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在中职多媒体制作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

2010-09-07 03:12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8期
关键词:量规多媒体中职

姜 萍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上海 200062)

作品评价在中职多媒体制作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

姜 萍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上海 200062)

评价学生作品要从促进学生发展入手,重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而心情愉悦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特长。要根据作品评价中的多元标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性,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要体现多媒体制作课程的基本特征。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在评价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品评价;中职;多媒体制作课程;表格量规;课堂品质

中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多媒体制作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图形图像、二维动画、网页设计、声音处理、视频制作、媒体合成等应用型软件的学习,涉及软件多、更新较快,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而中职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却都相对较薄弱。媒体制作类课程区别于一般计算机专业课程,它重视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创作能力,包含美学类知识于其中。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教学评价,尤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而目前此类课中普遍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操练,且仅仅停留在学生对样张的模仿,评价方式通常也只是教师的一句话笼统带过,并不能针对具体项目和具体学生做出全面评价。笔者通过实践发现作品评价较传统评价对提高该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有很显著的效果。

作品评价在多媒体制作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作品评价就是根据学生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在各方面继续进步的评价方式。以往的作品评价往往只停留在主观层面,在评价作品时通常只有好与不好的简单反馈,并不能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最终使得评价流于形式化。在实践中,针对具体科目和任务特点,我尝试制定具体的表格量规来评价作品,在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方面有很大进步。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使用表格量规具有以下特点:(1)清晰呈现各级评价指标内容;(2)使评价更客观、方便;(3)通过各级权重指明学习重点;(4)让学生清楚优秀作品的方向。同时,针对多媒体课程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我在试行作品评价时,针对不同科目和不同教学方法,采用各有侧重的、具体的作品评价。

多维评价角度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启示人们要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内容要综合考虑到学生智能的差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传统评价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无视学生智能差异,故有必要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平面作品制作特点,试行一套四维评价表。例如,在《利用Photoshop再次变换创作中国扇》一课中,要求学生能够用再次变换命令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中国扇平面作品。在作品评价时,我紧紧把握目标预设制定作品评价细则,如表1所示。不难发现,该表量规设置从内容性和技术性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艺术性和创造性评价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并且在细则上做到与任务特点相呼应。技术性占有40%权重,其中涉及变换命令共计35分值,可见本次任务的知识重点是再次变换命令CTRL+ALT+SHIFT+T的应用。表格中艺术性和创造性各占25%,共计50%权重,可见本次任务能力养成重在举一反三和创造能力,情感目标是为了渗透中国情怀,同时也体现媒体制作类课程中作品创意性和美感构成的重要,已不单单只停留在计算机技术层面。本表只是我某一次作品评价的量规设计,在保持多维角度设计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科目、不同教学对象,可对该表量规作适应性修改以满足需要。

表1 中国扇作品评价细则表

多元评价主体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笔者认为不仅要体现摆脱教师“一言堂”到让学生多做多练,还要让学生有机会“说”。我认为只有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才是有价值的,综合评价应不只反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包括小组互评、自评,才能体现评价的公平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中,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挖掘。让学生发表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感受和体会,能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分析能力和作品评价能力等综合素质。例如,《利用Illustrator创作新年月历》这节课,属于几个区县中职学校交流展示课,当时处于作品评价法在媒体制作课中的初步尝试阶段。我以30511班40人为样本,以3或4人为一组将班级学生分为12个组,让每组一个月分别制作新年十二个月的月历。本来教学设计是由教师来选出最好的一个月,但在作品评价环节,学生的评价与师评出现分歧,当时1月代表队在自评表述精彩,互评票数最多的情况下胜出,而师评最好的10月代表队的作品则成为“最佳作品”。整个课堂的评价尊重了综合评价机制,体现了多元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

多面反馈学法 多媒体制作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课堂上学生有大量实践机会,教师的教学不再是仅仅让学生模仿例子。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线,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研究讨论型学习法等展开学习。多媒体制作课程与平面设计、二维动画等单模块课程有所不同,主要以综合实训为主,实训通常是比较大型的任务要求,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比如,在“振兴旅游我出力”项目制作中,我将全班分为6个城市代表队,每队6人分为两小组,小组内角色分配有图像文字处理员、音影动画制作员、多媒体合成制作员,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城市旅游多媒体宣传片。在课时安排上,我专门安排了一个课时进行作品评价。作品评价对于这样的综合实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课前把握好评价方向,制定出具体的评价细则。针对本次项目是由小组三人分工合作完成,故在作品评价时对于语言表达、合作意识都要有相关分值权重,如表2所示。这里的评价已不单单停留于作品本身,还延伸至制作作品过程中的付出和合作。透过该表量规设置可以看出,本次课学习方法重在合作学习法,所以小组多媒体作品本身只占60%权重,而合作意识达到30%。例如,“魅力西藏队”是技术含量和画面做得最好的队,该队采用Flash为主要技术支持,不足之处在于95%的作品内容由一名学生完成,有的组员未参与任何操作,合作意识评价中“小组成员有所进步”未能得分。所以,在实施作品评价时,我认为多面反馈学法是必需的。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就要对评价表进行修改以体现不同的侧重点。

表2 “振兴旅游我出力”项目制作中的作品评价表

作品评价对多媒体制作课程课堂品质的提升

课堂教学有效性要从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结果两方面考虑,改进评价机制的目的正是希望通过评价促进课堂品质提升。

学生作品质量提升 以 《利用Photoshop再次变换创作中国扇》这节课为例,学生作品非常丰富,质量也很高,但是一开始并不是如此。表3是通过一个作品的两轮评价反馈情况,通过对照评语内容不难发现,作品评价及时、详细地指出了优点和不足,让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改进自己的作品。最后学生设计一系列风格迥异的中国扇,分为脸谱篇、奥运篇、水墨画篇等。学生作品量与质的提升验证了作品评价法的有效性。

表3 《利用Photoshop再次变换创作中国扇》作品两轮评价反馈表

学生学习兴趣提升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都较弱。但是笔者发现,在作品评价环节,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如果他们在评价中得到表扬,以后的学习中即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体现出了以评促学的良好效果。

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多媒体制作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任务引领,做学一体”,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任务,让学生实践操作用到的知识一部分是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另一部分是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来掌握的知识。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帮助,促进学生完成任务,建构自身知识体系。作品评价基于课程特色,注重多元主体、多维角度和多方面学法的开展,那么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自然都会得到提升。

教师教学良性循环 大部分中职学生厌学情绪较重,中职课堂管理难,机房教学管理更难,已形成“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恶性课堂环境。而在笔者作品评价开展得比较成功的课堂,情况大有不同。多维多元作品评价真正做到了一切以学生为本,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课堂教学已走向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在多媒体制作课程中实施作品评价的注意事项

应避免评价过于复杂 不是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进行作品评价,过分繁琐和频繁的评价机制往往也不具备可操作性。在实践时,笔者基本是软件工具模块授课完毕,进行较综合类作品设计时,安排作品评价环节,一是为巩固知识,二是为教学融入更多德育意义。

评价应在学生充分实践之后 为促进鼓励学生成长,很多教师把作品评价加入课堂教学的设计部分,但往往受课堂时间限制,匆匆评价,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地独立实践。只有在学生充分实践之后,出现问题,再通过作品评价解决问题,学生才会理解得更深刻。

评价应关注差异性和灵活性 对于作品的客观评价会有好坏之分,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灵健康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和可能性,还需要在实践中做进一步探究。另外,由于多媒体制作课程涉及软件多,在进行作品评价时,教师要注意灵活设置评价量规,不同的作品,不同的知识重点,不同的学习方法都应有不同的评价细则,一切要灵活地从实际出发。

评价应注重延续性 虽说作品评价是对学生作品的反馈,但是学习是无止境的,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在评价时更要关注对学生方法和能力的分析和鼓励,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以上探讨了如何根据作品评价中的多元标准,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性,使得作品评价在中职多媒体制作课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特长,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不过没有一种评价机制是万能的,在实际应用中评价方法的恰当选用关键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任务出发,灵活运用。

[1]Weber,E.有效的学生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詹姆斯·H·麦克米伦.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倪小鹏.多元评价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3,(5).

[6]喻文喜.浅谈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作品评价[OL].(2006-04-30).http://www.teacherdoc.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04/20060424003821516.doc.

(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

G712

A

1672-5727(2010)08-0056-02

姜萍(1982—),女,江苏高邮人,华东师范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上海城市科技学校教师,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猜你喜欢
量规多媒体中职
师生共同制定评分量规——基于文献与实践
量规:极简多元评价让目标看得见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石油专用管螺纹量规的使用与维护保养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评价量规在音乐翻转课堂中的作用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