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广济文曲戏的考源索流

2010-09-09 04:07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广济黄梅县黄梅

陈 晓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系,安徽合肥 230061)

湖北广济文曲戏的考源索流

陈 晓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系,安徽合肥 230061)

“文曲戏”发源于湖北黄梅与广济交界的太白湖区,以太白湖区的“秧田歌”为音乐母体,不断吸纳外来曲调而成。

文曲戏;源流

一、“文曲戏”的称谓

文曲戏发源于湖北黄梅与武穴①交界的太白湖区,是在渔歌、小调和打硪歌等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前身为“坐唱”。“坐唱”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在清末民初曾盛行一时,各地的称谓不一,如湖北黄梅、广济叫做“调儿”、“曲子”;江西九江称“清音”②,景德镇称“文词戏”,瑞昌、都昌、湖口叫做“文词调儿”、“曲子”;安徽俗称“儿家腔”,安徽宿松称“文南词”③。

1956年,广济县的“调儿戏”艺人出席湖北省黄冈地区的戏曲汇演,广济县文化馆干部陈锦星和管丁年商议,将“调儿戏”的主要唱腔《文词》和《小曲》各取一字而定名为“文曲戏”④。文曲戏的主腔是“文词”,曲调旋律文雅抒情,其伴奏乐器仅由两把二胡拉正、反调和一个云板组成,没有武场锣鼓,故称“文曲”。

二、“文曲戏”的考源索流

从一些民间音乐的形成、发展、繁荣和衰落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一个新的乐种总是在和几个相近乐种的交媾、碰撞中诞生;在量变的发展过程中总有着一些偶然因素促其在质变临界点上取得突破,这些偶然因素也就成了某个新乐种的生命起点。文曲戏的形成与发展正是这种规律的具体体现。

(一)酝酿与积淀——广济文曲戏的孕育期

文曲戏发源于湖北黄梅与广济交界的太白湖区,其音乐是以此地的“秧田歌”⑤为音乐文化基因,不断吸纳外来曲调而成。

据明万历十一年 (1583)的《黄梅县志》记载:“多云樵唱、太白渔歌”、“渔舟千艇,朝暮歌声不绝”,这些文字约略反映了当时太白渔歌的盛况。

广济县同治壬申志 (1873)记叙古迹郑公塔(位于太白湖西岸)一节中载:明宣德年间,僧行铨重建郑公塔,诗人兰士绻题诗曰:“一塔犹今古,孤桅耐历风;湖山环锁外,烟月影笼中;渔歌闻归艇,闲行数落鸿”。

清代诗人余世芳在《太白渔歌》的诗句中曾写道:“草叶芦花极望长,歌声缭绕水中央。夜来渔火还归棹,惊起豪洲雁几行”。

在《广济县志·艺文卷》中载清康熙年间的文人金德嘉诗《清壑亭》,诗中曰:“清壑亭荒只有诗,风流犹忆郑当时,山农不省词场事,亭下牵牛唱竹枝。”⑥

据以上文献资料的记载,足见明、清时期太白湖区的民歌极其兴盛。

(二)改制与定型——广济文曲戏的生成期

文化人类学家们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种复合体,并且是内部各种成分混合长成,这些成分大部分是自古就有的,也有从别的文化界入的。其次,每个文化倾向发展成特有的组织,这种组织是首尾自成一体的。”[1](P121)在多乐种交融、碰撞之中,文曲戏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酝酿与积淀逐渐形成。

1.“坐唱”(“板唱”)时期 文曲坐唱,源于明清俗曲和民歌小调。明清俗曲继承了宋、元以来的小唱或小曲的传统。宋人耐得翁《都城记胜》曰:“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文曲戏的传统演唱形式最初是不化妆的文曲坐唱和渔鼓小调,其演唱形式为一琴一板,一男一女(或二女),男的操琴,女的拍板演唱。坐唱,又称“板唱”,无论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庭院居宅,有一条板凳就可以演唱,有一人清唱(自拉自唱),二人对唱 (男兼奏胡琴,女兼操牙板),三四人或五七人分角色演唱,演员兼奏胡琴、四胡、月琴等。于民国初年搬上舞台,逐渐形成戏曲。这样台上的戏曲形式唱些大本头戏,台下的曲艺形式唱些小段,形式简便随时可唱。文曲即以曲艺与戏曲两种不同的样态并行不悖地向前发展。

黄梅文曲坐唱,经过几百年间艺人口传心授,与黄梅方言和民间舞蹈、说唱艺术的不断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洋溢着泥土的芳香,深受群众的喜爱。黄梅文曲坐唱的音乐丰富多彩,柔和优美,清雅动听。其音乐主要有声腔曲调和丝弦伴奏两大部分组成。

2.“走唱”时期 黄梅大围 (南至长江大堤,北至太白湖,东至孔咙,西至广济田镇)常闹水灾,从 1878年至 1949年期间,发生水灾达一百多次。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一转围国,一坦平阳,熟了三年,满屋是粮,人穿绸段,狗穿衣裳;下了三天,心下惊慌,铜锣一响,筑坝下桩,皇堤一破,大哭细昂,叫只渡船,渡到上乡;背把破絮,径往鄱阳,到人门口,伴人门框。”在这样频繁的灾害面前,广大灾民纷纷学唱小曲和采茶戏,作为逃荒乞讨的谋生手段。

光绪年间,黄梅县蔡山江家墩江玉枝逃荒卖唱至湖北蕲州、大冶、阳新;江西瑞昌、德安、沙河、都昌;安徽的宿松、望江。广济县程朋垸的毛巧尔、程家咀垸的朱三妹在光绪年间,也以打连厢卖唱为生。清光绪二十二年,黄梅县盲艺人聂炎保带胡家桥胡秀英出外卖唱小曲,先后到达了重庆、沙市、宜昌、武汉、九江、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广济县武穴镇盲艺人李树生,在清光绪十八年就已外出卖唱;马连芝从十岁始长期在外卖唱小曲,他们先后到达了湖北省的武汉、沙市、宜昌;江西省的瑞昌、武宁、九江、南昌、都昌及南京等地。本地小曲曲调《相州十打》、《上江相思》、《下江相思》、《下江倒贴》和《泗州调》均融汇了外来的曲调。

3.“高台椅坐”时期 广济县《丁末县志》记载:康熙年间,“乡村有龙灯、花灯及狮子流星之戏”。花灯分为“武场”(玩龙和武术等属“武场”)和“文场”(“打花鼓”、“打连厢”、“挑花蓝”和“双推车”等属“文场”。)每逢春节、上元节及二月花朝,当地都有玩花灯和龙灯的风俗,三至五人一班到各湾演出,划地为台,演唱的均为当地的民间小曲,表演的曲目如《金莲调叔》、《浪子踢球》等小戏,称为“文曲灯戏”。每次仅演二至三个节目,胡琴伴奏,也有添加月琴、笛子、琵琶和小锣伴奏的。1850年以后,黄梅县文曲艺人用类似民间舞蹈“推车”形式。男推车,女坐车 (称“二姐儿”),绕场打转,边转边唱边做动作,唱词插入道白,男女搭配表演,出现了两小戏最初的脚本。

高台椅坐是花灯中“文场”的形式之一,花灯队巡回到各村表演,一般就地表演节目,但演唱民间小曲各村都需搭座高台,演唱者坐在高台的椅子上演唱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曲目,并用二胡或敲碟伴奏,这一特殊的表演形式被称为“高台椅坐”。花灯结束后,还要以此形式回本村演唱二至三天。

黄梅县聂福俊墩王元林曾向叔父聂炎保学唱民间小曲,是“高台椅坐”的演唱者及组织者。1923年,王元林和聂炎保经常到黄梅的孔珑及广济的龙坪等地看汉戏,两人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分工,一人看动作,一人听唱腔学台词。首先编演了《游龙戏凤》,后来又将小曲中的《宋江杀惜》、《金莲调叔》等曲目进行改编,分角色搬上舞台。王元林第一次将文曲以穿长袍褂和简陋的化妆搬上草台以戏曲形成演出,首次将“调儿戏”搬上舞台,王元林当之无愧地成为“调儿戏”的第一代民间艺人。

4.文曲戏的班社分布与初步形成 艺人班社是传统戏曲的基本传播者,戏曲班社在其艺术生产及推动戏曲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郭汉成曾指出:“戏曲班社既是一个谋生的职业组织,又是一个进行艺术生产的集体。”⑦

“调儿戏”唱腔来自民间且深受农民喜爱,“调儿戏”搬上舞台不久,黄梅县聂福俊墩附近的严家闸、胡传石、孔珑、张墩、中津、陈福万等村纷纷前来邀请王元林及其徒弟闵金保到本村传艺,相继成立了村办“调儿戏”的戏班。

戏班班主的基本情况⑧

起初,戏班的表演纯属业余性质,每逢过年、过节及农闲时进行演唱,基本是农民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后来,发展成为以村戏班的演员为主,吸纳别村戏班的优秀演员及民间艺人自由组合的半职业戏班,农忙务农,农闲从事文艺演出和教唱活动。

1927年,王元林组班到当地农村及广济的龙坪、胡胜、王仪等地演出;闵金保和蒋尊虎在黄梅中津组班,在当地农村及江西都昌、安徽宿松和安庆等地演出,并在江西九江、沙河、都昌、景德镇等地传艺,培养了当地较有影响的民间艺人王卖牛、徐银泉(称“调儿戏”的“梅兰芳”);王玉意和涂宏记组织了同心班在广济、阳新、大治等地演出;李善贵和陈十坡在陈福万组班到安徽的宿松、太湖、望江、江西的湖口、彭泽、铙州、德安、武宁一带演出。

文曲戏形成于民国元年,王元林和闵金保为了谋生共同组班,在鄂东一带相互搭班演出,由该县盲艺人王瞎子负责教唱,开始采用化妆说唱的形式,以三小 (小生、小旦、小丑)行当为主,编演一些家庭生活小戏并搬上农村舞台。为了适应不同地域的观众,两位艺人根据黄梅县的“文曲戏”只有文场伴奏而无武场伴奏略显单调,而广济县的“采茶戏”只有武场伴奏而无文场伴奏且显高亢的特点,积极地横向借鉴、文武并蓄,将文曲戏配以锣、鼓、铙、跋等武场乐器伴奏参与演出,极大地丰富了文曲戏的表演戏味,明显增强了文曲戏的表现力,这是文曲戏的形成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使其具有鄂东的独特风格和传统的艺术特色。

流浪艺人的班社在流浪求乞的生存状态下,一方面不断提高演唱技艺、丰富曲调;另一方面逐渐壮大班社的表演队伍 (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余人)、分工协作,你拉琴、我打鼓、他敲梆、分出角色演唱,文曲戏经过艺人们不断地修正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几种固定的声腔,如【文词】、【秋江调】、【叠断桥】、【鲜花调】等,早期的文曲戏初步形成。

注释:

①武穴市原名广济县,1987年撤县立武穴市,本文中广济、武穴通用。

②1980年江西进行民间曲种普查时,取“坐唱”曲调具有清雅简洁、清新婉约的特点,并鉴于《德化县志》“夜话亭改清音亭”的记载,且考虑与“南昌清音”相呼应,于是将这种坐唱曲种定名为“九江清音”。但这个称谓并没有深入民间,很多艺人并不知道“九江清音”是何物,仍然使用民间的旧称。

③广济县人民政府编.《广济县简志》,第 12页,1981年 1月。

④广济县文曲戏音乐收集小组.《广济文曲戏资料汇编》,第 3页,1982年 5月编印。

⑤郭汉城《张发颖 <中国戏班史 >序》转引自毛小雨《探寻舞台背后—介绍 <中国戏班史 >》,戏曲研究第 45期,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⑥广济县志编撰委员会.《广济方言志》,第 25页,1985年 3月。

⑦根据广济县前黄梅戏剧团团长王若熬在文化局为我调研组织的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⑧广济县文曲戏音乐收集小组.《广济文曲戏资料汇编》(第三册),第 61页,1982年 5月编印。

[1]文化人类学理论架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责任编辑 张吉兵

J809

A

1003-8078(2010)04-035-03

2010-03-31

陈 晓 (1972-),男,安徽宿松人,合肥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广济黄梅县黄梅
黄梅之星 谢军
黄梅之星 朱婷婷
佛缘
临州莲事
养在“深闺”天下知 黄梅县住建局擘画城市画卷
金花夺目 黄梅璀璨
让宣传更出色 让成效更出彩——黄梅县地方税务局税收宣传月活动回眸
黄梅落尽,佛心始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