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

2010-11-01 05:53黄兴运覃修桂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英汉光明隐喻

黄兴运,覃修桂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一、引言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机制,它帮助我们“以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Kövecses,2002:4)。具体来说,隐喻包括两个概念域,即始源域与目标域。始源域通常使用为人熟知的、比较具体的概念,而目标域则为比较陌生的、抽象的概念。我们的概念系统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其中的许多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是通过隐喻来构建的。因此,我们的身体以及由身体与外界之间互动产生的感知、经验成了我们构建抽象概念的重要始源域。由于不同民族既具有基本相同的身体经验,又具有不同的文化经验,这就决定了隐喻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文化特征。探讨不同民族思维的共性和差异的途径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选择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具体概念,分析和比较它们在不同语言中隐喻投射的表现,从一个角度窥见两种语言文化背后的思维规律。近年来,许多学者从这一角度展开研究(Sweetser,1990;Danesi,1990;Yu,1995,2000;Kövecses,1995,2002;Ibarretxe-antuñano,1999;王 寅,2002,2007;缑瑞隆,2003;覃修桂,2008a,2008b)。沿着同样的思路,本文选取了光明这一概念,采用丰富的语料,具体对比分析其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投射的具体表现及异同。

作为自然现象同时也是感觉现象的光明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关于光明的表达丰富多彩,数不胜数 ,如汉语中有“阳光 ”、“月光 ”、“红光满面”、“明星”、“明珠”、“明枪暗箭”等,英语中有sunlight,moon light,light upbright mind,see the light of day等。这些词语既有光的本义表达,也有隐喻表达。对于光明的概念隐喻,已有部分学者 (Kövecses,1991;Barcelona,2000;Deignan,2005)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Kövecses(1991)在分析快乐这一概念隐喻时曾涉及到光,但并没有对光或光明的概念进行系统的考察。Barcelona(2000)也探讨了光明概念隐喻的转喻基础及其一般特征,而对光明概念的投射范围并没有深入地分析。Deignan(2005)通过语料库收集的丰富的语言表达对光明这个概念的隐喻投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发现光有三个概念投射:[KNOWN IS LIGHT(已知是光)],[GOODNESS IS LIGHT(美好是光)],[HAPPINESS ISLIGHT(快乐是光)]。本研究具体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出发,采用详尽的语料,试图考察英汉语中是否存在相同的光明概念隐喻?哪些概念是通过光明来理解的?光明的隐喻投射范围在英汉语中的大小程度如何、异同何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希望修正Deignan的某些不恰当的归纳,并进一步丰富她的论述。

考虑到表达光明概念的词语十分丰富,很难在一篇论文中全部包括进来,因此我们只选取了表达光明概念的焦点词语,其中英语词语包括 light,bright,brilliant,dazzle,汉语词语包括“光”、“明 ”、“亮 ”、“光明 ”等。我们的语料主要来源于英汉语语料库(英国国家语料库 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以及权威的英汉语工具书(如 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

二、英汉语光明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

汉语中的光本义为光明,与英语中的 light对应。光源于太阳以及其他发光体,人们对光明观念的形成最初就是从太阳开始的。每天日出时天地逐渐变得光明,日落时天地则逐渐变得昏暗。千百年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光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光明的概念也逐渐从最初的日出和日落扩展到其他相关的事物与现象,被用来理解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智力、情感和社会关系等。下面我们根据语料归纳出光明概念在英汉语中的隐喻投射。

1 英汉语光明概念隐喻的共性对比分析

人是世界万物的认知主体。虽然中西方人生活的地域不同,但他们都有相同的感知器官,对很多事物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认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认知心理不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沈家煊,1998:45)英汉民族对光明现象的描述便是很好的例证。

我们通过对英汉语料的分析,发现 Deignan所归纳出的[已知是光]欠妥,选例与归纳并不完全吻合,而[美好是光]这一隐喻投射又过于笼统,完全可以把另一隐喻投射[快乐是光]包括在内。Deignan的归纳除了不够准确外,还存在着在不同的概念层次上进行概括的问题。另外,我们还发现两种语言中除了存在 Deignan所归纳的三种隐喻投射外,还存在其他投射,如[裸露、公开是光]、[聪明是光]、[时间是光]等。以下我们将在 Deignan的基础上全面地分析、归纳英汉语光明的隐喻投射。

1.1 [理解是光(UNDERSTANDING IS LIGHT)]

在论述[已知是光]这一隐喻投射时,Deignan(2005:186)列举了以下三个例子加以证实。

(1)Lyn's seen the light.(Lyn已经明白了。)

(2)He's made her see lifein a positivelight.(他让她积极地对待生活。)

(3)He was for awhile aleading lightin literary London.(他曾经一度是伦敦文学界的领头羊。)

只要稍加分析便会发现,例(1)反映了[已知是光]这一隐喻投射,但例(2)强调的是看问题的角度,而例(3)则是用指路明灯来喻指某人是某方面的领袖。看问题的角度与已知并无必然联系,把某人是某方面的领袖概括为已知也十分牵强。可见,Deignan的这一归纳不够准确,用例也不甚恰当。我们认为,把[已知是光]这一隐喻投射修正为[理解是光]更为贴切,因为光本是视觉所及,有光亮才可以看得清楚,看清楚了也就理解、明白了。基于此,光便从视觉域延伸到智力域,被用来喻指理解。[理解是光]的语言表达在英汉语里都很普遍。例如:

(4)If you read the book,you willsee the light.(如果你看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了。)

(5)I justpuzzled for amomentand then thelightdawned.(我困惑了一会就明白过来了。)

(6)Only theman who knows the country can see Sovietpolicyin its true light.(只有了解苏联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国家政策。)

(7)听了这番解释,老张心里明亮了。

(8)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

(9)疑虑消除了,我心里就亮堂了。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表达[理解是光]这一隐喻概念,英语倾向于用名词 light,而汉语则需要使用两个表示光的特点的形容词搭配在一起 ,如 “明 ”与 “亮 ”、“明 ”与 “白 ”等 ,通过光作用的结果来突显人的理解,这更为形象生动。英汉民族在对同一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有时会因关注事物特征的不同,词汇化也会不同,从而造成了相同概念层面下不同语言表达层面上的表达。

1.2 [希望是光(HOPE IS LIGHT)]

一般来说,光一方面方便人们的劳作,另一方面也促使万物生长,让人们对收成、对生活有了期盼,便用光来喻指希望。例如:

(10)…celebration at the coming of the light.(为即将到来的光明而庆祝。)

(11)All I can do is to look for thelightat the end of the tunnel,hope that both sides give a bit.(我所能做的就是期待会有新的希望,希望双方都能做出适当的让步。)

(12)If you havewatched children together,you know that all is not sweetness andlightin the world of the young.(当你看到小孩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其实在他们的生活中并非全是甜蜜与希望。)(Deignan,2005:186)

Deignan通过对上述例子的分析,归纳出[美好是光]这一隐喻投射,但却过于笼统。按照这一归纳,我们可以把快乐、聪明、恩惠等概念都划归为此范畴,而光的具体隐喻投射便无法反映出来了。实际上,上述三个英语例子反映的是[希望是光]这一隐喻投射。汉语中也存在着相同的隐喻表达。例如:

(13)中国羽毛球已停止滑坡,正迎接新的曙光。

(14)有了党的领导,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就有了无限的光明。

(15)在两个时代的比较中,我们更看到奋斗百年后中国的光辉前程。

1.3 [快乐是光(HAPPINESS IS LIGHT)]

Deignan(2005)认为,这一隐喻投射运用得最少,因此并没有在论述中给出具体的例子。但我们在语料中发现,英汉语中都存在大量反映[快乐是光]这一隐喻投射的语言表达。例如:

(16)The old man's eyeslit upas his daughter-in-law made some laughing remark.(那位老人在听到儿媳说了几句笑话后两眼一下子放出光来。)

(17)I'm feelingbrightand confident,I love going to parties on my own.(我心情愉快,充满自信,因为我喜欢独自去参加聚会。)

(18)She walked into the room smilingbrightly.(她走进房间,愉快地笑着。)

(19)久别重逢,他们脸上写满了亮光。

(20)他们小两口相亲相爱,生活充满了阳光。

(21)她一下阳光灿烂,一下狂风骤雨,真让人捉摸不透!

光给人带来温暖,让人感到舒适。温暖、舒适的感觉常令人感到快乐,因此,相同的感觉使得英汉两个民族都把快乐比喻为光。快乐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人期盼的,相关的语言表达也就丰富多彩。从这一角度来说,Deignan对[快乐是光]这一隐喻投射所作出的判断并不准确,她并没有注意到光与快乐之间的密切关系。

1.4 [生命是光(LIFE IS LIGHT)]

生命离不开光,正是光让生命变得璀璨。光是宝贵的、神圣的,是值得人们去赞美的。因此,英汉民族都不约而同地把生命喻为光,以表达他们对光的敬畏之情。例如:

(22)O,sp ring tolight,auspicious Babe,be born!(春天的先兆,命运的宠儿,降生吧!)

(23)She is thelight ofmy life.(她是我的生命之光。)

(24)Death soundlessly quenched the faintlight of his life.(死亡悄无声息地把他微弱的生命之火吹灭了。)

(25)徐志摩走了,一颗光芒四射的诗星陨落了!

(26)他用生命闪出了铁路工人的亮点,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2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你光辉人生的写照。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民族喜欢用名词 light来表达这一隐喻概念,而汉民族则喜欢用表达光的形容词,如“光辉”、“光芒四射”来描绘人生,前者强调整体(整体的生命),简洁明了,后者关注细节(生命的特性),形象生动,各有千秋。

1.5 [思想是光(IDEA ISLIGNT)]

思想之于问题正如光之于事物。光让事物变得清晰可见,而思想使得问题简单易解,二者功能相似,人们便把思想喻为光。[思想是光]这一隐喻投射在英汉语里都极为普遍。例如:

(28)We need morelighton this subject.(对于这一主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想法。)

(29)Jim is very smart.He can alwaysshed lightonourproblems.(吉姆是有头脑的人,他总能让我们的问题柳暗花明。)

(30)I have been w restling with this matter beforelightfinally dawned.(在我醒悟过来时,我已经被这事情弄得头昏脑涨了。)

(31)他的关于诗学的讲话闪烁着诗人的智慧,不乏精彩的美学思想光芒。

(32)我感到他的兴趣,感到他思想的亮光,从他生命的根深处透出来。

(33)毛主席的光辉思想、革命精神,毛主席回故乡的一言一行,教育了韶山的一代又一代人。

虽然英汉民族都用光来喻指思想,但两者还是有差异的。英民族只概括性地用光指代思想,而汉民族则具体地运用光闪烁、明亮的特点来描绘思想,更为细致、传神。

1.6 [裸露、公开是光(EXPOSURE ISLIGHT)]

裸露或公开的东西没有掩饰,很容易看清楚,容易和光联系在一起。[裸露、公开是光]这一隐喻投射在英汉语中都很常见。例如:

(34)The investigation began several weeks ago following information whichcame to lightduring an inquiry into another senior officer.(这项调查是根据一条信息在数星期前开始进行的,而这一信息则是在对另一位高级官员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的。)

(35)Iwant to describe it in away that really makes sense,and show something that hasn't beenbrought to lightbefore.(我想以一种让人能理解的方式描述它,并揭示出一些以前尚未为人所知的东西。)

(36)This extraordinary document firstsaw the light of dayin1996.(这个不寻常的文件是在 1996年首次公开的。)

(37)穿上什么好衣裳也没有这么光着屁股好看。

(38)我也想回北京去,但一面也想漂流漂流,可恶一通,试试我这个人究竟受得多少明枪暗箭。

(39)在这次比赛中,中国足球观众的形象如何,将是一次集中的亮相。

仔细观察以上例子我们发现,在表达[裸露、公开是光]这一隐喻概念时,英语只局限于light这一单词,而汉语则有“光 ”、“明 ”、“亮 ”等丰富的词语。类似的表达还有“明抢”、“明夺 ”、“明来暗往 ”、“明火执仗 ”、“明目张胆 ”等,这些词语都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与英语中的 come to light,bring to light等所体现的中性色彩有所不同。

1.7 [聪明是光(W ISDOM IS LIGHT)]

“明”本指光的明亮,与“暗”相对。处于光亮之中的事物总是让人看得更清楚,更容易引起反应。当“明”被用来描写人时,又指人的心智敞亮、思维敏捷,这样的人说话、办事都容易得到别人的赞许,聪明便被比喻为光。例如:

(40)They arebrightchildren,always asking questions.(他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总爱提问。)

(41)She was enthusiastic and full ofbrightideas.(她很热心,且有很多好想法。)

(42)He has abrightmind.(他头脑灵活。)(4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4)正是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站了起来!

(45)他问自己:我缺少政治委员那充沛的精力吗?我缺乏那明敏的看问题的方法吗?

以上例子在表达[聪明是光]这一隐喻投射时也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英语的 bright表达的只是聪明的意思,而汉语的“明”除了表达聪明外,还能进一步表达智慧,如“英明”、“明敏”等,在感情色彩上比英语更深一层。

1.8 [杰出是光(EXCELLENCE IS LIGHT)]

光源于太阳,太阳光辉夺目,普照大地,给万物带来生机,受到人们的崇拜。杰出的人或物也像光一样闪闪发亮,引人注目,受人崇拜,人们便把杰出比喻为光。英汉语中都可以找到许多反映这一隐喻投射的语言表达。例如:

(46)She is abrightnew star in the music world.(她是音乐界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47)Einstein was abrilliantscientist.(爱因斯坦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48)You lookdazzlinglybeautifu l.(你看上去很漂亮,真是光彩照人。)

(49)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

(50)上海,美丽的东方明珠,每年都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

(51)近年来乐坛崛起最快的亮点非“黑豹”乐队莫属。

以上例子表明,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要表达[杰出是光]这一隐喻概念,基本上都需要用表示光的词与其他词语搭配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体现光与杰出的关系,如 brilliant scientist,“明星”、“明珠”等 。 brilliant与 scientist以及 “明 ”与“星”、“明”与 “珠”相搭配,非常巧妙地把光闪闪发亮的特征与杰出的人或物光彩夺目的特点联系了起来。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光明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共享了多个隐喻投射。因为“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构造和感知器官,面对相同的物质世界,具备相同的感知、认知能力,一定能够获得相似的概念结构”(赵艳芳,2000:13)。光明既是自然现象又是感觉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给英汉两个民族带来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应是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便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投射。但是,世界是多维的,不同文化之间在宏观层次上存在着诸多共性的同时也必然在微观层次上存在着不少差异。因为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感觉往往会不尽相同,在语言上表现为同一始源域会引发相去甚远的隐喻投射。

2 英汉语光明概念隐喻的个性对比分析

隐喻基于体验(王寅,2007:456),语言反映生活。虽然中西方人有着相同的感知器官,但由于生活方式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及体验会存在诸多差异。在对光明现象进行具体的概念化过程中,其隐喻投射在语言表达上也就有了差别,有些是英语特有的,而有些则是汉语所特有的。

2.1 [舒缓是光(RELEASE IS LIGNT)]

昏暗容易使人感到紧张,情绪低落,而光亮则往往让人士气高涨。黑暗之中出现光亮,低落的人们便能为之一振,紧张、低落的氛围也能得到舒缓,人们便把舒缓比喻为光。例如:

(52)Her heartlightenedwhen she heard the news.(听到这消息,她轻松了。)

(53)Antony felt the need tolightenthe at-mosphere.(安东尼觉得需要缓和一下气氛。)

(54)The sun was streaming in through the window,yet it did nothing tolightenhis mood.(阳光透过窗户射了进来,但这并没有舒缓他的情绪。)

2.2 [振奋是光(EXCITMENT IS LIGNT)]

基于与[舒缓是光]隐喻投射相似的感觉经验,英语民族进一步用光明概念喻指心情的振奋,引申出[振奋是光]的隐喻投射。例如:

(55)Hebrightedatonce when she turned to face him.(当她转过身来面对他时,他立刻兴奋起来了。)

(56)Her presence greatlybrightened upthe evening party.(她的出席使晚会大为活跃。)

(57)The newspaper also brought political news thatbrightedFrank lin's spirits.(这份报纸也带来了使富兰克林为之一振的政治新闻。)

光的明暗变化同样会影响人们的心境,但汉民族只大致概括出[快乐是光]、[悲伤是黑]的隐喻投射,并没有像英民族一样把心情舒缓、心情快乐、心情振奋这些情感的逐步递升作出严格的区分。可见,相同的经验基础在不同的语言中不一定都会引发相同的隐喻投射(覃修桂,2008a:36)。

2.3 [时间是光(TIME IS LIGHT)]

在古代人们是通过观察太阳来估计时间的,而光是太阳的表现,所以它就被赋予了时间的观念。光是向前的,只有源点,没有尽头,而时间也是如此。光是人类已知物质中速度最快的,人们便将岁月比喻为光,用以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时间是光]这一隐喻思维在汉语中十分普遍,在语言表达上非常丰富。例如:

(58)姑屏忧以愉思,乐兹情于寸光。

(59)有限光阴,无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却贤。

(60)年年的光景如梭,急煎煎的心绪如火。

英语中缺乏用光来比喻时间的表达,我们查阅大量语料也才找到 light year(光年)这一说法。但光年是一个速度单位,它并不像汉语中以光喻指时间那样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2.4 [景色是光(LANDSCAPE IS LIGHT)]

光与景是分不开的,不管多美的景色,只有在光的照耀下才能被人欣赏,所以景色常被比喻为光。汉语中以光比喻景色的表达比比皆是,但在英语中却没有相似的隐喻表达。例如:

(61)这一带的山光水色非常迷人。

(62)放眼望去,那里风光无限。

(63)欢迎各界朋友常到桂林观光旅游。

不可否认,英美人欣赏风景也离不开光,但他们描述风景时用的是表达视觉结果的词语,如 scenery,view,sightseeing等,并没有像汉民族一样利用光与景色的依存关系概括出[景色是光]的隐喻投射。

2.5 [恩惠是光(BENEFACTION IS LIGHT)]

太阳发光发热,照亮世界,温暖人间。施恩之人就像太阳一样照亮了别人,温暖了别人,所以恩惠常被比喻为光。[恩惠是光]的隐喻表达在汉语中极为丰富。例如:

(64)明儿就叫一班戏子,也叫他们借借咱们的光儿。

(65)回头做了官,咱们还要叨二小姐的光呢。

(66)四位老先生,今日光顾小园,老夫有何德何能?

相比之下,英语中的 light并没有扩展出与汉语相对应的隐喻义。英语里表示恩惠的词语,如 benefaction,boon,grace等与光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2.6 [荣誉是光(GLORY IS LIGHT)]

光由于闪闪发亮,吸引人的注意力,人们往往把荣誉比喻为光。汉语中有“是金子都会发光的”这一说法,金子本身不会发光,因为它能感光,当光线照到它身上,它就熠熠生辉了。因此,人们把有才能的人比作金子,当他们取得骄人的成就时就会像金子般大放光彩。例如:

(67)但求太平无事,大家脸上都有光。

(68)在他的光环中,我却那么怯弱,那么萎靡。

(69)唐宪宗依靠裴度、李澹平定了淮西叛乱,觉得脸上光彩。

2.7 [显扬是光(BRIGHTENESS IS LIGHT)]

人们事业辉煌,像太阳一样闪耀,造福后人或赢得他人的敬仰,显扬就被比喻为光。汉语中这一隐喻表达十分普遍,而英语中却没有相似的隐喻投射。例如:

(70)朕方图任股宏之臣,以光大祖宗之业。

(71)人民希望进步文化的发挥光大。

(72)每一为书,足下必大光耀以明之。

汉语里类似的表达还有“光裕”、“光昭”、“明扬”等,“光”或“明”都是与其他词语搭配来表达[显扬是光]这一隐喻概念的,若把这些搭配分开,其隐喻义也就消失了。

为了从整体上了解英汉语光明概念隐喻的共性与个性,我们把以上分析结果图示如下。

英汉语光明概念隐喻投射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英汉语光明概念的隐喻投射一共有15个,其中8个是英汉共有的,2个是英语所特有的,5个是汉语所特有的,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同大于异、同异并存的现象。显然,光明概念并不像 Deignan所归纳的那样只局限于投射到已知、美好、快乐这三个认知域,其投射范围要宽广得多,包括两种语言共享的智力域(如理解、聪明)、物质域(如生命)、情绪域(如快乐、希望)、社会关系域(如裸露、公开)和社会评价域(如杰出)等。这些共性是以光具有闪烁明亮、引人注目、润泽万物、给人温暖的特征为基础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对光的这些基本特征和功能的体验和认识是基本相同的,都可用光的体验经历来理解相似或相同的抽象概念,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隐喻投射。但是,不同的民族对同一具体概念的某些特征和功能的认识和关注程度又常常不尽相同。当不同的认识和关注程度被映射到抽象概念域时就反映出文化的差异性。汉民族似乎比英语民族更注重光给人们带来的益处,用光来喻指恩惠、荣誉、显扬等,在语言层面上产生了丰富的表达。

三、结语

体验哲学认为:“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身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密切相连。”(王寅,2002:83)关于光明的一系列隐喻投射不管是同还是异,它们的产生都是建立在人的视觉经验基础上,因为光明本是视觉所及的。换言之,光明的隐喻投射是以人的身体经验为理据的。这反映出人类在对光明的概念化过程中同样遵循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知规律。人们一方面能通过自身去认识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外部世界去认识内心世界及外部世界。本研究概括的光明的隐喻投射主要反映了后者,在表达[希望是光]、[快乐是光]、[舒缓是光 ]、[振奋是光 ]等隐喻投射时通过光的视觉刺激来理解人的内心感受。在描述[时间是光]、[景色是光]等隐喻时则是通过日落、日出带来的明暗更替来了解时间的自然流逝以及景色的美丑等。人类的体验经历在隐喻意义的形成以及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覃修桂,2008a:32)。对于世间的万事万物,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我们都需要通过身体的器官来感知和认识。人类的认知、事物的意义、语言的表达都具有体验性。本文研究的光明的概念隐喻正从实例上进一步验证了这一事实。

本文通过系统的对比与分析揭示了光明概念的隐喻投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同异并存的现象。在修正 Deignan对光明概念的隐喻投射不够准确的归纳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概括出光明概念隐喻在英汉语里应有的投射。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中光明的隐喻投射范围比英语广,语言表达也更为丰富。从整体上审视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投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英汉民族在思维和语言层面上的异同。如果要尽可能准确地发现和刻画某一具体范畴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隐喻投射存在的共性和文化特性,必须占有丰富的语料并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对比分析才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罗永现教授的有益建议,特致感谢。

[1]Barcelona,A.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ACognitive Perspective[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0.

[2]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English[Z].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Deignan,A.Metaphor and Corpus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186.

[4]Danesi,M.Thinking Is Seeing:Visual Metaphors and the Nature of Abstract Thought[J].Semiotica,1990,80(3/4):221-237.

[5]Ibarretxe-antuano,I.Metaphorcal Mappings in the Sense of Smell[A].In R.W.Gibbs&G.J.Steen(eds)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29-45.

[6]Köavecses,Z.American Friendship and the Scope of Metaphor[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5,6(4):315-346.

[7]Kövecses,Z.Metaphor— A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4.

[8]Kövecses,Z.Happiness:A Definitional Effort[J].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91,(6):29-46.

[9]Longman D 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Z].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8.

[11]Sweetser,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2]Yu,N.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of Anger and Happi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J].Metaphor and Symbolic Activity,1995,(10):59-92.

[13]Yu,N.Figurative Usesof Finger and Palm in Chinese and English[J].Metaphor and Symbol,2000,15(3):159-175.

[15]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6]古今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缑瑞隆.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08-112.

[18]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9]覃修桂.“眼”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外国语,2008a,(5):32-38.

[20]覃修桂.英汉语嗅觉隐喻及其投射范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b,(2):107-112.

[21]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22]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 ——一项基于语料库“吃/eat构造”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7,(2):1-6.

[2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56.

[24]王 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82-89.

[25]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6]新英汉词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7]张道真编.现代英语用法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3.

猜你喜欢
英汉光明隐喻
遇见光明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黑暗中的光明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侨爱执灯 复刻光明
走向光明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