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

2010-10-09 07:05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财务科王朝艳
财经界(学术版) 2010年24期
关键词:事业性国有资产信息安全

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财务科 王朝艳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

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财务科 王朝艳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我国庞大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管好规模日益庞大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十分薄弱,效率不高,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到了国有行政性事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探讨其中的问题及成因,并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入手探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新路,以便更好地发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国有资产 管理 信息化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公共事业的保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这将进一步促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的快速增长。这样庞大的国有资产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为了关注焦点。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提高其管理水平。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管理意识淡薄,重钱轻物,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1、一些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甚至重钱轻物,资产盘点不正常。2、有些单位未按有关规定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管理粗放,责任人不落实,长期不清理资产,对单位资产的使用状况以及增加、减少、报废、丢失等情况不清。3、有些单位国有资产明细账设置不规范,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台账与财务部门的资产台账不符,台账与实物不符,有的账上有但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4、有些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于依赖信息化。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以来,部分单位过于依赖电脑里信息,同时不进行信息更新,这就造成电脑里数据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矛盾。

(二)是国有资产核算管理欠规范,形成许多账外资产。实际使用着的某些资产却尚未作价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经费中列支购置的资产不作资产入账,导致账实不符,产权关系不明晰,形成账外资产;少数主管部门在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划拨、调拨资产的手续不完整,造成单位资产数额与账面数额不相符,形成账外资产;接受捐赠或上级调拨等其他渠道取得的资产不入账,上级主管部门无偿配置、其它单位调拨捐赠的设备以及某些单位为个人配置的手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归个人使用的公物,未按规定纳入单位国有资产账进行核算,部分单位以没有入账价值为由,不列入国有资产,未在账上反映,也无专人管理,有的甚至由私人长期使用,形成了账外资产。

(三)是资产处置较随意。部分单位因财产物资管理制度不完善、账目核算不合规、国有资产台账不健全、有的单位对国有资产的调拨、领用、报废、处置等未按规定程序履行有关报批手续和销账手续,随意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人走物也走”现象严重,资产只是保留在账上,对责任人造成的损失不报告、不处理,不赔偿或追究责任。

(四)是内控意识相对薄弱,财产盘点制度未能有效执行。资产盘亏和帐外资产时有发生,大多数单位未能建立定期资产盘点制度,即使盘点出现差错也没有相应的追究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中,部分单位依赖于资产管理员,管理机制不 完善,没有做到全员参与,造成资产处置随意化、管理简单化。

二、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解决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信息化通过统一的技术平台,用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额操作流程,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国有资产的管理状况,有利于管理层有效的监控、可以使国有资产的管理相对透明化从而降低委托代理所带来的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以及资产浪费、使用效率低下而引起的机会成本。另外,从发展的角度看,管理信息化也可谓大势所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管理中的有力武器,通常来说,管理信息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大大降低因距离和时间而造成的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具体而言:

(一)信息化有助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更合理的配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逐年递增,公共经济规模、公共部门及公共资产规模也会相应扩大。通过国有资产的信息化,采集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基础数据,了解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闲置资产的数量与分布情况,从而能够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层次化和集中化管理,简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杜绝随意购建资产的行为,使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二)信息化有助于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是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财务监管,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它可以规范管理程序,细化管理对象,强化管理力度,实现资金的有效监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大大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管理信息化通过管理审计和跟踪监督等,能有效降低或消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非客观因素影响,保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流程化、科学化、规范化,有效防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避免资产闲置浪费。国有资产监管重要指标的资产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要有根本性的改善,管理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国资监管部门可以随时了解资产的变动情况,对资产进行适时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闲置或浪费国有资产的情况,加强国有资产的调剂或调配,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分布,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一)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行政事业单位为资产使用单位,应对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进行账面和实物对比,彻底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资产数据库。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国有资产的购置、变更、处置及时登记、处理,做到国有资产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加强对国有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包括资产入库领用、资产查询汇总、内部审批审核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覆盖国有资产的基本属性、卡片信息,而且要从国有资产预算开始、一直到资产的购置申请、领导审核/审批、资产购置、入库、调拨、出库、配发,然后到资产的处置、捐赠、出售、出租,从而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全周期、全过程管理。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资产的维修、模拟折旧等提供对应的功能。

(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财政国资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信息化系统相互兼容,主管单位为国有资产的监督部门,主要审核、审批部门单位资产购置、处置事项,同时负责部门单位资产总量监管。财政国资部门为国有资产的核心监管部门,从全局的角度对所辖国有资产进行监控管理,包括资产的业务审批、决策支持、预警和查询等,并提供在线审核。

(三)培养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要想顺利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国有资产的管理无论在何种程度上实现标准化或者智能化,最终执行的都是相关的人员。而由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的使用,更重要的在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信息化才能健康发展。

(四)是处理好安全与监管的关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可谓涉及范围广,信息量大,有的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始终要把信息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与监管并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直至安全系统,进一步加强安全监控体系、网络信任体系、应急反应体系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制度;发展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争取掌握信息安全工作的主动权;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建立确保信息安全的应急处理机制。

总之,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基于信息化管理所获得的基础数据来实现查询、统计、分析并辅助决策。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专项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所采集的基础数据,能够将从国有专项资产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一直到决策支持等一系列的功能变为可能。

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对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重大创新,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新突破。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可以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上,及时、全面地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增强管理过程中的控制力,从而全面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水平。

[1]曹艳杰.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实行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管理的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2

[2]林贻武,肖光华.行政事业资产监督与管理体制的探索.福建省机关后勤改革发展论文集,2004

[3].张红.构建新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国农业会计,2005

(责任编辑:董晓磊)

猜你喜欢
事业性国有资产信息安全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11月起取消和暂停征收3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