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放,贾书申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周 放1,贾书申2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2.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42)
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先进行访谈,在访谈中逐渐发现问题,从而使后面的访谈针对性更强,也使调查问卷的设计更科学,然后通过调查来弥补访谈的不足。
选取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400份,每所学校40份,每年级10份,其中男女生各半。回收有效问卷378份,问卷回收率为94.5%。
体育院校(系)积极参与到人文素质的建设中来,具体表现:①在教学体制方面,设置了社会科学部(系)、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室)、德育教研室及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其中社会科学系(部)承担大多数人文课程的教学。②在教学内容方面,针对本(专)科生、硕博士生分别开设相应的人文课程。人文必修课主要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课程组成。开设人文必修课的目的在于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政治信仰及相关素质。人文选修课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哲学、美学、文艺学、音乐知识、美术知识和一些实用的技能类知识。③校园活动方面,许多高校开设了人文讲坛,经常邀请著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大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书法、绘画、摄影、演讲、合唱等文化活动;号召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组织,参与为社会为他人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教职工和学生都积极参与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这些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在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文化素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应该改进的问题:①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必修课的课程主要由社会科学部(系)、基础部和马列主义教研组(室)来承担教学,教学课程和内容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科目单调,而人文选修课数量不多。围绕体育教育专业设置的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不多,人文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专业针对性,从而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②教学方法不科学。人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隐喻性,人文道理具有体认性。当前的人文学科教育许多教师采用宣讲式教学,重视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使人文学科的学习变成了人文知识的记忆和积累,不通过体认的人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不过是抽象化和概念化的文字表述,达不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进而提升人文精神的目的。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态度 表1显示,实施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并未引起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足够重视,其认知态度反应较弱。结果还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清楚。
表1 学生对人文素质的认知态度回答情况
2.2.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 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评价:满意的为13人(占3.4%);一般的为114人(占30.2%);比较欠缺的为59人(占15.6%);非常欠缺的为192人(占50.8%),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自身的评价较为客观。
2.2.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影响自身人文素质的因素选择调查表明,学校教育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自身对人文素质的忽视,放弃对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是社会风气和教师的影响。
2.2.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 学生对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非常满意的为39人(10.3%);比较满意的为57人(15.5%);一般的为207人(54.7%);不满意的为75人(19.5%),说明教师的人文素质不尽如意。笔者在和学生的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最不满意的是教师“粗暴”、“严厉”、“没有人情味”,他们喜欢的是“温和”、“文明的”、“富有爱心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倾向于教师的人品和精神,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多寡、授课能力。
2.2.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评价由表2可见,综合院校的学生对所在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评价最多的是“很满意”,而单科性体育院校的学生对所在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最多的是“不满意”。结合笔者的访谈调查,可以说明单科体育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背景方面与综合院校存在差异,单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总体情况比综合院校差。
2.2.6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明礼貌修养情况的分析 对“你说脏话吗”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吗”这两个总是的调查结果显示出男女差异,男生选择最多的是“经常”,女生选择最多的是“从来不”,说明男生在文明礼貌修养方面没有女生表现好。体育教育专业男生的文明礼貌修养比较差,值得注意。
表2 学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评价
2.2.7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伦理道德观念 “让座”问题考察了对他人同情心和爱心。肯定会让座的有74人、一般会的104人、一般不会的136人、肯定不会的74人;“长明灯,长流水”考察了学生的社会责任,378人都认为这是非常浪费的,应杜绝;“本·拉登事件”问题,考察的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认为是民族正当行为的80人,恐怖的非人道行为95人,打击美国的有力行为156人,其他47人。这三个问题所考察的内容,实际上是对是否具有人文素质的最高境界的考察,也就是人文精神的考察。
2.2.8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生态度和信仰 对“你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的问答:为人民服务的是0,实现理想的有158人,占有物质的123人,不知道的、其他的40人,表明在一些学生的头脑中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被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代替,他们更多的追求是自我理想的实现和物质的满足及生活的舒适。
对“人生信仰”的问答:共产主义信仰的56人,宗教信仰的48人,没有信仰的163人,其他的111人。共产主义信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信仰被束之高阁,这种信仰缺失的状态,极容易导致没落腐朽思潮的影响,侵害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首要明确共产主义信仰的主流地位。
2.2.9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价值观念 考察学生职业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专业不是因为爱好喜欢的88人、别无选择的90人、为上大学的162人、其他的38人),选择工作主要看利益(考虑工作是否有发展前景的62人,经济收入的196人,工作是否舒适的81人,工作地点的19人,其他20人),反映了学生思维和观念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倾向明显。
2.3.1 专业的特殊性 首先是选拔学生标准的双重性,即在体育素质、技能考试的基础上加试文化课,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基础较差;其次,进入大学后,学生专业技术的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体力,技术课后的疲惫之余使他们很难再自觉地投入到人文知识的学习中去。
2.3.2 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向整合与渗透 专业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重点,在某个专业领域的学习是大学生在兴趣和理想基础上的自主选择。这种选择具有更强烈的驱动力,在行为过程中显示出更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意志力,从而使学生在参与选修课、课余讲座和活动时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来选择。因此,如果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进入大学教育的主渠道,总是处于一种附属状态,就意味着人文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进入大学教育。
2.3.3 教师的人文素质水平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师是关键。因为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修养和行为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决定着教育内容是否被学生认同和内化。
2.3.4 办学条件的限制 在体育院系里,缺少系统的有体系的文科专业,缺少文化思想的学术氛围。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缺乏活跃的学术氛围和自由的思想,学生埋头于专业课的技术学习和体能训练,课余时间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校缺乏对学生课余时间的指导和建议。学校图书馆、教室的利用率差,学生文化学习的基本条件不能充分保证。2.3.5 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社会上存在着文化和信仰的真空,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上就是金钱至上,物质至上,投机钻营,唯利是图,中国的传统道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些给年轻学生的影响是不健康的,致使他们的思维和观念越来越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人文素质教育和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的对比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使他们在这种矛盾面前变得无所适从。
2.3.6 学生自身不够努力 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29%的学生认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学生自身不够努力”。学生并不是缺少人文素质的教育,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自己主动放弃了人文素质的提高,不愿意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
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虽然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定措施,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不足。
2)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较低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①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清楚。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对人文素质的认识有逐渐提高的趋势。②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满意程度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③学生对教师人文素质满程度较低。④单科院校学生与综合院校学生相比,综合性院校的学生对所在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满意程度高于单科院校。⑤学生在文明礼貌修养、伦理道德观念、人生态度和信仰、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原因是专业特殊性、办学条件限制、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以及学生自身努力不够等原因。
责任编辑:乔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