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同德
礼品回收助长送礼腐败风
■文/郭同德
最近,某省报报道了春节后省城一些商店回收高档烟酒等礼品的红火热闹情况。文中说,礼品回收一般是按市场价格的40%—50%收购,然后再按相当于或低于市场价格卖出去,赚取高额利润。
什么人肯将高档礼品按低于市场价一半卖给回收商店?我想这绝不会是普通老百姓,原因很简单,一条名烟、一瓶名酒动辄几百上千元钱,普通老百姓自己消费都买不起,哪有剩余的东西折价卖给礼品回收商店?除非是自己不花钱得到的,数量太多自己用不完,也不肯白白送给别人,于是以超低价格卖给礼品回收店,将礼品换成现金。那么,什么人不花钱能够得到高档礼品呢?从反腐败的诸多案例中我们看到,凡是受到惩处的腐败分子,无一没有收礼受贿的问题。据媒体报道,原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收受的赃物,在拍卖前进行了两天预展,一间40多平方米展厅里,墙壁上挂满了字画,古玩玉器、黄金首饰、手表、摄像机、照相机、高档衣物、出土文物等等,分类陈列在4个柜台当中,如果不看室外“马向东赃物展”横标,参观者以为自己置身于一个高档百货商店。像马向东这样的典型可能不会很多,但收受高档烟酒一类礼品的人却不稀少。
随着反腐败的不断深入,无论是行贿者还是受贿者,都对现金交易谨小慎微起来,而对以实物形态出现的高档礼品却不以为然,送者大胆而为,收者心安理得,成为下级“孝敬”上级、普通群众求掌实权人物办事不成文的规定。据媒体披露,在一些腐败分子家里,整间库房都堆满了名烟、名酒、营养补品等高档礼品。这么多的东西,自己根本消费不了,白送别人一来舍不得,二来怕问题败露。有了礼品回收店,正好给这些礼品找到了“出路”,把礼品换成现金。你来查我,也找不到什么根据,可以溜之大吉。由此看来,礼品回收店的出现,已成为实物受贿者销赃的场所,必然助长送礼腐败风的盛行。鉴于此,有关部门应该对礼品回收商店给予干预,不能任其发展,败坏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