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2010-09-20 07:57邹永丽
河北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归因学习动机动机

邹永丽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7)

动机研究近年来有较大进展,随着学者们对外语动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发展,并由此产生的对教育学意义的探索以及对中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深层思考和探索,尤其是针对本科生的研究著述颇丰,但以高职高专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则较少。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本身的特殊性,其生源往往都是重点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招录后所剩的,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入学英语成绩比较差,词汇量比较少;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匮乏,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很差。英语水平的低劣使得他们自卑心理严重。而且,人们对这一特殊群体存有偏见,他们被社会所歧视,所以他们自身也缺乏学好英语的自信。要激发这些学生学好英语,对动机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研究,研究高职高专学生的态度和动机变量的特征,并且对他们相应的动机行为特征进行剖析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一、英语学习动机的定义

虽然“动机”一词在外语学习和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但对于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一直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其中Gardner最早提出动机概念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包括四个方面:①学习语言的目标;②学习中做出的努力;③实现目标的愿望;④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另一学者Oxford认为,“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是经常运用外语学习策略和用第二语言会话交流的频度,所学语言出入量的多少,相关语言课程考试成绩好坏、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以及外语学习结束后,其外语技能可以持续多久。”总之,由于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有几个组成因素是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即英语学习应包括:①学习语言的目标;②在实现这一目标中所做的努力;③这种努力的持久性。

二、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分类

1.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Gardner和Lambert根据学习目的不同把动机区分为两大类:①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人该社团的社会生活;②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找工作、出国、阅读和翻译技术资料等而学习语言的动机。Gardner认为: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很可能比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而在特定的环境中,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也有可能比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

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外在动机是指学生受外部因素的推动而学习外语,如为了表扬,想要出国等。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

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受态度及动机变量的影响,本文不是探讨这些动机变量的内在关系,而是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态度和动机变量的特征进行研究,并且对他们相应的动机行为特征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动机水平。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确定了态度及过去英语成绩、结果归因、兴趣、焦虑、自我效能、效价、学习目的、目标定位等动机变量;从南通职业大学2009级三个系科(外语系、人文系、电子工程系)中随机各选出50名学生,分别代表英语专业学生、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共150名为受试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年龄在18岁至22岁之间,其中男大学生53人,女大学生97人。

3.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与信息。作者设计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态度、动机变量和动机行为的问卷调查,此问卷的设计是以中国学者秦晓晴的博士论文中的问卷为基础而设计的。此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态度及动机变量的22道题目;第二部分是有关动机行为特征的12道题目。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为了帮助这些学生能全面理解,笔者把英语问卷翻译成了中文。

四、分析数据与讨论

1.动机行为

笔者首先分析研究对象的动机行为特征。同样采取秦晓晴的方式把学生的动机行为分为四个等级,如下表1所示,根据研究对象的动机行为的分值把150个研究对象分为四个等级。分值≥12的属于积极的动机行为;分值≥0的属于相对积极的动机行为;分值≥-12的属于相对不积极的动机行为;分值<-12的属于不积极的动机行为。

表1 研究对象的动机行为

从表1可以看出,150个研究对象中仅有33名学生具有积极的动机行为,绝大多数都是相对积极的学习者,因而南通职业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相对较低。

由于态度和动机变量的不同特征影响研究对象的动机行为,笔者试将问卷中的前22题的答案与其动机行为进行比较。表2,3,4中的“人数(1)”指前22道题选不同答案的人数,“人数(2)”指的是“人数(1)”中的具有积极动机行为的人数,“百分比”即是“人数(2)”与“人数(1)”的比值。

2.态度与动机行为

问卷中前4个问题的答案反映了研究对象对英语学习、讲英语的人、英语教学材料及英语教师的态度。

表2 态度特征

在表2中,对问题1(英语学习很重要),只有3个学生不同意此观点,这说明在当今社会很少有人忽视英语的重要性。从总体上来说,在150人中有130人是具有积极或相对积极的动机行为说明,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能激励学生去学。对问题2(我喜欢讲英语的人),80人同意,53人不确定,17人不同意。持肯定观点的人中有36%的是积极学习者,持否定的仅有6%具有积极的动机行为,这一表明,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大的学习动机。在问题3(我喜欢英语教学材料)中,也是持肯定态度的人中的积极学习者的百分比33%大于持否定态度的4%。但在问题4(我喜欢英语老师)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在9个不喜欢他们的老师的学生中,竟有33%的学生是积极学习者,甚至超过不确定观点的学生的比例。为什么?与一部分学生访谈后得知,在一些情况下,消极的态度也能导致积极的学习动机。总之,态度对学生的动机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积极的动机能促成更高的动机水平,消极的即导致低水平动机,但在一些情况下,消极的态度也能导向积极的学习动机。

3.动机前提与动机行为

对大学新生来说,动机前提是指他们上大学前的学习英语的特征。动机前提包括过去英语成绩、结果归因和学英语的兴趣。问卷中5到11题即关于上述三个动机变量。

表3 动机前提特征

(1)过去英语成绩。过去英语成绩是学生上大学前所获得的英语分数,主要包括高考分数及中学时的分数。问题5(我认为我的过去英语成绩会影响我学英语)中,97个学生相信过去成绩的影响,53个学生不相信或不确定。结果表明,有65%的学生认为有影响。在三个选项中,分别是22%、15%和30%是积极学习者,可看出差别没有规律。故真正关键的不是过去英语成绩。问题6(我的过去英语成绩会激励我学英语)中,83个学生认为过去英语成绩能激励,29个学生持否定态度。前者有25%的学生是积极学习者,而后者有17%。可见不在于过去英语成绩本身,而在于对其采取的态度。

(2)结果归因。结果归因指学习者对学习二语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的解释。数据表明,150人中有16个能力归因者,129个努力归因者,只有5个运气归因者。24%的努力归因者积极学习,仅有13%的能力归因者具有积极的动机行为,运气归因者中没有积极学习的。由此可见,“努力归因者比“能力归因者”和“运气归因者”动机强烈。

(3)兴趣。除过去英语成绩和结果归因以外,兴趣在学生的动机行为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问题10和问题11中,选“A”的学生中分别有36%和27%积极地学习,而选“C”的学生中只有6%积极地学习。英语老师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机水平。

4.动机中介与动机行为

动机中介包括情感中介和认知中介。情感中介包括焦虑和自我效能,而认知中介包括效价、学习目的和目标定位。

表4 动机中介特征

(1)焦虑。在秦晓晴和文秋芳的研究中,焦虑对学生的动机行为只有很小的影响,而本次研究却很不相同。在问题12、13和14中,只有14个学生的答案是“一点也不焦虑”,其中没有学生具有积极的动机行为,这些学生通常上课懒散或者干脆逃课。这表明如果学生对英语学习一点焦虑感也没有的话,他们不会重视,也就不会努力学习了。在问题15和16中,在107个有点焦虑感的学生通常把英语学习作为一个挑战,而在29个很焦虑的学生则把英语学习作为一个负担。前者有26%的学生是积极学习者,后者没有积极学习者。因此,焦虑对学生的动机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适度的焦虑感有利于英语学习,而完全缺乏焦虑感或者过度焦虑都产生不利的学习效果。

(2)自我效能。二语习得中的自我效能主要指学生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或技能的评价。在68个具有高的自我效能的学生中,35%的能积极表现,而11个低自我效能的学生中,仅有9%表现积极。故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动机水平较高,帮助学生培养高的自我效能很重要。

(3)效价。学生学英语的效价主要指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评价及学习代价的评价。从问题1得知,学生对英语重要性的效价几乎是相同的。然而,学习者对学习代价的效价是不同的。对问题20,132个学生认为英语是值得学习的,其中25%是积极学习者;仅有5个认为不值得学,他们中没有积极学习者。由此可见,那些认为付出与成绩相比是值得的的学生学习动力较强。

(4)学习目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被分为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近期目的通常包括通过期末考试、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而远期目的包含进修学习、找个好工作和出国等等。在具有积极动机行为的33个学生里,大多数选择远期目的,而那些学习不积极的学生通常缺乏远期目的。总之,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对学生都很重要,而远期目标比近期目标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5)目标定向。目标定向反映出学生为自己所定的最终目标,也反映出他们对学英语的期望。对问题22,82%的研究对象把英语作为工具,30%的作为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仅有12%的学生有出国的意向。英语通常被作为工具,所以工具型动机比融入型动机更普遍。

五、结论

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态度对动机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积极的态度导致积极的动机,然而本研究发现在一些情况下,消极的态度同样能导致积极的动机。②动机前提对动机水平影响有限,但兴趣却起着重要作用。③对结果归因的研究表明:“努力归因者”比“能力归因者”和“运气归因者”动机强烈。④焦虑被证明对动机水平有很大影响。适度的焦虑有利于英语学习,而完全缺乏焦虑或者过度焦虑都不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⑤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动机水平较高。⑥对效价的研究表明:那些认为付出与成绩相比是值得的学生学习动力较强。⑦对学习目的的研究显示远期目标比近期目标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⑧在受试学生中,工具型动机比融入型动机更普遍。

[1]Bandura,A.“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8(1993):117-148.

[2]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刘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95-100.

[4]龙绍赘,郭蓉.英语专业高职生学习动机行为影响因素问卷分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7-32.

[5]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8.

[6]冉超,苏庆伟.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之我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148-148.

[7]杨筱霞,刘小芬.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的研究[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7,(8):159-164.

猜你喜欢
归因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