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新
血小板输血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支持疗法。在多次输血后,可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临床的问题。笔者应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100例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在再次输注血小板时,进行了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对部分血小板抗体阳性且输注无效的患者做了血小板交叉配血,以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100例输血次数均在3次以上,其中3~5次41例,6~8次32例,9~11次8例,11次以上19例;男40例,女60例,年龄15~63岁,平均41.6岁;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急性白血病24例,慢性白血病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3例,恶性肿瘤21例。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8~51岁,均无输血史。血小板输注指征:患者体表有出血点、紫癫、鼻靵、血尿、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或和血小板计数<20×109/L。单采血小板由南阳市中心血站提供,每袋容量约200ml,含血小板≥2.5×1011/L。
1.2 方法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采用SEPSA技术,对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且输注无效者需再次输注血小板进行血小板交叉配血,分别采用标准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LCT)和SEPSA技术。
1.3 输注效果评价 在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lh和24h对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并计算血小板增值(CCI)。CCI=输注后血小板增值×体表面积(m2)/输人血小板总数;输后lh,CCI>75×109/L、24 hCCI>4.5×109/L为有效,否则为输注无效[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各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
2.1 对照组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全部阴性。
2.2 100例输往血小板患者抗体的检测结果及血小板输往效果见表1。共检出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59例,占59.0%,1 h和24 hCCI抗体阳性组明显低于抗体阴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t=16.40,11.21,P <0.01);输注无效率:抗体阳性组为83%,抗体阴性组为1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8.4,P <0.01)。
2.3 对血小板抗体阳性且输注无效51例患者中的27例,在再次输注血小板时,分别采用LCT法进行HLA配型,采用SEPSA技术进行血小板配型输注,效果见表2。
表1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输注的关系(n=100)
表2 27名患者采用LCT和SEPSA配型后血小板输注效果
反复输血的患者极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文献报道反复输血的患者HLA抗体阳性率为31%~63%[2],且随输注次数的增多而升高。从表1可知,5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CCI低于阴性组,而输注无效率高于阴性组,这主要是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破坏血小板所致。5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者中,在输注血小板时,仅有8例为有效输注;41例血小板抗体阴性运行时得中有34例为有效输注,由此可见,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并不一定会发生血小板无效性输注,而血小板抗体阴性者,也可发生无效输注,因为血小板输注效果与免疫和非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最好在临床发现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而治疗仍需输注血小板时,检测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者再进行血小板交叉配血试验。这样有针地解决免疫因素导致的血小板无效性输往者的问题。检测血小板抗体,计算CCI可以及时明确血小板输注效果,查找输注无效的原因。对免疫因素所致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SEPSA法进行血小板交叉配血,选择配合型血小板输注,从而提高血小板输往治疗效果。
[1]李敬兰,曹金霓.血小板输往无效的原因与防治.中国输血杂志,2004,7(4):217.
[2]张工梁.白细胞血型与输血反应.中国输血杂志,2005,1(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