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构建和谐社会应坚持对农民工实施“文化扶贫”
陈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形成了约两亿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他们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给正在崛起的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保护农民工的经济利益上采取了切实的措施和行动“维权”,但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农民工的利益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自觉不自觉地被“边缘化”,处于堪忧的文化贫困状态。
何为农民工的文化贫困状态?农民工的文化贫困状态是指农民工吸收先进思想文化观念,获取现代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和享受文化生活的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
如借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一句很经典的话:“贫困不单纯是一种供给不足,而更多是一种权利不足。”农民工的文化贫困一方面反映了城市对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对农民工的文化权利保障不足。
城市对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供给不足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文化权利保障不足,有关方面的调查用数据证实了这一点。2005年9~12月,华中师范大学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指出,农民工文化生活总体上贫乏:农民工在打工之余的主要活动分别是:睡觉(35%)、看电视(34.7%)和聊天(25%),此外还有15.1%的人读书看报,15.1%的人将闲暇时间花费在打牌或打麻将上,11.7%的人听收音机。较少农民工上网(9.1%)、看电影(5.3%)、看录像(3.9%)和上歌舞厅(2.8%)。这些年这种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一般说来,进入大中型企业的农民工还多少可以感受到一些企业文化的氛围,而在私营企业主、个体户老板手下工作的农民工,往往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活的粗俗化孤岛化的状态。除了体力上的辛苦,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同样经受着煎熬。他们中的许多人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简陋的宿地,迎接自己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家。长期没有亲人的陪伴和关心,精神的苦闷和心里的孤独是可想而知的。与城市人有上网、郊游、卡拉OK、看电影等较为丰富的业余娱乐生活相比,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单调乏味,除了工作就是睡觉、聊天、打牌、喝酒、闲逛,看淫秽书刊或赌博就成为部分农民工空虚的精神世界里的麻醉品。即便是大中型企业,一般也只向农民工提供少量文化娱乐,对农民工发展性文化需求很少能满足的。
虽然,现在城市中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文娱活动、广场汇演等一系列普及性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但这些都是针对城市居民的,很少有以农民工为对象的活动。而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消费现在已不知不觉成为高消费,甚至是奢侈消费。如电影、演出、比赛等的票价很高,脱离了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一些文化活动如电影的票价与国际接轨了,但这种接轨不考虑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许多农民工就看不起一场好的电影。
一些地方政府提供给农民工的文化设施、项目也比较单一、匮乏,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求(有调查表明,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在提供“招工就业信息”、“阅报栏”上基本达到了农民工的需要)。
城市对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供给不足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文化权利保障不足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发展无法超越的一个特殊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充分满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农民工作为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社会创造财富,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他们应与其他劳动者一样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不应该总是成为被边缘化甚至于遭受歧视的对象。
在进城的农民工中,除了农民工自身素质如绝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技术能力较差外,现实中的许多特定情况导致了他们现在处于这种状况。也就是说,农民工文化上的边缘化,并不完全是农民工自身选择的结果,而是社会选择的结果。著名社会学学者陆学艺认为,许多农民工的生存状态较差,是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民工总体上处于“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歧视、文化上排斥、制度上限制”的境地。在对农民工“最大心愿”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农民工选择“与城市人平等生活,不受歧视”。今年,出版了《中国式民工》小说扬名的进城打工15载的农民工周述恒说,国家虽然提供了一个农民打工的场所,却没有很规范地制定与打工相关的制度,导致许多农民工问题的产生。农民工始终是“外来户”,有些在城市已经生活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了,不但城市居民,甚至他们自己都不认同他们是“城里人”。所以,周述恒在回答“农民工最好的梦想是什么?”时说:“我们最好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我们所有人,能够不分城乡、平等共享蓝天与阳光。”
传统的政府公共文化职能的缺失和文化消费供求渠道不畅也是导致农民工文化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其文化需求的实现程度,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的公共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工群体应当享受的文化消费更多的应是一种由社会、政府、企业、团体来提供的公共消费品,诸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城市阅报栏以及必要的职业培训等等,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政府和农民工所在的企业、社区等不能提供这些消费品,农民工所需要的文化消费就会短缺。
现实中农民工文化贫困状态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不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文化贫困状态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农民工的文化贫困状态就可能发展为农民工的贫困文化,出现恶性循环。
最早提出贫困文化概念的是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他提出,贫困文化是指受旧的传统、旧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社会内部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人们也无法通过发展来改变自己贫困状态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表达着“在既定的历史和社会的脉络中,穷人所共享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说:“贫困文化一旦形成,就必然倾向于永恒。棚户区的孩子,到6~7岁时,通常已经吸收贫困亚文化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念。因此,他们在心理上,不准备接受那些可能改变他们生活的种种变迁的条件或改善的机会”。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了大量贫民区,那里人们的贫困文化是很容易被“复制”的,但却是短时间难消除的。
目前,我国农民工在城市里面临着收入低、工作性质差、需要融入城市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农民工文化从形态上看也是一种长期不能融入城市主流文化而形成的亚文化状态,其本质是属于贫困文化范畴。这种文化与我国正在建设美好的和谐社会是不相协调的。建设美好社会,就要发展先进文化,让社会全体成员共享先进文化的阳光雨露;实现社会和谐,就要坚持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的目标归根到底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富裕,社会个体不再仅仅关注物质生存,更渴望个人的文化享有和文化发展等精神层面的实现。农民工文化贫困状态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差别最容易诱发这一阶段人群的心理失调,诱发新的社会矛盾,势必影响社会和谐的实现。解决农民工文化扶贫问题是能否建设好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
之所以要特别强调重视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文化享有和文化发展利益,因为,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不能自动消除农民工贫困文化的产生。就拿教育来说,据调查显示,教育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一个差距。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的人就拥有了个人发展的资源。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的农民工享受基本教育都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拥有竞争力了。而文化资本又主要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获得,农民工的子女一部分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一部分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管教,隔代教育的结果往往是让孩子放任自流,流动儿童在城市的入学面临诸多困难,进正规的公立学校的择校费往往让农民工难以承受,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只能就读条件较差的私立民工子弟校,这些学校很难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接受良好教育使得农民工子女将来会低层次就业,形成了农民工代际之间职业和社会地位的遗传,农民工的孩子从小就品尝着教育的不公和社会的歧视,他们较难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顺利通向更好的职业阶梯,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可以说,他们在成长的花季不但输在起跑线上,而且距离还被越拉越远。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对农民工实施“文化扶贫”,防止农民工现实的文化贫困状态继续发展为农民工的贫困文化这样的恶性循环。
解决农民工的文化贫困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这需要很多人很多年克服许多困难才能最终解决。从根本上说,我国长期奉行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是导致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相应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制度性根源。解决这个问题,不但要破除旧的城乡二元制度体系,缩小城乡差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新的制度体系,消除农民工与城市居民间制度性不平等。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不仅有赖制度体系本身,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在避免大量增加城市贫困人口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照顾到地区差别、经济水平差别、文化差别,因地制宜地推动城市化,从而使得新增城市人口能够实现就业,有一定的收入和基本的保障,有社会支持网络和对城市的认同感。
所以,实施农民工“文化扶贫”,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从现实的情况看,重点要缩小农民工在教育、技能、就业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差距,提供适合农民工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努力改变其贫困状态,如进行能力建设(培训、咨询等)、增加社会资源(号召社会援助、鼓励服务于农民工的组织等)。
首先,要解决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问题。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新技术不断提高,新工艺不断运用,使得用人单位对人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因此应该使农民工的职业培训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既要有行政措施,也要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机制结合,即适应农民工的需求,整合社会的教育资源,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教育格局。政府必须重视培训内容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基础性是提供生活必须的读、写、算的知识,弥补部分人的初、中等教育;实用性是根据农民工的工种特点选择培训内容,完成后颁发专业技能合格证书。
其次,要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以后,出现教育成本大大提高,政府预算的教育经费得不到落实的情况,农民工子女教育成了无人管的真空地带。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考虑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更加公平地分配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逐步推动就地入学机制,建立规范化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转移制度,由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财政能力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教育部门应该引导和支持民间办学、社会办学,保证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
再次,要解决农民工的文体生活问题。农民工的年龄结构以青壮年为主,对流行文化的求知欲、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应该根据其特点发展和丰富他们的文体生活,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融入城市生活。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罗根·泰勒教授指出,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足球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使新移民更快地融入了城市。这实际上告诉我们,偏见和歧视是可以消除的,只要能找到不同群体和谐相处的支点。例如文化部门发动文艺工作者为农民工提供物美价廉的文化服务,农民工用工单位组织农民工建立一些稳定的文艺团体,社区的管理人员吸引农民工就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等,都是很有社会效益的措施。
最后,要扭转许多城市一味追求现代豪华的公共文化设施倾向,将资源用于为在城市的大量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最基本的免费或廉价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文化卫生教育设施。现在,一些地方开始朝这方面努力,如媒体报道重庆市九龙坡新华书店捐书建起“农民工书屋”,共青团济南市委联合济南市电影公司,将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电影100场,预计将有5万余名农民工子女受益等。事实上,因为规模效应,城市提供这些设施和服务的成本比农村小很多,而这些公共设施和服务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家庭,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真正落实了保障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里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居住、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基本权利。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化扶贫”工程,对于构建以公平和正义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文化馆
责任编辑:马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