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铭 齐利枝 胡大君 史彬林 王海鸽 王淑琴 郭祎玮 史光华
长期以来,在饲料中使用超量营养物质是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然而,超量营养物质的使用加剧了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环保意识的提高及豆粕价格的上涨,降低饲料中蛋白水平以缓解各种压力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仅能明显降低动物氮的排泄,同时还可节约生产成本[1-2]。已有研究结果表明[3-5],日粮蛋白质水平与NRC(1998)的推荐标准相比降低不超过4个百分点时,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然而也有资料表明[6],当生长猪日粮中粗蛋白水平低于11%,或生长鸡日粮蛋白水平低于18%时,无论如何平衡氨基酸都无法达到高蛋白日粮的生产水平。目前人们就低蛋白日粮对猪影响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而对肉仔鸡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报道结果不尽一致。为此,本试验以AA+肉仔鸡为对象,研究通过添加必需氨基酸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为低蛋白质日粮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3个日粮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鸡初始体重经方差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 42 d。
试验前对鸡舍环境、用具等进行清洗、熏蒸、浸泡消毒处理。试验鸡采用肉鸡笼单层笼养,每个处理的6个重复组鸡笼在舍内不同部位均匀布置,以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试验前3 d保持23 h/d恒定光照,之后直到第3周每天14 h/d的光照,3周后每天23 h光照。舍内保持机械通风。鸡笼均采用红外线加热装置自动控温,在前3 d舍温保持33℃,之后每周降低3℃,直至降到21℃后保持恒定不变。试验期内每天人工清粪1次。试验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各组的试验条件均保持一致。每天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其余管理同肉鸡常规饲养管理。
日粮的配制参照国家营养标准(2004年),以日粮粗蛋白水平21%为对照组,其它两个处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保持相同的代谢能水平,而粗蛋白水平分别降低1.5和3个百分点,并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满足肉仔鸡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日粮粗蛋白水平及氨基酸添加方案见表1,日粮原料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2。
表1 日粮粗蛋白水平及氨基酸添加方案(%)
表2 各处理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4.1 生长性能指标
分别于试验1、21和42 d,以重复组为单位,对试验鸡进行称重,并准确记录不同阶段的采食量,分别计算 1~21、22~42 及 1~42 日龄阶段各处理组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料肉比,以此分析不同蛋白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1.4.1 屠宰性能指标
于试验第21和42 d,在每个重复组选取接近本组平均体重的1只鸡(每个处理6只)进行屠宰,测定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腹脂重、胸肌重、腿肌重。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胸肌率、腿肌率。
屠宰率(%)=屠体重/活重×100;
全净膛率(%)=全净膛重/屠体重×100;
半净膛率(%)=半净膛重/屠体重×100;
腹脂率(%)=腹脂重/全净膛重×100;
胸肌率(%)=胸肌重/全净膛重×100;
腿肌率(%)=腿肌重/全净膛重×100。
试验数据利用Excel以及SAS软件(SAS Institute,2003)的统计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在1~21 d期间,当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时,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平均肉料比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当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时,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肉料比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未表现组间差异(P>0.05)。
表3 低蛋白日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在22~42 d期间,当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时,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平均肉料比与对照组之间仍无显著差异(P>0.05);而当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时,试验鸡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肉料比未表现组间差异(P>0.05)。
从全期结果看,日粮中蛋白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时,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日粮中蛋白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时,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肉料比无显著变化(P>0.05)。
表4 21日龄肉仔鸡屠宰性能指标测定结果
表5 42日龄肉仔鸡屠宰性能指标测定结果
由表4中数据可知,21日龄时,两个低蛋白日粮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当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时,其全净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由表5数据可知,42日龄时,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时,试验鸡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两个低蛋白组的半净膛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脂率同21日龄时有相似的变化趋势,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降低而逐渐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屠宰性能指标亦无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
目前,关于低蛋白日粮对肉仔鸡影响的研究报道尚少。Heo等(1995)研究发现,在肉仔鸡玉米-豆粕型日粮添加赖氨酸,同时将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前期从23%降至21%,后期从21%降至19%),并未明显影响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但却降低了干物质和氮的排泄量[6]。顾宪红等(1998)[7]研究表明,0~3、4~6和7~8周龄阶段的肉仔鸡,其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从 23%、19.9%、18.00%降至 21.5%、19.00%、17.00%时,日粮干物质和粗蛋白代谢率显著提高,粪便中干物质和氮排出量分别极显著下降,而两组鸡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差异。而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蛋白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前期从21%降至19.5%、后期从19%降至17.5%)时,肉仔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变化(P>0.05),这与前人试验结果相近。但日粮粗蛋白降低3个百分点(前期从21%降至18%、后期从19%降至16%)时,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极显著下降(P<0.01)。这一结果提示,即使按照氨基酸需要量添加各种限制性氨基酸,肉仔鸡日粮粗蛋白水平的下降幅度也不宜太大。已有研究指出,目前肉鸡的理想蛋白模式被认为尚不成熟,有时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2%~3%亦难以成功。用低蛋白质饲料饲喂的鸡,即使必需氨基酸的摄入量是充足的,生产性能仍然低于用高蛋白饲料饲喂的鸡[8]。
营养物质通过影响肉仔鸡体内关键酶的活性、激素分泌水平、基因表达及免疫状况等生理机能,进而影响体内营养物质向能量和蛋白质的分配和重分配、蛋白质周转及脂肪合成与分解代谢,从而影响肉仔鸡的胴体组成[9]。刁其玉等(2000)[10]报道,同一氨基酸(AA)模式下,肉鸡日粮蛋白质水平自第3周龄从23%降到17%可引起腹脂比例升高。邹勇等(2005)[11]也认为,当对肉仔鸡使用高能低蛋白日粮时,会使鸡脂肪沉积加快。本试验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两个低蛋白日粮组在21日龄时腹脂率显著升高,42日龄时也比对照组有较多的腹脂沉积,但差异不显著。此外,在42日龄时,降低1.5个百分点的低蛋白组,其它屠宰性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其中屠宰率和半净膛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说明该组肉仔鸡的屠宰性能略有改善。
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添加必需氨基酸使肉仔鸡日粮粗蛋白水平下降1.5个百分点,不仅没有影响生长性能,而且还使屠宰性能略有改善。综合生长性能指标与屠宰性能指标看,这种低蛋白日粮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1]Kornegay E T,Verstegen A M W.Swine nut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dor control.//L ewis A J,Southern L L.(editor),Swine Nutrition.and edition.Boca Rat on:CRC Press,2001:609-623.
[2]Kerr B J,Easter R A.Effect of feeding reduced protein,amino acid-supplemented diets on nitrogen and energy balance in grower pigs[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5(73):3000-3008.
[3]Kerr B J,Southern L L,Bidner T D,et al.Influence of dietary protein level,amino acid supplementation,and dietary energy levels on growing-finishing pig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composition[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3(81):3075-3087.
[4]Le Bellego L,Noblet J.Performance and utilization of dietary energy and amino acids in piglets fed low protein diets[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2(76):45-58.
[5]Myer R O,Brendemuhl T H,Barnett R D.Crystalline lysine and threonine supplementation of softred winter wheat or triticale,low-protein diets f or growing-finishing swine[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6(74):577-583.
[6]乔岩瑞.猪和肉鸡低蛋白日粮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3,24(11):17-21.
[7]顾宪红,方路.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氮排出量的影响[J].中国饲料,1998(21):10-12.
[8]豆彩虹.鸡用低蛋白日粮的研究现况[J].牧兽医杂志,1995(1):51-53.
[9]斯日古楞.日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10]刁其玉,霍启光,齐广海.氨基酸模型确定后肉仔鸡日粮中的最佳蛋白质供给[J].中国畜牧杂志,2000,36(3):25-27.
[11]邹勇,张建军.日粮蛋白水平对肉用仔鸡腹脂率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