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冯丽芳
(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呼吸科,北京100853)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对老年患者更是拥有独特的优势。老年患者具有疾病病种多、病情复杂且变化较快,同时机体老化、血管条件差等诸多不利条件,而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其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开辟了新的方法,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然而,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常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留置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十分重要。我院2008年1~12月共对168例老年患者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穿刺,现将其临床出现的并发症以及临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为2008年1~12月收治于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8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41例,女性27例;年龄71~92岁,平均年龄80.4岁。所有患者均无水肿及低蛋白血症。全程未输入20%甘露醇、脂肪乳、缩血管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168例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天数最短为2d,最长为21d。所有患者按照静脉留置针留置天数分为3组。A组:留置天数为1~3d;B组:留置天数为4~6d;C组:留置天数为7d或以上。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穿刺前先将输液管中空气排至过滤器,并打开留置针,然后将输液管针头直插入留置针管的肝素帽内,为防止进针后留置针管内有空气需再次排尽空气。选择好血管(一般为头静脉、肘静脉、前臂浅静脉等)并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后,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要慢一些,见回血后再沿血管进1~2cm,然后右手拇指和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边置入外套管边退针芯,直到外套管送入,同时左手固定穿刺部位血管,这样血管不易滑脱,也不易穿破血管,穿刺成功率高。本实验中168例患者均为一次性穿刺成功。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套管堵塞、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局部静脉炎。根据INS(Intraveous Nursing Society)有关静脉炎的诊断标准,诊断局部静脉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组间比较,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本组16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血肿13例,占总人数的7.74%;发生液体渗漏8例,占总人数的4.76%;发生套管堵塞5例,占总人数的2.98%;发生局部静脉炎6例,占总人数的3.57%。各组间并发症的情况比较(表1)。
表1 各组患者并发症分布情况比较 例(%)
另外有9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轻微感染,其中5例于导管及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导管中培养出革兰氏阳性杆菌。但是这9例患者的感染都无明显症状。
3.1 套管堵塞的预防与护理 造成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高浓度液体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是造成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另外,穿刺针头在血管内来回移动,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使血小板聚集在受伤部位及套管尖端,形成血栓造成套管堵塞。还有就是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和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等也是引起导管堵塞的原因。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中,首先是对血液制品、高营养液、大分子药物输液时应选择较大直径静脉输注,并彻底冲洗管道;其次,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因血管内壁损伤而导致血栓形成;最后就是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3.2 皮下血肿的预防与护理 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留置操作不熟练,动作不稳,技巧掌握不好等,都会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该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较直且较清晰的血管,避开关节及静脉窦部位进行操作。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避免操作不当引起的皮下血肿。如果出现血肿则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血肿部位局部按压后给予冰敷,24h后可用硫酸镁溶液湿敷。
3.3 液体渗漏的预防与护理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是导致液体渗漏的主要原因,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因此,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需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还要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束缚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3.4 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静脉炎按其原因不同可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主要症状有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且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因此,在对其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各个治疗环节;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在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此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5 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操作者操作不熟练或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留置时间过久及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均有可能引发穿刺部位感染。因此,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另外,操作前应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有无破损及有效期;皮肤消毒范围应在8cm×8cm以上;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
本实验中C组较A组并发症发病率有所升高,而B组与A组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本结果提示,说明留置针留置7d以上的较留置3d以内的病人并发症发病率增加。而留置3d以内与留置4~6d其并发症发作率无明显差异。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与以下诸多因素相关: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穿刺操作时无菌消毒不严,输液速度过快,大于血流速度,增加血管壁侧压力,药物对血管壁刺激增加,输注药物的浓度、pH值、渗透压对静脉血管的刺激等。因此,有效控制引起这些并发症的因素,延迟并发症的发生,则可延长留置时间。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血管壁弹性纤维也在逐渐减少,胶原纤维开始增多,血管逐渐出现硬化,另外还具有脆性增高、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高、血管下陷的缺点。因此,对需要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如果采用普通针头行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较低,且需反复穿刺,保留时间短,会造成患者的血管损伤、局部皮下淤血等现象,不仅增加了病人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护理的工作量[1]。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建议使用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时间以6d以内为佳,延长留置时间则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1]郭燕.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4,17(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