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核集团科技与国际合作部主任 罗长森
中国实验快堆取得突破性进展
■ 中核集团科技与国际合作部主任 罗长森
2010年7月21日,中国实验快堆实现了首次临界。这标志着我国实施的核能“压水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重要的里程碑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方面进入国际前列。这是国家“863”计划实施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是在重大科学工程研究建设上产学研结合取得的巨大成绩。
中国实验快堆的研发、设计和建设,作为一个综合性核科学工程,它的建成是一个产学研结合、多单位联合攻关、自主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结果。中国实验快堆的建设,不仅自主完成了概念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及建筑、安装、调试等工作,还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钠冷快堆技术研发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也较全面掌握了快堆物理、热工、力学以及总体、结构、回路、仪控、电气设计技术,还形成了在堆物理、安全、钠工艺等方面技术的实验研究能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实验快堆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掌握了堆容器、堆内构件、钠阀、旋塞、转运机、换料系统、核级金属钠、反应堆功率测量和调节系统、安全参数检测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也实现了全部的建筑和安装施工的自主化,特别是在堆容器安装和钠管道焊接等方面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专利、技术诀窍,这些都为后续商业示范快堆电站的设计和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核集团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快堆技术研发,投入6000多万元支持中国实验快堆的建设。为指导工程的顺利实施,集团公司还专门成立了由集团主管副总经理担任组长的快堆领导小组,在座的集团老领导黄国俊同志就曾担任快堆领导小组组长多年,负责快堆建设过程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和指导;同时利用中核集团公司在核电设计建设方面的优势与特长,在技术咨询、人员培训、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发挥了作用。
在快堆下一步发展问题上,集团公司也已经组织多次的有关快堆及与之配套的先进核燃料闭式循环发展战略规划的探讨,并向有关政府部门做过专题汇报。目前,正在组织编制百万千瓦级商用示范快堆核电站的技术方案,拟以此向国家提请申报快堆重大科技专项,争取国家在快堆产业发展方面的进一步支持。今年,集团公司启动了中核集团的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就包括快堆关键技术的研发,同时也在原子能院设立了中核集团快堆核电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将进一步加强今年国家能源局在原子能院挂牌设立的“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总结、回顾我国快堆技术自主创新成果,同时探讨快堆技术产业化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之一,得到了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思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平台,必将打造出一批掌握快堆产业化核心技术的骨干企业,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形成相关行业和国家的技术标准,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速度,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快堆联盟恰逢其时,就在本月初,科技部专门组织召开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学勇书记就深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联盟构建的主要方向、重点任务、主要突破口等方面的要求。希望快堆联盟按照李学勇书记所提出的要求,按照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方法”的要求,建好联盟,运行好联盟,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尽快在快堆产业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中核集团及其所属成员单位,将积极努力和大家一起,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此文为作者在“快堆技术自主创新研讨会暨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上的致辞)
book=37,ebook=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