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黄培枝
糯玉米——一季晚稻——莴苣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是我市洪田镇最近几年推广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推广,经济效益稳定且非常显著,平均每667m2纯收入3500-5000元,深受农户的欢迎。
糯玉米于2月中旬播种,5月底收获;一季晚稻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上中旬收获;莴苣于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到翌年1月至2月上旬收获。
根据本地市场收购价格,扣除成本,每667m2糯玉米经济效益800-1200元;一季晚稻700-1000元;莴苣1500-2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 糯玉米栽培技术
3.1.1 选好品种,采用地膜栽培,适时播种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新品种、经济效益高的果蔬型玉米、意大利黑糯、紫香糯等。于2月中旬播种,每穴2-3粒,播种后,667m2用丁草胺100-150g兑水60kg,均匀喷雾,之后采用地膜覆盖,以利增温保温。
3.1.2 合理密植 采取双行种植,畦宽70-80cm,沟宽20-30cm,株距25-30cm,667m2定植3000-4000株。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长到3-4叶时间苗, 4-5叶定苗,每穴留苗1株。
3.1.3 科学施肥 重施基肥,补施苗肥、穗肥。地膜栽培要将70%肥料作基肥,667m2施40kg三元复合肥,10kg尿素,结合整畦全层施入。4-5叶期用速效氮肥兑水浇施,植株7-9个叶片时追施壮秆肥,结合中耕667m2施10kg尿素,10kg氯化钾,15kg过磷酸钙。结合中耕培土,在大喇叭口时667m2施10-15kg尿素作穗肥。
3.1.4 中耕水管 拔节前中耕破膜除草,结合培土防倒伏。全生育期水管要做到不干不湿。一般苗期不干就不灌水,雨季渍水要排干,播种前土壤持水量为60%-80%,拔节期需水量大,灌溉1-2次跑马水,保持畦面湿润;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扬花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灌水,田间土壤持水量应保持70%-80%,其他生育期土壤持水量为60%-70%。
3.1.5 病虫害防治 玉米易发生玉米螟和纹枯病危害,玉米螟可用50%甲胺防乳油1500倍喷雾,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1000倍液喷雾。
3.1.6 适时采收 要求掌握在雌穗吐丝后20天左右,花丝顶端显褐色,籽粒略显紫色,穗顶籽粒按压软而不破即可采收。
3.2 一季晚稻栽培技术
3.2.1 选用良种,卡死播种期 选用晚杂优品种汕优86、汕优669等,在玉米抽雄吐丝时播种。也可以直接在玉米地播种,采用旱育秧方式。
3.2.2 培育壮苗 在播种前亩用3kg3%锌硫磷打底,秧田施足基肥,667m2播种量宜控制在1000g左右,在一叶一心时667m2用多效唑50g加水25kg喷雾,以促进秧苗矮化,防止徒长,移栽前5天施送嫁肥。
3.2.3 合理密植,科学田管 亩插1.7-2万丛,株行距16-20cm。重施基肥,轻施蘖肥,巧施穗肥。当基本苗达10-12本时进行烤田,复水后让其自然落干。幼穗分化期前开始复水,孕穗期保持浅水层,抽穗后保持干湿交替灌溉。
3.2.4 加强病虫害防治 插后7-10天,667m2用10%益舒宝1-1.25kg,拌土20kg撒施,防治稻瘿蚊,并及时做好叶瘟、纹枯病、稻飞虱防治。在破口期667m2用“920”1-2g兑水50kg喷雾或用0.2%-0.3%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确保穗齐穗壮。
3.2.5 收获晒谷 在稻谷成熟度达到90%-95%时及时收获。晒谷做到匀摊勤翻晒。晒至水分14%左右即可。
3.3 莴苣栽培技术
3.3.1 播种期:莴苣于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播种育苗,按0.5kg莴苣种子可种植大田40亩计算用种量。
3.3.2 施足基肥:结合犁地667m2撒施碳铵、过磷酸钙各50kg和25kg氯化钾,或45%三元复合肥50kg,之后整成畦面宽1.2m,沟宽30cm的畦,以备用。
3.3.3 合理密度 按一畦种2行,株距25cm穴距种植,大约667m2种植3500株。移栽前,苗地浇透水以利起苗。移栽时,穴施少量火烧土及钙镁磷肥,将幼苗直接种在火烧土内促快返苗。
3.3.4 大田管理 活苗中耕除草,薄肥勤施促苗,封行前667m2穴施三元复合肥50kg。封行后不宜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
3.3.5 病虫防治 生长期中易发生三种病害:一是霜霉病,可用58%甲霜灵800-1000倍喷雾;二是茎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喷雾;三是菌核病,可用甲基硫菌灵或灰毕克或灰核净600-800倍喷雾。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和蚜虫。地老虎可用辛硫磷浇灌防治,蚜虫可用 10%吡虫啉类药剂喷施防治,一般连喷 2-3 次,隔7-10天喷 1次。
3.3.6 适时采收 根据市场行情,一般在现蕾期左右采收,以达到价高、质优、产量高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