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810名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2010-09-05 02:09:38钱忠林王俊峰
海南医学 2010年20期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

钱忠林,王俊峰,钱 荣

(姜堰市妇幼保健所,江苏 姜堰 225500)

苯丙酮尿症(PKU)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相关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苯丙氨酸(phe)代谢过程中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苯丙氨酸在肝脏内代谢发生障碍,患儿phe含量显著升高,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后导致小儿身体及智能发育落后[1]。将血液中苯丙氨酸作为该疾病的筛查指标对新生儿进行筛查,可使患儿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阻止病情的发展、预防脑损伤的发生[2],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市2006-2009年筛查12481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至2009年在泰州地区出生的新生儿124810例。

1.2 筛查标本的采集和递送 由经过系统培训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员于新生儿出生后72 h、哺足6次母乳或奶粉后采血[3]。采血部位为足根内、外侧,用75%的酒精消毒,用一次性采血针刺2 mm深,第1滴血因混有体液或组织碎片弃之,待第2滴血流出,用美国产新生儿筛查专用滤纸SS903接触血滴,自然渗透至纸背面,直径不小于8 mm。共采集3个血斑,室温下自然晾干至黑褐色,放入塑料袋内,置4℃-8℃冰箱内保存,由各市区妇幼保健所新生儿疾病筛查办公室一周内送泰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PKU筛查。

1.3 实验方法 苯丙酮尿症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定量测定法,具有可信度高、高检出率、低假阳性率等优点),正常phe浓度<120 µmol/l,血phe≥120µmol/L为可疑阳性,可疑阳性者复查原血片,若仍大于该值,则召回患儿复采滤纸血斑,参照国际标准,若血phe>120 µmol/l,则确诊为经典型PKU,若血phe≥420µmol/L,则确诊为高phe血症。非经典型(恶性)PKU其phe浓度与经典型PKU、高phe血症可重叠,必须经尿喋呤谱分析才能确诊。试剂:芬兰LAB-SYSTEMS苯丙氨酸荧光测定法试剂盒。

1.4 工作程序 各接产单位采血→传送标本→实验检查→信息反馈→复查→确诊→科学治疗→监测[4]。

1.5 PKU诊断标准 做phe负荷试验,即给患儿口服苯丙氨酸100 mg/kg,服用前及服用后1 h、2 h、3 h、4 h分别测定血phe浓度,或人工喂给高蛋白奶粉3 d后测定血phe浓度,若≥20 mg/dl者为经典型PKU,若<20 mg/dl者为高苯丙氨酸血症。

1.6 质量控制 每次实验每板均带高值、低值各一,结果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量评价,均取得合格证,保证了筛查结果准确可靠。

1.7 随访治疗 对确诊的PKU患儿立即召回,及时采用严格限制phe摄入饮食疗法,治疗开始两周内每日查外周血phe一次,待血phe降至理想水平后每周查外周血phe一次,

根据患儿血phe值及临床表现制定和随时修改治疗方案,并进行干预指导和体格发育及智能监测。

2 结果

2.1 各年度筛查率及性别比 新生儿性别比较见表1。

2.2 PKU发病率 124810例新生儿确诊PKU患儿5例,其中:男孩1例,女孩4例;PKU 4例(女);高phe血症1例(女);发病率为1/24962。经χ2检验,男女孩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

表1 新生儿性别比较

2.3 治疗 经典型PKU使用专用奶粉及特殊食物干预,治疗最早时间为生后15 d,最晚为生后28 d。经严格饮食控制治疗后,本组PKU患儿临床体征大多改善或消失,生长发育良好,智力达到同龄正常孩子的水平。

3 讨 论

PKU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所致,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苯丙氨酸羟化酶(PHA)的基因位点已定位于12q22-12q24.1上。患儿出生后2个月内都正常,通常在3-6个月始出现症状,以智能发育落后为主,可有行为异常、多动,随着年龄增长可出现肌痉挛后癫痫小发作,少数呈现肌张力增强和腱反射亢进。患儿在出生后因苯丙氨酸通过旁路代谢而产生的苯乙酸由尿液和汗液中排出,因此使尿液和汗液中有异常的臭味。因PKU患儿在出生2个月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婴儿的智力发育等已受到不可逆的损伤,临床上极易误诊[5]。

PKU全世界均有发病,但发病率因地区及种族有明显差异,总发病率在1:500-1:10000。我国于1992年至1993年,通过WHO项目,较为系统地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广州、成都等大城市开展PKU普查工作,在对23万新生儿筛查基础上得出我国PKU发病率为1:11186,并得出在我国的发病率是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域中,世界各国都将PKU的筛查列入首选病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PKU发病率有种族和地区差异,白人发病率较高,黑人和黄色人种较低[6]。

泰州地区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四年来的筛查工作,PKU确诊5例,PKU发病率为1/24962,明显低于北方地区山东潍坊[7]的发病率,与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似高于南方地区的结论基本一致[8]。

PKU的治疗,大多数国家均主张食用特殊的低phe代用品,但这种特殊的营养品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接受,往往使治疗陷入困境,甚至前功尽弃。我们采用以天然低phe食物为主,配以低phe含量的蔬菜、水果作为PKU治疗食谱,并用国产低phe奶粉,偶尔以大米饭或红枣大米粥作为调剂,为PKU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饮食治疗方法,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本组PKU患儿经严格饮食控制治疗后,临床体征大多改善或消失,生长发育良好,智力达到同龄正常孩子的水平。本文资料还显示,治疗越早,对小儿智能影响越小。研究证明高phe对神经元有直接毒害作用,可导致神经元发生凋亡和死亡,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5],所以要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血phe浓度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新生儿的智残率。在对苯丙酮尿症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患儿家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患儿治疗过程中,执行饮食控制的主体是家长,饮食控制的执行情况完全取决于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饮食控制的认识和执行饮食控制及干预治疗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儿的预后。首先应让家长了解本病,同时做好母乳喂养。文献报道[9],PKU患儿母乳喂养是可行的,本组新筛确诊病人均采用部分母乳喂养并采用严格控制phe摄入饮食治疗方法治疗,可使血phe浓度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因此,治疗PKU患儿应采取以家庭为基础,以家长和医生为主体,以饮食控制为原则的主导方针,家长积极配合医生,保证患儿营养需求,并做好随诊复查,提高患儿的智能水平。本文5例患儿经连续几年的上门跟踪系统检查,经检测患儿体格和智力发育水平不低于同年龄儿童。

新生儿筛查是行之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对防止儿童智能低下,改变了预后,使国家、社会及个人都获益匪浅,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1]Arnopp JJ,Lorey FW,Currier RJ,et al.Results of screening for phenylketonuria using a lower cut off value in early collected specime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oc neonatal Screening,1995,3:193.

[2]叶 军,顾学范,沈永年,等.上海部分地区19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回顾[J].广东医学,2000,21(7):540-541.

[3]喻唯民,徐 力,李晓雯,等.苯丙酮尿症研究十八年[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25(2):218-222.

[4]王 洁,潘乃柱.实行系统管理是提高海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水平的关键[J].海南医学,2006,17(8):164-165.

[5]周洪亮,朱建政,靳宪莲,等.济宁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3):82-83.

[6]顾学范.新生儿疾病筛查[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215.

[7]田维兵,徐 雁,刘金龙.2000-2007年潍坊地区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4):1938-1939.

[8]霍金平,蔡宗友,胡定波,等.湛江地区8年新生儿筛查回顾性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526-527.

[9]Dumcan LL,Elder SB.Breastfeeding the infant with PKU[J].J Hum Lact,1997,13(3):231-235.

猜你喜欢
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
2009~2019 年吉林省新生儿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发病率及治疗效果分析
苯丙酮尿症其实不难防治
酮苯丙氨酸钙原料药有关物质的鉴定与含量测定
第2代测序技术在甲基丙二酸尿症以及苯丙酮尿症诊断中的应用
苯丙氨酸解氨酶印迹交联酶聚体的制备及部分催化性能研究
苯丙酮尿症基因诊断研究方法
鱼类苯丙氨酸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2012年5期)2012-10-19 15:08:08
2011年玉林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