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发展之初探

2010-11-16 03:25胡秋岩
电影评介 2010年14期
关键词:小号音准创作

西洋管乐传入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其发展演变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的。清朝末年开办洋务运动,在“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进步口号的带动下,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随着外国侵略者的入侵,西方文化也逐渐传入我国,使得国人的眼界得以开阔,思想得以开化,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西洋管乐这时也在华夏大地上悄然兴起。建国前中国小号事业发展极为缓慢,夏之秋、朱起东、洪潘、黄贻钧这几位老前辈为中国小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主要贡献,他们是中国小号事业的奠基人。建国后,中国小号事业开始逐渐走上正规发展道路,但文革时期,却受到严重阻碍,使其在夹缝中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迎来了历史性的大发展局面,政治经济空前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复苏,音乐创作大量涌现,音乐会频繁举办,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开始招生,一批批的音乐工作者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艺术活动中来,小号事业因此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众多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建国以后,新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促使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专业音乐院校纷纷成立改建,各地也建立起专业培养音乐人才的学校,小号事业也开始走上正规发展道路。夏之秋、朱起东、洪潘、黄贻钧等前辈以饱满热情投入小号教

学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小号演奏家与教育家。此时也有部分小号作品问世,如陶嘉舟创作的《赶车》、刘庄创作的《回旋曲》、朱起东创作的《故事》、《阿拉木汗》、许林创作的《秧歌》等,这表明中国的小号作品创作已经开始起步,开始了探索过程。但随后文革十年使正在发展的小号事业跌入低谷。文革时期由于受当时思想政治路线的束缚,对西方文化给予否定,对外来事物有偏激看法,作为西洋乐器的小号也难逃此劫,为数很少的几本国外教材也被列为禁书行列,外国乐曲也不可演奏,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号事业来说,无疑是个致命打击。但是,当时被广为推崇的革命样板戏中乐队吸收了部分西洋乐器来使用,这给予了小号发展以生存空间。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小号在乐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各种革命歌曲和样板戏音乐中得以继续发展。这个时期大部分的小号独奏曲都是选自样板戏中的音乐或是唱段。另有一部分是当时的革命歌曲或是歌唱毛主席共产党的歌曲,小号作品创作也被严重束缚了。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迎来了历史性的大发展局面,政治经济空前发展,文化艺术也得到复苏,文艺创作大量涌现,音乐会频繁举办,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开始招生,一批批的音乐工作者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艺术活动中来,积蓄已久的潜力得以释放。小号事业也得到空前发展,国际音乐艺术交流增多,具有国际水准的小号演奏家纷纷来华演出,各种大师班、讲座也在国内各大音乐院校举办,给中国小号事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声音和音色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各种音像资料,乐谱教材也得到大量补充。走出国门,出国留学的热潮,也是日趋强烈。综上所述,这一时期是我国小号事业的大发展时期,也是创新革新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小号作品的创作

“文革”结束后的这个时期,人们突破了思想的牢笼,新的思维理念得到灌输,我国的小号作品创作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各种形式、体裁、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并在创作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和进步。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采用纯西方创作技法进行创作,运用西方的和声、织体、调式、体裁和结构布局。如金萍创作的《冷杉》、《小序曲》;第二类,采用中国的民族调式、民族和声、民族乐曲创作手法进行创作,如罗平改编的《帕米尔的春天》;第三类,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进行创作,在西方作曲技法基础上,加入民族性的旋律,调式及各民族特有的音阶和音程。创作出的作品既有时代气息,又具有民族特色,也是这个时期小号作品创作的主流。如魏群、贾双创作的《春天的歌舞》、王和声创作的《月光下的舞步》。这些作品都很好的表现了小号的艺术魅力,更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欣赏品味,中国民族音乐的神韵也很好的体现出来。

这个时期的创作无论从体裁和题材上都得以开拓,小号作品的创作已经开始脱离小型作品创作的局限,改变过去对现有旋律的改编及加花变奏的初级创作形式,逐渐尝试大型作品的创作,体裁涉及变奏曲、奏鸣曲、协奏曲以及随想曲等。这表明我国小号作品创作开始走向成熟化、专业化。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例如魏群、贾双创作的《春天的歌舞》,发表在《音乐创作》杂志1980年第2期。除此之外,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还有:由陶嘉舟、娄连广、车子昭作曲的《天山新歌》又名《天山军民筑路歌》已于197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并由车子昭演奏,灌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许林创作了《刘三姐小号协奏曲》、《秧歌》、《花灯》、《溜冰变奏圆舞曲》等;罗平创作的《牧羊姑娘》、《帕米尔的春天》;冀瑞铠创作的《思乡曲》;朱起东编曲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魏家稔创作的小号协奏曲《草原颂》;贾双编曲的《随想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总政军乐团王和声作曲的《月光下的舞步》;金萍创作的《冷杉》等等。

2、教材选择

以前作为小号专业的学生手里仅有为数很少的几本国外教材,如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布尔姆《62首小号练习曲》等。随着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增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了当务之急,大量引进国外教材则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大音乐院校购买及复印资料,图书馆开始大量收集小号方面的教材,练习曲和大批乐曲。对外交流活动中,各种专家也带来不少资料,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3、小号的演奏技术

小号的演奏技术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前进的,从阿尔班小号时代开始,一个多世纪以来,演奏技术方法是不断变化的。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被当作“小号圣经”,其演奏技术理论现在依然是现代小号理论的典范,但是其中有些观念和技术理论已相对陈旧了。我国的小号传入普及较晚,因此,技术发展也相对落后,经过朱起东、夏之秋等老一辈的教学努力,以及他们所培养的弟子们的发展实践下,中国的小号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最显著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号咀的位置,(2)、吐音练习,(3)、音准问题,(4)、呼吸问题等等。

4、小号的生产

80年代以前,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人们学习小号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来自于国内生产。当时国内的铜管乐器制造主要有四个厂家,当时所使用的小号品牌也以这几个厂家的产品为主。

a、北京管乐器厂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最大的西管乐器专业生产厂家,生产“星海”牌小号至今。

b、上海管乐器厂前身为傅信昌军乐器厂,早在20年代,傅信昌军乐器厂生产军号,试产管乐器,规模都很小。民国22年(1933年),傅信昌军乐器厂开始仿制其他铜管乐器。1958年5月,傅信昌军乐器厂所属的15家厂(社)合并成立上海管乐器厂,生产“百灵”牌小号至今。

c、天津管乐器厂建厂已有40多年历史,生产“鹦鹉”牌小号。延续使用近四十年的鹦鹉牌商标。自1999年7月份开始,改用“猎人”(HUNTER)牌商标。

d、大连铜管乐器有限公司(原大连铜管乐器厂)始建于 1954 年,具有 50 多年生产铜管乐器历史,生产“前进”牌小号至今。

由于当时的经济滞后,小号的制作工艺比较粗糙,所生产出的乐器在质量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音准、活塞及声音都有某种程度的缺陷。因此,对当时小号学习者来说,练习音准就变得更加困难,只能靠听力来大致判断音准尺度,无法达到绝对音准程度。而且对于小号的生产仅限于降B调小号,对于其他各调的小号,几乎不生产,当时的小号手人手几乎只有一支降B调号。由此可见,乐器本身也制约了当时小号演奏的发展水平。

8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进口乐器的使用开始普及。Bach、Yamaha 、Stomvi、Monette 等品牌打入国内市场,这些乐器制作工艺精良,音准音色和活塞等方面较之国产乐器有显著优势。随着所使用乐器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演奏水平的发展,特别是在音准音色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以前的小号手除了拥有降B调小号外,国内很少见到其他各类不同调的小号,至于学习演奏这些乐器,更是不可企及的事情。现在,各种调的小号也纷纷传入我国,对降E、C、高音小号(降B-A)、D等各调小号的学习演奏也开始普及,另外短号及其夫吕格号也逐渐登上了中国的舞台。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小号事业也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近二十年所取得的成绩,无论从演奏方面还是教学方面以及作品创作方面来讲,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虽然与国外相比我们在多方面存在差距,但中国小号事业在各种机遇和挑战中已经开始飞跃式的发展,振兴我国小号事业需要所有小号爱好者共同努力来实现。

猜你喜欢
小号音准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号的K-1 宾得KP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小号的演奏和室内乐发展
现代小号的演奏艺术分析
创作随笔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