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友,马海阳,王月华
(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远程教育对实现唐山市“一户一名大学生”目标的优势分析与对策*
朱全友,马海阳,王月华
(唐山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唐山 063000)
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实现终身教育的平台与手段,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开放教育在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现代化、构建大众化、终身化学习体系等方面均独具特色,是实现“一户一名大学生”目标的重要办学主体与形式,应引起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远程教育;一户一名大学生;优势分析;对策
唐山市委2009年14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实施‘一户一名大学生’工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市新增各类高等教育学历人口111万人,全市拥有专科以上学历人口230万人,实现‘一户一名大学生’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必将促进唐山市人口素质的提高,缩小国民收入差距,对唐山的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实现“一户一名大学生”目标又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全市各部门各系统的协调配合,更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其中具有“三网合一”优势的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开放教育在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现代化、构建大众化、终身化学习体系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是实现唐山市“一户一名大学生”目标的最佳办学主体与形式,应引起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据市统计局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市总人口为729.41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05.53万人;总户数为2248913户,其中市区95.5万户;在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244.39万人,占总人口的33.5%,农业人口为485.02万人,占总人口的66.5%;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6‰(以上数据来自《唐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唐山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在总人口中:未上学人口31.36万人,占总人口的4%;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150.91万人,占总人口的2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359.6万人,占总人口的17%;具有大专及以上的人口64.99万人,占总人口的9%。如图1所示。
图1 唐山市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图
以上是我市人口受教育的情况,那么,唐山市高等教育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2008年,我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9所,其中本科院校4所,专科院校5所;本科院校中具备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有2所,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有4所。开设本科专业108个,专科专业240个,教职工总数达到8759人,在校生总数达到9.1万人,2006~2008年全市各高校共培养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7.237万人。全市普通高校每年为社会培养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约2.5万人。
2006~2008年全市成人高校共培养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3万余人,其中唐山广播电视大学培养16449人,占成人教育全部培养量的45.79%。
据2005年统计,我市居民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64.99万人,2006年以来,全市唐山籍学生共考入全国普通高校88422人,2006~2008年全市人口中通过成人高等教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30345人,2006~2008年全市共接收大专以上毕业生114440人。近3年全市人口中平均每年净增各类大专学历以上毕业生38146人(含毕业后未回唐山工作的唐山籍大学毕业生)。
通过对唐山市人口及教育发展基本状况的分析,对照实现“一户一名大学生”的目标,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诚然,近几年来唐山市的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但人均文化水平和高等教育普及率仍然偏低,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见下表),实现“一户一名大学生”目标的基础薄弱。
唐山市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比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到2020年,唐山市要基本实现“一户一名大学生”目标,全市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口至少要达到224万人,而目前唐山市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的只有64.99万人,如果将父母在唐山市本人在外地就读或工作的大学生计算在内,全市在现有基础上至少新增各类高等教育学历人口111万人。如果从2009年算起,每年平均至少需增加大学生9.25万人。而目前唐山市每年通过普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只有26716人,加上目前成人院校培养的学生,每年仍存在36409人的缺口。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要实现唐山市“一户一名大学生”的战略目标,在进一步提高普通高校升学率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这是因为:
(1)根据唐山市目前高中阶段升学率测算,唐山市每年考入普通高校的人数不能满足每年净增9.25万名大学生的需求。按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数计算,唐山市每年最多也只有29823人能享受普通高等教育,而将有63125名高中阶段毕业生只能通过成人远程开放教育等形式接受高等教育。
(2)现有大量就业人员由于“工学矛盾”要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是不受年龄、性别、时间、空间限制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来完成。
2006~2008年唐山市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13896人,占成人高校大学生培养比率的45.79%;而其他61家成人高等学校或培训机构合计培养大学毕业生16449人,占54.21%,由此可见,具有“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唐山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成人大学生培养中地位独特、优势凸显,其作用是其他成人高等学校无法替代、无法比拟的。
据唐山市教育局调查组2009年3月份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唐山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而一些经济偏弱、规模偏小的村,其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仅为70.6%,甚至九年义务教育也得不到保障,一部分自然村竟然没有一名大学生,高中甚至初中未毕业则开始就业的青年大量存在,且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使他们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开辟更多的适合农村特点的教育培训渠道。因此,注重并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和优势,是实施“一户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电大自开办远程教育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面向民族地区”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并以其现代化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电大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教育的公平性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其他办学主体无法比拟的。
唐山市现已形成一个以市电大为龙头,15个县区电大分校为骨干的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区域远程教学系统,拥有中央电大、河北电大、市电大、县区电大的四级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办学点已深入到企业、厂矿、社区和农村乡镇,这一纵向相通、横向相连的庞大系统优势为电大所独有,它定能在实施“一户一名大学生”计划过程中发挥特有的作用。
目前唐山电大已建立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为适应终身教育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学校大力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拥有100M联通光纤接口,1000M校园网络,并相继组建了校园官方网站、开放教育平台、电子邮件服务器和双向视频教学、会议平台,这些教学设施已成为“一户一名大学生”目标实现的网络技术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电大不仅拥有本专科学历教育的课程教育资源,而且拥有大量非学历教育、各类短期培训的文字、音像教材资源近300种。另外,通过奥鹏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将全国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0所知名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借助网络教育形式加以整合充实到电大教学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人群多样化学习需求。电大系统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显著特点和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户一名大学生”教育网络,可以少投入、办大事,这不失为多快好省推进“一户一名大学生”工程的优化模式。
自2000年秋开办开放教育以来,唐山电大任课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不断提升,全体教师均能熟练制作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通过网上答疑、交互辅导,利用网络课件、文档资源、课程论坛、BBS讨论、E-mail等多种教学手段对学习者进行“人性化”的学习指导,这一优势可更好地为“一户一名大学生”教育服务。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社会特别是基层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唐山电大自2000年开始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以来,9年来累计毕业学生2万余名,大多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目前我市远程开放教育在读学生达1.6万人。在实施“一户一名大学生”计划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办学模式。一是要积极探索系统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强化系统办学优势,提升办学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起高水平的、与远程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网络传输系统和网络应用环境;三是积极主动适应唐山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搞好专业设置,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以更灵活、更开放、更高效的办学功能为唐山早日实现“一户一名大学生”的目标作出贡献。
实现“一户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的实施,是落实“一户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破解实施“一户一名大学生”计划难点的有效措施。我们要把“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融入到“一户一名大学生”项目之中,通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和在镇、乡设立“专家咨询站”等方式,采取更加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吸引更多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镇(街道)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学习,以推动“一户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农村的实施。
我市涉及远程教育的网点多达60个,普遍存在人员短缺、资金匮乏、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为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全学习过程的有组织、专业化、标准化的支持服务系统,可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学校构建一个统一技术规范、统一服务的平台。如图2所示,我市应该依托唐山电大系统,整合社会远程教育资源,构建起唐山远程教育服务体系,这一体系可由政府主管、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组建远程教育服务集团,实行企业化运作。
图2
“数字化学习港”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广大社区、农村、企业、行业建设“学习网吧”,以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共用学习平台,构成连锁运营式的“数字学习超市”,学习者可以在这里获取各种适用的学习服务。建议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唐山电大为牵头单位,建立“数字化学习港”项目课题研究和典型应用示范建设,分别建立“数字化学习型乡镇”、“数字化学习型企业”、“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典型应用示范中心。
总之,唐山电大一定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始终坚持服务于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基层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支持服务水平和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和特色,努力成为我市“一户一名大学生”工程的主力军,为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靳荣莉)
G728
A
1008-469X(2010)02-0001-04
2009-12-19
朱全友(1956-),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唐山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