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0-10-26 04:04潘金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8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卫生

潘金云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001)

改革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潘金云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沈阳 110001)

构建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医学服务方向和现代化疾病谱的变化,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满足卫生服务需求,适应就业需求。只有这样,高等医学教育才能在21世纪为我国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

国内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有10余种,这些定义的共同之处是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即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即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法即教学方法与途径及评价方法等。或者说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和结构以及培养方式的组合。

人才培养模式从微观上讲,是人才培养的过程模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标准式样和运行方式,如学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它们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征。

本文所指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过程模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结果而采取的运行方式,它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

1 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高等医学教育的状况与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办学体制的局限性。第二,办学指导思想的盲目性,即追求效益而忽视素质教育,追求毕业生走向社会给学校带来的荣誉而忽视医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三,教学上受纯“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精神品质、道德品质的培养。第四,长期以来,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忽视通识教育,对医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医学生表现出知识结构不合理、理科以及人文学科的知识相对薄弱等问题。第五,医学课程体系表现为墨守成规,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之间“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的情况日益严重,使所谓的“全人教育”更成为高远而不可企及的理想。

1.2 传统的医学教育思想不能与当前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

有学者把这种情况归纳为:“受固化和强化的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文理分割,重工轻理,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加上过于集中统一的管理,给学生带来了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

1.3 专业设置面窄,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从专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不难看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主要借鉴前苏联的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仿照前苏联“大学时期专科化”型专业体系,其特点是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专业口径太窄,专业划分过细,社会适应性不强。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医学本科专业更加细化的趋势,医学院校开设了十多个医学本科专业,形成了以下特点。

第一,专业口径狭窄。各学科的专业设置强调与应用对口,社会上有什么需求,就设置什么专业,从而使专业越分越细,专业数越来越多,这样使学生的就业领域受到限制,社会适应性低,发展后劲不足。

第二,知识结构单一。此种教育模式的教育计划基本上是一个单一的专业教育计划,一切服务于专业,一切为了专业,而忽视了全面培养人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薄弱,视野不宽。

第三,培养规格统一。不管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按一种规格培养,不仅统一专业设置,而且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要求,没有充分体现学校之间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1.4 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需求

以往我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仅仅依靠专家论证,确定的目标一旦公布,长期不变。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是一个科学化决策的过程,即以科研形式进行,确立研究内容,调查研究,实验修订,最后执行,经过一段时期后还要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需求。

我国医学院校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上没有全面适应社会需求。重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医生职业道德要求;医学伦理学要求;预防与社会卫生保健系统理论;医学资讯科学与技术;科学思维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与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些方面对培养满足21世纪需要的新型医生至关重要,而我国医学院校对此重视不够。

2 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目标

2.1 适应医学服务方向

医学新目标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健康促进,关怀患者,缓解痛苦,重视人一生中不同阶段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理念,矫正不良行为和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这就是新的卫生服务方向,而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显然不适应这个方向。据1999年的调查结果发现,在69所医学院校中,开设医学心理学的占47.8%,医学伦理学的占34.8%,卫生学的占34.8%,社会医学的占5.8%,老年医学的占2.9%,卫生管理学的占1.4%。以上这些课程是以患者的心理健康为中心的,而调查结果说明我国多数医学院校还没有转变传统的课程体系,这显然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医学教育改革要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人文社科与医学结合的课程,教育学生要以人为本,关心体贴患者,要有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与素质,以适应医学服务的大方向[2]。

2.2 适应现代社会疾病谱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死因谱中居前三位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和传染病、意外伤害。到2000年,前三位疾病变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引起疾病的因素中心理、社会、行为因素占60%,已大大超过生物因素,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一致。因此,我国的卫生服务不仅要继续消除传染性疾病的危害,而且还要消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承担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3]。

现代社会疾病谱表明,既要重视传染性疾病,更要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但传统医学课程体系对此不重视,表现在学生临床实习集中在三级医院,只重视专科实习,重视对疑难危重病的实习,使学生产生错觉,认为只有用药物和手术治疗患者才是医生的技能。因此,应该安排学生到一级、二级医院及初级卫生保健场所实习,使其学会对慢性病的防治,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手段,以适应现代社会疾病谱的变化。

3 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3.1 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严格的临床和技术工作实践,对于医学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医学实践是医学人才发展的重要过程,决定医学人才才能的发展方向,更是检验医学人才的惟一标准。临床或技术工作能力,主要从临床实践中获得。实践周期越长,经验积累越多,临床能力越强,则其素质就越高。医院医学人才的智力也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发展完善的。医学人才通过临床这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掌握医学辩证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逻辑推理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学习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过程,对临床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的层次水平,直接制约着医学人才的层次水平。

3.2 满足卫生服务需求原则

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一定要满足社会卫生服务需求的原则。我国对卫生服务数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1978年至2015年,我国门诊服务量将净增加33.25亿人次,人均每年接受卫生服务数将由2.21次增加到3.67次,增加1.66倍;同期,住院服务也增加3.5亿个床日,上升1.66倍,见表1。

表1 1978~2015年我国人均年接受卫生服务数的变化及预测[4]

分析数据说明,卫生服务数量上升的原因除人口增长外,人均卫生服务需求强度也在增加,卫生服务的上升速度大于同期人口增长幅度的1.56倍。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标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健康不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及人性关爱。为此,社会要求医学院校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高质量的医生,以提供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3.3 适应就业需求

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教育层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集中体现为对本科、硕士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在一项对人才需求的调查中发现,在非常需要的选项中选择博士的占52.2%,选择硕士的占47.6%,选择本科的占31.5%,而选择高职的仅占7.5%。21世纪,人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将会改变。现代生产、科技和社会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而许多新兴学科正是学科综合的产物。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对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要求医学人才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具有较强能力和宽厚基础。

目前,我国每千人口中医生数已经达到1.65人,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从总体上看,我国卫生人才队伍已能初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要,但是我国卫生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有一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尤其是农村卫生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仅占20.8%,具有硕士和博士学历者更少。专科医生与通科医生的比例以及高、中、初级人员的比例都存在问题。要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医学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适应社会和卫生保健服务的发展,跟上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要注重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要重视医学伦理学的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人际交流技能和态度的训练。

社会对不同专业医学人才的需求量不同。以基础医学为最需要,对内、外科等各三级学科的需求量均较大,以法医和中医的需求量为最低。对医学各个亚学科的需求较大,体现了仍然存在医生配置不合理,城乡间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国有超过80%的人口在农村,但是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7.5%,乡、镇严重缺医少药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卫生服务的城乡差别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5]。

只有确立了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目标和原则,才能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使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顺利进行。只有这样,高等医学教育才能在21世纪为我国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医学人才。

[1]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2]Daniel Callahan.The Goals of Medicine:Setting New Priorities[M]. 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7.

[3]周绍辉,陈启明.现代医学模式疾病谱人类活动时空[J].医学与哲学,2003,11:24~26.

[4]文历阳.关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医学教育,2002,6:1~2.

[5]孙宝志.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G640

A

1671-1246(2010)08-0007-03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高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的论文(JG08DB236)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卫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卫生歌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讲卫生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