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桂抗感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2010-09-13 12:32:42黄华轼陈汀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15期
关键词:麻黄碱量瓶麻黄

黄华轼,陈 军,陈汀波

(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1;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麻桂抗感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黄华轼1,陈 军2,陈汀波2

(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1;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祛风颗粒;正交试验;盐酸麻黄碱

麻桂抗感颗粒由麻黄、桂枝、柴胡等多味药材组成,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功效,以汤剂形式长期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麻黄为方中君药,文献报道麻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显著的镇咳平喘和利尿作用[1]。本文选择以盐酸麻黄碱保留率为指标,对该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根据方中药材的理化性质,综合考虑,使用水作为溶媒,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复方提取工艺条件[2Ο4],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亦为其它复方中麻黄药材的提取提供参考。

1 仪器和试药

1.1 仪器

SHIMADZU高效液相色谱仪,含UV检测器,LC-20AT泵,SIL-20A自动进样器,Lab2 solution色谱工作站,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Met2 tler Toledo CP225D);万分之一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 AB204-N),EYELA N-1000S-W旋转蒸发仪。

1.2 试药

麻黄药材(购于广东和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经广州中医药大学黄海波副教授鉴定为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批号171241-200506),乙腈为色谱纯,高效液相测定用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以Kromasil C18柱为固定相,以乙腈-0. 1%磷酸(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

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4.98 mg),置2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10 mL量瓶中并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 mL含19.92μg的对照品溶液,滤过,即得。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溶液2、4、6、8、12、16和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峰面积,以盐酸麻黄碱进样质量对峰面积作工作曲线,得盐酸麻黄碱回归方程:y= 2208553.65x+6008.65,r=0.9991,表明盐酸麻黄碱在0.03984~0.398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正交实验

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考察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水的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见表1。

表1 麻桂抗感复方水提工艺条件考察因素水平表

2.4 实验方法

按处方比例全方药材,共9份,照正交表进行实验,提取液滤过,合并滤液,测定体积,备用。

2.5 盐酸麻黄碱的测定

2.5.1 麻黄药材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约0.2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60 W,频率50 kHz)45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 mL,置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1.5 g,内径1 cm)上,用5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约9 mL,置10 mL量瓶中,加磷酸1滴,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经测定麻黄药材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为1.18%。

2.5.2 复方供试品溶液制备:各精密量取2.4项下相当于0.5 g(仅提1次者取样量为1.0 g)麻黄生药的各提取液,60℃下减压回收溶剂至约40 mL,加氨水调节pH至约11,加乙醚振摇提取5次(50、40、40、30和30 mL),合并乙醚提取液,加磷酸2滴,摇匀,于通风橱中挥干乙醚,残渣用甲醇转移至25 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5~2mL量瓶中(提2次)或1~5 mL量瓶中(提1次和3次),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5.3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麻黄药材和复方供试品溶液各适量,按照上述色谱条件,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5.4 数据分析:按照上述正交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提取次数(B)及提取时间(A)对盐酸麻黄碱的提取效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其各水平间差异均较显著,都以选择水平(3)即提取3次,时间为2 h、1.5 h、1.5 h为佳;而溶媒用量(C)对其影响较小,各水平间提取效果基本一致,从节省能源和利于后续的浓缩干燥工艺考虑宜选择水平(1),即加8、4、4倍的水进行提取;故该工艺以A3B3C1即用8、4、4倍水提取3次,时间依次为2 h、1.5 h、1.5 h为佳。

2.6 验证实验

对所确定的A3B3C1的可靠性与重现性进行验证;同时与理论最佳工艺即A3B3C3,加12、8、8倍的水提取3次,时间为2 h、1.5 h、1.5 h进行比较。开展实验如下:

按处方比例称取复方各药材,3份,按上述所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煎煮即加8、4、4倍的水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2 h、1.5 h、1.5 h;滤过,滤液合并,测定体积,备用。

另按上述方法称取药材,考察理论最大提取条件即加12、8、8倍的水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2 h、1.5 h、1.5 h;滤过,滤液合并,测定体积,备用。

验证实验中盐酸麻黄碱的平均保留率为68.27%,与理论最大值76.82%相差不大,且重复性良好,表明本实验所确定的提取路线A3B3C1合理、可行。

3 讨 论

麻桂抗感颗粒为临床应用多年的验方,具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功效。麻黄为方中君药,成分主要含有生物碱,尚有部分黄酮、挥发油等[5Ο6]。其中盐酸麻黄碱是其主要药效成分之一,故选为本实验的考察指标成分。

本实验通过正交试验对麻桂抗感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确定了最佳工艺,即加8、4、4倍的水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2 h、1.5 h、1.5 h。按该工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盐酸麻黄碱保留率高,重复性良好。

加大水的用量虽然能较小程度的提高提取液中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率,但两者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且由于盐酸麻黄碱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水用量的大幅度增加,将使后续的浓缩、干燥时间延长,可能对盐酸麻黄碱的保留造成不良影响,又不利于节能[7Ο8]。故本实验确定工艺条件如正文所述,验证实验证明所确定的工艺条件较为合理,易于操作。该实验结果为后续生产的浓缩、干燥等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亦为复方中麻黄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

[1] 姚琳,邓康颖,罗佳波.甲基麻黄碱与麻黄碱镇咳平喘作用对比研究[J].中药材,2008,31(3):416.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3.

[3]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5 VolumeⅠ)[S].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5:223.

[4] 章曙丹,夏正燕,冯瑛.HPLC测定喘立停喷雾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J].中成药,2008,30(9): 1308.

[5] 于启平.麻黄碱的提取工艺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660.

[6] 张绍轩,李勇,黄青,等.用正交试验优选盐酸乙醇回流法提取麻黄的工艺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4):292.

[7] Zhang ShuΟdan,Xia ZhengΟyang,Feng Ying.Assay of ephedrine hydrochloridum and pseudophedrine hydrochloride in Chuanliting Spray by HPLC[J].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2008,30(9):1308.

[8] 何夏秋,贺建华,刘会涛,等.麻黄正交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1):1.

book=100,ebook=30

TQ 46

A

1672Ο2353(2010)15Ο0100Ο02

2010-06-20

猜你喜欢
麻黄碱量瓶麻黄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4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含量
山东化工(2018年15期)2018-09-20 08:55:34
天丹通络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氯麻黄碱的检验研究
刑事技术(2015年6期)2015-09-26 10:00:54
羟苄羟麻黄碱用于先兆早产50例疗效及用药护理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9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07
HPLC法测定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药学研究(2012年2期)2012-10-25 05:54:40
麻黄碱,是毒还是药
家庭医药(2012年12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