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川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创建“一站式服务”的教育平台*
——加强远程教育过程控制的对策研究
宋 川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71)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需要以教育的多元化为基础。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灵活的教育形式,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西方相比,我国的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不高。远程教育应在教育的同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必须建立一个统一所有教学及其教学辅助和教学支持等服务板块的“一站式服务”的教育平台。
远程教育;“一站式服务”;教学平台;教育平台
虽然我们现在对于“一站式服务”(one-stopservice)的概念,很难找到它的出处和准确的含义,但作为一种理念,可以认为最早由卡特彼勒公司提出。其核心内容是为消费者可能的需要提供全套的商品和服务。它的目的不仅是提供商品,更在于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维护服务等,这意味着组织内各种服务资源的整合。因此,“一站式服务”被迅速地推广到各种商业活动,甚至非商业活动的运作上,如大型门户网站的建设、电子政务建设等。
这为同样具有极强的服务性的、公众性的、非即时性的远程教育事业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远程教育是指利用信息媒体取代教师课堂面授的各类教育,它以授课地点与学习地点的“空间分离”以及教与学的“时间分离”为主要特点。早在19世纪中期国外就开始了对远程教育的探索,而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筹建了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年的发展,信息技术给远程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逐步形成了天网(卫星系统)、地网(互联网和宽带专用网系统)、人网(中央、省、市、县四级电大的办学系统)“三网合一”的系统办学优势。
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应该特别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发掘他们已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学习材料。远程教育的教学是通过激发发散性的学习思维,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与其学习目的有关的学习资料,让他们在与资料的互动中、在与其他组员交流的过程中去积极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它决定了具有开放性、公众性和终身性远程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将最终体现在一系列与教学有关的服务性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上。
在2007年全英学生调查中,英国开放大学教学质量连续三年在学生满意度方面得到了英国最高的评定等级。但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大学来说,其质量仍然需要很大的提升。
以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为例,自建校以来它先后开设了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历史学等10个学科24个门类的140多个专业,并且该校现建有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网上阅览室、视听阅览室。全省有独立的卫星地面接收站100座,并配有高档次的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设备,省校具有独立制作A、B、C三类教学节目的设备和技术力量。学校建有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的高效校园网,建有双向视频教学会议系统、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资源制作系统等。在2005年教学评估时期,该校重点将教学总结为网络环境下的多元化指导型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内涵是通过网络将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策略结合起来(见下图)。
可是尽管教学理念科学、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齐全,却仍然存在网上教学不活跃的现象,网上教学论坛学生寥寥无几。远程教育的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习者缺乏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教与学相互倦怠的恶性循环。
这首先表现为教学平台缺乏教学过程的互动,有研究表明,远程教育成人学生的主导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目标定位为通过课程考试,尽快拿到文凭。有人形象地称此为“讷客”(lucker)现象。以行政管理专科为例,2008年一年内行政管理专业提供的所有教学资源的点击总数不超过50次。但是仅2008年全年秦皇岛市校行政管理专业招生人数已经近百。同时教学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混杂,学生登录教学平台后,不知道如何选择课程、不知道如何登陆论坛的事情时有发生。再加上,我国远程教育的学习者学习积极性较差,参与能力较弱,这些都会进一步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仍然仅限于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而对于一些教学管理和服务信息,如考务信息、交费信息、教材领取信息等,在各教学点上一般都是放在网站上,并且所有的信息都是分版块归类显示。学生需要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己择取各种信息,这大量浪费了原本学习时间就有限的受教育者的精力。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就要全面有效地创建一个“一站式服务”的教育平台,即通过登录一个结合教学以及各种教学服务功能的综合教育平台,学生就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进度、各种考试信息并进行有关课程学习、考试准备、教务信息查询、网上作业、网络讨论等综合操作。
为保证教学,我们不仅进行道德约束更应该侧重于建立一个既能保证学习的开放性,同时具有良好约束机制的网络学习工具,即“一站式服务”的教育平台,向学习者提供大量有序的咨询、辅导等来模拟现实中的课堂,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监督学习过程、保证学习成果的目的。其具体原则如下:
远程教育的发展必须注重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控制,教学平台的设计应该考虑增加学习进度监控模块,平台自动记录学习者登录的时间和所学课程、作业完成情况等学习活动的网络“痕迹”,让学习者在登录教学平台后就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一目了然。
远程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资源都非常丰富,但是大多是以资料堆积的方式呈现给各个学习者的,学习者不易把握该门课程的难度。因此,设计的教学平台应该更加“友好”,即具有交流性。
例如,登陆后的教学平台针对不同的对象,当针对学习者时就只提供与其个人有关教学和考试的信息,并分类提示,以便学习者在教学平台上自己设定选择内容,自己查询本学期需要学习课程的相关情况、需要完成的作业,进行网上学习的建议以及考试提示等其他教学辅导信息。学习网上课程之后,网络课程同测试内容及测试系统进一步帮助学习者完成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可使网络课程具备建构主义学习的诊断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因此教学平台需要进一步将所有与教学有关的教育服务相互整合。特别是通过整合教务平台来指导学习者进行期末复习和发布相关的考试通知。
本原则是前两个原则的基础。无论何种教学,它的主体都是教师。
远程教育的教师虽然不是直接面对面地传授知识,但是外部的支持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更是教育平台资源的建设者。缺乏即时和面对面的交流,成人需要有个别化学习的支持和大量师生间的网络互动、更全面快速的教育服务。所以有效的远程教育更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他们是远程教育能够发挥个性化、自由性优势的基础。远程教育的教学不是降低了教师的重要性,而是更加依赖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
网络提供的便捷可以是多方面的,尤其在教育文化上。通过建设虚拟校园文化模块增加对学生耳濡目染的机会,通过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与其学习目的有关的其他文化资料,让他们在与资料的互动中、在与其他学员和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引发学习过程去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
30年的发展让我们看到,电大的远程教育是一个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它为推进教育大众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贡献着不可替代的力量。同样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服务事业,远程教育在它初期的30年可以说经历了一个资源不断丰富的过程,接下来更重要的挑战在于它如何整合资源去建立一个“一站式服务”的教育平台,以展开建构主义教学和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指导。
[1]亓凤琴.成人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依托[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2]郑金洲.合作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林存华.参与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冯鸿滔,李素珍.应对远程教育成人学生功利性学习动机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9,(1).
(责任编辑 陈 蕊)
G728
A
1008-469X(2010)02-0012-03
2010-01-05
宋川(1983-),女,河北石家庄人,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电子政务、公共政策、政治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