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王磊
全球网络链接超过了10亿人,但语言却在用户之间筑起了高墙。如果没有语言隔阂,如果网络内容可以自动翻译成用户自己的语言,中文用户就可以直接连上英文报纸网站,阅读流畅的中文,接着再阅读原本以马来文写成的博客。这听起来像是幻想,但至少有一小部分似乎可以成真。
拜网络所赐,翻译已经变得较为弹性且便宜。一些企业提供的免费服务位于最基层,这些自动翻译服务称作机器翻译,通过学习分析人工翻译的文章,他们通常都能译出文章的重点。志愿翻译者则位于再往上一层,有些志愿翻译团体会定期翻译英文出版物,此外也有更为正式的计划,例如Global Voices和Meedan。当然,收费翻译者所创造的结果仍然是最棒的,但随着翻译工业走向拆件分工,其费用也在下滑。
Brian McConnell制作了免费软件“全球词典”(Worldwide Lexicon,缩 写 为WWL)。WWL让 博 客 写 手和媒体企业得以控制其内容的翻译方式,例如博客写手可以选择让所写文章自动转换成拜访者的阅读语言。只要将功能开启,WWL也让读者改善文章的翻译。商业机构则可以使用这套软件作初步翻译,再送到翻译公司进一步润饰。WWL还可以等到点击数到达一定数值,再改传翻译版本给读者。这种结合人类和计算机的作业方式,完全在幕后执行。目前McConnell正将WWL与相当普遍的部落平台WordPress进行整合。
我们距离无障碍的互联网这个梦想还有多远?志愿翻译者们只关注受欢迎的大网站,而绝大多数的博客仍然无人翻译,或者只有机器翻译版本。因为大多数的信息发布者没有能力支付翻译费用,他们只能依靠机器翻译。机器翻译的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翻译起口语和惯用语来还是困难重重。就像WWL的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研究员Ethan Zuckerman说过的那样:“如果你像欧盟议会议员那样讲话,那么,我们能够翻译得相当好。” 科技有助于缩小网络的语言隔阂,但还没有办法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