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足迹法研究我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2010-08-25 02:58侯鑫吉吉
统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生物资源生产性足迹

侯鑫吉吉

(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用生态足迹法研究我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侯鑫吉吉

(山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人口数量多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源环境的容量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因此,人口数量超过适度数量的话,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法计算了我国2007年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衡量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适宜程度。

生态足迹;人口承载力;经济发展

一、引言

土地是人类安身之所、立命之本、财富之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水、优美的景色,还供养着人类的生物伙伴。人口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其数量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必然会影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下的定义是:“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这一定义明确提出土地承载力是对未来的研究,限制了土地承载力研究的时间范畴,对我国土地承载力研究影响较大。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简称EF)方法模型是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William Rees教授和Mathis Wackernagel教授于90年代初提出并发展完善的。William Rees教授是人口生态学家,长期从事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学术研究,他在1992年提出了生态足迹方法。Mathis Wackernagel教授是瑞士人,是William Rees的博士生,他在1996年发展完善了生态足迹方法[1]。

二、生态足迹的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生态足迹是指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个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资源和消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是指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2]。

生态足迹模型根据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足迹方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生态足迹供给模型和生态足迹消费模型。

(一)生态足迹指标体系

1.计算前提。生态足迹的计算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1)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的数量;(2)这些资源和废弃物能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面积[3]。

2.生物生产面积类型。本文应用生态足迹理论指标体系计算方法,根据《2007国家统计年鉴》国土资源部FAO的有关数值,将各类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生产量折算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等六种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其中生物资源可分为农产品、动物产品、林产品等几类。能源消费主要涉及如下几种:煤炭、焦炭、煤油、原油、汽油、柴油、天然气和电力。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未进行贸易调整估算。能源部分直接使用消费量,生物资源部分使用生产量,假设进出口平衡,进口一种生物资源的同时出口另一种生物资源。六种土地类型的数值采用国土资源部估计的2010年数值。

3.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均衡因子采用WWF2002年给出中国的数据,产量因子使用1999年Wackernagel计算中国生态足迹时所采用的值。

(二)生态足迹计算方法[4]

1.生态足迹供给模型。

E C=Σaj*yj*rj

式中:E C为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aj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总面积。yj为产量因子,用某个国家或地区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与世界该类土地的平均生产力的比值表示,rj为均衡因子,其大小等于全球某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平均生产力水平与全球土地平均生物生产力水平的比值。

根据WCED的要求,应预留出12%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扣除后的生态足迹供给才是人类可以利用的。

2.生态足迹消费模型。

aai=ci/pi

EF=Σ(aai*ri)

ef=EF/N

式中:aai为第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ci为第i种消费商品的年消费量,pi为第i种消费品全球年平均生产能力,EF为总的生态足迹,ef为人均生态足迹消费,N为参与消费的人口数。

(三)用生态足迹法计算2007年我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根据对《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的深入分析,得出生态足迹计算所需的生物资源账户系统(表1)、能源账户系统(表2)。其中计算生态足迹时,将能源的消费转化为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均采用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引入折算系数的概念,将当地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土地面积。人口数采用2007年底的数据132129万人。生物资源与能源消费量确定之后,根据生态足迹的计算公式将生物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类消费所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结果见表1、表2。通过表1和表2计算汇总,得出表3我国2007年生态足迹的需求及供给的最终结果。

最后,总的生态足迹供给与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之商就是用生态足迹法计算出的2007年我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表1 2007年我国生物资源消费生态足迹

表2 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生态足迹

表3 2007年中国生态足迹计算总结

三、结论

2007年底我国统计的实际人口为132129万人,而经过计算的土地能够承载的人口为26819.4255万人,实际人口为计算人口的4.93倍。实际人口数远远超过计算人口数,由此可以看出,人口数量多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还有造成劳动力过剩的可能,进而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2007年我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95794hm2/人,生态承载力为0.6004hm2/人,存在2.35754hm2/人的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足迹约为可利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的4.93倍。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完整性,人均生态足迹的计算值比实际小;而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值比实际大,用此方法计算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还要小一些。

从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来看,生态赤字依次为:化石能源用地1.479hm2/人,占总生态足迹的62.73%,是我国生态赤字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还是很大程度依赖资源和重工业。

人类社会若想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然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从根源上整体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1]陈 敏,张丽君,王如松,怀保光.资源科学,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2005,(6).

[2]白玉翠.中国科技信息,基于生态足迹的长山群岛土地承载力分析[J].2009,(14).

[3]Wackernagel M,lewanL,Hanson CB.Evaluating the use of nature capital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applications in Sweden and subregions[J].Ambio,1999,(7).

[4]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5).

[责任编辑:冯 霞]

猜你喜欢
生物资源生产性足迹
印度生物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的程序分析
成长足迹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足迹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环境生物资源与应用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地理标志制度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