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好莱坞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引领着世界电影的走向。这一观点虽然有着明显的偏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好莱坞电影确实在世界电影中占有重要一席,它总是对别国的电影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这也包括中国电影。但是,正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受着中国电影的影响并渗透到其他方面;近年来,世界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伴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影片中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不可避免地对他们产生着影响,从而其自身也发生了嬗变。
如果说中国电影影响好莱坞电影的话不得不提中国武侠电影和香港功夫片。 如同日本的武士道和美国的西部牛仔,武侠是华人世界一个富有特性的神话,武侠片是中国电影中独有的一种类型片,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最具特色的类型电影。其实,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就算一部武侠片,影片叙述的是京剧《定军山》中三国名将黄忠“请缨”、“舞刀”、“交锋”等场景。它为了适应无声电影的特点,影片中多选取了该剧中武打或舞蹈动作较多赋予视觉冲击力的片断。中国的动作电影或者说东方武术电影一直是西方观众和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教授玛丽•法夸尔(MF)在《奇观的世界:胡金铨、李安和张艺谋》一文中从电影本体的角度探讨了这一类型的特征。法夸尔认为,中国戏曲对中国电影、特别是动作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对于戏剧,电影更加强调场景、风景和场面调度,演员和风景都是内在于动作电影奇观影像的最重要元素。作者分别选取了胡金铨、李安和张艺谋的影片《侠女》、《卧虎藏龙》和《英雄》(这些影片作为动作/武术电影的亚类型,与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片是不同的,可以称为剑术片)来说明,风景在剑术动作片的视觉奇观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法夸尔的观点,《侠女》是关于“真”的风景;《卧虎藏龙》是关于“江湖”的风景;《英雄》是关于“天下”的风景。作者以“景”或“风景”作为关键词,从中国风景画和道家、佛家学说中寻找理论分析东方武术电影的思路,对我们颇有启发。影片《杀死比尔》系列和《黑客帝国》中的武打场面,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功夫的场面。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Vivian Lee在《幻境中的河流与湖泊:武侠电影、民族电影与好莱坞》一文中探讨了建立在中国民族建设中的跨文化对话语境下,张艺谋影片《英雄》以及“批评分化”的现象和中国武侠片通过强调对话本身的观念冲突来参与这样一种对话的方式。[1]
中国艺术研究院赵卫防在题为《现代化与本土化:好莱坞与香港电影的双向互动》一文中,试图总结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互动关系,并试图探寻今日中国香港电影的复兴之路。他认为好莱坞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现代化方面,即:一些制作、发行等方面的工业模式之属性。而重娱乐、重类型、叙事极致化、武术指导、“暴雨剪辑”以及中国武侠精神等方面这些最具香港本土特色的电影元素则被好莱坞电影所吸收。学者申正浩则从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奖之后的中国功夫热谈起,并对比了《可可西里》风靡全美的成功与张艺谋、陈凯歌等人的功夫大片好莱坞“落选”。他站在电影美学的立场,认为中国功夫片的“落选”与导演和他们所执导的电影本身在电影美学与思想方面包含着一些弱点有关。他认为包括功夫片在内的中国电影应该体现我们民族的思想与民间的情感,它们正是推动中国电影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一方面构成了对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活景观的思考和对其负面影响的抵抗。另一方面,这种民族文化精神的守望也启示我们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电影不能失去中国本土文化历史经验的支撑。
近年来,我们会发现,好莱坞影视作品中越来越注重表现中国元素,进而影响着好莱坞电影。其实,几十年前的好莱坞影片中就或多或少的出现过中国元素,比如:风靡国际影坛几十年的007电影,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诺博士》中的反派角色诺博士就是德中混血儿,虽然由西方演员扮演,但是身着立领中山装,属下也是华人模样;1964年的《金手指》中金手指炸毁美国国家储备银行的武器提供者是中国;1965年的《霹雳弹》的剧情之一是中国政府和贩毒集团共同资助魔鬼党;1967年的《雷霆谷》中犯罪组织的船只为“上海宁波号”;1974年的《金枪人》中片尾部分中国海上边防军打电话给犯罪组织通风报信。[2]但是,从以上的电影中,我们能明显的感到中国形象都是被贬低和被扭曲的,人物角色常常是素质底下,丑陋邪恶。这种建构起来的中国形象自然是我们所不认同的,更无法说影响好莱坞电影了。
1、经济利益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活动,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它通过市场进入社会,研究电影就要研究电影经济,其商业属性已经毋庸置疑。好莱坞电影是美国头号出口产品。事实上,好莱坞拓展中国市场的努力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商务部就曾为帮助美国电影业开辟海外市场而委托美国驻各国使领馆对当地电影市场进行过详尽的调研,而中国则是其调查的首要目标。[3]好莱坞常常利用电影中的外国题材、参与影片制作的外国电影人来讨好外国观众。中国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使得美国各大电影公司近年来总是不断通过在中国投资影院、邀请中国电影人参与非中国题材影片拍摄等方式,试图展开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开发,对此,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副总刘树森的一席话则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越来越重视中国的电影市场,他们一方面看到中国电影市场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已经开始转化为真金白银,另一方面,他们也对中国电影市场的规则有了更为正确的认识。”在影视传播领域,市场不仅决定着影片的形式和内容,也决定着影片的生存和发展。自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加入WTO以后,我国曾明文承诺允许每年以分账形式进口20部外国大片,这意味着好莱坞在中国的生存空间已被限定,而它所能做的仅仅是尽可能的使自己在这“20部外国大片”中的份额最大化。他们深知:“要想被对方接受,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去了解对方。”这句话的涵义。因此,一方面,他们通过与中国电影审查体制的协商及对话,确保产品最终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他们深入了解中国市场,使其得到最大化开发,最终实现自身的传播价值及盈利价值。
2、文化奇观 上海大学教授陈犀禾曾经说过:“电影中的文化合作是双方或多方成功互动的结果。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媒体研究中称为“内容产业”),电影合作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如汽车生产,家电生产领域)合作。它不但涉及合作双方在经济上的互利性,也涉及合作双方在“文化”和“内容”理念上的兼容性。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确有着自身独到的神韵和魅力,这也能够成为好莱坞创新思想及灵感的一大来源。他们有意识地学习并吸收中国元素,并在拍摄题材、叙事主题等方面,慢慢向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靠拢,努力照顾其民族情感。[4]近年来,好莱坞也尝试制作了一些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主导的电影,如动画片《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有些影片在传递中国文化时其作用是并非是无限的,他们在中国文化价值的解读方式与本民族的文化真谛存在的巨大差距(张美云, 2008)。以《花木兰》为例, (高莉, 2006)《木兰辞》是对木兰的“孝”的褒扬,而影片 《Mulan》突出的是木兰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实现其个人价值的渴望,中国的“忠”、“孝”观念被大大的淡化了。尽管影片展开于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但木兰身上却显示出美国的平等思想和女权主义,最终宣扬的是美国精神。这点在影片《功夫熊猫》就有所改善,《功夫熊猫》同样充满了中国 元素,包括灯笼、庙会、面条、筷子、功夫、针灸、爆竹、 杂耍、中国韵味的配乐、如水墨画般的山水背景以及汉语名称:“功夫”“师傅”“乌龟” 等,处处可见东方风情,也征服了无数东西方观众的心。
3、明星效应 好莱坞的明星制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是在好莱坞形成的一种制造明星崇拜的商业手段。无论是以前还是当下,明星效应确实能够带来巨大的效益并被符号化。在好莱坞涌现出了一批影响力颇大的华人影星,从70年代风靡好莱坞的功夫明星李小龙、到后来的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杨紫琼、巩俐、章子怡等,他们的出演常常是一部电影票房的保证。在不断演绎东方传奇、展示东方形象的过程中,国内影人通过他们开辟通往国际舞台的道路,好莱坞则希望借助他们占领更大机遇,逐渐的,中国明星构成了好莱坞电影的元素之一,影响着好莱坞电影的叙事和表达。
回顾过去十年间中被引进国内的好莱坞大片,从《亡命天涯》到《泰坦尼克号》再到《2012》,进口大片似乎早已确立了一套轻车熟路的商业模式及电影叙事策略。但在今天,它们不再沿用自己一贯熟悉的元素和风格,而是选择了中国观众更为熟知的人、事、物、象。2008 年是中国元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一年。好莱坞先后推出了《功夫之王》、《功夫熊猫》、《木乃伊 3:龙帝之墓》等多部作品。这些作品要么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学、民间神话,要么取景于中国的秀丽风光,其中还运用了大量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它们不仅大大延伸了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印象,同时也让中国观众充分享受了富有中西合壁的视觉盛宴。
刚过去的09年,一部热映好莱坞灾难片大片《2012》,它是根据玛雅人就历法的终结而做的这一文字记载为题材,用电脑特技制作了全球毁灭的场景,讲述世界末日到来时,各个国家、各个种族的人们如何挣扎求生。片中,中国官员和军队以正面形象出现,与美国人一起 “拯救世界”,承载众人一线生机的“诺亚方舟”上清楚地印着“Made in China”字样,甚至逃生地图就是中国地图,中国似乎成了全世界的避难所。这部电影一时间被舆论称为“国人形象在好莱坞的大翻身”。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影片“令一些中国观众大呼过瘾,甚至直接在影片放映期间鼓掌叫好。这部源自美国的灾难片,对中国作用的正面肯定,在好莱坞电影中并不多见”。美国《纽约时报》评论到:“《2012》中展示了中国人高超的纪律协调性和组织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精神,是这部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正面感召力量。”而新加坡《联合早报》在影片上映之前就已预言:“《2012》不断表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反映了美国电影工作者已经掌握了在中国的生存之道,这部影片的票房一定大卖。”《中国青年报》则发表评论称,“或许我们对曾经出现于好莱坞电影中的呆板笨拙的华人形象过于‘耿耿于怀’,以至一次翻身得解放就满足了我们压抑已久的虚荣心……其实,《2012》只是告诉我们,世界艺术中的多元文化融合日益深入,其中的中国元素也正在增多,而我们,仍需坚守。”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与其试图从别人眼中看清自己的形象,并不断揣摩为何形成这样的形象,不如学习经验,提高自身的艺术创作水平。
总之,对于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无论是从功夫片或武侠片谈起,还是近年来他们尝试在影片中不断增加的中国元素,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被西化,甚至有的被扭曲,他们是基于商业目的而被选用,来吸引华人观众,赢得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中国电影市场。这些电影骨子里体现的还是西方文化,真正宣扬中国文化的重任还是得依靠中国制造的电影作品。因此,我们应该从多视角解读,冷静地看待这一现象。同时,好莱坞电影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如何更好的利用本国民族特色文化,将其融入到我们电影创作之中,从而更加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这也需要我们电影工作者的思考和探究。
[1]李哓蓓:《历史、嬗变与策略》[J].上海大学学报,2006(6).
[2]张晶,米建荣,袁欣:《英文电影中“美国梦”的褪色和“中国热”的渗透》[J]. 电影文学,2009(21).
[3]http://news.dayoo.com/world/200812/25/61965 _4974247.htm
[4]陈犀禾, 黄音:《向中国电影致敬——来自大洋彼岸的报告》[J].当代电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