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光
(赤峰学院 化学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影响测定碘化铅Ksp的几个因素
马晓光
(赤峰学院 化学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本文通过利用离子交换法测定难溶物质碘化铅的溶度积,总结出了几个影响Ksp数值变化的因素,实验时多加注意并控制好这几个因素,使Ksp数值更精确,有助于提高测定碘化铅Ksp实验的成功率与准确率.
离子交换法;碘化法;Ksp
本实验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与碘化铅饱和溶液中的铅离子进行交换.其交换反应可以用下式来示意:
将一定体积的碘化铅饱和溶液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上的氢离子即与铅离子进行交换.交换后,氢离子随流出液流出.然后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可求出H+的含量.根据流出液中H+的数量,可计算出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的碘化铅饱和溶液中的铅离子浓度,从而得到碘化铅饱和溶液的浓度,然后求出碘化铅的Ksp.碘化铅饱和溶液最终达成溶解—沉淀平衡:
这一多相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1 碘化铅饱和溶液的配制
将过量的碘化铅固体溶于蒸馏水中,充分搅动并放置24小时,使其达到沉淀溶解平衡.
2.2 装柱
2.2.1 将交换柱下端填入少许玻璃棉.
2.2.2 将浸泡了48小时后的阳离子交换树脂40g随同蒸馏水一并注入交换柱中.(注意液面始终要高出树脂).
2.3 转型
用100ml 1mol.l-1HNO3溶液以每分钟30—40d的流速流过树脂,使钠型树脂完全转变成氢型.然后用蒸馏水淋洗树脂,直到洗液PH=7呈中性为止.
2.4 交换和洗涤
将PbI2饱和溶液过滤到一个干净且干燥的锥形瓶中,测量并记录饱和溶液的温度,然后准确移取饱和溶液25毫升放入一小烧杯中,分次转移到离子交换柱内,用一个洁净的250毫升锥形瓶盛接流出液.待PbI2饱和溶液流出后,再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流出液PH=7呈中性,将洗涤液一并放入锥形瓶中.
2.5 滴定
将锥形瓶中的流出液用0.005680mol.l-1标准NaOH溶液滴定,用溴化百里酚蓝作指示剂,在PH=6.0~7.6时,溶液由黄色刚好变成鲜亮的蓝色,半分钟后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2.6 数据记录及处理结果
实验次数 ⅰ ⅱ ⅲ滴定耗NaOH的体积 18.4019.8019.65流出液中H+的量 1.05×10-41.12×10-41.11×10-4饱和溶液中[Pb2+] 2.1×10-3 2.24×10-32.23×10-3碘化铅的Ksp 3.7×10-8 4.49×10-84.4×10-8
其中PbI2饱和溶液的温度是20℃,通过树脂的饱和PbI2的体积均为25.00毫升.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是:0.005680mol.l-1,计算结果如下:
依据以上实验得出Ksp的数值,可以推断出影响Ksp数值变化的几个因素:
(1)转型中转型终点控制的不同.在离子交换树脂的转型中,如果加入HNO3的量不够,树脂没有完全转变成氢型,可能使PbI2交换不充分,导致使用的滴定液减少,引起饱和溶液中[Pb2+]降低,使Ksp减小.
(2)交换中交换终点控制的不同.
(3)滴定中滴定终点控制的不同.滴定终点最好控制在由黄色变成鲜亮的蓝色,三十秒不褪色即可.
(4)交换和洗涤中损失了一小部分流出液.导致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量减少,使流出的H+的量减少,引起饱和液中的[Pb2+]降低,从而使Ksp减小.
〔1〕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O612.4
A
1673-260X(2010)02-0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