阳余晖映照下的美丽画卷,波光粼粼的海面,海水盈盈流动。这样便实现了将平面的文字立体解读出来。

学生解读文本越深入,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被激发出来。文字作为枯燥的符号,极其抽象,而思想、思维又是具体的影像,怎样将二者黏合起来呢?学生在教师的协助、启发下,在不断探究文本的深层蕴意的基础上,逐渐领悟了作者的写作初衷,而这些并非用文字来表现,而是潜藏于字里行间的作者的真挚情感。如原例,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三亚旖旎的风光,深藏的蕴意是向读者展现大自然的恩赐,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理解到这一层,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萌生出了爱国之情。

四、出如吾言,乐在沉醉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内化外显的过程。所谓内化是通过一系列范读、阅读、解读,对文本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甚至与作者形成了心灵的碰撞。而外显则是通过口语交流、写作等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二者有机结合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了“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的境界。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反思回味,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寓意,并领悟其中的哲理和人生真谛,以便实现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的升华,使学生乐在其中。

1.内化外显。学生在经历以上几个阅读环节后,对文章有了深刻的认识,已逐渐形成了知识的内化,此时只需在关键处着重点拨,即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如原例,外部环境的营造使学生完全沉浸在三亚美丽的景色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赤朱丹彤”“硕大无比”“醉醺醺”等华美词句的赏析,使学生对课文印象深刻,进而加速了这些词句的内化进程;在学生脑海中营造出立体、逼真的三亚景观,这一点在前面的情境创设教学中已经展示过,有助于帮助学生迁情入境,加速知识内化的深度。

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开始,内化的过程已经连带外显的过程一并发挥作用了。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开口去说,以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为基础造句,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教学形式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而制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可通过造句、填词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文中描写景色字、词、佳句的记忆,以便达到灵活运用这些字、词、句的效果,以至融会贯通的程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尝试“小导游员”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一次生活模拟教学。由学生扮演导游,其他学生和教师充当临时游客,使学生在课堂互动中再次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介绍三亚的旖旎风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达到“使其言皆出吾之口”的效果。

经过这一轮的内化与外显,学生对课文已经达到深入了解的层次,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框架已了然于胸,既为写作积累了元素,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2.反思领悟。反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验式阅读的最后一步,也是学生领悟人生至理、实现思想升华的关键性一步。这里所说的“反思”是在学生的心灵被触动的基础上,启发点拨学生重温文章所蕴含的寓意,通过对文章的深度剖析,领悟到作者的用意。当然,在反思中,离不开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的评价。中肯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解上的误区,并及时修正。

如上面的教学案例中,学生在“小导游”的课堂互动教学中,由于个人领悟力和表现力存在差异,使得发言效果有所差异。怎样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呢?教师鼓励学生在发言后,先进行自我评价,尤其针对发言过程中是否存在词穷的情况、或是话到一半不知所云等情况,这是由于学生知识的储备不足,活学活用能力还有待提高。随后,要求作为“游客”的同学就扮演“导游”同学的发言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理解他人体会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体察文本。

最后,由教师采取差异化评价的方式,运用激励性质的语言,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如“这位同学对课文了解很深刻,但是老师觉得你更具有当导游的天赋”,这样的激励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的深层次阅读体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在反思中领悟文本的深层寓意。

体验式阅读是一次奇妙的心理旅程,无论真实的情境,还是模拟的情境,学生总是被作者所构筑的亦真亦幻的景致深深吸引,在教师的引领下诱知、遣兴、感官、内化外显、反思领悟,使阅读达到“沉醉不知归路”的忘我境界。◆(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古贲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猜你喜欢
体验阅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