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鸣,黄富宏,张 蓉,张树倩,梁贵风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中药注射剂一般来源于古方、验方及植物单体化合物,具有疗效确切,起效迅速的特点,因此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但近年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等出现药害事故,引起人们对其应用安全性的关注。笔者就某院近3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应用现状、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中提取的2007年至2009年各药房消耗数据,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规格、数量、销售金额等分别统计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eily dose,DDD)和销售金额作为计量单位。药品DDD值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16版《新编药物学》和药品说明书确定。以药品的用量除以DDD值,求得该药的用药频度(DDDs),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以用药金额除以该药DDDs即得该药品的日用药金额(DDDc),DDDc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1]。
统计结果见表1至表3。
表1 2007—2009年某院中药注射剂品种数、销售金额及DDDs
表2 2007—2009年某院各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DDDs及DDDc
从表1看,3年来品种数变化不大,但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增幅高于药品销售总额增幅,所占百分比也逐年提高。
从表2看,活血化瘀药所占份额最大,2007—2008年占75%,2009年稍有下降,占66%;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增幅较大,2008年较2007年增长166%,2009年较2008年增长245%。
从表3看,疏血通注射液3年来一直稳居首位,销售金额远高于其他药品;一些传统品种如丹参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呈下降趋势。DDDs排序前15位药品中,活血化瘀药占60%。2009年注射用粉针DDDs增幅较大,注射用粉针稳定性要高于水针,是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方向。痰热清、热毒宁作为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的代表品种,2009年DDDs增幅大,特别是痰热清。
3年来,我院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变化不大,但销售金额增幅较大,2009年较2007年增长了170.16%,占药品销售总额的比例也在上升。从3年销售金额排名看,活血化瘀类排名靠前,特别是疏血通注射液,一直稳居首位,且销售金额增幅较大。2009年由于H1N1流感,热毒宁、痰热清注射液进入治疗指南,所以销售金额、DDDs增幅均较大。
中药注射剂的运用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但现在中药注射剂95%为西医使用,以西医西药理论指导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往往不能辨证使用,多存在剂量偏大、疗程过长等问题。根据笔者对住院医嘱的调查,大部分品种存在超药品说明书最大剂量的现象,有的甚至超数倍。如醒脑静注射液正常用量是每次10~20 mL,大多数患者用到50 mL/次,有的患者连续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达89 d。
表3 2007— 2009年某院销售金额、DDDs排序前15位的中药注射液
临床上联合用药不合理,表现在药理作用相似药物的联用,如疏血通联用舒血宁,血栓通联用丹参酮,这样不仅带来用药安全隐患,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浪费了医药资源,还加大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关于在低龄儿童、高龄老人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问题,中药注射剂因为成分复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体内许多脏器发育还不完全,因而易发生药物蓄积,引起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减退,因而药效阈值变窄,易发生药物蓄积而引起不良反应。而老年人因疾病谱原因,是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最广泛的人群[2]。
对于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应引起足够重视,应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和管理,在临床应用中遵循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使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加安全、合理、有效。
[1]黄忠华,黄富宏,黄少静.2004年与2008年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对比分析[J].中国药业,2009,16(18):51-53.
[2]梅全喜,曾聪彦.临床使用不当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J].今日药学,2009,7(1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