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杰,徐军辉,张 峰,张 敏
(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安徽太和 236607)
张氏接骨丹促进骨折术后愈合的临床观察
姚先杰,徐军辉,张 峰,张 敏
(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安徽太和 236607)
目的:观察张氏接骨丹在促进骨折术后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入选的67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编号,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术后第3天,治疗组服用张氏接骨丹、对照组服用骨肽片各服用1个月,在术前、术后各个时段对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各时段的骨折X线评分、骨密度评价有明显优势。结论:张氏接骨丹促进骨折术后愈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张氏接骨丹;骨折;活血化瘀
随着交通事故、建筑意外的增多,四肢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中手术是治疗四肢外伤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虽然能使骨折术后的愈合能力变强,但仍有5%~10%的骨折受到干扰,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1]。研究如何促进四肢外伤骨折术后愈合,尽快恢复肢体功能,防止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中的张氏接骨丹是本院骨科老主任、安徽省名老中医张连友医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创制的,在长达10年的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的应用于骨科临床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系统的观察,现有的临床研究结论难以令人信服,为此笔者从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开始使用张氏接骨丹对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发现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全部67例患者,均来自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骨伤科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胫腓骨骨折患者,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60岁以下,病程多在伤后0~72 h,有明显的外伤史;无并发症的单纯骨折,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不严重;局部症状:疼痛和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异常活动、骨摩擦音;可以明确骨折的诊断,可确认骨折类型、移位方向、骨折端形态等局部变化,并排除病理性骨折。治疗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1 诊断标准 参照《骨与关节损伤》的胫腓骨骨折诊断[2]。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新鲜胫腓骨骨折患者,有手术指征,根据骨折类型不同,分别采用胫腓骨钢板固定、梅花针闭合内固定;②骨折类型:胫腓骨骨折按AO分型(A、B、C型)A型的骨折患者;③未经其他内服药物、外敷药物治疗;④知情同意,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1.2.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年龄在18岁以下或60岁以上者;③对本药物或对照药物过敏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④合并有肝肾或心血管疾病或有不良影响的其他疾病者或长期服用激素者;⑤病理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多发骨折伴有失血性休克或合并其他复合伤者。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常规使用预防感染药物(5~7 d),术后第3天治疗组患者开始服用张氏接骨丹5粒,口服,每天3次,服用1个月;对照组服用骨肽片(南京新天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次1片,每天3次,服用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 (肝功能、AKP、肾功能、钙、磷)以及骨密度值,并以2周为一观察期,详细记录症状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的评价项目主要有骨折X线评分、骨密度等。分别于术前,术后15、30、45 d对患者进行骨折X线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骨密度评价。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①显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1/3。②有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1/5且<1/3。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骨折X线评分[3]在术后15、30、4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两组骨密度(BMD)在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明显优势,见表2、3。
表1 骨折X线评分(±s,分)
表1 骨折X线评分(±s,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治疗组对照组组别 例数(n) 治疗前33 34 0.00±0.00 0.00±0.00术后第15天2.97±1.16▲2.36±1.13术后第30天7.47±2.22▲6.27±2.05术后第45天13.17±1.39▲▲11.83±1.80
表2 治疗前后BMD的比较(±s,mg/cm2)
表2 治疗前后BMD的比较(±s,mg/cm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组对照组组别 例数(n) 治疗前33 34 295.00±51.60 291.10±69.83治疗1个月后321.60±52.47▲306.23±72.61
表3 两组骨折疗效比较(n)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建筑意外的增多,四肢骨折越来越多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因此对骨折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当今医学界的重视。所谓骨折是指骨或骨小梁的结构连续性的中断,同时可累及骨折部周围的软组织、关节、肌肉、韧带、血管和神经等。骨折愈合是指骨折断端的组织修复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愈合过程,最终结局是恢复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4]。研究如何促进四肢外伤骨折愈合,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是摆在医学界的热点课题。
张氏接骨丹是由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益气护胃的中药乳香、没药、血竭、三七、自然铜、红花、桃仁、水蛭、白芨、大黄、骨碎补、当归、白术、山药、砂仁、薏苡仁等组成的复方制剂。祖国医学认为骨折致骨断筋伤,络破血溢,离经之血阻滞脉络,血溢脉外,阻滞气机运行,积聚成瘀,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痛处固定,按之痛甚;如果行手术治疗,术中失血,再加上患者长期卧养在床,久卧伤气,容易使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脾运化功能减退,近而出现食欲不振、精疲乏力、肢体软弱,便秘,脘腹胀满等表现;故骨折术后的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伴有脾胃虚弱。治疗上宜活血化瘀,健脾护胃。现代医学认为骨折出现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微循环障碍是影响骨折愈合的重要机制之一,骨的血液循环不仅供应成骨所必需的氧和营养物质,而且回收骨组织的局部代谢产物,在充分的血液供应下,骨折局部间叶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数量增加,成骨细胞形成骨基质和基质钙化亦得到保证[5]。张氏接骨丹中含有的活血化瘀药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红花、桃仁、水蛭、当归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瘀血的吸收,使瘀血黏稠度减轻,可明显增加骨折端的周围血运,良好的血运可为成骨细胞的增殖和骨基质合成提供适宜的微环境,从而促进骨折端愈合。同时张氏接骨丹含有的自然铜以及钙、铁、锰等微量元素,它们参与体内的各种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增强骨骼的强度,在骨折修复方面具有重要影响[6];它含有的骨碎补能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钙磷的沉积,有利于骨折愈合[7]。
现代骨科学认为:骨折的愈合离不开血液的滋养,成骨组织的生长机能主要取决于血液供给的好坏。从中医的角度看:血液是由脾胃所吸收水谷精微化生而成,物质基础为营气与津液,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四肢百骸都赖于脾胃化生的气血充养。脾胃的功能健旺,则中气充盛,营血化源充足,骨骼得以滋养而再接合。如果脾胃的功能失健,则中气虚衰,营血化源不足,骨骼失养,骨折则难以接合[8]。目前临床上在骨折早、中期常用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但这些药大多存在胃肠道反应较重的缺点[9]。而张氏接骨丹不仅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的作用,而且能益气护胃,基本无胃肠不适,消肿止痛迅速、骨折愈合快。现代研究还发现:调理脾胃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摄取,因而可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能进行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对创伤后感染的预防有重要的影响[10],这证明了治疗骨折不能忽略脾胃,而张氏接骨丹正是在活血化瘀,接骨而不伤脾胃的理论下创制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设立对照组临床观察证实,它可以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重塑骨结构、提高骨骼力学强度、提高骨密度值、加速骨折愈合,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骨肽组。这种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有效的院内制剂对于促进骨折术后愈合将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1]秦煜.骨折愈合、延迟愈合和骨不连[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9):1059.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49-1450.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30.
[5]Yang Z,Wang Y,Gilula LA,et al.Microcirculation of the distal humeral epiphyseal cartilage:implications for post-traumatic growth deformities[J].J Hand Surg,1998,23(1):165-172.
[6]闰彦江,范金鹏,董焕娥,等.阎氏接骨丹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09,31(11):1340-1341.
[7]王华松,黄琼霞,许申明,等.骨碎补对骨折愈合血生化指标及TGF-Bl表达的影响[J].中医正骨,2001,13(5):6-8.
[8]马志杰,陈少冬.调理脾胃法治疗骨折迟缓愈合25例[J].新中医,2005,37(2):72-73.
[9]郑悦亮,周辉,赵万军,等.和胃接骨胶囊对家兔骨折愈合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1):30
[10]邓丰承,杨钦河.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64-1065.
R274.11
B
1674-4721(2010)09(a)-095-02
2010-06-09)