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广宇 (中科院研究生院 管理学院,北京 100049)
超额剩余价值:价值转形研究中缺失的关键环节
高广宇 (中科院研究生院 管理学院,北京 100049)
围绕价值转形的争论已延续百年,争论是基于一个未明言的前提,即马克思有“一个”价值转形模型。事实上,马克思提出了没有资本流动的价值转形、有资本流动的价值转形两套价值转形理论。价值转形问题的实质是解释价值规律从简单商品经济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演进,这种演进的动力是生产力进步和资本的跨部门流动。因此,只有把生产力进步、资本跨部门流动作为基本前提,才能解决价值转形问题。在生产力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超额剩余价值是最核心的概念。
价值转形;超额剩余价值;价值规律;资本有机构成
围绕价值转形的争论已延续百年,争论基于一个其未明言的前提,即马克思有“一个”价值转形模型。其实不然,马克思事实上提出了两套价值转形理论。意识到这一点,才是理解价值转形的开始。
马克思两套价值转形理论的区别,在于理论中有无资本流动。
《资本论》中有关价值转形的论述,集中在《资本论》第三卷的第九章、第十章和恩格斯的《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中。我们先看第九章的数学模型,以下表1、表2分别为价值转形的起点和终点。[1]注意两表的第一栏“资本”,即价值转形前后五个部门各自的资本量:转形前各为100,转形后仍然各自维持在100。很明显,在这个模型中,各部门的资本量在转形前后是不变的。
而在第十章,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资本在各部门间的再分配,才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总之,通过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以致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因而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2]
表1 价值转形的起点
也就是说,在上文所引第九章的模型中,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即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如第Ⅰ部门)吸引资本流入,转形后其资本量应该大于100。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即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如第Ⅴ部门)资本流失,转形后其资本量应该小于100。转形后各部门资本量是多少,是80或是120,在此模型中无从得知。
然而,自鲍特凯维兹提出他的价值转形问题之后,研究者的注意力就几乎完全被吸引到第九章的数学模型,认为这个数学模型是价值转形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个题目下的讨论焦点,是要素投入的转形问题和求证 “两个等式”(总利润等于总剩余价值,总生产价格等于总价值)同时成立问题。[3-10]这个没有资本流动的数学模型,更可能是马克思探讨价值转形问题的一个初步的、不成熟的构想。这是因为马克思随后即追问价值转形的动力是什么?并得出价值转形的动力是资本流动。
表2 价值转形的结果
意识到这个数学模型没有体现出资本流动后,我们可以重新审视由鲍特凯维兹所开启的一脉价值转形研究:(1)在鲍特凯维兹的价值转形问题中,“两个等式”成立与否的讨论,只有在转形前后各部门资本量不变时才有意义。如果由于资本流动,各部门的资本量有增减变化,“两个等式”的成立问题就无从谈起,求解求证自然是徒耗时光。(2)资本流动是价值转形背后的“动力”,第九章的模型因为缺失了“动力”,所以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商品交换规律。部分学者没考虑到这种因果关系,反倒由此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应该不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交换。这是在鲍特凯维兹的陷阱中越陷越深了,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误解无过于此。
恩格斯为《资本论》第三卷所作的增补,主要内容就是为第九章模型所造成的这种错误影响解读,重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强调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是对历史上的价值转形过程的理论说明。自然,恩格斯所引述的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是第十章的有资本流动的转形理论,而不是第九章的无资本流动的转形模型。
目前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价值转形问题的处理是很不妥当的。在有无资本流动这一点上,第九章的转形模型同第十章的转形理论是直接对立的。而在目前通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这两套理论被简单的罗列在一起,相安无事,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这也反映出理论界对于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本文的以下部分将基于价值转形中有无资本流动这一问题点,重新解读《资本论》的相关部分内容,梳理从马克思到恩格斯的价值转形探索,并进一步说明超额剩余价值是价值转形核心。
本部分尝试说明,第九章的价值转形模型,只是马克思解决价值转形问题的初步的、不成熟的构想,不能作为价值转形研究的基础。
任何经济模型都是为了说明现实经济问题而被提出来的。为方便起见,经济模型也都会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简化、抽象。马克思的价值转形模型也不例外。要理解价值转形问题的理论模型,首先要明确价值转形模型所要处理、说明的现实经济问题。
价值转形问题,首先是劳动价值论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现象相矛盾的问题。如果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按价值出售(假定剩余价值率相同),则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部门,其资本利润率不相同;这与经济现实中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现象相矛盾。由此可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不是按价值出售。
那么,已知:(1)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商品按价值出售;(2)资本主义时期商品不是按价值出售,需要解决的问题自然就显现出来:资本主义时期的商品的交换规律是什么?是如何从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商品交换规律——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也就是说,价值转形问题,是商品交换规律在历史经济进程中的发展演变问题。如果价值转形研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的交换规律的来龙去脉,不能说明这个规律与简单商品经济的交换规律——价值规律的关联,《资本论》的理论贡献就很可疑了。
而《资本论》第三卷第九章的价值转形模型,显然完全不能说明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的价值规律与资本主义的交换规律联系,不能说明商品交换规律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究其原因,这个模型是建立在两个未明言的、狭隘的前提假设之上的:(1)空间维度上,如前所述,部门之间没有资本流动;(2)时间维度上,下文将要重点论述,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固定的。
这两个严格限制,使价值转形问题更易于以数学手段处理,使价值转形的数学模型得以建立。但是,这种限制是对现实的不恰当的简化,简化掉的是最关键的两点信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在简单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原因是两个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1)生产力层面,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手工劳动被机器大生产取代,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2)生产关系层面,资本家在竞争中淘汰手工业者成为生产资料和商品的所有者,资本打破了部门界限,为谋求高额利润而在部门间流动和竞争,使各部门利润率平均化。
而第九章的价值转形模型,恰恰简化掉了“生产力进步”和“资本在部门间的流动”。这两个要素,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是价值转形——商品从按价值出售转变到按生产价格出售——的原因和动力。
脱离了价值转形得以发生的历史经济条件,第九章的过分简化的转形模型,自然不能够解释商品交换规律的历史演变。
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马克思继续深入探究价值转形问题的本质——交换规律的历史演变的动力,提出是利润率平均化的驱动导致资本在部门间流动,这种资本流动和竞争导致价值转形,即商品由按价值交换转变为按生产价格交换。
资本不流动和资本有机构成固定这两个隐含的限制条件,使第九章的价值转形模型失去了解释现实的能力。在第十章,马克思去掉了资本不流动这个假设,然而,资本有机构成固定这个假设仍然保留下来。第十章的价值转形理论认为:(1)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因此,(2)价值转形的过程中的资本流动,是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流向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
这个理论是在一个静态的历史横截面上讨论问题,没有考虑到资本有机构的提高。而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机器大生产的发展,生产力进步在政治经济学中的体现就是:资本有机构成得到提高,以及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企业得到超额剩余价值。
因此,马克思的这个价值转形理论仍然是半成品。如果没有注意到它的局限性,直接应用这个理论解释生产力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历史进程,就会得出如下荒谬的结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快的现代部门,即趋向大机器生产的部门,会因资本流失而逐渐萎缩;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慢的传统部门,即技术进步缓慢的部门,则会吸引资本流入而扩张。
这个资本流动方向显然与现实相反(对现实的资本流动的叙述,参见《资本论》第三卷恩格斯的增补),而且也有明显的反科技进步的味道。
因此,在第九章的价值转形模型的基础上,在取消了“部门间没有资本流动”的限定后,只有进一步去掉“资本有机构成固定”这个限定,在生产力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够研究商品交换规律的历史演变,解决价值转形问题。
生产力进步推动商品交换规律的演变。如前所说,生产力进步在政治经济学中的体现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以及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企业得到超额剩余价值。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超额剩余价值部分,马克思认为,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资本家,降低了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可以按原价值出售商品。因此得到超额剩余价值。一定时间后,新技术被普遍采用,竞争会使商品的新的社会价值下降到等于这个个别价值,此时超额剩余价值消失,即:
超额剩余价值=原价值-新价值
不考虑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则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是低利润部门。
这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不符,因此需要利润率平均化/价值转形过程来解决此问题。
由此可知,超额剩余价值的消失和价值转形过程,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是先后继起的两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示意图直观地说明这个问题(图1)。
某部门商品原价值为v0,新价值为v1,生产价格为 p,超额剩余价值为 v0-v1; q1、q2、q3分别 v0、p、v1为对应的产量;产量增减代表部门资本的流入、流出。
图1 价值转形过程示意图
A点到C点,即超额剩余价值完全消失。根据超额剩余价值理论,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首先是“部门内资本竞争”,市场价值由原价值v0降为新价值v1,超额剩余价值完全消失;商品产量由q1增加到q3。此部门由于资本构成提高,成为低利润部门。
C点到B点,即价值转形。“部门间资本竞争”使资本流出此低利润部门,直至资本取得平均利润,此时产量由q3降至q2,市场价值由v1上升为p。
显然,现实经济中不可能有这样的迂回过程。更合理的是,直接从A点到B点,即超额剩余价值吸引资本流入,直至利润率平均化;此时商品市场价值由原价值v0下降到生产价格p,产量由由q1增加到q2。这个过程,既是超额剩余价值(部分)消失的过程,也是价值转形过程。
不过,A→C→B与A→B的路径之争无关紧要。我们无需争论是否存在先后发挥作用的部门内竞争、部门间竞争,还是竞争在部门内外同时展开,因为这并不影响我们要说明的观点:(1)竞争的总的前提是: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高(由于超额剩余价值);(2)竞争的总的结果是:资本流入资本有机构成得到提高的部门。
另一个重要结论是,超额剩余价值没有完全消失,B与C之间对应的部分超额剩余价值p-v1,在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中,也称为瓜分的其他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也就解决了超额剩余价值的实质这个一直有争议的问题。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实质,就是通过技术进步,以较少的劳动,交换低技术部门较多的劳动。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的交换规律的实质。推广到国际贸易中,就是高技术的国家可以用较少的劳动,交换到低技术国家较多的劳动(即几亿衬衫换一架飞机);这是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实质。
总结上述分析过程,价值转形研究的两个基本结论是:(1)价值转形发生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历史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资本有机构成固定的条件下。因此,价值转形的起点,是资本有机构成得到提高的部门,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此是高利润部门。《资本论》第十章中价值转形的起点,其利润率高低判定搞反了。(2)价值转形的过程,是资本流向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部门,即资本有机构成得到了提高的部门,直至各部门利润率平均化。《资本论》中价值转形过程中的资本流动方向也搞反了。
生产力进步对商品交换规律的演变的影响,马克思并非没有提及,只是没有深究。恩格斯对此缺陷非常敏感。在《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中,恩格斯收集了大量历史材料,再现了生产力进步推动生产关系、特别是商品交换规律演变的历史进程。
在《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中,恩格斯首先批评了价值理论与现实无关的观点,坚持认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之后,恩格斯试图以马克思的价值转形理论,解释历史上的价值转形过程。
但是,由上文可知,《资本论》第十章的理论,由于把利润率高低搞反了,资本流动方向也就搞反了。恩格斯发现了理论与历史事实的冲突吗?答案是肯定的。
第十章的价值转形理论认为,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是吸引资本流入的部门。然而,恩格斯发现,在实际经济中,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如农业)却是对资本最缺乏吸引力的部门:
“至于竞争会使超过一般利润率的利润变为一般水平,因而会从最初的占有者产业家手里把超过平均水平的剩余价值重新夺走,这在理论上完全没有困难。而在实际上却很困难,因为占有超额剩余价值的各生产部门,也就是说,可变资本较多而不变资本较少,因而资本构成较低的各生产部门,按照它们的性质来说,恰恰是最晚而且是最少受资本主义经营的支配:首先就是农业。”[11]
第十章的价值转形理论认为,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是低利润部门,需要一个资本退出的过程,使商品市场价值上涨,才能得到平均利润率。而恩格斯考察历史却又发现,资本有机构成得到提高的部门,实际上是通过降价,极容易地拿到平均利润率的:
“至于把生产价格提高到商品价值以上,——而这是为了把资本构成较高的部门的产品中所包含的不足的剩余价值,提高到平均利润率的水平所必需的,——这在理论上看来好像非常困难的,而在实际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却是最容易和最先办到的。因为,这类商品在刚开始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并加入资本主义商业中去的时候,会同那些按照资本主义以前的方法生产的、因而比较昂贵的同类商品进行竞争。这样,资本主义的生产者即使放弃一部分剩余价值,也仍然能够获得当地通行的利润率。”[12]
恩格斯发现了第十章的价值转形理论同历史事实的明显冲突,但遗憾的是,恩格斯只是用“在理论上完全没有困难。而在实际上却很困难”、“在理论上看来好像非常困难的,而在实际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却是最容易和最先办到的”这种完全不动用大脑的解决方案,让问题留了下来。
从行文的逻辑考察,《资本论》中价值转形的研究,显然经历了一个从第九章的初步思考,到第十章补入“资本流动”并初步提及生产力进步,再到恩格斯补入“生产力进步”的历史考察,达到接近完善的过程。因此恩格斯增补中的价值转形,才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对此问题的最终认识。之前的部分是记录下来的思考过程,应视为废弃的手稿,而非理论的一部分。
如果不考虑行文逻辑,而将第九章、第十章的内容都视为理论来考察,第九章的数学模型建立在“资本有机构成固定”和“部门间没有资本流动”两个狭隘的假定上,是最不现实的。遗憾的是,在鲍特凯维兹的影响下,第九章的价值转形转模型处于讨论的中心,其推论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解释经济现实的错误认识,左右了整个国内政治经济学理论界。
第三卷第十章的价值转形理论,取消了“部门间没有资本流动”这个限制条件,但仍然不考虑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这个研究框架下,由于忽视了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被认为是降低利润率的。在科技进步普遍被接受为利好的大形势下,这明显摧毁了各界对整个劳动价值论体系的信心,引出了各种“发展”劳动价值论、承认科技进步贡献方案。实际上,科技进步的价值就在于获取超额剩余价值,或者说瓜分其他部门的剩余价值。“发展”劳动价值论,而不纠正超额剩余价值会完全消失这个错误认识,显然是头痛医脚。
在第三卷增补中,恩格斯通过历史考察,发现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以带来超额利润,资本流动方向是流入这类部门,事实上已经达到了正确认识,但他却没有批评马克思的勇气。
而在《资本论》第一卷的超额剩余价值部分,马克思没有虑及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因此断言超额剩余价值会完全消失。
总之,解决价值转形问题的各个理论要素在《资本论》中都具备了,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转形理论。关键失误之处,就是认为超额剩余价值会完全消失。
超额剩余价值不会完全消失,几乎是目前政治经济学界所困惑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包括价值转形问题,以及上文已略述的资本主义交换规律的实质、剩余价值的实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相关性、发展劳动价值论等问题。
从生产力提高的历史进程看,超额剩余价值,而非剩余价值,才是资本追逐的目标,是资本利润的不竭的源泉。超额剩余价值的在现时代经济中的重要性,显然远远超过剩余价值。
[1][2][11][1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74-176,218-219,1027,1027.
[3] 丁堡骏.转形问题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9,(5):21-34.
[4]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英)霍华德,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6]张忠任.百年难题的破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程恩富,汪桂进,朱奎.劳动创造价值的规范与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8]吕昌会.世界著名经济学难题——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白暴力.价值转形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岳宏志,寇雅玲.马克思经济理论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许桃芳)
Extra Surplus-value:The M issing Link of M arx's Transformation Theory
GAO Guang-yu
(Management School,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It has been lasting for a hundred years for the debate on the value transformation problem.A undeclared proposition of the debate is that Marx has one model of value transformation,but actually Marx has two:the model without capital flow and the theory emphasizing capital flow.The essen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is to expla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value law from simple commodity economy to capitalism economy,of which the motivation is the progress of productivity and cross-sphere flow of capital.Therefore,the only approach to solve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is to make the progress of productivity and cross-sphere flow of capital as the basic proposition.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progress of productivity,extra surplus-value is the core concept.
transformation problem;extra surplus-value;law of value;organic composition of capital
F032.2
A
1672-626X(2010)06-0017-06
2010-09-09
高广宇(1973-),男,河北深州人,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