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爵毅,钟水文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小儿口腔颌面手术多在颌面部及狭小的口腔内进行,手术时间较长,手术细致需要术野清晰,要求麻醉医师远离手术部位,同时患儿常不合作,故均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行手术,临床上难以控制麻醉的深度和时间以及合适的拔管时间。七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仅为0.63,在常用的挥发性吸入麻醉药中较低,故其诱导迅速平稳,停药后苏醒迅速,七氟醚具有溶解度低、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小等特点[1]。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9年1-7月将七氟醚用于小儿唇腭裂的手术麻醉,并观察其麻醉的可行性,报告如下。
选择择期行唇腭裂手术的患儿100例,男 62例,女38例,年龄1~5岁,体质量8~20 kg。均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每组50例。
2组患儿术前常规禁食、禁饮 6~8 h,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 0.01 mg/kg、咪唑安定0.15 mg/kg。七氟醚组入室后给予七氟醚(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批号:09091931)和氧气混合气体进行封闭面罩缓慢诱导,氧流量2~5 L/min,七氟醚浓度由1%渐升至8%,待患儿安静意识消失后2 min进行静脉穿刺[2],穿刺成功后给予顺阿曲库铵[(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90915]0.15 mg/kg,行气管插管,术中以2%七氟醚维持,并术中酌情间断追加肌松剂顺阿曲库铵。异氟醚组入室后先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给予氯胺酮(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批号:KH070402)2 mL/kg,顺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术中以1%~1.5%异氟醚维持,并术中酌情间断追加肌松剂顺阿曲库铵。2组均连续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S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术中调整七氟醚及异氟醚吸入量,使麻醉维持在适当深度,维持PETCO2在6.67 kPa以下,SpO2在99%~100%,术毕患儿吞咽、呛咳反射恢复。清理呼吸道,患儿清醒后拔管,拔管后观察自主呼吸情况,在不吸氧的情况下SpO2在95%以上即可以护送回病房交班。
观察2组的诱导时间(从清醒至气管插管时间),拔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至拔管时间),术前及术中SBP、HR及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情况。
1) 七氟醚组恶心、呕吐2例(4.0%),异氟醚组3例(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无躁动,异氟醚组有3例(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
2) 七氟醚组诱导时间与异氟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异氟醚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麻醉诱导及拔管时间的比较() min
表1 2组患儿麻醉诱导及拔管时间的比较() min
与异氟醚组比较:*P<0.05,△P>0.05
组别 n 诱导时间 拔管时间七氟醚组 50 2.8±0.6△ 12.1±2.0*异氟醚组 50 2.6±0.5 15.8±3.5
3) 2组术中SBP、HR值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 <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术前、术中SBP及HR的比较()
表2 2组患儿术前、术中SBP及HR的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组别 n SBP/kPa术前 术中HR/次◦min-1术前 术中七氟醚组 50 12.64±2.25 11.49±1.79* 98.53±1.45 90.55±3.46*异氟醚组 50 13.12±2.34 10.46±2.04* 99.70±1.38 91.25±3.70*
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具有理化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起效迅速、不诱发心律失常、肌肉松弛较好、生物降解甚微及无毒性等特性,越来越被临床麻醉认可,并广泛使用。
七氟醚全身麻醉诱导快、苏醒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适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与诱导[3]。本研究结果显示,七氟醚组诱导时间与异氟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P<0.05),进一步证明七氟醚全身麻醉诱导迅速、停药后苏醒迅速,同时小儿对其有很好的耐受性。
七氟醚为无色透明,微带香味,无刺激性液体,血/气分配系数为0.63。油/气分配系数为53.4,组织/血分配系数大于异氟醚,所以脑内浓度与吸入浓度之间的相符性较差[4]。七氟醚对呼吸道刺激小,不增加呼吸道分泌物,故与氟烷一样可以平稳地行面罩缓慢诱异,小儿无拒吸现象。异氟醚有乙醚样气味,对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屏气、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增加气道阻力,但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少见,因其有一定的呼吸道刺激作用、患儿拒吸,故不宜用于麻醉诱导。本研究结果显示,七氟醚组恶心、呕吐为2例(4.0%),异氟醚组3例(6.0%);七氟醚苏醒迅速平稳,异氟醚苏醒期有3例(6.0%)躁动。七氟醚组的吸入诱导避免了患儿对静脉穿刺疼痛的恐惧感,使患儿在毫无痛觉的情况下安全、平稳进入麻醉维持期,减少了手术和麻醉带给患儿心理和行为的不良刺激,有利于患儿康复。令人满意的小儿麻醉需满足麻醉效果确切,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无麻醉并发症,尽量避免影响患儿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要求。吸入麻醉由于较易控制麻醉药物出入,可控性强,特别适用于开放静脉有困难、不配合注射等不易合作的患儿,故其为小儿麻醉常用有效的麻醉方法之一。七氟醚脑血分配系数为1.7,麻醉诱导和苏醒非常迅速,其气味为略带香味,小儿能够接受,其效果确切、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毕停药后患儿苏醒时间满意、清醒质量好、无复睡现象,并且具有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极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小儿麻醉。
术前给予阿托品可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咪唑安定予以镇静可以减少患儿的紧张情绪,针对小儿耳喉手术,麻醉医师更应注意,牢固地固定气管导管,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输液的速度和总量,术毕患儿的各种反射完善后,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情况下,吸引好气管及口咽部的血及异物,方可拔管,这一切均有利于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
总之,七氟醚全身麻醉具有诱导快、苏醒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性的特点,更适合小儿全身麻醉的诱导及维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
[1]杨芃,黄文起.七氟醚在成人门诊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3):230-240.
[2]李淑先,倪家骧,郭淑英.七氟醚麻醉653例临床报告[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1):5-7.
[3]卿恩明.器官移植术与组织移植术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
[4]盛卓人,王俊科.实用临床麻醉学[M].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