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玲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
刘爱玲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诚信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对其学籍档案的重要补充。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中,要建立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
诚实守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涵,是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提高,还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将学生的诚信记录作为其学生档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其学籍档案的重要补充。在社会快速进步、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呼唤诚信是对与时俱进的高校教育中少数不和谐声音的提醒,更是要求高校图书馆在不断发展建设进程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以诚信管理带动诚信服务,用诚信服务体现人本诚信,这样高校图书馆事业才能兴旺繁荣。
诚信二字在我国的传统中,诚与信是互为依托、互相依存的。汉代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诚与信互为解释,可见诚、信可以互训,其意义相通。在现代汉语中,也往往是“诚”、“信”合用,《辞海》对“诚信”的解释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守信,反对弄虚作假。大学生诚信档案就是对大学生的生活情况、经济情况、学习表现、素质拓展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诚信档案将有效对高校大学生诚信信息和失信行为进行存储和记录,帮助用人单位查询大学生的诚信信息状况。正如某高校一位教师所说:“这种‘诚信档案’将来要随个人档案走,学生的诚信状况会如实地反映给用人单位。由于会影响到将来的择业和就业,‘诚信档案’实际上是在制约并教会学生遵守诚信。”
图书馆是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重要来源之一。当前,大学生读者在高校图书馆诚信缺失的表现:借阅图书逾期不还、污损、勾画、撕书、扯页、丢书、窃书、错架、乱架、破坏公共环境、违规上网、恶意下载数据等。这些表现形成的原因是与社会的大环境、大学生读者的家庭和学校的诚信教育以及自身的素质修养分不开的。“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所面对的重大课题,图书馆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课堂,还是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的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堂,它以独特的藏书结构,决定了它可能提供的教育是跨学科、综合性的教育,为学生的科技、文化、思想道德及艺术修养等全方位的教育提供了适宜的重要条件。在对大学生读者的诚信教育中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理由有四:
诚信原则逐步上升为一种法律原则始自罗马法,后来被法制史中重要的民法所继承和发展,如法国民法、德国民法、瑞士民法等,在《瑞士民法典》总则中第二条规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诚实信用也是我国现行法律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其适用范围广,对其他法律原则具有指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帝王规则”,可见“诚实信用”并非一般的道德准则。在诚实信用成为法律规范的时候,违反它所承受的将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可以是财产性的,也可以是人身性的;可以是民事的、行政的,甚至可以是刑罚。因此,诚实信用又是支撑社会法律的支点,是法律规范的道德。目前,由西南大学编写的古诗体《大学生诚信守则》和全新的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将向全国推广,大学生的诚信度将通过网络软件,根据其日常行为来评判,并与其档案一起伴随一生。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加入社会诚信网络系统。据报道:一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成绩很优秀,可是毕业后在德国求职却屡屡遭拒,受挫原因就是在他的档案里有坐公共汽车三次逃票的不诚信记录。在新加坡,有人拿着飞机票却不能登上飞机,因为有资料显示他借阅的图书已经过期,但没有归还图书馆。这一类的事例屡屡见诸报端,是什么原因达到全社会共同惩治失信,原来在这些国家都建有社会诚信网络,对于不诚信者,他的行为将受到全社会的惩罚,这会让人们认识到诚信的至关重要,诚信是每个人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不诚信寸步难行,不诚信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试问如此一来,谁还敢弃诚信于不顾呢?从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各行各业的诚信、信用制度都进入拟订、立法阶段,终有一天会进入到社会联网阶段,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等现代信息交换系统互传信息,让全社会每个人都直面自己的信用问题,让每个人的信用成为个人信息的一部分公布在网络平台上,接受各方面的监督。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今后社会诚信网络发展的需要,在建立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时,应力求做到标准规范。
在历史的进程中,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对部分不诚信读者,图书馆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社会赋予的教化责任和义务,不但要带头做诚实守信的表率,感化大学生读者,还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教育。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其诚信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提高综合素质,使其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奠定基础。因为报刊阅览、图书借出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诚信问题发生的重点部门,也是考验和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领域,其在高校诚信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学校行政、教学部门无法替代的。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现实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要求,因此,诚信教育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八荣八耻”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面。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总体来看,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建立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的“第二身份证”,有了这张身份证,说明你的诚信得到肯定,找工作也将十分方便,相反就可能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高校图书馆建立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不仅可以弥补我国目前教育体系在诚信档案方面的空缺,还可以强化大学生读者的诚信意识,便于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的建立,使读者在图书馆有了一个借阅的诚信记录,这是大学生的一份宝贵资源,使大学生读者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努力做诚信的事,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高校图书馆应切实抓好大学生读者入馆教育,以免给日后的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学生在进入图书馆借阅前,图书馆员应认真热情地将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图书分类、借阅手续、检索程序等一一告知读者,使其对图书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树立学生报刊阅览、图书借阅的诚信意识。如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如何正确引用文献的培训。
图书馆员作为高校教育者中的一员,在大学生心目中往往是知识和道德的双重权威,因此图书馆员应认真履行服务公约,注重言行举止,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大学生读者,尊重读者的文献阅读权益,以干净、整洁、宁静的环境熏陶读者,把诚信的理念贯穿于一切服务之中,这样才能赢得读者的充分信任,并在读者的诚信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此外,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馆内橱窗、招贴、网站等形式,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用有关诚信的格言、警句等字画艺术品来做服务窗口的一些装饰,从而有效地引导读者主动去加强自身修养,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人重诚信”的良好借阅氛围。
完善图书馆管理制度是诚信档案建立的保证。制度问题是一个“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因此,诚信档案的建立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同时,图书馆要率先垂范,必须以职业道德为基础,用制度、规范和标准的形式,把诚信服务的原则细化、具体化、条文化,落实到各业务工作流程中,并制定诚信服务奖惩制度等,使馆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赏罚分明。
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大学生读者诚信档案来标明大学生的诚信度,把个人信用档案当作大学生个人的“第二身份证”,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本。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诚信承诺书、借阅历史、失信行为、诚信评价等。这样可以约束读者,培养其诚信意识,一方面,将那些爱护图书馆资源,积极配合图书馆工作,表现突出的同学定期予以公布;另一方面,还可以影响和督促那些失信的读者,使他们爱护并按期归还图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大学生电子诚信档案,使诚信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完善诚信档案检索体系。另外,图书馆应与学校其他部门沟通,将学生的诚信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总之,诚信档案是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生毕业时,诚信档案跟随学生的学籍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如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诚信讲座、诚信读书周、图片展览、播放诚信内容的音像资料等。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诚信读书对自己及他人的好处,扩大道德观、诚信意识教育的覆盖面,把诚信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渗透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图书馆还可在自己的网页上专门设立一个主题,随时公告学生的诚信和失信行为,还可以提供一些文献和相关链接,指引学生如何避免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利用文献检索课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的宣讲和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在论文中标注引用,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引用文献。以此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全面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当今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众多的高材生将走入社会各阶层,分布到各部门,以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为契机,与学校各项有关工作密切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及培养目标的全方位发展。
[1]李汴英.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1).
[2]纪绍平.浅议读者诚信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6,(1).
[3]罗成翼.论诚信伦理内涵、理论物质及其现代意义[J].船山学刊,2007,(2).
[4]张惠梅.图书馆开展读者诚信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3).
G48
A
1008-469X(2010)02-0095-03
2009-12-18
刘爱玲(1972-),女,河北保定人,馆员,主要从事图书、档案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赵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