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2010-09-28 01:25袁家兰赵金晶刘海斌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素质教育课程

袁家兰,赵金晶,刘海斌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河北承德 067000)

工科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袁家兰,赵金晶,刘海斌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旅游系,河北承德 067000)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重大意义。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工科系部的大二学生进行调查,对学生文化素质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我校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调查分析;文化氛围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与突破口,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正引起各高职院校的密切关注与日益重视。因此,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正当其时,时不我待。

一、学生文化教育状况的调查及结果综述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工科系部的学生。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收集资料的客观性,我们对其中一些学生又进行了座谈和走访调查。三种调查方式相互补充,这些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状况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综述

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对我校学生的文化教育状况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下列结论。

1.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态度和认识

首先,大多数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调查中,75%的学生认为文化教育对人格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52%的学生认为有关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和专业课同等重要;84%的学生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对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80%的学生认为文化教育的落实对素质教育的实现有很大影响;60%的学生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关系,78%的同学对自己目前文化素质现状的自我评价为“有待提高”。可见,大部分学生肯定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

2.我校课程设置

我校文化学习资源欠缺,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文化教育需求,也没有较多的课程让学生习得文化知识。文化素质必修课程少,开设最多的课是法学与思政类课,也就是国家硬性规定的“两课”,对开设其他人文素质必修课重视不够[1],如,28%的学生认为涉及文化课的内容太少,只有英语和两课等课程;53%的学生认为通过英语课堂学习,21%的学生认为通过影视节目学习,还有学生认为通过英语杂志和读物获取。高职高专为了突出技术特色,本已紧张的课时常常被专业基础课或者专业课挤占,为大量的实习、实训让路,大部分人文素质类课程也要为实习、实训让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我校文化氛围

我校文化氛围不浓,缺少一些有文化内涵的活动,比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持人大赛等。就我校组织的提升文化氛围的全校性活动而言,20%的学生认为没有组织过,29%的学生认为有但只是偶尔,24%的学生并不知道这回事;就我校的文化氛围而言,67%的学生认为文化氛围不浓,人文气息淡,16%的学生认为我校没有文化气氛。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学生文化素质现状令人担忧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总体文化素质教育水平偏低,部分大学生基本知识欠缺,个别人距大学生应有水平相差甚远。学生不能说出对自己产生影响的外国人的生平;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并不了解英语文化,比如亚瑟王、潘多拉盒子,英国人住 Houses而不是 Apartments的原因,总的情况令人担忧。结合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了解的状况,可看出当前学生对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轻视。现今学生受实用主义思潮影响,认为有助于毕业后找工作的就会学,否则置之不理,这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缺少提升文化素质的动力

学生虽然意识到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意义,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也缺乏提高文化素质的动力。大多数人对文化类选修课不感兴趣,只关心哪门选修课好通过,对于所选修课程的关联性并不关心。究其原因,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各种社会思潮从多方面对学生产生影响,连学校内部的环境也在日趋商业化,致使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实用、实惠,重眼前而轻长远,重物质而轻精神。同时,专业学习压力大,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和激励机制,成为“硬”的方面;而文化素质看不见,摸不着,成为“软”的方面[2]10。在现行学校管理的指挥棒下,学生感觉不到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一般指3~6岁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此阶段的儿童极易受到事物颜色、性状、动作等一系列特征的吸引,特别是现代社会处于电子化生活中,成人沉迷于电视、电脑、手机等设备,使得儿童也过多的关注这些电子设备,长时间的近距离操纵,眼部肌肉得不到放松出现眼部疲劳[5-6]。除了这些不良用眼习惯外,先天因素、早产及出生低体质量等儿童自身因素也可造成视力异常,因此视力筛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7]显示,学龄前是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学龄前是视力异常儿童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意义重大。

从就业角度看,学生面临着毕业就业的压力。大学生在校很少关心陶冶情操,而是热衷于考证,因为就业所凭的“实力”又是专业成绩、英语水平、等级证书等,文化素质很少作为衡量标准。虽然有些大学生自发地产生了对文化的渴求,但是弱小的萌芽很快被强大的环境因素所淹没。

(三)文化氛围淡薄

通过上面分析,学生普遍感觉我校文化氛围淡,文化性的大型活动少,我校作为一所工科院校,偏重于学生职业能力和职场工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原因之一。

以上虽然并不是全部问题所在,但从中已经可以看出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三、加强我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社会对各方面素质增长的需要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更需要扎实深入,力求实效。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长期熏陶、积累的结果;它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广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配合和参与。

(一)领导重视是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大学中积极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经过这些年来的探讨、论述,在今天主要的已经不是认识的问题,而是实践的问题。高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决定着一个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状况[2]10。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不懈,注重实效;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置图书资料,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的场所,开展文化活动等。高校领导要定期做好检查督促工作,通过检查督促,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提高文化素质教育的质量。

(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1.适当地增开一些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对理工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所开课程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让学生有机会广泛涉猎文化知识和接触社会,增强文化修养和社会感悟力、特别是培养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课余时间多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2.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课外资料。广泛阅读有助专业的学习,能提高各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鼓励他们经常广泛地阅读课外资料,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等机会,引导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从各类杂志、文学艺术、各门学科获得各种知识并摄取更多的知识营养,一专多能,人人有特长,个个全面发展。

3.学校应针对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进行“通才”教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3]。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将文化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专业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除了学习与本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知识,文科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理科学生要加强学习文史知识;艺术学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文史、英语、计算机等文化基础知识。学校可根据学科的性质,在专业课程计划里规定设置相应的课程,如文科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理科开设文学、历史等课程,文理学科都开设音乐、美术欣赏等课程,将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或限定选修课程。同时,要注重艺术学科的理论教学,促使各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全面发展。

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以往的评价机制中,分数是评价的唯一依据,“一张试卷定乾坤”,这种教学评价不利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一套好的教学评价方案可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比如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其中教师评价又可以分为平时考核、中期考核和期末总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让学生不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而更多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5.加强师资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学术基础和指导力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是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进修培训,使教师通晓文化素质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在教学环节中自觉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努力挖掘专业课中的文化成分,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科学与人文融为一体。要提倡教学改革,增强文化类课程和课程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推进课程的综合化。

总之,提高文化素质教育会有效地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并促进学生优秀职业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是一项长效机制,高职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任重而道远。

[1]王丽.高职高专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4):69.

[2]刘西瑞,贾澜,等.文化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从一所医学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状况调查谈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

[3]聂茸.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1.

A Research of the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Un 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UAN Jia-lan,ZHAO Jin-jing,L IU Hai-bin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Chengde 067000,China)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as a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n colleges.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ophomores from engineering departments in 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analyzes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 of cultural qualities,shows the current cultural educational conditions and offer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qualities.

cultural quality;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cultural a tmosphere

G648.2

A

1001-7836(2010)05-0032-03

(责任编辑:朱 岚)

2010-01-04

袁家兰 (1979-),女,山东沂水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素质教育课程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