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外语成绩的关系研究

2010-09-05 02:45:20颖崔立中田海洋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外语大学生研究

孙 颖崔立中田海洋,3

(1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2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3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大学生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外语成绩的关系研究

孙 颖1崔立中2田海洋1,3

(1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2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3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外语焦虑在认知风格上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外语成绩的影响。方法 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镶嵌图形测验(EFT),对45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的外语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场独立型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显著高于场依存型;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呈显著正相关 (P<0.01),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场独立型大学生过高的外语焦虑水平会阻碍他们的外语学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外语教学。

大学生;外语焦虑;认知风格

随着国际全球化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由此对毕业生以及整个大学生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外语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使得大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压力加大,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感状态,而过度的焦虑又会降低学习效率。

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在学习与其场依存——场独立特征相符的学科时,一般成绩较好[1]。

有研究者指出,认知方式不仅与认知过程有关,还与情绪以及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优秀的语言学习者经常是那些懂得如何控制他们的学习情绪和态度的人,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能使语言学习更加有效和富有乐趣,而消极的情感则会阻碍学习者的进步”[2]。场独立者在外语学习中显然是与其认知风格不相匹配的,那么场独立者是否较场依存者表现出更高的焦虑感,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呢?这是本论文的研究假设之一。

国内外关于认知风格与焦虑的研究,目前还很少。国外有赖丁和威格雷的研究涉及到[3],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是简单提及,有的可能还仅仅是假设,缺少实证研究。国内关于认知风格与外语焦虑的直接研究更不多见,而研究较多的是认知风格与教学,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方面的,外语焦虑也仅限于简单的状况调查以及讨论外语焦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而他们关注较多的是英语专业或者留学生的外语焦虑状况[4~6],而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焦虑状况,近年来才有张日昇、王才康及陈洁等对此进行了研究[2][7~9],但是他们的结论有些并不一致,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焦虑状况,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外语成绩的关系,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实证支持并提出相应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参加测查的是安徽师范大学物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学院一年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共454人,其中理科生223人,文科生231人,男生261人,女生193人,年龄在16–22岁之间,平均年龄18.52岁。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Horwitz编制,王才康进行信、效度检验的外语课堂焦虑感量表(FLCAS)。外语课堂焦虑量表由33个问题组成,主要考察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量表按照Likert 5点量表计分原则设计,答案分别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符合,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正面描述语言焦虑的题项分别计5,4,3,2,1分,反面描述的题项则分别计1,2,3, 4,5分。在认知风格的测量上,本研究采用国内广大学者认同和正在广泛使用的由张厚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认知方式图形测验》(又称《镶嵌图形测验》,简称EFT)。EFT的信度系数是0.90,认知方式图形测验与棒框测验的相关为0.49,此相关达极显著的水平[10]。评分标准采用孟庆茂、常建华制定的常模标准:每一部分的1-2题答对各计0.5分,3-4题答对各计1.0分,5-10题答对各计1.5分,满分24分[11]。外语成绩是被试当年参加高考的分数。

笔者任主试,由两位经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协助,对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验,被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镶嵌图形测验即做外语焦虑量表。共发放问卷454份,收回450份,完全无效的问卷 (即EFT不懂题意,FLCAS缺失的问卷)11份作为废卷处理,有效回收率为97.8%。有部分缺失值的问卷(即EFT、FLCAS、外语成绩缺失一项的问卷)11人,在录入的时候做了缺失值处理,最后实际录入的人数为443人。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外语焦虑比较

表1 男女大学生外语焦虑值比较

表2 文理科大学生外语焦虑值比较

由表1、表2可知,男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t=3.48,P<0.01)。文理科大学生外语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8,P> 0.05)。

2.2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的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比较

划分场独立、场依存的依据是EFT测验分数在平均数16.44分 (实际取值是16.5包括16.5)以上的为场独立型,在16.44分(实际取值是16包括16)以下的为场依存型。由表3可知,场独立型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场依存型(t=-3.86,P<0.01)。由表4可知,场独立和场依存组外语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4,P>0.05)。

表3 场独立组与场依存组大学生外语焦虑比较

表4 场独立组与场依存组大学生外语成绩差比较

为检验外语焦虑对外语成绩的影响,我们把被试的焦虑值按降序排列,前后各取总体的27%,即前后各取122人,前面122人为高焦虑组,后122人为低焦虑组,由表5可知,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的外语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t=5.22, P<0.01)

表5 高、低焦虑组大学生外语成绩比较

2.3相关分析

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1),见表6、表7。

表6 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的相关分析(r)

表7 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的相关分析(r)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外语焦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这很可能跟两性外语语言能力差异有关。研究表明,女性在大多数语言任务中表现得比男性好[7]。外语焦虑没有文理科差异这一结果与张日昇的研究不一致。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研究对象不同。本研究的对象是刚升入大学的学生,他们刚刚升入大学,在学习、生活和环境适应上还处于过渡时期,在思维习惯、学习方法上可能还没有完全脱离高中时的模式,旧的模式没有打破,新的模式尚未形成,因此,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会普遍感到焦虑。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所处的背景不同。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考证、考级、考研等任务让本研究中的对象压力增大,特别是很多考试中必考的外语和许多招聘单位对外语有要求,这个导向无疑会使文科生和理科生都会普遍感到焦虑。

本研究表明,场独立型大学生的外语焦虑明显高于场依存型。可以这样解释:英语这门学科,需要大量模仿、对细节的注意以及词汇、语法知识的积累,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属于交际语言。可以说,它的学习性质更为侧重记忆和综合,较少涉及抽象的分析及理解,场依存型学生擅长整体综合,尤其善于学习和记忆社会性内容的材料,他们喜欢与人相处的人际间情境,对别人感兴趣,善于与人相处。因而他们容易在外语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情绪上更易表现出正面、积极的一面,焦虑感自然会降低;而场独立型学生擅长逻辑推理,对抽象的和理论的东西感兴趣,尤其不善于人际交往,这与外语学科的学科性质不匹配,因此,在外语学习中,场独立者更容易表现出负面情绪,如焦虑等。通过相关分析可知,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呈显著正相关(r=0.21, P<0.01),与外语成绩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1)。说明场独立性越高,外语焦虑水平越高;外语焦虑水平越高,外语成绩越低。而场独立和场依存组的外语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我们认为,虽然场独立者更容易出现外语焦虑,但是他们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思维优势或其它的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有研究表明,场独立型与语言知识综合测试的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12]。与监控语法的正确性、学习语言规则成正相关[13],场独立型适于正规的课堂学习[14],场依存型适于非正规环境下习得语言[15]。所以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与口语、听力、语法规则、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等的相关程度可能是不同的,在各项上的外语焦虑水平也会有所不同,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的研究显示,场独立性越高,外语焦虑水平越高的趋势是十分明显的。而外语焦虑水平越高外语成绩就越低,这个结论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论证。

4 教育建议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男女生的语言能力差异,特别要关注男生爱面子,不擅表达等特点,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指责,以期望的形式指出其不足,以降低他们的焦虑感,提高其学习外语的自信心。

第二,关注场独立型学生的情绪状态,场独立型学生不擅交际互动,在口语表达上可能不是很积极,那么教师不可以强硬使其表达,造成情感对立,从而使其丧失学习兴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量采取与他们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学习材料,比如找一些逻辑推理的材料让他们学习,他们不擅口语表达,那么就让他们用笔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厚粲,郑日昌.大学生的专业分化与场依存性—独立性的关系[A].见:谢斯骏、张厚粲编.认知方式[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张日昇,袁莉敏.大学生外语焦虑、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56-61.

[3](英)R·赖丁,S·雷纳著,庞国维译.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吴一安,刘润清,P.Jeffery.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36(1):36-46.

[5]余心乐.成人学生英语课堂焦虑感与听力理解成绩的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0(2):132-143.

[6]张莉,王飙.留学生汉语焦虑感与成绩相关分析及教学对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3(1):36-42.

[7]王才康.外语焦虑量表(FLCAS)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J].心理科学,2003,26(2):281-284.

[8]陈洁,徐俊林.大学英语课堂的外语焦虑与合作学习研究[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1):129-131.

[9]刘春桃,王蕴峰,尹晓霞.农业类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44-151.

[10]宋合义.认知方式图形测验的编制与修订说明[A].见:谢斯骏,张厚粲编.认知方式[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1]孟庆茂,常建华.关于《镶嵌图形测验》评分方法及部分常模的修订[A].见:谢斯骏,张厚粲编.认知方式[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2]Chapelle,C.and Roberts,C.Ambiguity Tolera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as Predictors.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Language 1986.(36):27-45.

[13]Abraham,R.Field Independence-Dependence and the Teaching of Grammar[J].TESOL Quarterly,1985,(19):689-702.

[14]Day,R.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ESL Classroom or Some Imperfections on Methodology[J).Language Learning,1984, 34(3):69-102.

[15]Saracho,O.N.and Spodek,B:Teachers' Cognitive styles and Their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J].Educational Forum, 1981,45(2):153-159.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COGNITIVE STYLE AND FOREIGN LANGUAGE PERFORMANCE

SUN Ying1CUI Li-zhong2TIAN Hai-yang1,3
(1 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2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3 College of Edu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2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ed characteristic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in cognitive styl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foreign language perform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Methods A totla of 454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FLCAS)and Embedded Figures Test(EFT).Results the level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of the male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rt students and science students in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The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level of field-independent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field-dependent students.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nd cognitive style whil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ereign language anxiety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performance(P<0.01).Conclusions The high level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of field-independent students hinders thei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so it’s necessy to develop target-oriented activity in English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cognitive style.

College Students;foreign language anxiety;cognitive style

book=136,ebook=146

H319.3

:A

:1672-2868(2010)04-0136-04

责任编辑:宏 彬

2010-03-21

巢湖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WY-200813);安徽师范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心理学实验中心)资助。

孙颖(1975-),女,安徽萧县人。巢湖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外语大学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