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敏,范 钰,刘 云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镇江,212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更加需要来自医疗方面的信息服务[1]。结肠造口术是以外科手术的方式在腹壁造口,将一段健康的结肠拉出腹腔系于腹壁开口处,粪便由此人工肛门排泄出体外。生活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包括经济和消费水平等方面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包括广泛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精神社会生活条件以及躯体、环境条件[2]。本文报告对肠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将2007年6月~2009年6月肠造口后入本院行化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30例,其中男 39例,女21例;年龄 29~78岁,平均(50.5±5.5)岁。均为永久性肠造口,每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手术后入本院化疗。2组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肿瘤性质和经济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非干预组进行常规的卫生知识宣教,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于3个月后对2组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比较。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问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4个因子,共30个条目组成,每项计1~5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所有数据用SPSS 11.0统计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3方面,干预组评分高于非干预组,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物质生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s)
表1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s)
与非干预组比较,*P<0.05,**P>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干预组 30 51.7±6.8 35.7±5.2 51.5±3.3 51.5±3.3非干预组 30 61.5±3.6* 45.8±6.2* 62.0±7.8* 51.9±2.5**
肠造口由于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从隐蔽的会阴部移置到腹部,且不能随意控制,这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容易造成患者自尊低下和社交障碍,因而影响自身护理能力。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首先须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计划,采用个体化指导方式,将一般心理护理与个性心理护理相结合,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将心理咨询技巧应用于个性护理之中,根据患者各自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于文化层次低、年龄较大、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倾听其因疾病所致的恐惧和忧虑,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讲解,直至患者理解掌握;对于文化层次高,年纪轻,接受能力强的患者,提供通俗易懂的造口护理、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宣传资料给患者阅读,加以讲解;对于性格开朗、善于交际的患者,介绍术后效果好的同病种患者认识,通过言传身教,使造口患者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减轻家人的身体和精神负担,也提高了自己与人交往的信心。
由于肠造口患者排便功能的改变,患者须长期携带造口袋,给患者和家人在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加之多次住院治疗,心理负担、经济负担均较重,对生活缺乏信心。通过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肠造口的护理知识及并发症的预防,正确对待现实状况,强调肠造口患者如果自我护理和家人照顾得当,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鼓励患者和家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训练规律性排便:造口是一种残障,肠造口患者要回归社会,而排便途径的改变严重影响其自尊和心理,而且排便不规律常会引起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破溃等并发症,所以能否尽快养成规律排便将直接影响日后的生活质量。作者发现,肠造口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担心造口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而能否规律排便又是影响其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因此须指导患者腹壁肌的收缩训练,对控制粪便自然逸出有较大的帮助,再加上规律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等,患者经过各种训练完全可控制粪便的排泄,增强患者的信心。
选用合适的造口袋:造口袋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来决定,有的造口袋为开放性的,可反复使用,降低了患者的经济成本。有的患者皮肤对橡胶过敏,可选择有腰带的,对于要求高的患者还有迷你型造口袋可选择,尽量选用透明的造口袋,便于观察大便的形状。同时与造口袋相配套的产品有皮肤保护粉、皮肤防漏膏、除黏剂等以保护皮肤,提高产品与皮肤的相容性。对不同层次的人推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从而可减少患者的痛苦与心理负担。
肠造口清洁及肠造口周围皮肤管理的指导:用温生理盐水对造口进行定期灌洗,训练排便次数,保持造口周围清洁干燥,同时应用皮肤保护软膏如氧化锌等保护局部皮肤,局部外涂红霉素等抗生素软膏抗感染。若伴有腹泻,可口服易蒙停等药物抑制肠蠕动,减少排便次数,使炎症尽快吸收。发生造口周围糜烂则可将粉状护肤剂涂在糜烂面上,再在糜烂面上涂皮肤保护剂。
常见肠造口并发症的防护:粪性皮炎:结肠造口局部保持清洁、干燥(可用清水冲洗后再用柔软的卫生纸吸干);排便后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忌用乙醇及粘力强的胶布。造口狭窄:轻度狭窄,可用手指扩张造口,指导患者扩肛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动作须轻柔,不可再损伤造口,如扩肛失败则改手术治疗。肠造口旁疝:保持正常排便,减轻腹压,控制体重,避免提重物。轻者可使用腹带加强支持,严重者需外科手术治疗。性功能障碍:肠造口患者易出现性功能障碍。由于自我形象的改变,会增加患者性生活的困惑和心理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适应自我形象的改变,做好配偶及家人的工作,做好人工肛门的护理和性知识健康教育,以促进患者康复,增强其回归社会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避免穿紧身裤,以免摩擦造口;体力恢复后可继续原来的工作,避免举重、剧烈运动及粗暴的接触性运动;肠造口3个月后可适当行房事;外出活动随身携带造口用具,便于随时更换。
肠造口患者的营养—热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和补充是一个重要问题。许多患者由于不习惯肠造口后排便方式的改变而不敢进食或盲目忌口。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营养对康复的重要性,使他们了解肠造口只是改变了粪便的排出口,对消化功能并无影响。指导患者有规律进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食物要易消化、富含营养、低纤维素,避免辛辣刺激性及产气的食物。
造口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困惑与问题,仅靠医护人员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除医护人员之外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通过患者之间相互帮助、情感支持、心理交流等方式,帮助新近接受造口的患者尽快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恢复健康,使他们重建自信,努力克服造口康复中的一些困难,尽快适应造口生活。指导患者定期造口门诊复查,使造口患者遇到问题可得到及时解决。
据统计我国目前肠造口患者总数已超过100万,估计每年新增患者约10万,且今后有增加趋势[4]。如何对肠造口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尽早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肠造口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若不能重返病前的社会生活,包括以往的工作和社会活动,患者康复的机会大为减少[5]。肠造口者的康复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生活的3个方面的康复,心理康复可以加快其生理康复,更有利于其社会生活的康复,从而提高肠造口者的生存质量[6-7]。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能增加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并促进康复[8]。根据作者护理工作的经验,认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良好的肠造口护理和各种形式的护理干预是促进肠造口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有研究认为,作为一个社会人,当个体面对压力时,更需要与社会成员交往,需要来自家庭与社会的支持[9]。因此通过医护人员、患者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做好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上的压力,提高他们重归病前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信心,提高生理、心理和社会3方面的生存质量。有研究证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在癌症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10]。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丰富的专科知识,还要求有较强的心理护理知识,不仅从躯体上治疗疾病,还要使他们从心理上获得健康,融入社会。
[1]罗小娟,谢佩珠.电话回访外科患者的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48.
[2]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等.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EORTCQLQ-C30在中国的试用[J].心理学报,2000,32(4):438.
[3]王爱云,王芸,胡培.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1A):37.
[4]方积乾,陆盈.现代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
[5]陈小红.健康教育路径在直肠癌造口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6):123.
[6]陈尹.PDCA循环理论在提升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12):1.
[7]杨江英.直肠癌造口术的术后护理[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2):184.
[8]吴波.实施整体护理必须注重护士情商的培养[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1.
[9]李小云,张银萍,郭晓元.社会支持与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9):548.
[10]周峥,何登岭,陆巍.临床路径表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