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岁末至今,中国电影的贺岁档异常火爆,异常引人注目。从11月末的硝烟初起、12月初的“三枪”连响,到1月孔子上场、2月全城热恋,从牛年岁末到虎年春节,先后50余部电影轮番登台,抢滩贺岁档。据业内人士估计,这个有史以来中国最长的贺岁档期将催生2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1]中国贺岁电影发展十二年来,蛋糕越做越大,关注与争议也越来越多。在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之下潜伏着怎样的危机?本文试图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中,对2010年贺岁档的中国电影进行梳理和阐述。
中国贺岁电影的概念来自香港。1995年春节期间,唐季礼导演、成龙主演的香港影片《红番区》被引进上映,以8000 万元的票房收入震撼市场。这是内地第一次被冠以“贺岁片”之名进行宣传发行的影片。
而如果说到内地贺岁电影,则不能不提到冯小刚。1997 年,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在元旦期间推出,投资仅400万,票房成绩却高达3600万,一举斩获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并成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贺岁片。
从1997年走到今天,中国贺岁电影经历了由“贺岁片”到“贺岁档”的发展路径。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指出,内地贺岁片的发展中有三个年份具有标志性意义:1997 年是形成和开发贺岁档的年份;2002 年是转折点;2008年代表贺岁片的第三次演进。[2]这十二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一阶段从1997 年至2001 年,可称为“贺岁片”时期,冯氏贺岁片一枝独秀,不断挖掘喜剧内涵,形成冯氏贺岁片品牌。
《甲方乙方》采取了当时较为领先的运作方式和营销手段,为特定档期量身定做,导演不领取片酬而是从影片利润中提成,风险共担、利益共生。不仅票房获得巨大成功,而且奠定了冯小刚此后十余年市场号召力的基础。在冯氏喜剧营造的阵阵欢笑声中,大众开始普遍接受“贺岁”这一概念。随后推出的《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影片进一步打造了冯氏贺岁片的独特品牌。在观众至上的商业电影意识支配下,冯小刚电影以“亲民”的姿态,释放出平民化的强大生命力。通过当下的草根生活题材唤起大众认同,通过明星效应的综合利用吸引人气,通过制造流行话语传播流行,更通过对社会特征的准确把握契合了观众情绪与文化心理,实现票房与口碑双赢。
此时期还有其他一些喜剧电影,包括2000年张艺谋的《幸福时光》冲击过贺岁档,但没能有所突破。
这一阶段从2002 年至2007年,可称为过渡时期,随着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导演所拍大片的加入,形成贺岁电影 “两三强对垒” 的局面。
2002年,冯小刚没有拍贺岁片,而张艺谋却推出众多明星加盟的《英雄》,投资过亿,引起广泛关注,掀起了所谓国产大片的拍摄热潮。《英雄》书写了很多第一,比如第一部票房过亿的中国内地电影,第一部花费上百万元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的商业片,等等。但断裂的叙事、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观众的脑海只留下刀光剑影、湖光山色,一切皆“无名”。贺岁档仅仅多了些快意恩仇,多了些斑斓色彩,“叫座不叫好”。“那是一种开放的拼盘式商业电影——古装题材、义侠主题、畸恋故事、武打桥段、宏大场面、奇观景致、东方特色(音乐、美术、服装、舞蹈、民俗、人物造型等等),加上以巩俐、章子怡为代表的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众多一线明星,特别是国际明星的演员组合,共同构成典型性的商业配方电影。”[3]
从2004 年的《天下无贼》和《功夫》,到2005 年、2006 年的《无极》、《霍元甲》、《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贺岁片的投资越来越大,贺岁档也越来越热闹,逐渐显现出大片贺岁的特点。
这一阶段从2008年至今,真正形成“贺岁档”,呈现“多极混战”的状况。贺岁档的市场潜力被挖掘出来,挖掘贺岁档商机成为绝对的主题,带动了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风景这边独好,继续高速发展。贺岁档这一产业概念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被重视、被挖掘、被抢夺。越来越多的电影人看到其价值并参与其中,贺岁档成为彻头彻尾的“黄金档”、“掘金档”。圣诞、元旦、春节、情人节甚至学生寒假,全部打包涵盖,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广义贺岁档。从《投名状》、《集结号》到《长江7 号》、《大灌篮》,直至2008年底出现《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三部大片接连入市,引发观影热潮,连创票房新高。观众不再担心没有选择,而是担心怎么选择。去年的贺岁档票房收获了15亿元,直接催生了2010年贺岁档更加炫目的竞争。
历经十余年的培育,贺岁档作为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产物,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最成熟、市场运作最成功的档期。
2009年注定又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电影的公映数量、生产总量均刷新纪录,票房总额比2008年的43亿元增幅近40%,预计将达到60亿元。[4]随着11月下旬贺岁大幕的拉开,这一预期已经没有悬念。
《花木兰》、《三枪拍案惊奇》、《刺陵》、《风云2》、《十月围城》、《孔子》、《锦衣卫》、《苏乞儿》等诸多影片,瞄准贺岁档排队上场,有的高歌猛进、有的黯然离去,在喧嚣的盛宴之后,我们可以发现,2010年的贺岁档又有了全新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其一,贺岁电影类型不断突破,跨类型电影增多,更加追求艺术与商业的融合。
十余年的贺岁电影园地早已经百花齐放,喜剧、动作、战争、文艺等均有涉及。市场竞争使类型化的规律总结显得尤为必要。如今,类型片的跨类型现象比较突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跨地区、跨国界的市场诉求。
喜剧是贺岁档中最“切题”的形式。《三枪拍案惊奇》、《火星没事》、《熊猫大侠》、《72家租客》、《花田喜事2010》、《越光宝盒》、《财神到》等走的都是喜剧路线,特别是在春节前后上映的喜剧片更为集中。而泛喜剧化现象也较为明显,如《我的唐朝兄弟》以黑色幽默打底,可称新武侠喜剧片。
延续着“动作贺岁”的传统,动作片是贺岁档的宠儿,成龙携着《大兵小将》《邻家特工》等重返贺岁舞台。《十月围城》为历史题材,却也是地道的武打片;《锦衣卫》主打“新浪漫武侠”的概念,宣称启动“双核”,在动作和爱情这两个类型上双拳出击,“让男人血脉贲张,让女人潸然泪下”;[5]《花木兰》是古装战争片,又带有传奇传记色彩;朱延平导演的《刺陵》在动作之外兼具惊悚悬疑,而郭富城、郑伊健再度合作的《风云2》则突出特技特效。胡玫导演的《孔子》堪称史诗巨制,题材厚重,是端庄大气的主流创作,但是影片不乏浩大的战争场面,还有孔子射箭的所谓动作戏、子见南子的所谓感情戏。
此外,由于去年的贺岁档首次有了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优异的品质证实了动画类型在贺岁档期的市场潜力。今年,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续写羊狼童话外,《铠甲勇士之帝皇侠》和《虹猫蓝兔火凤凰》也都先后上映。其中,喜羊羊系列虽然针对低龄儿童,其中又包含大量网络流行语,制造着小宝宝并不太懂的笑话,博得爸爸妈妈一笑,迎合了父母与孩子2+1模式的观影需求。
这些影片无不表明着它们为艺术与商业的跨界融合而做出的努力,或者是将商业诉求嵌入艺术创作,或者是将艺术诉求嵌入商业运作,艺术智慧与商业元素的嫁接已经成为一种指向,最终形成电影就是娱乐产品并且需要艺术创造来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观念。
其二,贺岁影片结构层次更加清晰合理,大制作、中小制作各显神通,提供更多选择。
从单纯对票房的追求来看,国产大片制作的形成与延续总体上是成功的。从《英雄》开始,几乎每一部国产大片都有着不俗的票房成绩。而尤为重要的是,大投资、大制作的影片向传统的观影习惯发出挑战,吸引人们重新走进影院进行文化消费,成功的为院线凝聚了人气。今年的贺岁档国产大片以《花木兰》、《三枪》、《十月围城》、《孔子》等为代表,同样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当然,贺岁大餐不能只吃大鱼大肉,还要荤素搭配,才能提供全面的营养。中小投资与制作的影片也会有生存空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赛车》就是成功的案例。2010年的贺岁档,中小制作的影片大量涌现,给观众更多选择空间。
总之,今年的贺岁档影片大致以圣诞、春节两个点形成两次高潮,大小片搭配,结构更加分明,层次更加丰富。整个电影市场的蛋糕做大了,也使得市场细分空间加大,更能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
其三,贺岁影片引发了空前的观影热潮,也引发了空前的关注与争议。
由于2010年的贺岁档超长,贺岁影片超多,有媒体称之为“贺岁季”。 据最新报道,2010年1月,全国电影票房一举突破10亿,历史性地达到了11.9亿人民币,刷新月度票房纪录。 相比于2009年票房,2010年1月票房增长幅度超过85%。[6]面对如此这般的数字,不难想象各大影院的拥挤与热闹。与观影热潮相比,评论的热潮亦是甚嚣尘上,有的甚至一度成为媒介事件。
高票房对应的却是低口碑,在狂扫票房的同时就会遭遇狂风暴雨式的批判,这几乎是国产大片逃不脱的怪圈。最具代表性的堪称《三枪》。张艺谋因担纲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三年没拍电影,此番回归,采用了美国科恩兄弟的剧本,集结了年度最红的小沈阳、孙红雷等明星,使用各种时尚元素乱炖,捧出一部《三枪拍案惊奇》贺岁。在“三枪”上映第二天,央视《新闻联播》对它的票房进行报道:“由张艺谋执导的贺岁影片《三枪拍案惊奇》昨天在全国上映,首日票房达到2100万,创国产影片历史新高。”伴随笑声一片的是骂声一片,洪晃对张艺谋“三枪”的批评甚至上升到了道德层面:“张艺谋用一个拼盘式的小品来锻造自己的贺岁大片,这是一个创作人员‘诚意’的问题,如果只知道赚钱,而失去真诚,那就是一个人品的问题。” [7]80后作家韩寒在博客上给影片打出1分。
《孔子》首度将圣人的传奇生涯搬上大银幕,并在档期上与进口大片《阿凡达》抗衡,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当之大。从孔子的身高模样到是否会射箭打仗,从遭遇网站恶意差评到主演周润发在宣传时发表“看过不哭不是人”的言论,还有《孔子》上线时2D版《阿凡达》突然下线、随后又恢复上线的戏剧性事件,伴随影片的新闻不断,争议沸沸扬扬,影片以外的争论甚至大于影片本身。
唯一赢得票房与口碑双高的是《十月围城》。导演陈德森、监制陈可辛十年磨一剑,把一部题材并不讨巧的电影拍得精致、紧凑,扣人心弦,显示出对电影艺术以及观众的尊重。
争论的热潮还不仅于此。50多部大小影片挤占贺岁档,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国产影片,迄今为止上规模的外国影片,只有《2012》和《阿凡达》两部。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这么区区两部影片,分别在11月和元月成功占据贺岁档,票房、口碑双丰收。如果说灾难大片《2012》的4.6亿票房是因为片中的中国元素,那么《阿凡达》的成功就更加神奇。在元月份11.9亿票房中,《阿凡达》一部影片就贡献了8.7亿,占据了总体市场的73%。这部好莱坞巨制从1月4日登陆国内银幕开始,几乎将到了上映尾期的《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等一刀切断,一度占据了95%的市场。于是关于两部影片与国产大片的比较与研究在所难免,热闹非凡。
纵观2010年贺岁档,既有欣喜,也有危机;繁荣背后,亦有乱象。
第一,过度拥挤的贺岁档引发审美疲劳。
在90余天的时间里,共有50余部电影先后上映,远超去年27部的数量,几乎平均每两天就有一部新片,令观众应接不暇,容易引发审美疲劳。并且直接导致影片上得快,下得也快,尤其是春节前后,近十部类型、风格较为相近的影片集中推出,竞争近乎白热化。那些在夹缝中举步维艰、甚至惨成炮灰的影片没有写成传说,却真的很寂寞。档期是必须的选择,但绝不是唯一的选择。一味追求档期,而不在影片质量上下功夫,结果只能被市场抛弃、被观众放弃。
第二、“明星幻灯片”战术尽显功利心态。
成龙、周润发、周杰伦等诸多明星云集,甚至在多部影片中现身,盛况空前,让人目不暇接。而一部电影里明星云集、大腕扎堆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制造“明星幻灯片”成为一些电影人的新式武器,但星海战术能否奏效要画个问号。这一现象也折射出当下电影市场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
第三、以“愚乐”当娱乐是对电影资源的无情消耗。
忙于投资赚钱的电影人,记住了档期,记住了票房,记住了炒作,却忘记了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视觉盛宴仅是视觉满足,以“愚乐”当娱乐永远与经典无缘。影片数量与质量的失衡,难与进口大片抗衡,以及对电影资源的无情消耗,都令人深思。贺岁影片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承担特定档期内的娱乐宣泄功能,与大众的鉴赏模式和艺术趣味形成共谋,更在于与当下中国社会大众的文化心理达成深度的契合,满足大众关于现代都市的日常生活及幸福感的文化需求。
中国贺岁电影已经演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愈来愈呈现强势,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最强劲动力。高额票房是光鲜的表面,优良的品质才是发展的内核。在这块蛋糕日益成为“巨无霸”之后,做强成为下一个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关键。如此,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才会更加令人期待。
注释:
[1]魏绮思孔俊彬: 《电影又逢贺岁档》《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2月15日第 04 版。
[2]杨晓云周夏:《国产电影论坛“贺岁片学术研讨会”综述》2009年第4期。
[3]尹鸿:《2007:中国电影扫描》《艺术评论》2008年第1期。
[4]参见:http://yule.sohu.com/s2009/2010hsd/。
[5]参见:http://ent.gog.com.cn/system/2010/01/11/010714737.shtml。
[6]参见:http://yule.sohu.com/20100206/n270101198.shtml。
[7]张英:《为什么要骂张艺谋?——张艺谋批评史》《南方周末》2010年1月14日E21版参见http://www.infzm.com/content/4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