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岚,环晓峰,施桂芳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靖江,214500)
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目前被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手段之一[1],有报道在相同治疗条件下经过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的控制代谢异常[2]。本科2006年2月~2009年9月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同时配合强化糖尿病教育,取得满意疗效。
随机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同时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住院糖尿病患者260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178例,女 82例,平均年龄16~82岁。空腹血糖(11.5±6.8)mmol/L,餐后2 h血糖(16.6±5.6)mmol/L。其中 1型糖尿病20例,2型糖尿病240例。
强化糖尿病教育由病区成立糖尿病教育小组负责实施:教育小组成员组成为内分泌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各1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其中专职教育护士1名),护师4名。时间为15~21 d。
强化糖尿病教育的方法和具体实施:新患者入院首先由床位护士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入院评估,包括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4项以及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由管床医师对患者单个辅导,内容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概念、原理、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对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以及对并发症预防的效果。由床位护士进行强化治疗前的个体化教育,指导患者胰岛素泵使用的注意事项,低血糖的反应及如何处理,讲解多点监测血糖的意义,解答患者的提问等。由床位护士对住院患者床旁辅导1次/d,10~15 min/次,内容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方法、口服药物治疗方法、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等,对其中不懂的问题随时进行解答。对有阅读能力的患者赠送糖尿病教育手册,并在住院期间鼓励多看书学习,增加理论知识。集体授课: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或专职教育护士组织在病区小教室配合多媒体、实物模型集体授课2次/周,授课45 min/次,提问解答10 min。由营养科派营养师到床前制定个体化的糖尿病食谱,由营养食堂提供三餐糖尿病饮食。营养师依据床位护士提供的患者身高、体重、血糖、血脂等情况,开出个体化的饮食处方,包括:三餐热量的分配比例(碳水化合物60%、蛋白质15%、脂肪25%),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伴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消瘦患者保持总热量的摄入与消耗平衡,肥胖者保持负平衡,其它的保持动态平衡。出院前由科主任或主诊医师带领查房,了解患者经过糖尿病教育后的效果,同时作问卷式测试调查,针对不清楚部分再次进行教育,床位护士再具体指导患者出院后的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饮食、运动等自我管理方法,预约出院后的门诊继续教育时间、复诊时间。
教育前后采用问卷式测试方式,了解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每份测试内容有10条题目,每题10分,总分100分。测试结果评分为:优秀≥85分,良好 75~84分,及格 60~74分,不及格≤60分。
一般知识:糖尿病的病因、发病率上升情况、糖尿病类型、临床特征;正常人血糖值(空腹、餐后2 h);糖尿病诊断标准;肥胖、高脂、高蛋白饮食为什么易患糖尿病;糖尿病有否遗传因素;糖尿病可引起哪些并发症(举2~3个)等。
口服药物知识:严格按医嘱(餐前、餐时)服药,不能听信偏方、广告;糖尿病不能根治,须终身治疗的理念等。
饮食治疗:合理的饮食治疗原则,为什么要戒烟酒;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每日总热量的计算方法、三餐分配比例;糖尿病患者食用水果的方法等。
运动治疗:运动原则、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方式;运动量的合理控制等。
出院后糖尿病患者的监测:血糖3~5次/周;每月查尿常规、血压、体重;每2~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3~6个月查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眼底、肝肾功能等。
胰岛素作用、胰岛素泵的治疗原理、优越性,强化治疗的理念、对胰岛功能、胰岛β细胞的修复作用,胰岛素泵的治疗适应证、禁忌证,胰岛素注射会不会上瘾,胰岛素的种类、保存方法,注射胰岛素方法、部位,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处理等。
经过强化糖尿病教育的患者,胰岛素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成绩由教育前优秀+良好占44.99%提高到90.38%;及格+不及格由55.00%降至9.62%。空腹血糖由强化教育前的10.63 mmol/L下降到强化教育后的 7.46 mmol/L(P<0.01);餐后2 h血糖由强化教育前的16.5 mmol/L下降到强化教育后的9.82 mmol/L(P<0.01)。强化教育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教育前明显提高:对糖尿病一般知识的知晓率由22.01%提高至38.62%;口服药物知识的知晓率由45.01%提高至76.10%;饮食治疗知识由52.0%提高至84.62%;糖尿病监测知识由50.15%提高至72.45%;运动治疗知识由29.66%提高至45.65%。教育前后差异显著(均为P<0.01)。强化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情况比较见表1。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是如今比较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优越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3],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讲比较陌生,或者从来没有听说过。如何让患者治疗前由不了解到基本了解,再到接受、配合,是糖尿病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科近几年利用强化治疗的机会,同时强化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
表1 强化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情况比较( ±s)
表1 强化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情况比较( ±s)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治疗前 治疗后空腹血糖(mmol/L)10.63±1.12 7.46±1.25**餐后2 h血糖(mmol/L)16.51±1.24 9.82±1.07**体重指数(kg/m2)24.4±2.6 23.9±2.7糖化血红蛋白(%)9.30±1.70 7.78±1.10**胆固醇(mmol/L)5.37±1.08 5.09±1.09甘油三脂(mmol/L)2.9±0.4 1.80±0.72*高密度脂蛋白(mmol/L)1.36±0.54 1.45±0.40低密度脂蛋白(mmol/L)3.8±0.3 3.0±0.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糖尿病教育及心理治疗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糖尿病金标准。但目前在大多数医院,包括综合性大医院糖尿病的治疗仍是以重视药物治疗或者是被动的等待患者来院就诊,以药物治疗为主,往往在综合治疗的5项措施中忽略了4项,导致患者重药物治疗,轻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更加无视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监测,结果是病情得不到很好控制,大大影响了治疗效果。本项观察提示,采用强化治疗的患者,配合强化糖尿病教育,对控制血糖、增加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5]、降低治疗费用、最大程度上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翁建平,李延兵.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11.
[2]孙鸿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现代护理,2006,12(19):1779.
[3]胡祝红,罗艳,祝亚男.胰岛素泵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4):1297.
[4]Christiansen Js,Vaz JA,Metelko Z,et al.Twice daily biphasic insulinasparti mproves postprandial glycaemic control more effectively tnan twice daily NPH insulin,with low risk of hypoglycaemia,in patientas[J].Diabetes obes Metal,2003,5(6):446.
[5]Olefsky TM.Prospeects for research in diabetes mellitus[J].JAMA,2001,285(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