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2010-09-17 02:16:04张丽芝
中国药业 2010年22期
关键词:注射剂心脑血管排序

张丽芝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药剂科,山东 东营 257034)

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TCMI)主要有中药溶液型注射剂(含水针和静脉注射剂)、注射用粉针和冻干制品、注射用混悬剂和注射用乳剂[1],相对于其他中药剂型具有药效快、疗效确切等特点[2]。笔者通过对我院2006年至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及趋势,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记录的2006年至2008年中药注射剂用药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包装、零售价、数量、用药金额等。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和药品金额作为计量单位进行分析。药品DDD值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第16版《新编药物学》和药品说明书确定。以药品的用量除以DDD值,求得该药的用药频度(DDDs)[3]。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以用药金额除以该药的DDDs,即得该药的日均用药金额(DDDc)。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

2 结果与分析

2006年、2007年、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总用药金额为954.1万元、1 514万元、1 912万元,总 DDDs分别为 268 009,333 603,325 601,DDDc分别为 35.6元、45.4 元、58.7 元,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及表2。可见,我院3年来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DDDs、DDDc均呈上升趋势,与2006年相比,2008年用药金额增长了100.40%,DDDs上升了21.49%,DDDc增长了64.89%。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DDDs排序3年中稳居首位,主要是因为其处方来源可靠,临床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副作用小。与2006年相比,2008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增长了85.54%,DDDs上升了15.95%,肿瘤用药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增长了39.43%、DDDs上升了13.35%,且肿瘤用药的DDDc最高;抗感染药类中药注射剂2008年用药金额增长了118.92%,DDDs上升了8.25%,DDDc增长了111.74%。可见,3年中进入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有明显变化,说明品种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变化较大。

表1 2006年至2008年我院各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万元)、DDDs及DDDc(元)

3 讨论

我院是东营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通过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显示中药注射剂在山东省东营地区的用药特点和用药倾向。统计显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于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肿瘤、肝炎等方面,体现其独特优势。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前10位排名情况每年不尽相同,表面看,似乎前10位品种相对稳定,但实际上品种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变化较大。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占主要份额,主要是因为其在心脑血管急症上的应用以及在预防用药和维持治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适用于休克昏迷患者的急救,有其他剂型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已知中药抗肿瘤药物资源相对较少,有效成分提取困难,故成本较高。因此,寻找新的资源丰富的抗肿瘤中草药,加强植物化学和药剂学研究,降低药物成本,开发疗效确切、价格适中的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抗感染类中药注射剂3年用药金额、DDDs均上升。其通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起到缩短疗程、降低副作用、提高疗效的作用,虽然用药金额相对较小,但DDDs却仅次于心脑血管用药,主要是因为应用安全、价格适中、疗效确切而受到临床医师的欢迎。肝炎治疗药虽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受到高度重视,在抗病毒、调控免疫、抗肝纤维化方面日益显示出独特优势,但应用品种相对较少,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表2 3年间我院单品种用药金额(万元)及DDDs排序前15位的中药注射剂变化情况

各类中药注射剂的DDDc都普遍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因为中药资源蕴藏量下降;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中药的需求上升,特别是海外大型医药集团对中药材的需求造成的供求紧张,导致中药材价格逐年升高。因此,要降低药物成本,保护中药材资源,一方面需要建立起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中药资源的产量、蕴藏量、主产区分布及需求进行数据库管理;另一方面,应及时完善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名贵药材的栽培、养殖,严格控制中药原材料的出口。

由于基础研究薄弱、科研投入少,中药注射剂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质量标准低、可控性差。中药注射剂的注册管理定位不清、新技术要求缺失、评价体系落后、市场逐利、随意扩大使用人群和不适当配伍等因素,均可影响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中药注射剂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适用于不宜口服或急重症患者的治疗,满足了临床尤其是危急重症治疗的要求。总体而言,中药注射剂是一种大有发展潜力的中药剂型,尤其是在发展中医、解决急症治疗方面,将是必不可少的剂型。

[1]屠锡德,张均寿,朱家璧.药剂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74.

[2]全香花,王辉明,孙向红,等.2002年—2004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药房,2006,17(3):197.

[3]丁爱如.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09,8(10):66.

猜你喜欢
注射剂心脑血管排序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2:58:30
排序不等式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08-22 07:42:04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20:11
刻舟求剑
儿童绘本(2018年5期)2018-04-12 16:45:32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