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东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河南省高校大学生武术比赛现状与发展对策
刘旭东
(许昌学院体育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大学生第六、七届武术锦标赛进行回顾,对参加竞赛的高校、人数和项目设置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促进这项比赛能够更加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使武术在河南省高校中开展的更加广泛和深远,从而促进高校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武术 河南省高校 比赛现状 对策
武术进入高校40多年期间,已成为继承、发扬、传播武术运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承担了武术在高校的普及和提高,为武术运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平台。截止2009年,河南省高校已经举办了七届大学生武术锦标赛,这些赛事促进了各高校武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促进了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且比赛规模日益扩大,已成一定态势,竞赛组织日益规范,这一良好态势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高校武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了各高校间的文化交流。作者参与了河南省大学生第六、七届武术锦标赛裁判员工作,对赛事的实际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判断,从而进行归纳、推断和总结,对其发展做出理性思考和探索,并由此选准高校大学生武术比赛发展的突破口。
第七届武术锦标赛共有全省23所高校报名参加,对比2007年第六届武术锦标赛,从参赛高校数量上有明显的提升(见表1)。这里面既包含了河南大学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财经学院、河南理工大学等往届参赛高校,同时各地方的高校也纷纷加入。在参赛队员上,经统计共有211人,也较往届有大幅度的提升。
从本次锦标赛竞赛分组上看,共分为三个组别同时也涵盖了三个层次。在竞赛项目的设置上,甲、乙、丙三组各自按照本身实际情况进行项目设定,体现出初级训练、专业教学、专业高水平各自不同的档次,同时大部分项目以国家规定竞赛套路为主,传统特色为辅(专门在甲、乙组设立了少林拳的竞赛内容)(见表2)。
表1 河南省大学生第六、七届武术锦标赛参赛学校、人数统计
从报名情况看,甲组参赛人数达117人,占总人数的55%,仅男子初级棍术的比赛就有34人参加,其他项目相比2007年第六届武术锦标赛人数也有提升明显,显示出非体育专业组武术运动开展的良好态势。乙组参赛人数35人,占总人数的17%,丙组参赛人数59人,占总人数的28%。乙组、丙组在参赛人数上较上届无明显增加,特别是丙组即高水平运动组,参赛院校和队员基本同第六届持平,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这种现象体现了大学生武术比赛是以非专业运动员为主,专业运动员为辅的特点。
表2 河南省大学生第七届武术锦标赛竞赛内容
在竞赛内容的设置上,同第六届相比,最大的特色取消了乙组的初级套路竞赛,而是改为国际竞赛套路。甲组作为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是以初级套路作为竞赛内容。作为具有河南特色的武术套路“少林拳”,此次也同时出现在甲、乙组的竞赛内容上。丙组作为高水平运动组,参赛队员训练时间长、竞技水平高,有些队员运动技能达到较高层次,在全国比赛中已能获得较好名次,因此他们的竞赛内容是以自选套路为主,要在演练中出现不同等级技术类型的难度动作,这就增加了竞赛的激烈性、竞争性、观赏性,同时对甲、乙组运动员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武术套路评分细则是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核心部分,是裁判员实施评判的依据,是衡量运动技术水平的标尺。因此,武术套路评分细则是影响武术套路比赛客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本次锦标赛设甲、乙、丙三组,三个组别的参赛对象和技术水平层次的差异就直接导致了套路评分细则的具体化,不能用统一的评分细则来进行场上执法。
针对三种组别的设立制定了场上评分的细节,即甲、乙组采用A、B两组裁判评分,A组进行动作质量的评判,B组进行演练水平的评判,各组的三名裁判员(其中一人为副裁判长)根据运动员现场水平发挥进行公开示分,采取3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运动员的组别应得分,而后A、B两组分数相加即为运动员最后得分。因此A、B两组裁判员评分没有可量化的指标,评分实质上是一种模糊评判,裁判员凭感觉和经验给分。
丙组作为高水平运动组,演练套路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竞争激烈,因此采用分为A、B、C三组,由评判动作质量分的A组、评判演练水平分的B组及评判难度分的C组组成,这样细致而明确的分工使裁判员各司其职,有利于集中精力对运动员的动作质量、演练水平以及难度动作的完成进行准确的评判,提高了评分的准确性和区分度,使评判更加客观、准确、公正。
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的武术运动,在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无论是普系学生,还是体育专业学生,在其课程设置中都有武术教学的内容,而高校大学生武术竞赛的开展则是对高校武术教学和普及的一次检验。但是,大学生武术竞赛只是一种手段,而绝对不能成为一种目的,以在运动竞赛中获得奖牌的多少来衡量一所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的好坏似乎有些武断和草率,毕竟参赛的只是少数人群。
第七届比赛甲、乙组参赛人数达152人,占总人数的72%,就足以说明大学生武术比赛是以非专业运动员为主,也验证了武术运动所具有的“广泛性”的特点。因此,要以“华光杯”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为契机、为赛点,以高校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为面,坚持以点带面、以面聚点,形成课堂武术教学、课余武术训练、专业武术指导的良性循环,同时促进高校武术俱乐部和社团的形成与扩大,使武术运动在高校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态势,并适时推出一些校级内部的竞赛交流、学术讲座,兄弟院校之间的观摩学习等推广形式,来进一步扩大和宣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
“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作为一种重要的展示平台其作用不容忽视,要以此为动力,激励广大学生特别是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参与到学习和训练中,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这个群体中,逐步认识、了解、学习、喜爱这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使武术运动在高校学生中真正普及和开展,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据了解,河南省大学生武术比赛在第五届到第六届之间时隔多年。但2007年的第六届,2009年的第七届已经形成了两年一届的规范赛事,隶属于河南省大学生“华光”体育活动系列竞赛之一。
在赛事期间对各高校的领队和教练员的走访中,大家也一致呼吁此项赛事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在承办高校的确定中,要有序的改变承办单位,要既有省内知名高校,同时也要考虑一些地方高校的积极性,使全省的大学生武术比赛能够遍及全省,辐射各高校。通过指定承办地、举办开幕式和闭幕式等方式,为高校间的武术技术、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还积极了解和学习其他兄弟学校的优势和长处[2]。
在整个竞赛的赛事过程中,一些后勤服务和辅助宣传等制度上应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后勤服务上,能够更多的得到社会赞助、企业支持,以尽可能多的社会资金来参与和运作比赛,减少比赛主办方的经济压力,从而改善参赛环境和条件,使武术比赛更加精彩[3]。与此同时,在赛事的宣传上,承办高校应该制定一些与比赛过程相配套的宣传活动。而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在赛场上运动员比赛,场下是教练员与其他相关人员,基本上属于“自娱自乐”,没有真正体现出大学生武术比赛在高校开展的广泛性和知名度。笔者也曾在赛事期间走访大学生对武术比赛的认知情况,一部分不知道有此赛事,部分学生也是通过一些宣传条幅得知本校举行了此次比赛,而到现场观看者则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建议在比赛期间要开展一些武术文化宣传活动,如“武术周”、“武术进校园”、“武术讲座、论坛”等内容,做到武术比赛与武术宣传“双管齐下”,民族传统体育开展与民族精神教育“比翼齐飞”。
中国武术,依拳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等原则确定全国共有129个拳种[4],而河南省又是一个武术资源大省,中国两大著名拳系(少林、太极)都发源于此,群众基础好,有浓厚的习武健身风尚。大学生则是社会青年阶层中的精英,其中不乏有习拳练武的“高手”,相当多学生练习的是民间的、传统的武术,同样具有竞技性、观赏性,而目前河南省高校大学生武术锦标赛所设置的竞赛项目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建议在大学生武术比赛竞赛内容的设置上,能够采取“项目设置多元化”。在坚持以点带面、以面聚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以面阔点”,多设置些如“大学生传统武术赛”、“大学生武术观摩交流”等赛事活动,同时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展武术散手等对抗性的赛事。通过这些赛事活动的广泛开展,一方面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同场竞技交流、一展风采,另一方面可重现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领略到中华武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这项民族瑰宝在高校中生根、发展、壮大。
针对高校武术锦标赛以非专业运动员为主,专业运动员为辅的特点,非专业运动员(甲、乙组)的竞赛评分是以一种模糊评判为主,裁判员凭感觉和经验给分,即所谓的“估分”,在评判过程势必会出现由于裁判员对套路的理解不一致量度无法把握而出现分值差异较大,或者出现两位或者几位运动员分值相同的情况,从而造成名次的争论。
对于裁判员而言,一次比赛中就要出现新老裁判法和评判标准的混合使用,也使得裁判员在项目转换的过程(甲、乙组之后的丙组)中出现了短暂的不适应。因此,制定出一套适合非专业组(甲、乙组)竞赛评分细则是当前大学生武术比赛的重点,这对于减少裁判评判错误、增加打分透明度、杜绝人为干涉、公平公正竞赛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武术段位制”不同于武术运动员等级标准,而是具有类似“跆拳道”、“空手道”等功夫的级别象征,分为初段位、中段位和高段位,不同段位获得者能得到相应的证书、徽饰。(段位制)具有“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激励作用,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自我鉴定、自我认可的心理需求。
高校武术锦标赛中的甲组竞赛内容“初级三路长拳、初级刀、剑、棍”都与武术初段位(三段)相吻合[5],因此,可以试行在对获得名次的学生颁发证书的同时授予相应的武术段位。假如这项措施能够推行开展,对推动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武术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和建立规范的武术锻炼体系,正确引导武术运动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已经进行了七届,并正在步入规范、快速发展的轨道。因此,完善竞赛制度、多元化设置竞赛项目、统一裁判评判标准等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同时采取各种政策来扩大参赛学校和运动员人数,加大宣传来激励全省各高校参与武术竞赛活动,以促进河南省高校武术运动的协调发展并由此带动高校武术运动进入快速发展的新境界。
[1]孙健等.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演变对比赛评判客观性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9(2):91-94.
[2]李良平,张玉新.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对高校武术发展的启示[J].搏击·武术科学,2006(4):9-11.
[3]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中国武术段位制编写组.中国武术段位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Wushu Competitions in Henan Province
Liu Xudo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Xuchang University,Xuchang Henan 461000)
By reviewing the sixth and seventh College Student's Wushu Championships,the paper does the analysis on participating universities,projects number and settings,to offer some ideas and proposals for promoting the contest to be more sustained,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to make Wushu has a more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development in universitiesof Henan Province,so as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shu sport.
Wushu Henan universities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G85
A
1004—5643(2010)07—0063—03
刘旭东(1974~),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