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研究

2010-11-04 13:29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
重庆行政 2010年6期
关键词:参训成果干部

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

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研究

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

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问题仍然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研究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的意义探寻

所谓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就是指参训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其在培训中所学的党性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教育等内化为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模式等培训成果后,持续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工作成效更加显著,从而使培训发挥其最大价值的过程。干部培训成果转化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要发挥参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又依赖于成果转化的具体工作环境,导致成果转化过程复杂,转化程度不一,往往成为培训工作中的难点。

(一)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是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改革创新的重要领域

改革创新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不竭动力,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是展示干部培训成效的具体体现,是检验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改革创新成效高低的标准。因为培训本身不是目的,让参训干部有效地把培训成果用于推动工作才是培训的终极目的。干部教育培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若投入与产出不相称,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无法实现,将直接影响干部教育培训的可持续开展。

(二)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是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开放竞争格局的核心环节

构建资源不断优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培训格局,是干部教育培训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保障。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境外著名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参与干部教育培训有序竞争已成为一种趋势,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在干部培训中的“霸主”地位正在发生改变。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方针,有利于提高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的培训能力,同时激发各类培训资源的活力。社会各界培训资源的竞争力体现在培训实效上,体现在干部教育培训成果的转化效果上。同时,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满足干部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充分用好网络培训这个渠道,实现更加开放的培训学习。围绕全面提升培训成果转化这个核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整合使用各类培训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的更高要求。

(三)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是促进干部教育培训有序高效运转的根本保证

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是对干部教育培训整个过程规律性的科学认识和概括总结,应当包括干部培训的计划生成体制、参训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竞争择优机制、质量评估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等。成果转化机制既是干部培训运行机制的终点,又是干部培训运行机制的起点。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才能形成培训体系的良性循环,促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序高效运转。从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这个层面来思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培训的归宿和落脚点入手,反过来研究培训需求、培训管理、培训激励、培训评估,实现训用的有效结合,可以跳出“培训”看培训,更好地把握干部教育培训规律,激发干部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推动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二、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不仅要受到培训项目设计的影响,还要受到参训干部自身素质、以及培训后的成果转化的支持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复杂而困难。

(一)成果转化的“复杂性”制约了成果转化

1.成果转化过程复杂。干部素质和能力水平差异性大,每个参训干部对培训效果的期望不同,在工作绩效的改变效果方面也不一样,因此难以采用统一固定的方式转化培训成果。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即使在理想状态下,需求分析和培训设计时都完全实现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三位一体”,干部参训后,要把更新的知识、培训的技能内化为一定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仍然不能让各个参训干部实现同步转化。

2.人的思维转化复杂。知识与能力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参训干部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要经过实践活动,才能培养和提高能力,即“知识→训练、实践→能力”。实现成果转化要从根本转化人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各构成要素是经过长期的、反复的作用才积淀、巩固起来的,它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要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就十分困难。

3.促成转化因素复杂。培训后工作绩效改进的促进因素很多,除了培训项目的影响,还有管理的改进、工作奖励和个人价值观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培训项目效果产生的影响往往难以鉴别。

(二)培训体系的“低效性”制约了成果转化

1.计划生成缺乏需求导向。各培训机构比较重视培训开始后的组织实施,但培训开始前的需求调研与分析却比较缺失,缺乏对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注重组织调训,很少提供个性化的自主选择培训,导致培训与需求脱节。

2.内容方式缺乏更新有效。许多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培训方式仍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向学员灌输一些“历史的”、“间接的”、“外地的”知识和信息,培训中学员互动、参与少,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未能有机结合,不能充分调动学员参训时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唤起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的创造性。

3.资源配置缺乏竞争择优。需要培训的干部多,经过资质评估的合格施教机构不多,培训项目很少面向社会公开竞标,许多培训班都是由组织指定某某施教机构举办,导致施教机构竞争意识不强,对教学质量不关心,对教学改革不重视。

4.质量监控缺乏评估反馈。大多数培训项目都是随着培训课程的结束而结束,对培训效果的评估较少,很少把效果评估用作培训质量改进的依据,不利于培训效果的保持和提高。

(三)培训认识的“片面性”制约了成果转化

1.参训干部认识片面。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的主体是参训干部,培训成果能否很好转化最终靠其完成,但目前一些参训干部对培训和成果转化的认识片面。一方面,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片面。少数干部认为参加培训组织安排的“硬任务”,把参加培训当作一种福利,热衷于市外、境外的培训。另一方面,对成果转化认识片面。缺乏在工作中转化培训成果的意识,认为培训结束后进行成果转化是不可能的麻烦事。

2.主要领导认识片面。有的领导干部不能完全认识培训的作用与意义,将干部参加培训当作一种任务,当作是干部职工的一种福利,将完成培训作为目的。有的领导将关注点主要放在干部参加培训期间,没有考虑用实践来检验干部培训效果,认识还没有上升到如何促进成果转化这个高度。

(四)转化机制的“欠缺性”制约了成果转化

1.跟踪反馈机制缺乏。虽然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了党建目标考核,但施教机构和培训组织机构往往只是注重训前的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和培训中的支持、管理,却很少注重训后的跟踪、反馈;没有建立相应的成果转化制度,各受训单位只是从人员、经费等方面保证完成上级调训任务,很少要求干部参训在工作改进直接联系起来加以推进。

2.训用结合机制缺乏。对干部的考评、任免、升降、奖惩等只包涵了“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内容,还很少涉及“学”方面的内容,即使涉及了,在述学评学考学时,也往往只有定性的要求却无定量的指标。学员参训期间学得好与不好,参训后转化得好与不好,组织上尚未充分体现出差别对待。干部的训、管、用不能够有机融合。

3.成果转化评估机制缺乏。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没有广泛开展,缺少可以参考的评估指标体系,没有建立有序的培训质量评估运行机制。成果转化评估是培训质量评估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实践中,成果转化的的评估机制更是缺乏,干部培训经费投入后,其产出还是一本“糊涂账”。

三、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的对策思考

促进干部教育培训成果有效转化,要在提高培训质量,创建成果转化平台,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等多方面下功夫。

(一)提高培训质量,夯实成果转化基础

良好的培训效果是培训成果转化的前提,高质量的培训才能取得好的培训效果。

1.注重需求调研,坚持需求导向。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把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必经环节。要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素质能力的新要求,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需求调研,准确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以此为依据设计培训项目,提出教学计划。培训目标要进一步精确化,保证课程设计与培训目标的一致性。推行干部自主选学,提供个性化培训菜单,鼓励干部自愿参训。

2.创新培训方式,突出研究互动。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大力开展异地培训、挂职培训、分段式培训,探索完善干部免职脱岗培训、后备干部个性化定制培训。深入开展研究式和反思性培训,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提高培训的感染力影响力。

3.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竞争择优。注意运用市场手段调节培训进程,调动培训机构以及参训者的积极性。按照少而精、突出特色的原则,推进部门、行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整合,不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各类培训资源的优势,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4.强化考核评估,提升学习动力。严格执行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考核制度。全面考核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掌握运用理论和知识、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等情况。对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由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委托或会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考核并作出鉴定,向干部所在单位反馈,激发干部学习动力。

(二)搭建载体平台,强化成果转化氛围

培训结束后,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的支持环境、需求平台和有效载体就成为了成果转化的关键条件。

1.科学界定成果转化的基本内涵。干部培训成果转化的构成要素包含成果转化的主体、内容、支持环境、手段和客体等。参训干部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体,因此干部培训成果转化的主体只能是参训干部。干部培训成果的多样性决定了培训成果转化的多样性,根据成果转化表现形态可以分为内隐和外显两大类,内隐类主要包含理想信念、党性作风和敬业精神等培训成果中难以量化部分的转化,外显类指技能、行为模式等成果易于在工作环境中直接表现和量化的部分。按照培训成果的存在形态,可以把成果转化的内容大致分为四类:理论成果的转化、实践成果的转化、制度成果的转化和人才成果的转化。干部培训成果转化的客体,就是指培训成果转化发挥作用客观对象,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参训个人行为与绩效的改进和政府、参训单位效益的提升。培训成果的转化要选择恰当的转化手段。有的可以采用有关机构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的手段进行强制转化,有的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来进行转化。

2.积极构建成果转化的通道和平台。要建立通畅的成果转化通道,搭建成果转化展示平台,为成果转化提供良好转化氛围。一是把训、研、用结合起来,构建成果转化“直通车”。有目的地把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转化为培训项目,按照制定转化计划、确定转化项目、专家辅导、集中讨论、形成方案、可行性论证、实践运用、信息反馈、检查评定等步骤进行,直接把培训过程变为成果转化过程。比如,重庆市巴南区在干部培训中要求学员在结业时制定未来一个时期的《培训成果转化计划》,细化工作措施和目标有效地促进了培训成果转化。二是搭建成果分享平台,打造成果转化“加速器”。为使干部教育培训成果尽快地得到转化和运用,可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适时召开干部培训经验分享座谈会,或者通过网络QQ群建立交流联系网,加强经常性沟通。通过搭建平台,让学员们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对一些创新理念、改进意见、合理化建议及时汇总整理,并向有关单位及领导进行反馈,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成果的快速转化和运用。巴南区在实践中探索制定的训后讲课制度、培训成果汇报和申报制度,促进成果分享平台的建立。三是发挥参训单位的主体作用,建立成果转化“试验场”。参训单位要形成学习研究、改革创新的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组织,成立成果转化小组,为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技术、机会和氛围,鼓励支持参训干部的成果转化。巴南区要求参训干部所在单位根据《培训成果转化计划》对其进行检查和督促,充分发挥所在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调动了参训单位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3.大力开展成果转化的宣传和推广。可以通过参训干部讲课、开会传达、心得体会撰写、学习成果汇报、成果转化示范点建设等形式,把培训成果辐射到更大的范围,有效地巩固和扩大培训成果。通过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形成推动成果转化的典型引路。可以对一些重点班次通过设计、跟踪成果的转化,研究其规律,找到推进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建立评价常模,为其他培训班次设置目标参照,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发挥典型引领,扩大培训成果转化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影响力。

(三)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成果转化动力

着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成果有效转化的机制创新是促进成果转的根本性举措。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培训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成果转化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培训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

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干部培训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需要干部组织管理机构、参训干部单位和干部培训施教机构的共同组织实施。干部培训施教机构重点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要研究制定相应的成果转化制度,定期开展成果转化研讨会、推进会、发布会等,发挥成果转化领导机构的作用。明确成果转化考核对象,对参训干部和所在单位实行双重考核,要求参训干部所在单位要对参训干部的培训成果转化进行检查和督促,充分发挥所在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有效地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同时,要把成果转化的好坏作为选择培训施教机构的重要依据。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构要定期组织有干部培训施教机构和参训干部单位参加的成果转化协商会。

2.建立高效实用的评估机制。对培训成果转化的评估有两个层次。一是评估工作行为层,即考虑参训干部接受培训后行为的改变情况。对参训学员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评估应该在其回到工作岗位3~6个月后进行。评估的内容变量包括能力提升、培训知识传递、思想表现、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和工作实绩等。通过个人总结、群众反馈、领导评价、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二是对培训课程给政府和各部门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可以结合年终考核同步进行。为了增加评估的公正性,可以逐渐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定期发布培训成果转化评估报告,能对培训成果转化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3.建立择优而用的激励机制。把培训成果的转化与干部的奖酬、晋升相挂钩,运用激励机制促使培训成果的产生。薪资直接与干部所拥有的知识或技能挂钩,能够促使干部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干部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技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干部学习和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考核、任用干部的“必要工序”,使学习真正成为各级干部提升素质能力的内在需求和不懈动力。及时把在实际工作中将学习成果转化运用较好、工作实绩较突出、素质和能力确有明显提升的干部提拔或交流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扩大培训成果的运用面。重庆市巴南区坚持把激励引导作为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坚持把干部培训成果转化效果作为干部评优评先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提高干部素质,催生了一大批理论、制度和实践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新华

猜你喜欢
参训成果干部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工大成果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师太”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