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常青 谭常普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疾病,西医在其冶疗上可供选用的药物及手段目前均尚不令人满意,而用于本病的中成药尽管较多,但疗效确切并能根治的亦不多见。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研制了慢鼻净吹入散,试用于临床以来,对其进行了持续的疗效跟踪,并与鼻炎滴剂进行了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1.1 处方 辛荑10 g,鹅不食草10 g,土香薷10 g,冰片3 g。
1.2 制备 ①采用加液(醇或醚)研磨法将冰片粉碎后凉干备用(简称粉A);②取辛荑、鹅不食草、土香薷三种饮片混合粉碎,再研成极细粉并过筛(一般过8号筛)备用(简称粉B);③采用配研法(即等量递增法)将上述粉A与粉B混合均匀后包装于清洁干燥的塑料瓶中,贮藏于阴凉干燥处备用。
2.1 性状 本品为灰黄色粉未,气香,味辛,有刺鼻感。
2.2 鉴别[1]
2.2.1 全粉未鉴别要点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非腺毛甚多,散在,多碎断,有的细胞壁极度增厚似石细胞,有的可见一个细胞缢缩;腺毛顶面观呈鞋底形,细胞成对排列,内含黄色物。石细胞多成群,胞腔中可见棕黄色分泌物。叶肉细胞黄绿色,有的含黄色油滴,并可见细小草酸钙方晶。
2.2.2 辛荑 取本品约4 g,加氯仿40 ml,密塞,超声处理30 min后收集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兰脂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再按处方比例制备不含辛荑的阴性对照品(制备方法同供试品溶液制法相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醚(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9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而阴性对照液色谱无相应的斑点。
2.2.3 冰片 取本品粉未约110 mg,加入乙醇约10 ml充分振摇提取,在提取液中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3~4滴,即呈紫色。
2.3 鼻纤毛毒性评价 采用离体蟾蜍上腭模型法[2],对慢鼻净吹入散进行鼻黏膜毒性考察,结果见表1。
表1 离体蟾蜍上腭给予慢鼻净吹入散后纤毛摆动时间(T)及相对抑制百分率(P)(x ± s,n=4)
结果表明:慢鼻净吹入散对蟾蜍上腭纤毛运动的相对抑制百分率>90%,且显微镜下观察到纤毛较为清晰完整,纤毛运动较为活跃,对纤毛运动基本无影响,可初步评价为本制剂无纤毛毒性。
2.4 稳定性考察 取3批慢鼻净吹入散置室温下贮存6个月,每月进行性状、外观、水份等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说明该制剂在6个月内质量相对稳定。
3.1 资料与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选择资料完整的324例门诊病例,症状均以鼻塞、鼻涕增多、嗅觉减退、头痛等为主要症状,病程3个月至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169例,其中男92例,女77例,平均年龄31岁;对照组155例,其中男82例,女73例,平均年龄33岁。治疗组采用慢鼻净吹入散,每次吹入鼻孔适量(一般吹入至患者打喷嚏即可),3~5次/d,临睡前再吹入一次(如患者鼻涕较多,吹入前应擤净鼻涕)。对照组采用鼻炎滴剂(佛山德众药物有限公司生产),喷入鼻腔内,1~2揿/次,2~4次/d,疗程均为4周。
3.2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主要症状消失,两年以上不复发;好转:主要症状大有改善,但仍未完全正常;无效:主要症状均无改善。由治愈及好转两项归于有效,据此统计总有效率。
3.3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的结果)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2 经2个疗程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鼻炎或因肺经蕴热,壅塞鼻窍或肺脾气虚雅滞鼻窍或邪毒久留,血瘀鼻窍而起。我们筛选出辛荑,鹅不食草作为处方“君药”,发散风寒,宣通鼻窍,以土香薷活血祛瘀,止痛生肌为“臣药”,再“佐”以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诸药和用,重点突出,各有兼顾,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因而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目前临床上常见的鼻腔用制剂均以溶液剂和气雾剂为主,我们研制的这一粉末吹入剂,有其独特的优点:①生物利用度高,因为滴鼻剂容易使药物经后鼻部管而被吞咽,而粉未剂与气雾剂相似,给药后药物在鼻腔的弥散度和分散面积较为广泛,滞留时间长,从而延长了药物与鼻腔黏膜的接触时间;②由于是干粉末制剂,故与滴鼻剂相比,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微生物稳定性。本品治愈率高,毒副作用极小,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每次吹入量较难定量掌控,质量控制,包装容器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8,126.
[2]谭常青,杨安平.柴胡注射液对鼻黏膜纤毛毒性评价的研究,中医药导报,2006,1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